第四十一章 燧發槍

想回家種地寫書?

想得美,朕豈會讓你得逞?

不過在通州練兵,朱由校倒是覺得可以。

當然了,光練兵也不行,這事自己得摻和一把,不然讓東林黨那些人從中攪合,這還練什麼兵?

至於現在的兵部尚書是崔景榮,這個人怎麼說呢?中規中矩。

關鍵是現在的朝中大臣根本就沒辦法有什麼作爲,原因很簡單,東林黨一直上躥下跳。

把持了科道言官的東林黨,這幾年鬧騰得可是非常的歡。或者說從這個時候開始,一直到大明滅亡,這種情況一直存在。

言官噴做事的官員,弄得官員們就是大做大錯,小做小錯,索性就不做,不做頂多被彈劾一個尸位素餐。

反正在朱由校看來,科道言官必須要改。正是這些自詡清流的人上躥下跳,搞得大明烏煙瘴氣的。

崔景榮就是這種情況,基本上什麼都不敢說,也不敢做,在遼東的事情上都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

當然了,有一個原因很關鍵,崔景榮也是東林黨。

原本的歷史上,崔景榮因庇護楊漣、左光斗等著名“東林六君子”而被奪職,於是辭朝還鄉。

“東林黨的洗腦和道德綁架玩得真好。”朱由校輕輕的感嘆了一句,政治正確要不得啊!

不說在這個時代,即便是在後世某些所謂的民豬大國,那些極端的政治正確都搞成什麼樣子了?黑人、變性人,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了。

朱由校想了想,這個需要改。

當然了,編練新軍對於朱由校來說,眼前這個最關鍵。

手裡面沒有槍桿子,說話有什麼用?皇帝說話一樣像放屁一樣,地方失控的最大原因就是中央失去了權威。

中央的權威是怎麼來的?

答案一樣很簡單,中央的軍隊不能打了,當你的軍隊不能打,那你還有什麼權威?

“陳洪,傳召徐光啓入京。”朱由校想都沒想就直接讓徐光啓入京了。

這個人要回到天津種地是不可能的,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徐光啓豈能放過?

迴天津就別想了,來來來,到朕的碗裡面來,不是想練兵嗎?正好來給朕練兵。

既然想到了徐光啓,朱由校自然就想到了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叫做畢懋康。

畢懋康,字孟侯,號東郊,歙縣上路人。中國明朝官員、武器專家。撰《軍器圖說》,其中羅列各種火器、毒弩,圖文並舉,敘說軍器之製造,使用與威力。書中雲:“夷虜所最畏於中國者,火器也。”這本書於乾隆四十六年禁燬。

這個人朱由校自然是更加的需要的,畢懋康在其《軍器圖說》首次介紹了燧發槍(書中稱爲自生火銃)。

將鳥槍用火繩點火的裝置改進爲用燧石作發火裝置,從而克服了火繩點火怕風雨的弱點。

燧發槍在發火裝置上安置燧石發射時,由射手扣動扳機,安置於扳機上的龍頭下擊同燧石摩擦生火,火星落入裝藥室中,使火藥燃燒,產生氣體推力,將彈丸射出。

這種槍只要連續扣動槍機,摩擊燧石,便可發射,因而簡化了發射手續,提高了射速。

燧發槍的製成是單兵槍的一大改進,它的改造與完成大致與歐洲屬同一時期,然而在中國並未得到及時的推廣,只是在清初康熙年間將它作爲皇帝的御用獵槍。

朱由校怎麼可能放棄燧發槍?

在朱由校看來,自己的新軍乾脆就別玩那些虛的了,直接上金手指吧!

小鋼炮加燧發槍,搭配戚繼光的車營戰車。

車營戰車的原理很簡單,就是用戰車來阻止敵人騎兵的進攻,用來限制馬速的。

在遼東作戰,在朱由校看來根本用不着騎兵,遼東纔多大?用的着騎兵來回奔襲?

遼東又不是草原,只要車營推上去,騎兵作爲斥候和護衛兩翼,搭配上小炮和燧發槍的排槍,女真人能扛得住打嗎?

當然了,這只是朱由校的猜測。

因爲沒經過實戰不知道效果,不過朱由校還是覺得得這麼幹。

原因很簡單,按照原來的方式證明了根本不行,按理說像盧象升、祖大壽等等,這些人都是名將,但是就是打不贏,朱由校也覺得見了鬼了。

反正不管了,大不了就是亡國,亡在崇禎手裡面和亡在自己手裡面都是一樣,索性就是莽,這就是幹了。

“陳洪,你知道畢懋康嗎?”朱由校看着陳洪,然後開口問道。

“皇爺,畢懋康乃是順天府府丞。”陳洪小心翼翼地看着朱由校,生怕自己家的這位皇爺發脾氣。

順天府丞?

這個朱由校還真的是沒想到,他居然是順天府丞?

順天府很好理解,設於京師(今北京)之府屬建制。順天府丞則是順天府尹的副官。

“召進宮來。”朱由校點了點頭,召見徐光啓還需要一點時間,畢竟這人在通州。當然了,通州也沒多遠。

可是相比起來,這順天府衙門可就近多了,既然徐光啓暫時來不了,那就不如先召見畢懋康啊!

朱由校坐在椅子上,心裡面依舊在琢磨自己的爆兵計劃。

燧發槍排槍比騎兵有更大的一個優勢,那就是好爆兵。

一個好的騎兵,那訓練起來可難了,不但馬術要精熟,弓箭武藝都要精通;可是一個燧發槍兵,只要訓練好了站隊,會裝子彈扣扳機就行了。

一旦工業產能跟上,爆兵的速度絕對不是騎兵可以比擬的。

大明優勢是什麼?

答案很簡單,人多。

糧食跟得上,軍工業產能跟得上,大明能爆多少兵?

在朱由校看來,爆他個五百萬不成問題吧?

當然,這裡說的是職業軍人,五百萬的職業軍人,裝備大炮和燧發槍,能打到哪裡去?

朱由校覺得能打到天邊去。

“沒錢就沒法練兵,沒有兵就沒有權,沒權就沒錢,這是一個死循環啊!”朱由校輕嘆了一口氣:“怪不得大明的皇帝都要用太監去弄錢啊!沒錢什麼都幹不了,看來要學學漢代的皇帝啊!”

第二一六章 周嘉謨要用考成法第三六四章 京城被收買之人的名單第九十七章 傳召餘懋衡第一三九章 散朝的路上(求月票!)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六一六章 陛下爲什麼要打倭國?第六零零章 陛下要三思啊!(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二零五章 審覈司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一一七章 下不爲例第七章 韓爌進言第五三零章 你大爺!你要害死我嗎?第一九三章 王恭廠第二一六章 周嘉謨要用考成法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六十二章 戚家軍的明主第二四三章 大明火器時代來臨第四五九章 準備去遼東第二九零章 老小福王來看戲第三五九章 京城的某個大人物第三四三章 大明的天下姓朱第一零九章 如想人前顯貴,必然要立功第六十九章 結束與開始第四四七章 沒了順治沒了康熙,全都沒了第三一三章 選一個狀元第一四零章 讓徐光啓試種第五七三章 血祭演武(故夢飛雪生日加更)第三八七章 被重用的孫傳庭(松鼠生日加更)第四一三章 剝奪功名第一三二章 劉一璟出手(求月票!)第三二八章 一語定生死第五三八章 這演技太浮誇了吧?第六十八章 準備動手第四四八章 收了大玉兒(日萬求賞!)第一三一章 大朝會(求首訂!)第三一八章 祖輩的交情第四十四章 翻供第五六八章 朱由校到瀋陽了第六四四章 鄭芝龍投降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第一九四章 敲打太監和入學考試第四五四章 十歲新娘(日萬求賞!)第五一二章 一擲千金第一四二章 庶幾無愧第二一零章 達成協定第五零一章 揚州瘦馬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二八一章 去瀘州幹場大的第五五三章 黃臺吉被炸成重傷(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一二六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四八九章 兒女雙全第三十章 立地成聖第二九五章 輪到成國公進宮喝酒第一零四章 內閣想要奪權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五二零章 八步趕蟬第一二三章 派魏朝去遼東出差第十四章 天啓帝窮得叮噹響第七十一章 撲朔迷離(除夕快樂)第一五八章 正風氣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三四九章 孔府大管家招了第三零四章 稅務司第五六四章 赫圖阿拉城花落誰家?第六零六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六五七章 色中餓鬼第九十九章 鄒元標等人被抓了第二一三章 這手下不錯(萬字求賞!)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四二二章 火藥是一切的基礎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四七零章 作戰會議第七零零章 漢城大亂,明軍維穩(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八十章 是否該徹查到底?第三九四章 阿敏之死第四十六章 努爾哈赤第五八三章 和林丹汗決裂第二五零章 爲我辦事之人都會有善終第五零零章 花魁陳玉兒第二二五章 韓爌請罪第五十七章 豁出去了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三十九章 大戰要來了第四二五章 新城規劃圖第六章 袁應泰第二一七章 徹查京營第六一二章 香河縣的田地被收了第六五四章 孫傳庭也到朝鮮了第五二零章 八步趕蟬第一二八章 一份題本引爆了大明官場第一六五章 改革的綱領第二二七章 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第二九五章 輪到成國公進宮喝酒第一三七章 化險爲夷(第七更,求打賞!)第四九四章 到萊州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三九零章 狡詐的努爾哈赤(求月票求推薦票求打賞!)第三八六章 大明無農不穩第六八四章 不是張餘殺的(求全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