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石奮

城門,開的安靜。似乎守城的士兵也嗅到了一絲不一樣的氣息。

南軍,在吊橋剛剛放下的一瞬間,就開始緩慢而安靜的入城。

隨着軍隊入城,在東西市兩邊,每隔十幾米,就會有一對兒南軍留下,站街。當所有的南軍都緩慢進入,站在大街兩邊戒備之後,那輛豪華的大車緩緩的走近了長安城之中。

後面跟着幾輛略顯陳舊的老車,緩緩而行。

進城的車,走的很慢,似乎怕顛簸了老太后的身子一般。直到大車消失在了東西市的街道上,李當戶才長出一口氣。

當道路上的南軍撤去的時候,東方已經漸漸的透出了一絲魚肚白。

長樂宮,已經空置了三個月。

當竇太皇太后從那華麗的車架上走下來的時候,程不識已經打開了長樂宮的大門,畢恭畢敬的迎了上來,說道:“太皇太后,您怎麼回來啦。這一大早晨的,天氣冷着呢,您小心些身子骨兒啊!”

竇太皇太后抻了抻胳膊,揉了揉額頭,說道:“回來,看看這大漢的皇城。看看我的長樂宮。若是再不回來,恐怕我這糟老婆子就再也回不來了呢!”

程不識聞言,連忙低頭,躬身,不敢接話。

這幾日,趙綰王臧的奏疏上去了,雖然還沒有聖諭下來,可卻有小道消息傳了出來。

別的不說,光是那第一條,要求所有在長安城滯留的皇族成員都各回封地,就已經讓所有的劉姓勳貴們怒髮衝冠。

“走吧!”竇太皇太后見程不識一副恭敬的樣子,心中的鬱悶之氣微微一鬆,嘴脣間蹦出了兩個字,邁步走上了長樂宮的臺階。

後面,王娡一臉一臉賠笑的跟着,眼神之中卻少不了一絲陰霾。

調動大軍的虎符在太皇太后手中。有虎符的太后纔是這大漢朝真正的掌舵人。一個君王,不能調動軍隊,那和傀儡沒有區別。

她幫劉徹走上了皇位,卻沒想到最終還要受太皇太后制約。如今自己的兒子皇帝寶座還沒坐熱乎,就捅破了天,讓王娡很擔心。

竇太皇太后,最喜歡的,是樑王劉武。如今劉武雖然死了,可他的後代還在。那也是太皇太后的親孫子。一旦老太太錯了心思,起了廢立之意,自己母子可真是白費心機。

另一邊跟着的劉嫖也小心的陪着母親。她在心中也暗暗責怪自己的皇帝侄子劉徹。畢竟自己的身家也壓在了劉徹的身上。一旦劉徹倒臺,阿嬌自然也會失去皇后的位子。

衆人各懷心思的走向了長樂宮深處。

“對了!”竇太皇太后突然駐足,站在了門口,緩緩的轉過身,說道:“小猴子,你也先在長樂宮陪陪老婆子吧。”

燕銘從後面的小車上跳了下來,和程不識一拱手,這才向着太皇太后笑道:“皇祖母,不妥吧。”

“有什麼不妥?老婆子說可以,就是可以。”竇太皇太后嚴肅的臉有了一些鬆動,說道:“哀傢什麼人都不想見,就想你陪着哀家,下幾局棋。”

“您老是高手,圍棋一道,孫子自愧不如。”燕銘謙遜的說道。

“不礙事,你下棋別出心裁,哀家喜歡。”竇太皇太后和燕銘說笑着,向着長樂宮之中走去。

守門的程不識都傻了眼。

太皇太后回來的原因,他再清楚不過。

可沒想到,原本面陳似水的太皇太后,在看到燕銘之後,竟然和風細雨一般。雖然依舊是不樂,可態度卻有了極大的好轉。

“這燕銘,若不夭折。將來的大漢,定然有他一番天下。”程不識暗暗說道。

燕銘是被竇太皇太后強行帶到長安城的。

趙綰王臧的事兒,是劉徹派人給他說的。可笑的是劉徹還問他意見來着。

燕銘只是來得及讓人給劉徹送了一句‘不要輕舉妄動。’就被竇太皇太后派來的羊公公給帶走了,直接來到了長安。

用太皇太后的說法,這一趟,是要燕銘專門來給劉徹散心的。

聽了太皇太后的說法,燕銘且喜且憂。

喜的是,太皇太后還在考慮劉徹的感受,讓自己在關鍵時刻陪他。說明並沒有廢立之心。

憂的是,趙綰王臧兩個傢伙的腦袋恐怕要保不住。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劉徹的性格會不會因爲這件事兒,就此改變。走上了歷史上漢武帝的道路。

他可不希望劉徹窮兵黷武,把文景兩位皇帝的基業打個七七八八。晚年還搞出巫蠱之禍。害的太子劉據和衛子夫慘死。

攥了攥拳頭,燕銘立下了決心。改變歷史,或許就從現在開始。

太皇太后回來的悄然,也並沒有立刻召見趙綰王臧等人的意思。而是先讓人傳詔,請了石奮過來。

石奮,那可是極爲有名的萬石君。據說他家一門出了五個兩千石的官吏,合在一起,正好是萬石。

燕銘倒是很好奇,想看看這個石奮到底是什麼樣兒的一個主兒。歷史上,據說此人做事唯有謹慎忠貞。

太皇太后傳詔的口諭傳出去不久,石奮就前來拜見。

石奮是個老年人,年齡並不在竇太皇太后之下。見面就開始施禮。叔孫通定製的禮制,有其繁瑣的地方。後來面見貴人的時候都有所簡化。

可石奮卻不然。

他雖然皓首白髮,卻不顧竇太皇太后的語言攔阻,按照大漢的禮儀,嚴格的做了一套拜見太皇太后的禮儀。

至此,於他的謹慎恭敬,燕銘也算是見識了一番。

“石奮,你的幾個兒子,哪個堪用?”竇太皇太后直接開門見山。

石奮聞言,緩慢的伸出手指,掰着指頭說道:“臣的大兒子石建,二兒子石慶,三兒子石……”

看着石奮掰着手指頭數着自己的兒子,燕銘不禁想偷笑。卻礙於在長樂宮之中,不好直接笑出來。

老頭子年歲不小,小媳婦也沒少娶。光是兒子,竟然有七八個。他都說了一番,燕銘也就聽明白了,最厲害的還是石建和石慶二人。

竇太皇太后當然也聽明白了,笑道:“你的兒子這麼多,我只用兩個,石建和石慶即可。其他的,就不要再說。”

石慶拱手施禮,一臉正經的說道:“臣的兒子有些多,不過太皇太后若問哪一個好一些,臣也不知道。只能把他們的所作所爲都和太皇太后說一遍,讓太皇太后來選擇,定然是燭照萬里,冰雪清晰。”

燕銘不禁給這老石奮暗中豎起了大拇指。歷史上說這傢伙老實,此刻的詞鋒,看着是老實,實際上是大智若愚的表現纔對。

所有的選人之舉,都推到了太皇太后的身上,倒是和他石奮沒了什麼關係。他不過是把兒子的情況說了一遍而已。

第99章 小結一下第171章 絕處逢生第496章 粗定南夷第582章 斷旗第543章 東征扶桑第467章 重逢第4章 平行世界第535章 試試就試試第353章 罵陣士兵第169章 歪打正着第279章 開誠佈公第115章 湊一桌麻將第595章 對戰羅馬第393章 火鍋碾壓第467章 重逢第57章 耍錢鬼兒第242章 許昌第557章 燕雲中第563章 雷星子第409章 完美擊殺第170章 燕然山下轉一圈第508章 離天最近的地方第148章 童叟本無欺第278章 上下其手的副作用第169章 歪打正着第112章 皇帝的小苦惱第247章 候駕第576章 造炮第18章 火鍋第557章 燕雲中第93章 歸去,雖無風雨卻留晴第256章 大漢的獠牙第579章 標靶第198章 帶着一個太監上青樓第585章 羞辱第383章 憂鬱的劉徹第374章 燕銘表心跡第76章 耍錢鬼兒第98章 吊牛第515章 海盜第327章 鐵管第39章 讓皇帝震撼第425章 圖靡家第573章 倉庫第582章 斷旗第438章 小人之心第248章 申公入弘燕第85章 論政第346章 李廣難封???第613章 震平陽第423章 茂陵的悲傷第361章 大破左賢王第242章 許昌第465章 紅衣盜第199章 翠微紅綾第595章 對戰羅馬第214章 隨意就好第166章 漢家兒郎命最貴第284章 燕銘的策略第467章 重逢第486章 挖車第292章 軟牀第296章 主和派第14章 其樂融融第4章 平行世界第265章 暖牀的婢女第490章 不殺兇手,不進鄨縣第448章 平靜的日子第421章 少一人第38章 邊吃邊喝邊嘮嗑第491章 且蘭地圖第474章 再詔燕歸第452章 有詐第285章 帶倒鉤的漁網第82章 火在燒第58章 大慈善家韓嫣第424章 江充第198章 帶着一個太監上青樓第132章 洞房花燭夜第144章 繞不開的紛爭第535章 試試就試試第21章 太極拳第389章 一個悲劇第219章 訓練第269章 射殺第439章 回家第290章 楚服第572章 槍第247章 候駕第510章 鬼冢的毅力第80章 君臣對話第593章 發展空間第204章 異變再起第603章 改制第287章 三個承諾第497章 太平盛世第63章 燒炭第406章 牢中司馬修第441章 人人恨的江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