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伏擊

雖然這支騎兵只有五萬人,也不可能攻佔多少地方,但從情報來看他們顯然不是來搶地盤的,而他們的主要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對後方進行破壞騷擾,面對如此一支機動性極強的騎兵一旦到了後方後就很難再消滅他們了,他們可以利用自身的機動性對地方進行破壞,甚至切斷王楓後方的供給線路,而且最重要的是這樣一來對王楓軍隊和百姓來說造成的恐慌也將是非常大的,這也就可能讓王楓無法全心來攻擊武昌,到時候極有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不過幸好發達的情報系統幫了大忙,讓王楓提前得到了這個消息。雖然李定國這個計劃是個好計劃,可是他的侷限性前提是要保密,但是現在事先被王楓得到風聲後,這個計劃顯然不再是個好計劃了。在清楚了大西軍騎兵的人數,將領和行軍路線後,王楓也就完全放下心來,再也不擔心後方的安全了,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把這支騎兵消滅掉,這樣張獻忠的計劃就破產了,相信張獻忠爲了這次計劃的成功把主力騎兵都派了出來,所以先只要消滅了這支騎兵後,張獻忠就再也拿不出騎兵來了,這樣一來即使張獻忠想故計重施,在沒有騎兵的情況下也無法做到這一點了。

有了詳細的情報,現在要在這支騎兵達到後方之前消滅他們那就容易多了。於是王楓把高級將領全部集中起來向大家通報了這個情況,然後攤開地圖大家仔細研究了起來。最後根據這支大西騎兵的行軍路線和行軍速度推算出他們大概在什麼時間將會到達哪裡,然後在地圖上開始精心挑選合適的埋伏地點。最後經過仔細的推算,王楓決定把伏擊的地點放在了一個叫二指峰的地方。

按照這支大西騎兵的行軍路線,他們要想繞到後方去,就一定會經過這個地方,因爲這裡是他們制定行軍路線的必經之地,而王楓全是大山無法行軍,特別是他們全部是騎兵,這就決定了他們只能走大道。而這個二指峰離現在王楓所在的位置相對比較近,剛好王楓可以提前他們到達這個地方,這就意味着王楓有充足的時間來佈置伏擊的安排。更重要的是這個地方實在是在適合打伏擊戰了,二指峰顧名思義就是像兩根手指的山峰,而這條官道正好處於兩座山峰的中間。只要事先佈置好了後,一旦這支騎兵進入了埋伏圈,保證他們一個都跑不了,因爲兩邊都是山峰無法逃生,到時候只要王楓把前後道路一堵,任他們是插翅也難飛了。

正帶領着騎兵趕路的孫可望一點都沒覺察到前面正有巨大的陷阱等着他呢,此時他因爲能夠接到這次任務而非常的高興,在他的想法中雖然這次任務有點艱鉅,可畢竟明軍主力都調走了,剩下的都不放在眼裡了,到時候自己就可以在明軍後方好好地威風一把了,想到這裡,他又加快了速度,希望能夠早點到達明軍的後方去。

對於這次伏擊任務王楓當然用不這親自參與,畢竟伏擊的也只是五萬規模的小隊伍,所以這次王楓就委派吳國棟帶領着部分部隊去參加這個伏擊任務。

吳國棟按照王楓的命令早早地帶領着部隊來到二指峰後就開始緊張地佈置了起來,由於二指峰中間只有一條大道可以通過,所以按照計劃只要等這支大西軍的騎兵一進來後,只要兩頭一堵住,他們想全身而退就難了,估計只有個全軍覆滅的下場。不過在佈置方面吳國棟是下足了工夫的,好在這次帶來的裝備也充足,於是便佈置人員在山峰出口處埋下大量的地雷以阻止大西騎兵衝出這片峽谷。爲了能夠把這支騎兵全部阻擋在峽谷內,精明的吳國棟還在峽谷的進出口都埋伏了大量的燧發槍兵和弓箭手,峽谷中間道路這麼窄,有他們來防守大西軍的騎兵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那是無論如何都衝不去的了。而地理位置最好的兩邊山峰半山腰則也埋伏了大量的士兵呢。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後,估摸着現在大西軍的騎兵也快到來了,於是吳國棟便安排士兵全部按照事先的安排埋伏了起來,而吳國棟則擺弄着千里鏡百無聊地查看了起來。

我們再說孫可望帶領的五萬騎兵,他們爲了能夠在明軍沒有覺察之前早日趕到明軍後方去,每天都堅持快速地行軍,也幸虧他們都是騎兵,要不然早就累爬下了。

作爲一支具有五萬人規模的騎兵也確實不是支小隊伍,在他們行軍趕路過程中也頗具有聲勢,隨着戰馬的快速奔跑揚起的塵土飛天蓋地的,而幾萬匹戰馬同時奔跑的聲響也不小。雖然行軍的動靜非常的大,但是孫可望一點也不擔心會暴露行蹤,畢竟現在是在自己境內,而且這次行軍路線選擇的又是可以避免跟王楓的部隊相碰,所以倒也不擔心被

明軍發現。

孫可望騎在戰馬上那是非常的意氣風發,正當他在心裡YY着這次進入到明軍後方後如何如何去打擊他們時,突然前鋒過來請示說前面就是而指峰了,由於前面特殊的地形是否先停下來休息,等派人前驅偵察是否有埋伏後才通過。聽到這裡,孫可望心裡異常的不高興:有埋伏?這裡可是在自己大西軍的境內,現在唯一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敵人只有王楓帶領的那支五十萬的部隊,可是他們正在趕往武昌的路上,除了這些外就想象不出還有什麼武裝力量可以對自己構成威脅了,難道怕這裡有土匪?更重要的是,孫可望非常希望早日完成任務,而現在如果一旦停下來等偵察完畢後再出發勢必將耽誤很長一段時間,加上現在天色也快黑了,如果不快點行動將在天黑前趕不到下個城池休息了,這樣的話就要露宿野外了。於是孫可望開始命令手下不要管什麼,部隊全速通過二指峰。

再說吳國棟正百無聊地用千里鏡欣賞着周圍大山的美景時,突然大地傳來一陣輕微的顫抖聲,急忙掉轉千里鏡仔細觀察時發現大量的騎兵開始望峽谷衝了過來。旁邊的親兵興奮地道:“將軍,來了!大西軍的騎兵來了!”,爲了怕他的大嗓門暴露目標,吳國棟急忙呵斥道:“叫什麼叫!小聲點!你生怕別人不知道我們在這裡伏擊他們嗎?再說了這麼大的動靜我能不知道嗎?還要你來提醒過!好了,你趕快過去傳我命令,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許發出聲音來,看我的信號行動!”那親兵受了吳國棟的一陣呵斥委屈得像個小媳婦似的,不過對於吳國棟安排的任務還是得去完成,於是便委屈地去傳達命令去了,顯然吳國棟也沒有注意眼前親兵的情緒,現在他早就開始死死地盯着下面的大西軍騎兵了,心裡默默地開始計算着什麼。

不得不說騎兵的速度就是快,不一會兒整個五萬騎兵全部進入到了狹長的峽谷內,這個時候跑在最前面的騎兵毫無意外地踏到了早爲他們準備好的地雷上,接着這些倒黴的騎兵立刻被爆炸的地雷給炸得飛了起來。而隨後的戰馬也被這突然的爆炸聲給驚得不受騎兵控制了,整個隊伍開始發生了混亂。

處於正中間的孫可望也被這突然的爆炸聲嚇了一聲,當爆炸聲一傳來的時候就發覺情況不妙,雖然別人聽到這爆炸聲也許沒明白髮生了什麼時,作爲大西軍重要將領的他此時馬上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早在之前他就知道明軍王楓發明了一種叫地雷的東西,這種東西埋在地下只要馬或者人踏上去馬上就會發生爆炸。雖然孫可望從來沒見過這種東西,可是沒想到今天被自己被碰到了。

不過在聽到爆炸聲後,孫可望心馬上就開始沉了下來,他也知道着爆炸聲意味着什麼,這天下只有王楓的部隊裝備了這種東西,既然爆炸聲在這裡出現了,那麼就是說王楓的部隊已經在這裡埋伏好了?想到這裡,孫可望心裡開始急了起來,他知道現在自己已經墜入到明軍的圈套中去了,明軍早就發現了他們的行動,現在更是提前在自己行軍路線上早早地埋伏好了,可笑自己還以爲明軍一直矇在鼓裡呢,自己還想着如何去明軍後方搗亂呢,現在看來自己想逃出去就困難了。既然明軍早就安排好了埋伏,現在自己也全部進入到了圈套中,那麼明軍肯定不止這麼一點行動,現在估計前後路都已經被堵住了,說不定兩邊的山峰上也埋伏了明軍,難道自己今天就要交代在這裡了嗎?這個時候孫可望才後悔剛纔自己爲了趕路沒有聽手下人勸告停下來休息,如果要是自己謹慎點,在看見前面這麼危險的地方先停下來讓斥候部隊先過去偵察下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至少不會像現在這裡被圍困在這狹小的峽谷中了,自己憑藉着騎兵快速即使打不過逃總可以逃得回去吧?

雖然孫可望爲自己不小心掉進了明軍的圈套而十分的後悔,可是現在已經掉進圈套裡去了,此時孫可望也深深地明白後悔是沒有任何用處的,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離開這個該死的地方,只有離開了這片危險重重的峽谷,纔有機會憑藉着騎兵的速度逃回去,要不然就只有落到個全軍覆滅的下場。

只不過到底要怎麼樣纔可以安全逃出去纔是最頭疼的問題。在進入峽谷後聽到地一聲爆炸聲後,孫可望就知道自己帶來的這五萬騎兵已經完了,以明軍將領王楓的手段,既然自己已經完全墜入了他的陷阱中,那麼就幾乎沒有任何逃出去的希望了,後面還不知道有多少手段會使出來。

幸好孫可望不是一般人,他再怎麼說也是大西軍的高級將領,雖然他現在已經知道自己的覆滅不遠了,但是並不代表他已經完全放棄了掙扎,現

在的情況是不掙扎也是死,掙扎下至少還有點希望。於是孫可望簡單地觀察下週圍的環境後,發現後方果然佈滿了密密麻麻地明軍,現在後路已經全部被堵住了,而前面又不知道埋了多少的地雷,反正爆炸聲是從沒停過,而山峰兩邊也開始出現了明軍的身影。看到這樣的情況,孫可望知道現在自己得馬上拿出個方案來,要不然就來不急了。

經過一翻緊張的權衡後,孫可望認爲現在後退的危險性非常的大,估計明軍早料到自己會馬上回撤,所以看到現在後面路口那密密麻麻的明軍就知道如果後撤的話那損失將是多麼的大。現在最有機會的就是望前衝,別看前面埋了很多的地雷,可是越是這樣,可能前面埋伏的明軍越不怎麼多,如果要是衝出這片地雷陣,那麼就有一線機會衝出去了。想到這裡,孫可望不再猶豫,馬上命令騎兵全速望前衝。

大西軍的騎兵也是第一次接觸到地雷這個東西,在最前面的騎兵被連人帶馬給炸翻在地上後,後面的騎兵被眼前的情景給嚇呆了,他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東西,正因爲從來沒見過,所以纔在心裡對眼前的情景非常的恐懼。雖然此時大家心裡非常的恐懼,但是大家也明白此時大家有麻煩了,碰到敵人的埋伏了,而目前唯一的敵人只有明朝王楓的部隊,也就是說現在大家在這裡碰到王楓的埋伏了。俗話說‘人的名,樹的影’,大西軍的無一都聽說過王楓的名字的,也知道他是一個百戰百勝的將軍,出倒之今未敗過,既然現在被包圍了就沒多大的希望了。

於是在這個時候的西軍的隊伍開始亂了起來,大家不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是逃命要緊呢還是殺出重危,如果要殺出一條血路又該望哪個方向衝。就在這些騎兵如無頭蒼蠅到處亂撞的時候,好在這個時候孫可望的命令及時傳遞了過來,才讓這些無頭蒼蠅立刻有了主心骨。此時大家也知道情況非常的不妙,要想衝出去只有拼命纔有機會,於是在孫可望的帶領下這些騎兵再也不顧腳下此起彼伏的爆炸聲,他們扯着戰馬開始拼命地朝着前方出口衝了過去。

按照吳國棟的佈置顯然不會只有地雷這麼道大餐等着孫可望,就在孫可望的騎兵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硬是憑藉着戰馬趟過地雷陣後,在快要接近出口的地方,就在大家瞧見逃生有望,這些倖存的人快要高呼的時候,突然出口處出現的大量明軍馬上把他們打回了原形。

雖然現在出口處突然出現的明軍讓這些騎兵的心情掉進了深淵,可是現在出口處就在眼前,只要衝破前面明軍的堵截,那麼就意味着衝出了明軍的包圍圈了,就可以順利地逃回去了。所以騎虎難下的騎兵們爲了逃命顧不得剛踏過地雷陣,又開始扯動着戰馬揮着武器朝明軍衝了過去。

不過這些大西軍的騎兵顯然低估了明軍的強悍和武器的精良,爲了堵住這些騎兵,王楓可是把大半的燧發槍兵都調集了過來。在各自統領的命令下,這些燧發槍兵不慌不忙地按照命令開始瞄準,射擊,後退,裝彈等工作。在明軍精密的配合下,這道防線猶如銅鐵一般,任那些騎兵如何衝擊,可是怎麼都衝不出這道火力線。騎兵的速度雖然快,可是利用梯次陣型來發射的燧發槍隊伍發射出來的子彈也是不間斷的,這些子彈猶如長了眼睛般紛紛鑽進戰馬身體中,或者直接打在了騎兵身上,無論結果是怎麼樣的,反正現在的場面用人仰馬翻一點都不過分。

此時最痛苦的莫過孫可望了,看着自己的將士一個個地在自己的眼前倒了下去,而自己對眼前的情況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雖然在發現比包圍後就已經做好了全軍覆滅的打算,可是看着眼前巨大的傷亡心裡還是一陣陣地疼。孫可望也知道假如現在自己如果僅僅是爲了保住性命的話還是沒問題的,只要自己下令士兵放下武器投降的話,那麼自己的生命包括剩餘騎兵的生命就可以保住了。如果換了一個人也許會這麼做,但是他不會這麼做,因爲他是孫可望,是大西軍的高級將領,張獻忠手下的四大義子之一,更是一個多次打敗明軍的勇猛之士,所以他的驕傲告訴他不能投降,現在他唯一要做的就是繼續帶領着將士朝前面的出口衝,直到全部戰死。

其實這場戰鬥的結局早就註定了,孫可望帶領的五萬精銳騎兵在陷入包圍圈後就註定了他全軍覆滅的下場,只不過這個時候孫可望沒有選擇投降這條道路,而是選擇了悲壯的自殺方式來結束了他一生的戰爭生涯,而伴隨着孫可望而去的還有他帶領的那五萬騎兵,隨着這場伏擊戰的結束,也意味着大西軍企圖從後方給明軍造成被動的陰謀也破產了。

(本章完)

第十七章 半路遇劫第一百五十五章 聯姻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第一百零一章 歲月恩仇第四章 各自籌謀第三十二章 工欲善其事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九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三十七章第四十章 收網第八十三章 訓練計劃第一百七十一章 廣寧戰役(5)第八十四章 刺殺洞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遇挫第三十三章 賜婚第四十六章 白蓮暗使第一百三十三章 凱旋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三十三章 賜婚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四十一章 勝敗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一百零三章 風雲平陽第一百二十九章 左小姐第五十九章 救濟災民第四十九章 東林黨第三十四章 觀音寺第六十九章 平定國丈之亂第一百一十五章 周皇后的交易條件第八十五章 公主發威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熟女莊妃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九十章 窩裡反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詐城成功第四章 各自籌謀第十四章 答案揭曉第二十八章 禁足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四十五章 顧忌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廣寧戰役(3)第九十六章 關外看客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的誘惑第一百六十三章 詐城成功第六十六章 貴妃亂點鴛鴦譜第十七章 半路遇劫第九十九章 薩滿鳳凰山第四十章 收網第七十三章 穩定民心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六十三章 入獄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六十九章 平定國丈之亂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八章 國丈選妃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遇挫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零六章 紅娘子的復仇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第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九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八十五章 公主發威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叛亂第一百零九章 白蓮教歸順第三十四章 觀音寺第一百四十八章 寧遠會戰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一百七十章 廣寧戰役(4)第一百四十六章 糜爛的寧遠戰局第七十八章 獻策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八十五章 公主發威第二十九章 炙手可熱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遇挫第七十五章 初露野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五十一章 白蓮教強收徒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十八章 再死一回第一百零六章 紅娘子的復仇第九十三章 固守潼關第三十三章 賜婚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楓第一百五十一章 英雄紀念碑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來訪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