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章楶

樞密院衙門,很大,正署便是連續好幾進,裡面還有駐軍,雖然不多,卻也有軍營,左右還有附屬監司的衙署,裡面還有不小的校場。

白虎節堂,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這裡就是全國最高的軍事會議室,也是虎符所在,調動兵馬之事,必要有虎符相配。而且虎符這玩意還不是一個,是一大堆。

每一部兵馬的主將手中,都會有一個虎符,與之配對的另外一個虎符就在樞密院中,兩個虎符一合,完美無缺,這樣的命令纔有效。而且虎符也有等級,比如燕京要調動各個關口的人馬,也是要虎符的,這就是第一級的虎符。

虎符就是軍令最重要的憑證,打造出一對,就會立馬銷燬模具,防止僞造,所以虎符在這個時代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

樞密相公甘奇,就在這裡上班,京中捧日天武兩軍將領,各處禁軍軍將,只要在京,都會到此報備,外地進京辦差的就更不用說了。

但是來上班的甘奇,其實也有尷尬,那就是他麾下樞密副使,名叫歐陽修。

這就少不得尷尬了,歐陽相公,何等名頭?給甘奇做個禮,甘奇都要假裝誠惶誠恐一番,趕緊鞠個深躬,給歐陽相公回個禮。

年紀小當大官,便是少不了這種尷尬。

好在歐陽相公對於軍事其實並不上心,他也不太懂,對於衙門內的公文來去,軍籍管理,糧草報備調度之類的事情,倒是一把好手。

甘奇新官上任要有幾把火,其實甘奇早就想好了要幹什麼,所以第二日早朝,他便與皇帝奏道:“陛下,而今燕雲初定,遼人心懷怨恨,隨時都有可能捲土重來,所以軍備之事,一定不能懈怠,所以臣準備整頓京畿禁軍,以備不時之需!”

皇帝趙曙聽到這話,先想的不是整軍,而是立馬問道:“甘相所言,莫不是說遼人隨時還會開戰?”

“陛下,遼人此時退兵,乃是因爲內憂外患打不下去了,並非遼人軍力不足。待得遼人平定了草原叛亂,收攏的更多的人手,必然會再次寇邊,痛失燕雲,對於遼人而言也是失了祖宗之地,契丹貴族皆是憤恨在心,所以咱們必然要早作打算,加強軍備,力保邊關不失。”甘奇說的是事實,也是爲了製造一些緊張氣氛,這仗以後肯定還得繼續打下去的,不能讓朝廷以爲萬事大吉了。

趙曙面色微微有變,對於趙曙而言,他是不願意繼續再打仗了,因爲一打仗,他就窮成狗,整個朝廷都窮成了狗,爲了籌集那點軍費糧餉,各部衙門那是褲腰帶都勒了又勒,甚至連年初的春闈大考都是能省則省,省到考卷用紙都一張一張的計算。

而今仗打贏了,朝廷除了得到地盤與人口,暫時並沒有得到實際的好處。好處到哪裡去了呢?

抄了那麼多契丹貴族的家,得了那麼多土地,東西呢?

自然都到了甘奇的口袋,一部分,甘奇也拿來發放了糧餉與撫卹,以及賞賜了功勳。剩下的一部分,其實可以說真的就在甘奇自己的腰包裡,雖然甘奇捨得隨時拿出來激勵將士立功,但是此時看起來,就是甘奇中飽私囊了一般。

當然,甘奇也是沒有辦法,他自己給十幾萬將士提高了待遇,這些多出來的錢朝廷出不了,就得甘奇給,還要養馬,還要用最快的速度置辦軍備,這些錢朝廷都出不了,甘奇自然還得出,所以甘奇也必須做這種看起來中飽私囊的事情。

這件事情,暫時沒有人提,便是這麼過去了。若是有人提起來,甘奇這麼自作主張肯定是有問題的。

好在此時整個汴梁城的氣氛都還在勝利的喜悅當中,這個時候,即便有人想攻訐甘奇,也要等過了這陣風再說。

趙曙不願意打仗了,朝廷也不願意打仗了,但是甘奇說出了這些話,那就是打不打不由你決定,得看遼人,但是打仗的準備還得做,所以趙曙也只能硬着頭皮說道:“甘相是準備怎麼整頓京畿軍備?”

說出這話,趙曙就是擔心花錢,連說話都有些心虛。

“陛下,臣是想在京城舉辦一次演武閱兵大會,以此爲民,督促各部操練事宜,如今大勝,臣也是想借此舉宣揚我大宋兵威之盛。到時候要求各國使節一同觀看,可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甘奇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舉行大閱兵,京畿禁軍在冊大概十七八萬,至於實際數目多少,甘奇也懶得去猜。

閱兵的好處很多,一來自然就是操練事宜,這是要拿出來遛的,誰也不敢帶着麾下人馬到皇帝面前丟臉,所以操練必然成了所有人的重中之重。

二來是私心,甘奇可以藉此加強對各部人馬的掌控,還能在準備過程之中發現那些不聽話的、沒能力的軍將,藉口正好,說換就換。

三來,還真有一點宣揚軍威的效果,邀請各國使節共襄盛舉,北邊遼國,西北党項、回紇、西邊吐蕃,東邊還有高麗與倭國,南邊有大理國與交趾。恐嚇一下是可以的,近些年大宋的威勢喪失了太多,早已稱不上什麼天朝上國,更沒有什麼萬國來朝,比之大唐差了十萬八千里,這場活動就是重新建立威勢的開始。

趙曙聽得甘奇說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自然有些動心了,說道:“京畿禁軍十數萬,到時候列隊演武,想來聲威極大,若是能以此打消了遼國開戰之想,倒也無甚不可。”

卻是富弼立馬問道:“不知這場演武閱兵,要花費幾何?”

這都是窮給鬧的,甘奇立馬答道:“各部人馬調動操練,本就是軍中常備之事,這些要什麼花費?又不必調動外地人馬入京,正常糧餉開支就是。不過倒也是要花一些錢,比如置辦一些旌旗軍鼓之類,招待各國使節,多多少少還是要花費一些錢財。”

趙曙聽到這裡,便笑了:“那倒是無妨,正值新勝,接着演武,如此可震懾宵小,朕也當看一看大宋男兒之雄風氣魄,也教天下黎民百姓與有榮焉,心向王化。”

趙曙還比甘奇多想了一點,甘奇只想着震懾敵國,皇帝趙曙卻還想到了震懾自家百姓,也是現實需要,這大宋朝,造反的實在太多了,得嚇一嚇那些嘯聚山林、揭竿而起之輩。

“陛下,那臣就去操辦了?”甘奇問道。

趙曙點着頭:“好,去辦,一應花費,旌旗軍鼓儀仗之類的花費,先由樞密院墊付,到時候秋糧賦稅進京了,再來覈算。”

“遵旨。”甘奇點着頭,當領導的,一個比一個摳門。

這件事議論完了,其他人又奏報了一些事宜,卻是這朝議最後,又說起來了濮議之事。這皇帝當真執拗,一門心思想要給他親生老爸立個名分。

朝廷上下爭得不可開交,御史臺諫院嘴炮技能全開,到處罵得口沫橫飛。

富弼也捱罵了,甘奇的妻子趙宗蘭封公主之事,富弼提出來的,富弼自然要捱罵,捱了罵,富弼還得下場解釋。

甘奇也受了無妄之災,因爲甘奇是趙宗蘭的丈夫,所以甘奇被逼着也要表態。

甘奇倒是表態了,還是那個意見,皇考皇伯之論,僅此而已,什麼皇帝之尊,那自然是不能亂說的。

好在甘奇如今剛立大功,戰火燒到他身上,衆人也拿捏着分寸,並不把甘奇當做主要對象。

這大宋朝的噴子,是真厲害,動不動就一個頭磕在地上,要與先皇同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所謂清流官員就喜歡搞這一套,到得明朝,更是還有主動求廷杖的,就是主動激怒皇帝,讓皇帝揍他。

好似沒被皇帝揍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清流正派人物。被皇帝打了一頓板子,那立馬就是人人敬佩的忠烈之臣。

這些人,既教人欽佩,又教人厭煩,真不知道怎麼評價爲好。

皇帝,是真的難當。

朝會散去,濮議之事,還得再議。

甘奇自顧自回去準備閱兵之事,他準備弄一場大宋有史以來最大的閱兵,至少要有搞個五六萬人蔘加。還不是一般的閱兵,得齊步行進在大慶門之外,讓皇帝與滿朝諸公,以及各國使節觀看,更要讓汴梁城的百姓來看。

這麼做其實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讓民間輿論開始往尚武精神去發展,不說要這汴梁城聞戰則喜,也當讓汴梁城的人聽到戰爭,再也不要像以前一樣皆是皺眉擔憂,甚至還常常出一些負面言論。

下午,甘奇就召集的京畿各部軍將開會,白虎節堂之內,坐得滿滿當當。

當甘奇把事情一說,滿場一個個皆是苦臉皺眉。

甘奇還故意問了一句:“諸位有何難處?”

難處,那多了去了。甘奇自己也知道,先不說這京畿禁軍如今缺乏訓練,就說這京畿禁軍的人手、軍備,都是麻煩事。

這麼重要的場合,到時候總不能弄一些老弱病殘上去閱兵吧?總不能一個個破衣爛衫在皇帝面前走吧?

京畿禁軍,本就被甘奇把精壯抽調過一次,而今又要幾萬精壯去閱兵,養尊處優幾十上百年的京畿禁軍,哪裡來的這麼多精壯?

要是從禁軍裡挑一些泥瓦匠、糊風箏燈籠的,燒窯賣磚石的,那多了去了。偏偏這幾萬精壯,實在難尋。

這裡面也有問題,那就是許多軍將都在吃空餉,不僅吃空餉,還剋扣活人的餉銀,不然哪裡會有那麼多禁軍去做手工業?

這是大問題之一,還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裝備,從服裝到鐵甲兵器,甲仗庫裡存貨倒是有不少,但是也沒有這麼多。置辦新的?那得花多少錢去?

衆多軍將面面相覷看着,卻又沒有一個人敢在新領導面前開口去說這些困難。

甘奇又笑意盈盈說道:“有困難就提出來,本相幫你們解決。”

提出來?甘相公,您老要是懂,就不用大家來提了,您老要是不懂,提出來可就要倒大黴了,到時候又是御史臺,又是諫院,又是刑部大理寺的,這玩意誰受得住?

衆人如此想着,難着,難受着。

前幾天,許多軍將還聚在一起,想着要不要到甘相公家中坐一坐,順便拜見一些這位新任樞密使。自然,還有更重要的順便,順便大包小包提去混個好臉色。

這事情還沒來得及做,甘相公卻突然“發難”了。

甘奇見得衆人不說話,面色慢慢變得嚴肅起來,開口說道:“諸位,此事乃是國之大事,到時候各國使節都要來京共襄盛舉,到時候整個汴梁城的百姓都會看着諸位,更別說陛下也會在場,這件事情若是辦不好,諸位,後果便不用本相多言了吧?”

再看衆人,一個個哭喪着臉。

樞密副使歐陽修開了口:“諸位不必過於擔憂,此事做得好,那也是立功一般的,到時候殿前請功,諸位自然少不得加官進爵。”

這……又來一個不懂行情的。衆人這麼想着,歐陽相公啊,您老還是去管一管科舉會試,出出考題比較好。

話說回來,甘奇是真不懂嗎?歐陽修在汴梁城這麼多年,真的就不知道其中一點端倪嗎?

顯然不是,這兩個人心中想法不謀而合。

吃了的,吐出來,保平安。

這大宋朝的軍將,本就沒有什麼真正的升遷之路,也就是說官當到了中層,就當不上去了,武官五品就幾乎是頂峰。換句話說,各部中飽私囊的那些東西,都在面前這些軍將囊中,誰拿得多,誰拿得少的差別。誰也沒跑,因爲誰也升不上去。

面前這些人,大多數吃得肥頭大耳的,現在就是該往外吐的時候了,倒也不用吐得傾家蕩產,把閱兵的事情做好,就夠了。

這就是甘奇整軍的第一步。與其具體去調查各營各部空餉多少,軍備情況,倒不如就這麼搞一次。精壯不夠,從廂軍裡選拔來補空餉名額,軍械有差,自然都得往裡補,不能真的讓軍漢拿着木棍去閱兵。至於之後剋扣之事,再行手段。

甘奇還嚇唬了一下:“此番差事,若是任何人出了差錯,莫怪本相無情!準備時間有三個月,軍陣操練,軍容軍備,陛下若是有一處不滿,你們與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衆人紛紛站起,這是硬着頭皮也要上了。

“末將領命!”

“相公放心。”

甘奇點着頭,放心?他不放心,還得到處巡查,到時候有得這些軍將受的,這京畿之軍,是徹底爛到骨子裡了,也不用打仗,也無甚任務,甚至都有許多部曲一年到頭都不用操練幾回,這還了得?

第五百三十章 尸位素餐的西北局勢第八十三章 有感情的啪第一百七十二章 讀書人的事情,叫作……折服第二百一十四章 你是一條沒有理想的鹹魚第五百二十七章 這叫什麼事?第三百八十二章 誰比誰高明?(六千六)第三百零八章 韓大相公與錢第三百二十五章 洛陽程頤,可能也要崛起?第三百二十五章 洛陽程頤,可能也要崛起?第三百八十章 侍御史第四百八十章 燕國公與超晉十級第二百七十二章 氣氛正好,該交錢了第二十章 小手段而已第九十章 初中三年級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上,殺了他們第三百零二章 果真這麼嚴重嗎?第五百零八章 爲人民服務第一百七十四章 披枷帶鎖的滋味第三百七十一章 鬥爭,鬥爭!(巨大章節,巨大章節)第五百三十七章 狄將軍,這是……威武軍?第一百三十章 哇……真香!第三百五十章 納稅光榮,偷稅可恥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公英明第二百零五章 還請道堅一定要答應下來第五百七十二章 繼續彈第九十五章 哇……嚶嚶嚶第一百一十一章 言情劇有毒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同,大同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也有些於心不忍第三百八十一章 上朝必罵,誰來勸也不好使(六千)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儒之野望,甘子之宏願第五百七十章 一千二百斤的小炮(感謝歷史小說愛好者Mr劉萬賞)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衙門與見分曉第三百九十九章 甘知州又升官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老頭胡瑗第四百九十七章 媽的,還真有點嚇人第一百二十章 蕾絲花紋第五百八十二章 甘相奮勇在外,國賊作亂於內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王,救命啊第二百二十一章 孔聖人說幹他孃的(感謝盟主huajunren鉅額打賞)第二百三十五章 豎子與匹夫,不得好死第一百零二章 不枉聖賢第二百五十五章 虧大發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都不想活了第四百五十章 此乃大丈夫所爲乎?上一章後面多加了六七百字,免費的,剛纔已經看了的書友可以回頭再看看。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此時有何不敢?第四百四十五章 往前,往前,再往前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狗屁不通(感謝胡顏鸞羽的萬賞)第二百四十二章 幹大事而惜身(感謝自酌自飲自逍遙萬賞)第二百七十六章 胡大儒的鑽營之法第二百八十五章 是你的就是你的,跑不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甘主事升堂第四百三十八章 燕京城裡的野人第二十二章 蘇門學士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妹妹要送什麼給我?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官慚愧第一百七十章 拜請甘先生教導第一百一十四章 鄉下人進城第四百零四章 權力的快感第一百二十七章 巧兒成衣第四十八章 附庸個毛的風雅第六十七章 不準入內第一百九十七章 河陽北邙山第二百零一章 甘先生你是大惡人轉世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衙門與見分曉第二百四十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五百七十九章 雄鷹與北境之王第五百八十一章 甘相公就此殞命第三百一十四章 甘奇,搞事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河陽北邙山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大哥忍你們很久了(六千)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司馬君實與你割袍斷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子瞻同學,該幹活了第三百五十章 納稅光榮,偷稅可恥第二百一十章 小子,你中計了第一百一十章 你慫什麼?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業與運動的絕配第一百三十二章 甘家村的年第三百八十五章 趙宗諤相請第六十四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八十五章 國舅爺,您沒事吧?第五百八十六章 河南郡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也有些於心不忍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光棍,你打不打?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國公,樞密使,濮議,危機五百零三章 御書房裡的商議,耶律乙辛的高明第五百六十七章 四海第一百七十五章 斯文掃地,有辱聖賢第三百一十五章 我的錢,去哪了?(感謝歷史小說愛好者Mr劉萬賞)第四百零八章 準備回京,女兒,祥瑞,韓琦第三百零九章 韓大相公召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姐夫不想開枝散葉嗎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就召來見一見吧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掃寰宇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妹妹要送什麼給我?第四百零九章 豬狗之智,不足爲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