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朱棣的信任

秦光遠的這番話完全就是說到了朱棣的心坎之上,朱棣可絕非那種心慈手軟之人,他能如現在這般放過那些死心塌地效忠建文朝的大臣也不知忍下了多大的怒氣,那些大臣回鄉之後若是還四處造謠生事,不安分守己的話,朱棣的雷霆手段恐就怕要亮出來了。

朱棣起身一拍秦光遠的肩膀道:“你小子果是有洞察朕心思的本事,不錯,實話與說吧,朕對他們也算是仁至義盡了,這世上總是有那麼幾個不懂恩情之人,既如此的話,朕也不能再與之客氣了。”

趁着朱棣正高興之時,秦光遠又開口提上了一個建議。

“陛下,臣還有一言,六部衙門經此事件之後,臣發覺了其中存在着不少問題,六部衙門之中的那些官員是有投機取巧之輩,但卻也是有着能臣幹吏,可這些人在專研八股文章和宦海沉浮中,被磨去了棱角,辦事之上難免會出現畏首畏尾,臣建議,不如趁此機會挑選一些精通算學之人充戶部,精通律法之人充刑部,總之可分才取仕,分科取仕…”

秦光遠話音才落,朱棣便問道:“你在北平的那東臨學堂所培養之人便是以算學爲主的吧?”

秦光遠也沒做考慮,直接順着朱棣的問題回道:“是,算學爲主,還有一些能快速識字的拼音,主要目的就是使那裡的孩子們能夠快速的掌握一些往後日常生活之中所能用到的必備技能。”

朱棣一拍桌子,道:“大膽,你給朕諫言,要以算學爲主,難道沒有私心,其主要目的是想把你學堂之中的門生安插到朝堂之上,做往後高中科舉士子的座師?”

秦光遠也完全沒想到,朱棣說着說着,竟開始生氣了。

秦光遠只得是一臉爲難的攤手,道:“陛下,臣絕沒此種心思,那學堂是以算學爲主的,但臣的主要目的只是想讓他們能在往後能多些技能,可沒有任何其他想法的,陛下,你可是知曉的,臣一向對陛下都是忠心耿耿的。”

秦光遠確實也是有着自己私心的,朱棣點出來的那個意思或許是有一些,但更多的,秦光遠也真是想從大明朝開始就能以特長取仕。

月滿則虧,很明顯,科舉選官走到明朝已算作是最爲頂峰之時了,也到了該改變之際了。

秦光遠的這番解釋之後,朱棣才也未多言,只是道:“你所言倒是也不無道理,若那些文人專門挖空心思不願效忠朕的話,那朕倒是不妨選些你所說的那般之人衝入朝臣之中。”

秦光遠這下終於明白,朱棣表面之上生氣,但內心之中卻是對秦光遠所言上心了。

一聽朱棣這般說之後,秦光遠立馬開口道:“陛下,這其實也絕對是很好的辦法,如此選出來的人必不被那些專研八股之人所接納,那這類人便只有死心塌地效忠於陛下了,那些人敢鬧騰,主要原因還是因爲治理天下少不了他們,可若是治理天下再用不着他們呢,若是他們手中再沒有了後顧之憂的田產了呢?若是朝廷對他們的優待灰飛煙滅了呢?那他們還有心思再非議永樂新朝嗎?”

朱棣乃是武人出身,本身就與那些文臣走不到一起去,再加上走到現在那些武將都已經歸附了,那些文人卻依舊是不低頭,若是能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也算是解決了朱棣心中的一塊大石頭。

朱棣嘆了一口氣,好像下定了一個決定一般,道:“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因而宋歷史中爲其歌功頌德之人不少,朕靖難即位對朕口誅筆伐之人本就不少,若是朕再徹底得罪了那些文人的話,後世之中朕名聲還不知曉如何呢。

但,朕征戰大半輩子,可從不是在任何困難之下屈服之人,那些文人對朕既如此不留餘地,那朕也不必考慮他們的面子了,這樣,秦光遠,按照你所述,給朕拿出一個詳細的奏摺,之後,立即着手培養這方面之人,到明年恩科還有三月時間,在這三月時間你務必爲朕培養出一批可用之人來。

一旦有生員,聚衆裹亂不願科舉的,立即着手格去功名,削去一切優待,若再聚衆鬧事之人,立即沒收全部家產,發配苦寒之地,

朕思來想去的,你那個辦法還是很不錯的,那些文人整日出這些幺蛾子,總的來講還是因他們身後有靠,若是沒有了這些東西,看他們還再蹦躂。”

敢與天下讀書人爲敵的皇帝恐也就只有朱棣一人了,朱棣這般蕩氣迴腸的話出口之後,秦光遠立即拱手道:“陛下英明。”

秦光遠本是拍朱棣馬屁的一句話,沒想到得來的卻是朱棣冷哼一聲,道:“哼,這些主意都是你爲朕出的,朕身後若有罵名,你小子便必是第一奸臣。”

朱棣認準了秦光遠,其實,秦光遠對這些身後之名還真是不在乎的很。

秦光遠笑嘻嘻的道:“臣只爲陛下效忠,爲大明江山萬年綿延效忠,至於身後之罵名,臣不在乎,這世上,任何事情總不能得所有人滿意,只要是有不滿,罵名總會是有的,一人的罵聲與千萬人的罵聲也沒多大的區別。”

朱棣哈哈大笑,拍着秦光遠肩膀道:“你小子倒是看的開,可又有幾人是能這般率性而爲的,好了,馬上去着手準備恩科之事吧。”

秦光遠拱手正要退出之時,朱棣這才又開口道:“神機營火器之威力朕是知曉的,不出五年,神機營便會成爲大明最爲厲害的一支,大明所有兵丁加起恐也難敵神機營的。”

朱棣這般說可見,他對神機營所給予的厚望是很深的。

接着,朱棣又道:“此番恩科之後,你門下也會有不少人將要進入廟堂之中了,歷朝歷代之中,能有如此殊榮之大臣恐是沒有幾人了。”

朱棣既然已經說到此處了,也得秦光遠表一下忠心了。

“臣能有如今這一切,全仰仗陛下天恩所賜。”

朱棣復而又坐在了椅子上,道:“朕給了你信任,望你給朕的忠心也不只是嘴上說說那般。”

朱棣所擔心也不無道理,若掌握了兵權之後又做了朝中一半文臣的座師,恐只要有一個揭竿而起的心思,恐就有不少追溯之人辦妥當了。

秦光遠立即真誠表道:“臣此生可對天發誓,此生只效忠陛下一人,若有悖逆,願受天打雷劈之哭。”

秦光遠如今擁有的一切已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再往上走的話那便就是坐在那把龍椅之上了。

秦光遠對那把椅子可不稀罕,他這人慵懶,做皇帝的辛苦他可不願付出。

“行了,着手去準備吧!”

其實,說到這裡秦光遠還真就應該提出把恩科選仕這個重任交給別人去做,但這樣的取仕方法畢竟是第一次辦,交給別人去辦難免會有些些許不稱心之處。

朱棣一向都是一個敢說敢做之人,既然如今的這種情況之下,有那麼多的文人不願效忠永樂新朝,那還不如直接把這些人都清楚出去,換上一批願意效忠永樂新朝的人呢。

朱棣都敢做的事情,秦光遠自是會賣些力氣協助朱棣完成宏圖大業的。

第80章 送與姚廣孝第149章 蠻橫的張信第3章 結識朱高煦第141章 請李景隆至燕王府第50章 講義氣的朱高煦第37章 奇怪的朱元璋第539章 解決第73章 當街鬥毆第347章 朱棣醉酒第19章 姚廣孝相邀第135章 滿意結果第500章 黃金屋第367章 準備進城第571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30章 秦光遠被拿第188章 二城歸附第273章 廣昌歸附第396章 朱棣的抉擇第164章 拿下第399章 開始封功第482章 培養隨從第322章 拿下保定第24章 朱棣圍酒館第220章 打探消息第52章 與朱高煦的對弈第401章 秦光遠的建議第374章 宮中起火第490章 拜早年第190章 派出使者第551章 告狀第89章 朱允炆的轉變第116章 消解誤會第439章 朱棣的信任第277章 罷免黃齊第269章 宏偉藍圖第553章 擺脫第328章 辦私塾第34章 秦光遠報仇第294章 放水灌城第412章 逼迫出銀第89章 朱允炆的轉變第136章 燕使進京第527章 朱棣的神力第103章 朱棣進京第31章 馬和出手相救第301章 復到德州第243章 新的任務第227章 制定計策第544章 宣佈第532章 被打第126章 秦光遠之娘第109章 大棚的收穫第524章 朱棣的心結第37章 奇怪的朱元璋第227章 制定計策第243章 新的任務第519章 震驚奉天殿第484章 朋友與敵人第311章 準備再戰第539章 解決第429章 營地第388章 事情敗露第490章 拜早年第242章 到達無極縣第207章 去覆命第300章 拿下滄州第352章 隔江對峙第389章 當面質問第552章 邀請第373章 送朱允炆離開第105章 以大明門進宮第107章 張昺探病第351章 收揚州第474章 抑鬱的朱棣第231章 反間計啓動第278章 說講與吃飯第432章 解決第565章 啓程回去第134章 兵丁打了朱棣第216章 攻打懷來第458章 高大發求助第409章 被發現第321章 回援北平第190章 派出使者第110章 等候消息第34章 秦光遠報仇第112章 謀劃起兵第227章 制定計策第236章 外出偵查第66章 去往東臨山第77章 郭天路答應了第271章 貨物被扣第303章 撤回北平第433章 進戶部第569章 夜談第218章 無緣賞賜第219章 新的任務第204章 去赴宴第66章 去往東臨山第3章 結識朱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