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建議之言

有了秦光遠的幫忙,工部和戶部的效率恢復的很快,其他幾部的尚書也擔心若是再不加緊從秦光遠那裡討教幾個解決之法的話,恐是要在朱棣那裡落了小乘。

他們這些尚書可都是在朱棣即位之後重新選拔上來的,既然是留在新朝之中那便就是要做些事情的,既然要想做些事情,那便得率先得到皇帝首肯和信任纔是。

秦光遠對那幾部並沒有不幫忙的打算,只是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總是有些分身乏術,任何事情總得是有些先來後到纔是。

依照那幾個尚書拜見秦光遠的速度,他先後前往了吏部,兵部,最後又去了禮部。

其實,那三部衙門之中是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僅僅是憑藉朱棣提拔上去的那些尚書便能夠完美的解決了,之所以這麼快沒能解決的關鍵原因你還在於,無論是尚書還是下面的那些官員對一下子少了那麼多人,有些信心不足罷了。

秦光遠以一個穿越者的眼光,爲他們解決了一些難題之後,各部便很快都恢復了正常的運轉。

朱棣給了秦光遠十五日時間,秦光遠用了六日便前往暖閣與朱棣覆命了。

早在秦光遠覆命之前,六部衙門的情況朱棣便已經是瞭如指掌了。

秦光遠進了暖閣還未見禮,朱棣便開口道:“行了,不必多禮了,坐吧!”

秦光遠笑嘻嘻的坐在了距離朱棣不遠之處的椅子上,笑嘻嘻道:“陛下,十五日時間還未到達,臣便已超前完成陛下所交代之時了。”

朱棣冷哼一聲,沒好氣的道:“你早就有這個能力,不主動爲朕化解了此難題,還得等着朕主動開口,現在還好意思與朕來賣弄,告訴你,你如今大小也是個伯爵了,但朕也能隨時撤了你。”

朱棣這絕對是威脅了,秦光遠爲難的道:“陛下,不是臣不願提早爲陛下解決了這個難題,六部衙門的那些大臣皆是文臣出身,臣作爲武將,本來就難以與他們吃到一個鍋裡去,更何況,臣還有商賈身份,他們更是對臣敬而遠之了,若非他們實在自己難以處理,臣即便去了,也很難插手幫上忙的,也只有他們把他們自身的弱點顯露出來,臣才能知曉從哪裡着手啊!”

秦光遠所言的着實是真心之言,有那麼點私心,也只是不願擔負那麼多事情。

在這個事情之上,朱棣本就沒有不想對秦光遠多做追究,道:“你小子心思如何朕可是一清二楚的,你可瞞不過朕的,朕遣鄭和着手組建東廠,在此事之上你如何看?”

像這種諫言之事,秦光遠很多時候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既然朱棣問到,秦光遠便直截了當的開口,道:“此事目前甚至在陛下一朝看來都是可行的,臣對組建東廠唯一的擔憂便是,後繼之君若是不夠硬氣,錦衣衛和東廠不僅會加重百姓和朝臣的負擔,還會矇蔽天子的眼睛,一旦兩方爭權奪利,受苦的是百姓,危及的將會是大明的江山社稷。”

未等朱棣說話,秦光遠接着又道:“不過,即便是隻有錦衣衛,將來此種情況依舊可能會發生,就照眼下這種情況,創東廠,可直接制衡錦衣衛,況且鄭公公忠厚老實,對陛下忠心耿耿,絕不會爲私利而損害朝廷利益,但鄭公公卻也有着弱點,不夠狠辣,這樣的話,對那些回鄉之後的文人便沒有威懾力,若想讓那些文人害怕,說來說去還是得靠錦衣衛的,東廠也只能是做些在朝廷禮法之中的事情。”

朱棣一拍桌子,哈哈大笑,道:“果然,朕就知曉你小子定會與朕想到一塊的,你小子唯一的毛病就是太過慵懶些了。”

朱棣把秦光遠的慵懶當做是毛病,這何不是秦光遠的優點所在。

若是秦光遠把權力看的太重,又能夠經常性的猜中朱棣的心思,想朱棣這樣的君主,還敢把秦光遠留在身邊嗎?

文臣,武將將來若都擁護秦光遠的話,那往後說淺一些,秦光遠便是跋扈將軍樑冀,說重了可是會直接取而代之的。

朱棣這話出口之後,秦光遠變笑嘻嘻的應承道:“臣能與陛下想到一塊是臣的榮幸,陛下興辦東廠,朝中不少大臣都不同意吧?”

朱棣臉色立即由晴轉陰,不高興的道:“最先反對朕的,便是朕親自組建的內閣,高熾那小子自小便不像朕,文人習氣太重,這次也站在了內閣那些大臣們一邊,對朕竭力反對。”

秦光遠一笑,道:“陛下不必生氣,一棵樹上都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陛下又何必強求每個人的想法相同呢,若是想讓朝堂之上大臣的言論一致也簡單,可全部以小人,奸臣充當不久行了,可那樣一來,陛下留下的將會是罵名,大明江山也會岌岌可危的。”

朱棣冷哼一聲不再言語了,很明顯是聽進去秦光遠所說的了,其實朱棣打心底是認同秦光遠所言的,不然的話,他完全可在那些大臣反對之時把他們拿下的。

“陛下,不知這幾日,那些回鄉的大臣如何了,可否安分守己了?”

朱棣從一摞奏摺之中翻出一些,道:“這是錦衣衛和東廠送來的部分,,你瞧瞧,明歲恩科恐不會那般順利的。”

提起這個事情之後,朱棣又不滿的道:“眼看着恩科一天天逼近了,那些大臣們閒的沒事幹了,管起東廠的事情了。”

秦光遠沒做應答,只是專心翻看起這些奏摺來。

錦衣衛和東廠本就是皇帝的眼睛和耳朵,由他們打探出來的消息,朱棣竟然這般就拿給秦光遠看了,可見朱棣對秦光遠的信任。

秦光遠看完之後,道:“陛下,他們均沒有太大動作,暗地裡卻是在宴請那些讀書人,這個意向很是不對頭,恐是要在恩科之時給陛下出個大難題了,到時候,若是恩科之時無人應試的話,恐是要出大亂子的。”

朱棣一拍桌子,道:“那些生員享受着朝廷的優待,卻是這般給朕出着難題。”

秦光遠想了片刻之後,道:“陛下,既有證據,不如直接出兵抓上一批,可以謀反爲由,也算是一種震懾,如此一來,此種情況便會減少一些,恩科之時的缺口也不至於更大。”

秦光遠一笑,道:“陛下,不管怎麼說,那些大臣都是大明的大臣,他們維護朱允炆,說到底也不過是維護的是祖宗禮法罷了,若是這樣的話,陛下只會留下罵名,世人也會覺着陛下當時起兵之時的目的不純,留下那些大臣,有明白人自是會理解當初陛下的無可奈何。

現在可不一樣了,那些大臣再這般煽動下去,難免會有人藉此機會揭竿而起的,大明即便是起兵戈,那也是開疆拓土,絕不能在平息內部叛亂而折損國力的。

那些文人若是還煽動謠言,那便就是棄大明江山社稷於不顧,如此行爲已然算是謀反了,自然是該殺的,有時候若是不亮起刀鋒可是不行的。”

第359章 新的說客第580章 見朱高燧第434章 見東廠第390章 被抓第363章 湯敖的報信第200章 回秦家第302章 東昌血戰第390章 被抓第33章 拜見皇太孫第134章 兵丁打了朱棣第405章 大逆之言第96章 去東臨山第453章 邱福到了第44章 朱高煦的莽撞第158章 不屈的氣節第521章 自證清白第516章 旨意第450章 不利證據第134章 兵丁打了朱棣第164章 拿下第318章 遣使進京第585章 露陷第307章 出兵夾河第33章 拜見皇太孫第49章 王成周的黴運第278章 說講與吃飯第219章 新的任務第340章 與徐輝祖之戰第382章 提拔紀綱第333章 教開車第346章 到達泗州第445章 到了北平第586章 被發現第299章 攻佔滄州第299章 攻佔滄州第431章 答疑第23章 秦光遠的拒絕第492章 貼心的趙耀祖第432章 解決第50章 講義氣的朱高煦第186章 拿下薊州第275章 返回北平第87章 合作說書第408章 覈查情況第535章 派出找人第138章 朱棣瘋了第287章 拿下德州第575章 敗陣第484章 朋友與敵人第538章 回秦家第345章 俘虜平安第65章 大度的秦光遠第212章 獻上計策第376章 準備即位第134章 兵丁打了朱棣第207章 去覆命第261章 被逼同意第130章 選拔總旗第313章 藁城之戰第180章 通州歸附第18章 解決之法第388章 事情敗露第192章 請喝酒第226章 突襲第103章 朱棣進京第395章 朱棣的書信第528章 落寞的朱棣第151章 張信進了王府第225章 夏元吉的勸告第83章 玻璃的進展第184章 出發第459章 大方的秦光遠第447章 答應了第449章 求情之人第2章 事業終起步第162章 開始起兵第74章 探聽消息第407章 宿衛第35章 準備打道回府第393章 事情原委第218章 無緣賞賜第518章 相聚第20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518章 相聚第136章 燕使進京第557章 宋禮找來第273章 廣昌歸附第185章 到達城下第500章 黃金屋第70章 蓋起學堂第413章 舌戰景清第1章 穿越到大明第288章 進逼濟南第192章 請喝酒第150章 帶張信往燕王府第113章 火器作坊興建第155章 包圍王府第111章 朱家兄弟歸家第117章 原因找到第130章 選拔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