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要臉的君臣(4千字大章第二更)

崇禎皇帝的命令雖然是讓叛軍們指認出各級頭目後殺掉殺掉,但是例如王二還有王明玉這樣兒的,還是被送到了崇禎皇帝面前,等候皇帝下命處置。

崇禎皇帝此時已經恨不得抽刀子砍人了。

他孃的,這些京營的士卒跟着自己北征草原林丹汗,到頭來被一羣叛軍給砍死了一百多,想想都他孃的蛋疼。

而且最讓崇禎皇帝感覺蛋疼的,就是這些戰死的士卒該怎麼定性?要不要進忠烈祠?

不進,這些人都是戰死沙場的。

進,可是這些叛軍也算是自家百姓被逼反的,自己人的事兒,縱然是平叛,可是就這麼進忠烈祠,真的好?

現在的情況就是,崇禎皇帝不管怎麼想,心裡都彆扭的很,望向王二和王明玉的眼神也就更加的不善。

崇禎皇帝不開口,氣氛一時就沉寂了下來,彷彿連空氣都不再流動的壓抑充斥着每個人的心頭。

過了好半晌,崇禎皇帝纔開口道:“朕命人宣讀的旨意,爾等都聽過了?”

王二既然敢造反,心中也早已有了一定的思想準備,如今既然落入皇帝的手中,無論如何都是個死,還有甚麼不敢說的?

把心一橫,王二便開口道:“聽過。”

崇禎皇帝卻是被王二這副滾刀肉的樣子給氣笑了,問道:“既然聽過,又如何不遵從旨意投降?”

王二卻是冷笑道:“投降是不是死?不投降卻總還有一點點兒的希望,你當老子是傻了的纔會投降?”

……

崇禎皇帝此刻被王二給噎的不知道說什麼纔好。自從自己登基到現在,倒還沒有人敢在崇禎皇帝面前自稱老子甚麼的,如今一聽,麻賣批,那酸爽,沒法說。

可是人家王二說的沒錯啊,投降是死,不投降也是個死,那人家憑什麼投降?

可是爲了自己不死,就能拉上這麼多人一起送死?

還不待崇禎皇帝開口,王二卻又接着道:“再說了,你們這些人的話,誰敢信?錦衣衛說赦免就赦免?你真會赦免?

別的不說,這些人餓死的時候,你幹什麼去了?現在造反了你害怕了是吧?

狗皇帝,想憑着一句話就收買人心,做夢去吧你!”

崇禎皇帝勃然大怒,一腳踹向了王二,怒喝道:“混賬!藍田縣和長安縣殺了多少害民之輩,你眼瞎看不到嗎!朕連內帑都拿出來購買糧食賑濟陝西,你看不到嗎!瞎了嗎!”

王二卻嘿嘿笑道:“那是藍田和長安,關白水屁事?藍田現在不死人了,是,這沒錯,可是白水呢?要不是老子造反,白水得死多少?你狗皇帝高坐在金鑾殿,你就不瞎?

老子今日反正難逃一死,也沒什麼不能說的,老子明擺着告訴你,你再牛逼,你殺不盡天下的貪官和狗大戶!”

崇禎皇帝默然。

王二的話雖然過分,也很難聽,但是卻說的是實話。自己確實殺不盡這些人,若不是這些人逼得百姓活不下去了,誰願意反?畢竟好死不如賴活着不是?

伸手揉了揉臉,崇禎皇帝道:“看在你這麼爽快的份兒上,朕給你個痛快!”

說完,便吩咐道:“帶下去,斬首示衆罷。”

到了此時,王二也算是認命了,並不掙扎,任由旁邊的士卒將自己帶了下去。

張之極卻拱手對崇禎皇帝道:“啓奏陛下,方纔匪首王二原本有意投降,只是受了眼前之人的蠱惑,才又作亂的。”

說着,還指了指被五花大綁的王明玉。

崇禎皇帝也是來了興致,問道:“這傢伙是如何蠱惑的?”

不待張之極回答,崇禎就直接問王明玉道:“姓名?”

王明玉倒是絲毫不見如王二一般的硬氣,只是被反綁着跪在地上,只得以頭拄地道:“學生,學生名叫王明玉,乃是天啓三年的秀才。”

吆喝,這他孃的還是個讀書人呢?

崇禎皇帝更感興趣了,問道:“既然讀書,當知大明律?”

王明玉心中更慌,回道:“學生略知一二,亦知今日罪無可赦,只是學生願意出首,求陛下法外開恩。”

崇禎卻冷笑道:“不必了。你若是像剛纔王二一般有點兒骨氣,朕倒還高看你一眼,如今麼……”

崇禎又接着望向張之極問道:“愛卿原本打算如何處置此人?”

張之極咬牙切齒地道:“若不是此賊,原本這些叛軍早就降了,縱然不降,也未必有如今這麼大的傷亡,京營的兄弟戰死足足一百餘人。臣要拿他點了天燈!”

崇禎笑道:“這個決定是朕來之前便做好了的?”

張之極道:“是。”

崇禎笑道:“那就依愛卿的意思辦罷。朕總不能越疽代苞罷。”

一聽到點天燈這個詞,王明玉先自嚇得尿了褲子,不住地哭喊道:“陛下開恩!陛下開恩!”

張之極卻是喜笑顏開,吩咐張自明道:“去,把這孫子弄去點了!”

張自明冷笑着應了一聲,也不管王明玉如何地哭喊,便將之拖了下去。

崇禎皇帝此時才注意到張之極身邊的書生,問道:“此人是?”

張之極拱手道:“啓奏陛下,此人乃是河內的舉子,姓李,名信。倒也頗有幾分見地,這回也是他從蒲城跑來孝童報信的。”

崇禎一聽是叫李信的,當下便沒了興趣。若說此人是李巖麼,崇禎皇帝大概還會下力氣拉攏一番,至於李信?那是什麼鬼?沒了李信還沒有王信張信了?

只是畢竟這李信也算是出了力的,崇禎皇帝便道:“既然是爲國出了力的,朕便賜你同進士出身,入國子監學習,如何?”

若說是換了個人得到崇禎皇帝的這番許諾,只怕早已心中樂開了花。

皇帝親許,進入國子監,以後只要表現的不差,官場之路不說平步青雲,卻也必然是順風順水——誰知道此人有沒有在皇帝心中留下什麼印象?

若是皇帝不記得此人,倒也罷了,可是萬一是個簡在帝心的主兒呢?

官場之上就是這樣兒,不怕你忘記,就怕你記得。

比如當今首輔溫體仁的兒子娶妻成婚,京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員誰會不去隨個份子?

不求溫體仁記得自己去了,只求溫體仁不知道自己沒去——邏輯雖然麻煩,但是事實上,還真就是這麼回事兒。

只是崇禎皇帝的媚眼卻有拋給瞎子看的嫌疑,李信拱手道:“啓奏陛下,學生只想憑着自己的學習一步步地去考進士。”

崇禎笑道:“好,有志氣。回頭好好考,朕等着你榜首奪魁的那天。”

李信聞言,便再次躬身應是。張之極卻暗中撇了撇嘴。

這麼一個能文能武的好苗子,不拉進京營裡反而要去考甚麼狗屁進士,這他孃的不是浪費人才麼。

只是崇禎皇帝已經決定了,張之極也無法再開口反對,當下只得拱手道:“不知陛下怎麼親自來了?”

崇禎皇帝總不能說老子在京城呆的煩了,這是想出來裝個逼,透透氣罷。

崇禎皇帝道:“陝西災情軍情,皆是如火焚心,朕心中怎麼放心得下?”

張之極拍馬道:“陛下心憂天下蒼生,此乃百姓之福也。”

頓了頓,張之極又道:“陛下一路車馬勞頓,莫不如先回蒲城休整一番,再往北上?”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卻沒有接張之極的話茬,反而問道:“北邊的情勢如何了?”

張之極拱手道:“北邊兒倒還好。楊總督已經起兵,向着高迎祥所部而去,與臣所部南北夾擊叛軍,務求必其功於一役。”

崇禎嗯了一聲,心中卻也只是抱了萬一的希望。

就算崇禎皇帝再小白,也知道高迎祥沒那麼好對付,尤其是他那個送快遞的女婿,更讓崇禎皇帝頭疼。

而且據崇禎皇帝所看過的重要歷史參考文獻《回到大明當才子》中的記載,後來還是出動了洪承疇在陝西大殺特殺,又種了芋頭,這事兒最終才平了下去。

芋頭這玩意,崇禎皇帝倒是不缺,畢竟徐光啓的大兒子早就被派出來搞這東西了。

但是洪承疇呢?這個人麼,崇禎皇帝是知道的,因此還關注過,此時還是延綏巡撫的洪承疇到底有沒有後來的本事,而且這個傢伙後來可是降了清的——據說,蟎清爲了讓洪承疇投降,人家黃臺吉可是連小老婆大玉兒,也就是後來的孝莊太黃太后都貢獻出來,讓老洪好好地享用了一把,這才投降了。

對於這樣兒的猛人,崇禎皇帝是真心看重,可是他孃的這貨投降的經歷又讓崇禎皇帝蛋疼不已。

不得不說,崇禎皇帝有個很好的習慣,既然無法確定,就不如先觀察觀察——想不通的事情還想那麼多幹什麼?

原本還只是抽刀子上,慢慢地做了一年多的皇帝了,歷史小白也開始玩心眼了。

振奮了下精神,崇禎皇帝又問道:“此處往北到哪兒了?”

張之極拱手道:“啓奏陛下,此地向西北六十里,便是白水,若是直接往北前行,不遠便是麻陂山。”

略一停頓,知道崇禎皇帝更關心甚麼的張之極又接着道:“過了麻陂山,再往東北不遠便是宜川,逆賊王佐掛,也正是由宜川起事。”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吩咐道:“呆會兒先休息一番,然後咱們便往宜川去。”

張之極應是後,便下去安排休息與埋鍋造飯之事,崇禎皇帝心頭可就盤算開了。

王佐掛這個名字,聽着還不如王明玉好聽呢,都他孃的什麼玩意兒啊。

而且自己在幾本重要的歷史參考文獻上,可都沒怎麼見過這個名字——沒見過的無名小輩還用在意?大軍一波流平堆過去也就是了。

真正讓崇禎皇帝鬧心的,還是這些吃不上飯的百姓。

造反不可怕,平推也能推得贏。唯一的問題中,總不能像洪承疇一樣大殺特殺輕?

可是不殺怎麼辦?單純的乾旱倒還好說,只要賑濟過去了,第二年下種也就是了。

但是現在的情況,他不一樣啊。

有了這王二王佐掛再加上高迎祥甚麼亂七八糟的叛軍跟着一摻活,得嘞,陝西來年怎麼樣兒是不知道,眼前死多少人卻是很好估算——哪怕是有十萬叛軍,最後這陝西死的人就不止二十萬。

思慮半晌,倒還真個讓崇禎皇帝想出來個好主意——倒是遠處被掛起來的王明玉給了崇禎皇帝提醒。

唐王世孫朱聿鍵不是正在陝西招募流民麼,得了,您也別拉了,這地兒有的是,你都帶走,朕也不管你能帶多少了,你的,統統都是你的,你錢不夠了朕還能借你點兒。

打定了主意,崇禎皇帝便喊道:“來人。”

由於王承恩被崇禎皇帝給留在了京城,因此方正化便臨時提起了隨侍大太監的職責。

聽聞崇禎皇帝喊人,方正化便躬身應道:“奴婢在,請皇爺吩咐。”

崇禎嗯了一聲道:“派人去藍田,尋田爾耕,看看唐王世孫殿下是不是也在,命他快馬前來見朕。”

方正化領命,隨即便派了內廠的小太監前去尋朱聿鍵前來見駕。

正巧回來的張之極聽到了崇禎皇帝的吩咐,倒也是猜到了崇禎皇帝的想法,便拱手道:“陛下可是想要讓唐王世孫殿下來宜川等招募流民?”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道:“不錯,陝北之地流民太多,加上這些叛軍一禍害,只怕流民比之先前更甚。”

張之極卻道:“陛下,臣說句不當說的,若是唐王世孫殿下招募了流民後不肯走了?”

這話也確實不該說,說出來便有離間天家的嫌疑,然而張之極還真就這麼直接的說了。

崇禎皇帝也不以爲意,屁的離間天間,替自己考慮的人還要去懷疑,莫不是腦殼壞掉了?

崇禎皇帝道:“那仍愛卿之見,又當如何?”

沉吟了一番,張之極道道:“一應兵械,皆不配給,等殿下率民出海時再給。

殿下所募流民,皆實行軍管配給制,每日裡給糧,餓不死人便好,也不能讓他們吃得太飽。

再者,陝西一地的河道疏通,卻正好藉着殿下招募的流民之手清理疏通一番?”

崇禎皇帝聽到張之極的這番說法,心道一聲正合朕意!這不要臉的勁兒,有朕三分精髓!

第五百八十一章 對面的蠢貨在找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明長公主(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九十六章 陛下的意思是?第四百五十三章 開一個口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下旨申飭?扯!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七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更)第四百零一章 指點,無間第五百八十九章 口含天憲,興亡繼絕!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六百零八章 遊戲越往後就越難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爭已經開始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等一出大戲!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陛下賜教第八百四十四章 夜路走多了一路同行,感恩有你——衆籌白銀萌感言第三百九十章 朕憑本事借的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六百二十四章 我拿你當朋友,你卻想坑我?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五百零七章 滿腔謀劃付東流第三百五十八章 讓不該存在的人消失第四百七十四章 有人搶生意!第七十七章 閱兵第三百八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五百二十九章 搶生意和體面待遇第八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幹了第六百零六章 搶生意的來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宣緬甸王他隆覲見!第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七百五十五章 皇權不下鄉?笑話!第二百七十章 給老子砸第七十七章 閱兵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皇帝遭瘟了無可奈何的尾聲,感謝有你,還有新書預告第七百七十六章 先弄死一家就好第六百零九章 你可長點兒心吧第一百零六章 忠犬一般的棒子第二百九十章 寧德長公主第五百五十九章 養狗的作用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和牲口是不同的第四百六十三章 吐血的阿黃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不科學!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講究的老家雀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結金蘭第八百三十四章 如何大量創造下一代第八十八章 剃髮令第二百七十四章 夜議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頭疼第八百四十三章 堅持洗腦二十年,試刀!第四百六十二章 狗皇帝跑路,黃臺事回師第三百二十三章 連老丈人都坑中獎的速度加羣領獎,過期不候。第三百一十五章 懟黃臺吉要緊第一百六十八章 諜中諜與計中計第八百五十一章 哥薩克騎兵的絕唱第二十五章 朕看你們,連妓女都不如!第五百六十章 奴才必不負陛下厚望!第七百四十二章 多鉚蒸鋼第二百三十七章 燎原之勢(4千字大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口含天憲,興亡繼絕!第七百五十八章 拆分合並第十六章 朕等着你來!第四百六十三章 吐血的阿黃第八百三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七百一十九章 十四年後出詔獄(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七百一十章 朕是不是太殘忍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七百八十三章 誰不盼着自己的國家強大第三百四十八章 讓天皇背黑鍋(突如其來的加更)第七百四十九章 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四章 朕不均田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黑臉皮厚的崇禎第八百一十一章 陛下說笑了(第一更)第四百零二章 軍演,創傷第三百六十三章 統統砍了省心第七百五十二章 狗膽包天孟傳定第七百三十五章 去到天地的盡頭看看(4000字章第三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親至,戰後處置(4千字大章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六章 攻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絕望的德川家光第八百六十九章 絕望的德川家光第八百七十章 因爲烈酒引發的歐洲血案第三百六十八章 朕絕不讓人背黑鍋第五百三十一章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第七百二十七章 賊來我死便是(第一更!)第三百零三章 好膽識的老鴇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關門,放瘋狗(還債4/100)第六百一十五章 把這孫子捆了!第四十六章 攻心第三百五十章 嚇唬嚇唬他第七十六章 升旗第四百四十一章 你被人扔海里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進退唯谷第九十章 忠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