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圍宜川(今天萬更完成)

遠在藍田的唐王世孫朱聿鍵接到崇禎皇帝的旨意的時候其實是懵逼的。

因爲你是皇帝,所以你讓我去,我就得去?

好吧,我是得去。誰讓你是皇帝呢。

朱聿鍵無可奈何的帶着自己的王府衛隊向着蒲城方向而去。

衛隊長,也是自己準備以後用來做爲王宮侍衛統領的千戶張建英問道:“殿下,不知道陛下讓咱們去幹什麼?”

由於張劍英自小與朱聿鍵一起長大,又是要一起遠赴海外開國的,所以倒也不避諱什麼,有什麼就直接問了。

朱聿鍵也是毫不見外地道:“還能是甚麼,肯定是流民唄。咱們這位陛下啊,哪兒都好,就是有時候太天真了些,總免不了婦人之仁。”

張建英卻打了個寒顫,笑道:“殿下說笑了。縱觀陛下登基之後驅逐建奴,再北征蒙古,一路上人頭滾滾,京觀無數,何來的婦人之仁?”

朱聿鍵瞥了張建英一眼,冷笑道:“京觀無數有大明百姓的沒?人頭滾滾有平民百姓的沒?

一個個不是建奴便是蒙古韃子,咱們這位陛下,何曾拿外族當過人看了?”

見張建英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朱聿鍵又加了一把火道:“旁的不說,便是那南越之地再往南一些,你以爲都有些什麼人?”

張建英好奇地道:“還有人?不都是一些蹲在樹上啃果子的猴子?”

朱聿鍵也算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接着道:“瞧瞧,你都把人家南洋的夷人當成了猴子,你以爲咱們這位陛下會把草原上的韃子和建奴當成甚麼?”

張建英卻還是好奇:“就算如此,又怎麼說陛下婦人之仁呢?”

朱聿鍵撇嘴道:“若是逢上這等大旱,有幾個皇帝會像咱們這位陛下一般拿內帑買了糧食前來賑濟的?”

略一停頓,牛聿鍵又接着道:“遠了不說,就說前唐時吧,你道那瓦崗寨放糧,又能放出去多少?”

張建英問道:“多少?”

朱聿鍵撇了撇嘴,才接着道:“三十萬軍埋在朝鮮之地不去說他,便說是隋末的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煙塵,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廝殺,還他孃的能剩下幾個人?

放糧?放他孃的屁罷,便是原來有十萬人,只怕也剩不下一萬了,能去有力氣領糧食的,撐死了幾千人罷了,還能放出去多少?”

見話題扯的有點兒遠,朱聿鍵又將話題給轉了回來:“可是咱們這位陛下呢?國庫買糧,內帑買糧,還下旨意說不能餓死一個百姓,這不是婦人之仁是甚麼?”

張建英有些不服氣地道:“要不然呢?餓死了百姓,百姓不還是會造反?卑職以爲陛下的作法沒有錯。”

朱聿鍵冷笑道:“想法是好的,可是咱們這位陛下自幼長在深宮,被先皇護在身後,何曾真個知道這天下是甚麼樣子?陛下以爲殺了幾個貪官,其他的官員就不貪了?

可惜啊,陛下忘了,人爲財死,鳥爲食亡這句話。只要是有人,便有止不住的貪慾。

十年寒窗苦讀,十年啊,人生有多少個十年?一朝得了勢,便把令來行,至於餓死些百姓甚麼的,只要不是真個發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叛亂,誰在乎?

你當這陝西的叛亂是怎麼來的?還不是給餓的?活不下去了,就只剩下造反一條路了啊。

這次去見陛下,沒說的,肯定是陛下要把陝北的流民塞給本宮一些,讓本宮帶去海外。”

張建英卻若有所思地道:“若是如殿下這般說法,只怕塞給殿下的不是流民,而是投降的反賊了。”

朱聿鍵笑道:“反賊?放心罷,肯定會有,但是肯定也不會多。塞多了,誰能放心?”

說完,也不管張建英如何去想,朱聿鍵便接着道:“罷了罷了,不想了,左右不過是些流民罷了,本宮還算是有些家資,便也當做是爲了社稷出把力罷。”

二人一路疾馳一邊兒說話,卻也不曾避開旁邊的內廠小太監。

朱聿鍵自己心中有數,只要自己能替崇禎皇帝消化了這些流民,別說自己仗着是他王叔祖的身份胡咧咧幾句沒甚麼,便是自己沒有這個王叔祖的身份,崇禎皇帝也不會把自己怎麼樣。

等到朱聿鍵見到崇禎皇帝的時候,根本就不是在蒲城,而是過了麻陂山,到了黃龍。

等朱聿鍵施禮過後,崇禎皇帝便直接道:“王叔祖遠來辛苦,可是時間緊,也容不得朕與王叔祖客套了。”

朱聿鍵躬身道:“陛下喚臣來此,定然是有事,還請陛下直接吩咐。”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道:“如此,朕也不與王叔祖客氣了。朕直接說了罷,這陝北的流民,朕希望王叔祖能帶走一部分。”

朱聿鍵正色道:“啓奏陛下,臣也算是薄有家資,除了赴海外所需要花銷,臣願全拿出來,用在這些災民身上。至於能帶走多少,臣心中也沒有底氣。”

崇禎皇帝聞言,笑道:“能帶多少便帶多少罷。王叔祖畢竟要遠赴身毒之地,人帶的多了,底氣也更足之些。要留的花銷,也要留夠。”

朱聿鍵躬身應是,卻又不解地問道:“若陛下只是命臣帶走些流民,大可以一道旨意給臣便是,不知爲何又?”

崇禎皇帝卻是把朱聿鍵沒說完的話給說了出來:“爲何又將王叔祖喊過來陪王伴駕?”

呵呵一笑,崇禎皇帝便接着道:“自成祖皇帝后,大明的藩王還有幾個真的能打能拼的?王叔祖可曾帶過兵?可曾管過官?”

崇禎皇帝一番話卻是將朱聿鍵給問住了,自己能說自己經常帶着王府的護衛們玩些領兵打仗的遊戲麼?那他孃的說的再好聽也不過是遊戲罷了。

呆立了半晌,朱聿鍵才訕訕地道:“回陛下,臣只是讀過些書罷了,帶兵管官甚麼的,自然不曾有過。”

崇禎皇帝心道當然沒有過,若是有過才他孃的見了鬼。

看看人家大漢朝的那些個藩王,吳王說不朝長安就不朝長安,說不鳥朝廷就不鳥朝廷,自己鑄錢煮鹽,小日子過的美滋滋。

哪怕是造個反,也能弄出個七王之亂來,逼得漢景帝忽悠着樑王說要立甚麼皇太弟,推着最強的樑國去跟七王死磕——就這,人家樑王還以一已之力擋往了七王叛亂。

再看看大明朝的這些藩王,自打朱老四自己以藩王的身份起了兵,這大明朝的塞王,就全他孃的養了豬了,倒也不曾虧了這個姓!

就算是後來的寧王想要造反,最後讓一介書生給平了,丟人不丟人?這人都他孃的丟到太平洋去了!

崇禎皇帝仔細想想卻又釋然了,這一切的毛病壞處固然是多,但是好處不就是留下了一個大一統的集權帝國了麼?

最後這一切,不還是便宜了自己這個穿越客?若是自己沒有穿越到崇禎皇帝的身上而穿越到了漢景帝的身上,崇禎皇帝只是想想都覺得蛋疼不已。

拉回了跑偏的思緒,崇禎皇帝又接着道:“朕此番讓王叔祖來此,便也是爲了這一點。王叔祖不妨多瞧瞧,多看看,也多學一學。

朕雖然不成氣,但是打仗甚麼的,倒也算是有那麼一點兒心得,只盼王叔祖來日到了身毒之地,能揚我大明國威,再現當年塞王英姿!”

朱聿鍵雖然年齡上較崇禎皇帝大一些,胸中卻還是難免熱血一衝,拜道:“陛下天恩,臣必當銘記五內,絕不敢忘!來日到了身毒,臣必然打下一片疆土,爲大明守住西邊!”

崇禎皇帝哈哈一笑,扶住朱聿鍵的肩膀道:“有王叔祖的這句話,朕也就放心了。”

待朱聿鍵直起身來,崇禎皇帝又接着道:“如今天色也不早了,咱們先在城外歇息一番,明日再向着宜川進軍,早日將那王佐掛給平掉。”

朱聿鍵復又躬身應是後,便帶着自己的侍衛下去歇息了。

崇禎皇帝卻打起精神,問身旁的張之極道:“還有多長時間咱們才能到宜川?”

張之極在錦衣衛送過來的地圖上比劃了半天,才直起身對崇禎道:“啓奏陛下,咱們所帶都是騎兵,若是不顧惜馬力,咱們後日一早便能到。

中途若是休息一些,再加上到了宜川前還要休整一番,只怕要後日下午了。”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便吩咐道:“慢一些也無妨,咱們只消得後日中午能到便可。”

崇禎皇帝這邊兒一路平掉了王二,還將王明玉給點了天燈,又一路向着宜川急行,但是遠在宜川的王佐掛卻還混然不知,只顧着自己在城中做着自己的大王夢。

要說王佐掛此人,倒也當真是有些意思。先是帶着自己的鄉親們起兵造反,等打下了宜川縣,王佐掛卻又覺得造反打打殺殺甚麼的太沒勁,不如就留在這宜川城中好好享受。

王佐掛的理論很簡單,向北,有高迎祥他們頂着;向南,有王二他們頂着,向西向東雖然沒有人給自己頂着,但是現在朝廷哪兒來的心思來進剿自己?

而且,最最重要的,則是現在的災荒還不夠大!

對,沒錯,餓死的人不夠多,這纔是最重要的。

那些不知死的泥腿子啊,不多餓死一些,他們就不知道拿起刀來反抗。

他們不造反,自己打過去多累?

倒不如安心在這宜川裡先好生享受着人生,等到其他各地都反起來了,自己再帶着大軍打過去,到時候收編的勢力一多了,自己也未必不能看看京城的那個龍椅?

王佐掛心中是這麼想的,實際上也是這麼做的。

然而所謂的農民軍起義,真的起兵了之後,最容易失去控制而喪失人性的,也正是這些農民軍。

整個宜川城中,由於饑荒的原因,早不見了往的人流如織,餓死的不在少數。

然而等到王佐掛的大軍打下了宜川之後,協助着給開城門,放王佐掛進城的百姓,纔是真的後悔莫及。

整個宜川此時已經成了煉獄一般的存在。

大街上的亂兵,但凡是看到了誰家的大姑娘小媳婦有幾分姿色的,便明火執仗地搶回營中去快活快活,稍有不從,立時便是個死。

至於城中的百姓家中,原本就不多的糧食倒是沒有叛軍去搶,但是家中有點兒甚麼值錢的,哪怕是有幾個鋼板,這些叛軍也是絲毫不放過。

誰也不曾想到,自己原以爲是救世主,放進城來給開倉放糧救濟百姓的義軍,甚至於還不如前邊兒的貪官縣令!

最起碼,那縣令在的時候,就算餓死了些人,糧食賣的貴了些,卻也不至於發生現在這種當街明搶的慘劇。

及至崇禎皇帝大軍圍城之時,王佐掛甚至於還在放任城中的叛軍胡來。

而王佐掛也絲毫沒有阻止的意思。

老爺們費勁巴拉的打下來縣城容易麼?開倉給你們放些糧食容易麼?如今只是拿點兒東西又怎麼了?

正是由於王佐掛不管不顧的放任,下面的兵丁也是愈發的肆無忌憚,稍不如意,便是殺人取樂,整個宜川,此時已經成了人間煉獄一般。

只是王佐掛的日子也很快到頭了。

崇禎皇帝看着眼前的縣城,暗罵自己豬腦袋。

自己帶的全是些騎後,一萬五千騎,圍城有餘,至於攻城,換誰來也只能呵呵了!

心中不爽的崇禎皇帝此時還不知道城中的情況,吩咐張之極道:“派人去喊話,命他們開城投降,除各級頭目外,朕給他們一條活路,讓他們跟着王叔祖去海外。

若是不降,城破之時,一應叛軍,皆發配去做苦力,遇赦不赦。”

張之極應是,便派人前去喊話。

城頭上把守的叛軍士兵早已瞧見了崇禎皇帝所帶的大軍,只是沒見到有步卒,全是些騎兵,便有些不當回事兒,只是分出人手飛速地去向王佐掛彙報便不再理會。

等到王佐掛來到城樓之上,看見城下烏壓壓的一片大軍,心中卻是暗罵了一聲他孃的,向着身旁被抓過來臨時充當師爺的書生問道:“這他孃的怎麼回事兒?南邊兒的王二他們呢?怎麼大軍就到了宜川啦?”

那啥,推本書:《白狼公孫》作者:一語破春風,也是歷史類的大佬。

第一百六十七章 京觀之又見京觀(近4K字大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拖死他第三百九十五章 所謂窮秀才第六十四章 忠奸實錄第六百九十八章 怕老婆,是美德……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和牲口是不同的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玩意,嘿嘿嘿第三百零四章 天地之間有杆稱第四百九十四章 讓你們做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一章 徹底慌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六甲出事兒了第四百零五章 詭異的平靜總有些無藥可醫的腦殘找罵,彼其娘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第七百七十四章 合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給叛軍找樂子第八十八章 剃髮令第五百一十九章 玩笑一般的戰爭第五百七十四章 真香!第一百四十章 肘腋生變須臾間第五百二十八章 是誰給了桑切斯勇氣第四百九十九章 建奴的勝算第一百八十五章 唾手可得的王庭(4K+章節)第三百八十六章 崇禎審案第三百五十章 嚇唬嚇唬他第八百三十二章 項莊舞劍,意在唐王?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明不受威脅!第三百九十七章 好好過日子不行嗎?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八百四十四章 夜路走多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徹底慌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五百七十七章 萬歲爺聖明無可奈何的尾聲,感謝有你,還有新書預告第八百四十三章 堅持洗腦二十年,試刀!第三百六十一章 朕很好奇啊第九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五百五十八章 陛下是不是忘記咱們了?第五百七十章 認慫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對他真是太好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爭已經開始了!第八百零四章 幸福是對比出來的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子不好過第六百九十章 山東之恥孫之獬第二百六十八章 這水可是甜的很第三百六十一章 朕很好奇啊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還是美滋滋?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二百九十四章 還不如騾子第六十二章 紅薯第一百三十五章 除爵衍聖公第五百七十七章 萬歲爺聖明第二百五十九章 帶毒的糖到底吃不吃(4千字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三章 最好的去處是青樓第七百零四章 就依皇后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一百三十八章 都給對方添樂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清風館中落驚雷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或者死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不是那麼好收買的第六十章 折割第四百八十四章 捲土重來未可知?第一百九十四章 崇禎皇帝又缺錢了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平等的條約才叫條約!第八百零七章 滿滿的都是黑歷史第一百零五章 坑人第五百二十章 大明崇禎寶鈔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四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第三百三十七章 金汁是個好東西(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六百五十二章 吊起來抽第五百二十章 大明崇禎寶鈔第六百九十三章 開天闢地頭一遭,年根底下剮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清算(第一更)第十六章 朕等着你來!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七十六章 升旗第五十一章 朝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不敢更不要臉一點兒?第五百四十八章 殃及的池魚?第八百四十四章 夜路走多了第六百零一章 心都黑了啊!第四百四十一章 你被人扔海里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雞犬不留(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第一百一十六章 拿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還是罰的輕了第六十五章 劫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凍死哪個王八犢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與朕何干?與大明何干?第四百八十九章 要不然,咱們降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朕不後悔!(大結局)第七百八十三章 誰不盼着自己的國家強大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二借糧(4千字大章)第八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無組織無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