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薩滿鳳凰山

多爾袞剛剛曝出自己的名字,忽然發覺有些不妥。

他帶着莊妃來到鳳凰山,本來就是趁着現在阿吉根死去,皇太極有些傷心難過,導致身體更加虛弱,甚至有些想要病臥在牀難以起身的架勢。莊妃說要來鳳凰山,那些薩滿教的儀式是滿族人信奉的,爲皇太極做做儀式,禱告一番。多爾袞自然而然的就跟着一起來了。

話音剛落,有人厲聲喝道:“韃子,受死!”一柄銅棍從斜刺裡飛出,刺去多爾袞的心窩。他措手不及,急忙揮臂抵擋,硬生生的扛了一記。

四肢百骸受到‘精銅長棍’的強大外力的侵襲,離‘精銅長棍’即將刺入多爾袞胸口,時間已經過去八、九個彈指間,看着躲避的多爾袞,刺客心中卻是生出了疑竇。

正在刺客詫異之時,地上多爾袞竟是猛的躍身而起,身影迅捷朝自己而來,刺客大叫一聲,要退避已時不及。

多爾袞猛然出手,自身真息得復,更是少了旬日疲勞之感,出手的威勢更勝方纔許多,沒了旬日的困頓,那清呵一聲之下也是高昂拔越非常,斥聲一言:“ 殺!”

瞬目之間,多爾袞已是轟至刺客身前,豈料在這時卻見一人閃身擋在刺客之前。

只聽‘轟!’的一聲,卻是一名刺客死命擋住多爾袞一擊,‘刺客’的胸口立時整個的塌陷下去,臨死之時努力的嘶喊道:“女真韃子,不死不休!”。

料不到對手之中竟有這種死命奮勇之士,多爾袞又一想,若非明朝之中的內鬥、朝堂之上的暗戰不休,明朝如何會是如此的不堪一擊,不由得瞧着眼前黑衣‘刺客’。

被救刺客噴血言道:“或許你真能稱的上是不懼死的的勇者。可既生於斯、長於斯,此間的山河生我、養我。今日遼東陷落明軍淪亡。我雖沒有力挽狂瀾之能,可凡我所在之地便是山河界限,但我凡立身處,不容你們這些異域之人造次。”,話畢,多爾袞按在黑衣‘刺客’胸口的手掌勁力再度催發,頓時‘刺客’整個身體漫天做爆,激揚的漫天鮮血落如花雨。

得最後一名黑衣‘刺客’捨命當下殺招,之前刺客才能躲過多爾袞的致命一擊,刺客的神情稍定,可臉上仍是不敢相信。

多爾袞身的上衣服早已破爛不堪,此刻赤裸着身子,漫天血雨淅淅瀝瀝而下,但無有點滴能沾染到多爾袞身上,多爾袞平日作息卻是管教甚嚴,自幼打下堅實的武功底子,身上雖是有不少刀劍傷痕,可赤身之下也是顯露一身的筋骨勁健。

在刺客高舉的精銅長棍也比方纔更是清晰。

明明非是實物,可多爾袞已是看清那頂端刻有一隻似龍非龍的怪獸,精銅長棍之上還有以金紋所刻自己不認識的語言,精銅長棍地步卻是以洶洶之火做成的尖峰,說是杖有像是長戟,如此奇異的長兵,多爾袞也是第一次見到。

精銅長棍從天而下,就像是自天上來的落雷,直直的朝着多爾袞而去,杖底更是雷火霹散、雷霆之響不覺,兩支長臂猛地張開之後,便散落漫天黑火如雨而下,刺客嘶吼着:“趕去死吧!你…你這個韃子!”

瞧着轟擊而下的精銅長棍之威,其中包含着巨大的憤怒和裁決,黑火、霹靂,還有雷音在轟轟隆隆,震顫的不只是一方,似乎整個空間都充斥着將被轟毀的躁動,刺客相信一擊之後,眼前的女真韃子將萬劫不復。

在刺客眼中,再一次露出了不可置信,他料不到眼前之人竟是朝着半空擊下的‘精銅長棍’迎身而上,一個女真韃子竟敢衝鋒,這是對自己的褻瀆!

所有的壓迫感也在增強,那隻黑色的銅棍落下的極慢,到最後已是將方圓十丈徹底覆蓋其下,整個天宇也爲其遮擋,隱約可見的光芒徹底消失不見。

天色頓時大暗,黑色的閃電在空中不斷蔓延着,整個鳳凰山開始震盪不安,鳳凰山中的高聳樓臺都在不住的顫動,鳳凰山的整個地脈不住的晃動,環繞鳳凰山的河流都在不住的沸騰。

整個鳳凰山都在顫慄,衆人頭頂之上已沒有了天,有的是真正的隻手遮天,黑沉、霸道的壓力比方纔更爲強烈,濃雲上更是纏繞着一道道的黑色雷電。

受盡力衝擊多爾袞已是把握不住自身,不過交手一瞬,自己已是直直的從半空摔落下來,多爾袞只覺已是內腑洶涌非常,已難以把持自身,而人在半空更是無從借力,一時竟難以用輕功躲開。

攻城之敵既說休戰三日,可多爾袞若真是跌落敵陣之中,那裡還有活命的機會,便在此時卻聽莊妃叫道:“我來助你一臂之力。”多爾袞轉頭看去,只見莊妃依次拋出三柄長箭,多爾袞便踏着三柄長箭躲開銅棍猛擊,穩穩落地。

只見多爾袞右手朝天一指,伸臂如劍,登時以自身爲中

心真息流動不止, ‘精銅長棍’威勢之中夾帶的黑火、霹靂立時被勁氣消於無形只見,再聽多爾袞呵斥一聲道:“雕蟲小技!”。

‘精銅長棍’已轟擊到多爾袞的身上之時,沒有出現刺客本應熟悉的奪目輝光,見到的卻是有劍光自黑火之中破圍而出,劍光燦爛如陽般的刺破夜空,更是從虛火之影中穿過,直直的射向無盡的天宇之外。

就在此時,刺客忽然發現自己看到了自己站立着的背影,猛然一回過神,卻聽碰的一聲,刺客高高飛起的頭顱已是掉落地上。

此時多爾袞絕境逢生,以指待劍,可‘精銅長棍’所蘊含的力量也是龐大無匹,自己雖以左手護住自身,可盡力衝擊之下也是氣血翻涌,口中在吐硃紅,整個人也是被震的倒飛出去,若非是武功更有精進,方纔片刻之前只怕九死一生,便是能活下來也是要毀了自身根基。

此時雖是口吐硃紅,可自身根基、武骨卻是未受多少損傷,只要好好調理便可復原如初,原本以爲自己必死,卻想不到仍是活了下來,瞧着刺客失去頭顱的身體,

此時的多爾袞正在環視周遭,一場激戰之後,立身的地方爲力量的衝擊崩塌了大半,此時離着刺客出現在此,也不過一刻鐘而已。

舉頭朝着鳳凰山上空望去, 猛聽盤旋在鳳凰山上空的鳥兒發出奇怪的叫聲,那聲音之中有着畏懼隱隱間又是透漏着期待,擡頭看去,見漫天的鳥兒在聒噪聲中,竟然齊齊的離開鳳凰山的上空,突然聽天空之中有一聲悶雷響動的聲音,就像是有人在半空之中發出一聲冷哼。

一股龐大的壓力在鳳凰山的上空不住蔓延,多爾袞只覺在強大的壓力之下,自己的心口也微微一緊!

當年初上盛京,大軍兵臨城下,遙遙而望便見有股渾然天成而讓人肅穆的力量,此時感覺這種壓力雖難比盛京給自己的震撼,可瞧不出到底要發生什麼,瀰漫在心頭卻是種宛如刀斧粗錯頸的感覺。

多爾袞本身的視力極好,視野透過鳳凰山上空,藉着天空中依稀隱約的星光,只見夜幕之上漸漸凝聚出一種粘稠的黑色陰影,那黑色的陰影筆夜色的黑更要深沉的多,在深沉之中更是帶出一種極爲空洞的感覺,黑沉沉中漸漸的透出越來越濃了的殺氣,陡然間的突來的壓力在不住的彌散開來。

鳳凰山天際之上本還有隱約的星光,不多時之後已不可見,除了鳥兒遠處的啼叫聲之外,多爾袞發現整座鳳凰山都開始顯露出一種不安,作爲如此風水之地,鳳凰山的風土、地脈可說皆是佳地,但在這時多爾袞能明顯的覺察出,鳳凰山本身的城池建築在露出一種顫慄。

多爾袞不悉地理堪輿之術, 卻是能感受到原本緘默的建築、風土種種都在顯露着恐懼,如此情形真個是一聲雷音之後,整個鳳凰山萬籟俱寂。

早已嚇得躲開半天的阿漢錄這才快步跑了過來:“今年崔天翔大人,就說天地無光,星圖流轉,大清必有禍事。還請親王小心謹慎,出門多帶護衛。”

阿漢錄所說秘閣郎中崔天翔,多爾袞早有耳聞。

此人出身越州,本是桐城之中有名的儒者,越州桐城素有學城之稱,夫子廟雖爲儒家學坊所尊的正宗,有號令天下儒門學坊的之能,不過越州桐城之中卻堪稱儒門近百學坊之中的翹楚,門中弟子衆多,以致桐城最後便有別名‘學城’之稱,昔年大明科舉鼎盛之時,滿朝文物泰半出身學成,是以帝王那時也有一語:“天下之才俊,其在學城乎?”,由此可見桐城之學榮時何其鼎盛。

秘閣郎中崔天翔並非一般神棍,他占卜星運還是很有水準的,之前他預測後金有一劫難,結果不久後,努爾哈赤中炮負傷,隨後死去。他的話,也不能不聽!

看着籠罩整個鳳凰山的巨手,多爾袞沉聲道:“莫非崔夫子所說便是如此情形?”,多爾袞自己是個女真人,因此稱呼崔天翔之時便是夫子相稱。

阿漢錄搖頭道:“爲了大清,便是死又有何懼,只是他說的是大難,不知道要應在哪一方面。”

若在片刻之前,多爾袞其實也是心有此志,可當一個人真正經歷過生死邊緣,內心卻是對活着更爲渴望,因爲經歷生死之後,才能曉得活着才能做更多的事。

多爾袞淡淡一笑道:“聽說鳳凰山是百年一聚,爲的就是參詳七星神的《特赫本子》,可惜千百年來,竟無人能看破其中奧妙,多爾袞不才,也想瞧瞧這遺卷《特赫本子》到底能不能救我皇兄身體!”

阿漢錄聽師傅提及過《特赫本子》,但是究竟《特赫本子》是什麼東西,阿漢錄也不知道,不過是薩滿教的聖經罷了,但是搞懂了聖經跟救皇帝的身體有什麼關係?爲什麼多爾袞相信《特赫本子》與皇帝身體有莫大關聯。

阿漢錄正欲說話,卻聽一人叫道:“師弟,你在幹嘛呢?”正是他那胖師兄。

阿漢錄聞言大驚,立刻道:“哎喲,我倒是忘記了!”說完立刻回首,豈知他再回首時,哪裡還有多爾袞與莊妃的身影,就連那畫舫也消失無跡了。只留下陣陣漣漪的湖面,與莊妃身上淡淡的清香。

阿漢錄莫名其妙地看着籠罩在煙霧下的棋盤湖,暗想方纔自己不是做夢吧?

卻聽他又叫道:“你小子又偷懶,我一會告訴師傅,看師傅怎麼罰你?”

阿漢錄想起師傅的體罰,不禁打了一個冷戰,立刻提着水桶向山門跑去,師兄在身後罵罵咧咧地跟着。

阿漢錄迅速的將山門、石碑擦拭的乾乾淨淨,累的筋疲力盡。還未來得及休息,卻見遠處天空黑點猶如夜空繁星一般,越聚越多,頃刻間已經到了鳳凰山範圍。

阿漢錄定睛看去, 突然山上傳來“隆隆”數聲巨響,阿漢錄知道是有人在山頂敲震天鼓,每逢鳳凰山有大事,便敲響這震天鼓。百餘聲鼓響之後,所有信徒也悉數上得山頂。

阿漢錄由於腿腳不便,只能一步一步向山頂登去,山腰間不是竄出幾隻小動物,活蹦亂跳,唧唧喳喳不停,不時對着阿漢錄做鬼臉,似乎在嘲笑阿漢錄的跛腳。

阿漢錄已經習以爲常,還從口袋裡逃出早上吃剩下的乾糧,撒在地上,分給這些自古就生活在鳳凰山的小動物們吃。阿漢錄一路和小動物們嬉鬧,卻也不無聊。大半個時辰後,終於到達頂峰,那些小動物似乎十分懼怕,紛紛跑下山去。

峰頂處豁然開朗,一片巨大的廣場上黃金爲欄,白玉鋪地,四周盡是迷霧,雲氣蒸騰,一時也看不清楚這峰頂究竟有幾個方圓,使人飄飄然有種成仙的感覺。

阿漢錄走到廣場中央,這裡放着三個巨大銅鼎,形成鼎立之勢,各個都高過兩米,寬有丈餘,龍鳳雕身,鼎中香火不斷,緩緩入空,不時與空中的雲霧融合一起。廣場之上三個一團,五個一夥,談論紛紛,只聽聞陣陣竊語,沒人敢大聲喧語,生怕破壞了這種夢幻般的感覺。

廣場中央的石碑上,書寫着“薩滿教”三個大字。卻是不知道是朝中哪位漢臣寫的,書房蒼勁有力,極爲難得。

阿漢錄繞過祭神殿,祭神殿後是一處花園,這裡又是另外一個光景,只見花草叢生,蜂蝶起舞,天空中之中不時飛過幾只鳥,路過時還發出悅耳的叫聲,讓人流連忘返,完全沉醉於其中。

阿漢錄穿過花園,薩滿教的核心地帶,就有很多舉辦儀式的場地。滿族人信的七星神,場面更加宏大,即便是颳風下雨,也要日日打掃,不然就貽笑大方了。

這時一個留着長鬚的耄耋老人叫道:“阿漢錄,你還不去通天打掃,站在這裡做什麼?”

阿漢錄聞言嚇了一跳,立刻道:“是,師傅!”這老人正是阿漢錄的師傅烏達遠。

阿漢錄連聲道:“弟子在山下打掃完畢,剛到頂峰,正準備進藏骨塔呢!”說着在圍牆邊上拿這一把掃帚,便要進了藏骨塔。

卻在這時,烏達遠身後來了一個少年,對其拱手道:“師叔,儀式快要開始了,還請您快點過去,朝廷裡的親王來了,莊妃也已經到了。”

烏達遠答道:“知道了,我隨後就到!”說着看了看阿漢錄的背影,不禁搖了搖頭,連嘆了口氣後,道:“阿漢錄,隨爲師去祭神殿!”說完拂袖向祭神殿走去。

阿漢錄萬分驚喜,連聲道:“是,師傅!”放下掃帚,跟着烏達遠而去。

祭神殿是薩滿教的主觀,高大宏偉,殿內有四個雕龍巨柱撐着,殿頂數百盞琉璃燈將殿內映的異常明亮,大殿最裡側供奉這一座巨像,像高九丈,手持長劍,目視前方,氣度莊嚴,正是七星神。

神像之前,薩滿教的大薩滿坐在大堂中間,大薩滿兩側坐着薩滿教的二薩滿等等,其中便有阿漢錄師傅烏達遠,阿漢錄則站在烏達遠身後。

這時大殿兩側走出四人,兩男兩女,阿漢錄放眼看去,只見四人均英姿勃發,氣宇軒昂。爲首的是之前見過的多爾袞和莊妃,但是另外兩人看起來也非同一般。特別是那女子,更是巾幗不讓鬚眉,眉宇之間無形中透射一股冷傲之氣。她的容貌和莊妃也有幾分相似之處,甚至要更勝一籌。

阿漢錄自幼在薩滿教長大,從未離開過鳳凰山範圍,薩滿教少有女弟子,阿漢錄也沒多少機會接觸,但是他也能看出此女子自是絕代容顏,不可方物。

在山下時,阿漢錄見莊妃已經是天下無雙的人間仙子,但是此刻見次女子,不但容貌尤美,更難得的是她嬌美之中卻不顯嬌媚之態。如果說莊妃是水仙,那麼此女子便是青蓮。

(本章完)

第五十三章 如此草包第四十七章 封賞問題的背後第八十七章 酒樓喜相逢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返遼東第八章 國丈選妃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一百三十八章 皇太極的到來第一百一十一章西安大戰(二)第四十九章 東林黨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幕演出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聯姻第九十二章 聲名大噪第一百章 忽悠多爾袞第六十七章 與田府聯姻第一百七十一章 廣寧戰役(5)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二十九章 炙手可熱第一百零五章 李巖之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一百零六章 紅娘子的復仇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一百四十八章 寧遠會戰第九十三章 固守潼關第三十一章 閱兵第二十一章 初見天顏第九章 國丈來也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爾沁部的大禮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八十四章 刺殺洞明第一百五十五章 聯姻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一百六十九章 廣寧戰役(3)第七十章 夜宴第一百二十章 伏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第六十三章 入獄第六十三章 入獄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第七十四章 需要改制第七章 緣來如此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八十七章 酒樓喜相逢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四十五章 顧忌第一百零五章 李巖之死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廣寧戰後處理第一百三十四章 遼東風雲第七十一章 平臺召見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零二章 欲擒故縱(實際爲九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遇挫第六十二章 京中大變第五十八章 賑災晚會籌集善款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叛亂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五章 香扇墜第一百零七章 “虎”落平陽第七十四章 需要改制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四章 各自籌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六十六章 貴妃亂點鴛鴦譜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返遼東第八十六章 五里山賭局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八十四章 刺殺洞明第八十六章 五里山賭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條件第六十八章 田秀文癡心錯付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二十一章 初見天顏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一百三十四章 遼東風雲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皇登基第一百四十六章 糜爛的寧遠戰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左小姐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第六章 復社聚會第八十一章 皇帝的怒火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零三章 風雲平陽第七十七章 彈劾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