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掃寰宇

見皇帝,還是要見的,作爲朝堂相公,不論因爲什麼,總是要見皇帝的。事情已經說出來了,無論怎麼樣,還是要與皇帝說一說某些問題。

秋老虎還帶着餘溫,皇帝陛下穿着一身素色的衣服,坐在一棵柏樹之下,算是納涼,頭前有一個姑娘慢慢撫琴,李憲親自給皇帝搖着摺扇,甘奇坐在一旁,不遠卻還有畫師在作畫,畫着眼前這一幕。

大宋有皇家書畫院,大宋的宮廷畫師,也是歷史巔峰,特別是到得徽宗朝,更是出得不少千古名人,從王希夢的《千里江山圖》到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皆是千古名作。

畫師丹青之下,構圖極其雅緻,柏樹,女子,琴,皇帝,甘奇,勾勒之間,似乎就把歷史留在了筆下。

倒也不知爲何皇帝要安排這麼一個場景來見甘奇,或是懷念點什麼,又或是想要讓甘奇心有感動?

只聽趙曙開口說道:“宗蘭近來如何?”

“回稟陛下,宗蘭最近挺好,許是又有身孕了,只是還不確定,再過得十天八個月,便能確定了。”甘奇說了一個好消息。

趙曙聞言大喜,連連說道:“好,好好。道堅你終於要有子嗣了,這般好,嫡出長子,最好不過。”

趙曙倒是算了命,覺得甘奇要生個兒子了,甘奇點着頭笑道:“待得確切了,便立馬來與陛下報喜。”

趙曙點着頭:“朕也要着人準備誥命之事,朕這外甥,便是天生的郡王。你覺得江夏郡王,怎麼樣?”

甘奇起身:“謝陛下恩典。”

趙曙笑着,在他心中,這真的就是無上的恩典,他自己的兒子都沒有封王,卻給甘奇的還未出生的兒子給封了王,連他最親密的兄弟趙宗漢也還只是汝南郡王,這般恩典,遍觀歷史,也唯有他趙曙有這般的手筆。

在甘奇躬身大禮謝恩之後,兩人反倒沉默了起來,似乎在聽琴聲,又似乎兩人之間隱隱有了某種隔閡,氣場到不得一處。

真要說起來,甘奇與趙曙,似乎從來都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從趙曙還未被立爲皇子的時候,甘奇與趙曙,就不曾有太過親密的關係。趙曙終究不是趙宗實,趙曙與甘奇最親密的關係,只是趙曙是甘奇的大舅哥。

說甘奇攀附過權貴,這話不錯,開相撲場的時候,甘奇是極爲願意讓趙家人入股的。但是甘奇卻又從來沒有諂媚過趙曙,爲趙曙出謀劃策,又從來沒有與趙曙真正交心。

當然,趙曙也未與甘奇真正交心,甚至在甘奇與韓琦不死不休的局面之下,趙曙爲了得到韓琦的支持,還說過讓甘奇要顧全大局的話語。

琴聲悠揚婉轉,空靈動聽,宮內的大家,一點也不比宮外的差,當皇帝,還是有當皇帝的好處。

待得一曲而罷,皇帝開口又說:“聽曾相說,道堅你有一掃寰宇之心?”

甘奇點着頭:“天朝上國,豈容宵小在側?一掃寰宇,便是子孫萬代安居樂業,我等前人不做,後人便會受罪。陛下臨朝,當成千古一帝,立萬世基業。”

興許整個大宋,就只有甘奇這麼一個瘋子,動不動就要一掃寰宇。大宋朝立國百年,與誰打仗都打得吃力不堪,遼是大國,西夏是小國,甚至還有交趾這般更小的國家,大宋朝與他們都是打得有來有回。

再也不復什麼漢唐橫掃天下的威風了,不論是誰,心中早已沒有了那般橫掃天下的信心與信念了。

就這樣,挺好。這是皇帝的想法,也是滿朝諸公的想法。少打仗,少花錢,少死人,安居樂業,自自在在,挺好。這就是大宋朝,你們不要來打我就行,我也不想着要打你們。

所以趙曙微微皺着眉頭,一羣正常人中出了一個瘋子,趙曙勸了一句:“道堅,大國之道,好戰必危也。”

甘奇點着頭:“強敵在側,看似平靜,實乃危局。遼人懷恨在心,必然會捲土重來,党項自李元昊之後,頻頻入寇,從未有過間斷。如此之局,國強則能安,臣只怕未來有一日,子孫們一個不慎,教人侵門踏戶,國破家亡,所以當掃蕩外敵,纔能有真正安枕之日。”

甘奇這話,自然是對的,不是危言聳聽,那些關口城池,守得住,國家就在,卻也難保有一日後世子孫守不住,便是國破家亡了,這太被動了。

歷史之上,但凡強橫的朝代,從來不會因爲外敵而亡,如秦漢唐,這些兵威赫赫之朝,中原從來不會受到外敵威脅,皆亡於內亂。

如晉、宋、明,皆亡於外。戰爭終究是戰爭,會死人。但是歷史沿革,後人觀感,民族自豪上,文化進程上,社會進展上,亡於內與亡於外,其中差別實在太大。

許多人說儒家,或者說中國,喜歡固步自封,其實不然。就比如火器大發展的時代,中國是不落人後的,大明對於火器的看重與發展,不落後於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從明朝開國開始,從朱棣打蒙古開始,火器就是明軍最倚仗的制式裝備,這是明朝從皇帝到軍隊共識,大明神機營天下無雙。

甚至滿清與明打仗的時候,火器也是他們最重要的倚仗,明滿長城附近關口城池攻伐,從來都是火炮互射。卻是當滿清真正入關坐了江山之後,炮也好,槍也罷,都熔了做鐵鍋。

滿人最喜歡說自己是弓馬得天下。卻不知,他們打關口用的是火炮火槍,打李自成用的是火槍火炮,打蒙古準葛爾丹用的是火槍火炮,平三藩用的是火槍火炮,收臺灣用的也是火槍火炮。

卻是不想兩百年之後,洋人來了,反倒用起了大刀長矛。後人罵之,動輒卻說儒家誤國,這道理實在說不通。

有沒有萬世之基業甘奇不知道,但是甘奇是真的要掃蕩寰宇。

趙曙倒也不一定覺得甘奇說得沒有道理,但他只是不想認這個道理,大戶人家日子過得太好,何必要提頭與去山林裡覬覦的盜匪拼命?

趙曙嘆着氣,看着甘奇,日子好好的,有吃有喝有綾羅綢緞,非要捨棄這些,拼命去做那些不現實的事情,趙曙只能嘆氣,百姓安居樂業不好嗎?一家老小閤家歡和吃飯喝酒不好嗎?

趙曙就這麼看着甘奇,什麼也不說。

因爲他心中有了一些決斷。

甘奇也不管那麼多,趙曙要決斷什麼的,都無妨,都行。你家的天下,你做主。

琴聲接着起,起了許久,撫琴的姑娘,十分動情,眼神微閉,身形隨着左右輕輕搖擺,高山流水,陽春白雪,花前月下,正是女兒心思沉重時,風花雪月皆有悲。

傷春悲秋好不好?

好!

但終究不能當飯吃,不能當衣穿,不能當地種,不能當鎧甲兵刃。

文明,自然是好。只奈何這世界文明太少,野蠻太多。

趙曙再開口:“道堅,那演武閱兵之事,還有多久?”

甘奇算了一算:“還有二十九天。”

趙曙點頭,然後又不語了,手指輕輕拍打着膝蓋,樂音其中。

曲終人散之時,趙曙起身,擡手一招。

畫師飛快而前,幾個太監把一幅《聽琴圖》攤開左右,筆墨還未徹底幹,卻是這畫技無雙。

趙曙看了極爲滿意,笑道:“道堅,你看看這畫,多好。”

邊說着,趙曙還邊提筆,在留白之處寫下:治平二年秋,七月廿一,皇城聽琴,朕與道堅閒敘,甚歡,畫師作此圖。

寫完之後,趙曙把筆遞向甘奇:“道堅,你題詩一首其上,留待後人看看。”

留給後人看什麼?

君恩臣躬,君明臣忠,君臣同樂,君臣同心。

趙曙的心思卻在這裡,便是從這般舉動,甘奇多少也能猜出趙曙的心思,又想做某些事情,又怕別人說他薄情寡義,怕現在的人說他薄情寡義,更怕後世的人說他薄情寡義。

這不,有圖有真相,有字有詩章。

甘奇笑了笑,接過筆:秋風入高樹,幽宮聞清音。誤疑在溪壑,不知傍有琴。素愛閒雲野,與世任浮沉。美哉恬澹質,滌我塵垢心。

詩很簡單,配合着畫的文藝雅緻氛圍,甘奇幾筆落下,甘道堅。

趙曙看着,微微皺眉,這首詩挺好,別的沒有什麼,就那一句“與世任浮沉”,似乎甘奇像是明白了什麼。

這一刻趙曙內心之中,卻又有一種心虛尷尬之感。

不過事已至此,多說無益,趙曙也假裝沒看明白,哈哈一笑:“好詩好詩,道堅詩才絕世!”

“陛下謬讚。”

“來人吶,待得墨幹之後,裱起來掛在御書房裡,朕喜歡這幅圖。”趙曙如此話語,什麼意思?自然是要掛在御書房內,讓所有人都看得見,所有人都能看到趙曙是多麼喜歡甘奇,天子恩寵如此,要讓天下人都知道。

曲終人散了,人生起起落落的,大概皆是如此,從古至今,哪個大佬不是這般的人生軌跡?

看得開,甘奇如此想着。

好好準備閱兵之事,閱兵之後,就該甘奇蟄伏了,治平二年秋,治平四年春。宋英宗,這個英字,倒也不知道是不是有英年早逝之意。

閱兵之況,空前盛大。

甘奇一身紅色官袍,站在皇城大慶門城樓之上,皇帝陛下難得穿一次金黃龍袍,威武不凡,居中站定,左右臣子,皆微微退後半步。

大街筆直,街面皆是軍漢,防止百姓誤入,百姓們在各處巷口,或是街邊的樓內,早已擠得滿滿當當。

各國使節同在城樓,城樓之上旌旗招展,街面之上一塵不染。

幾萬大軍早已準備好,爲了湊鐵甲,又買又造又借,從皇城司到殿前司,連開封府與那些戰球隊伍都借遍了,乃至京畿附近幾百裡地的州府縣衙,皆借了個遍。皇帝的殿內崇班的鐵甲都給借出去不少。

無數百姓遠遠看得城樓處高高在上的皇帝,萬歲之聲,山呼海嘯。

皇帝陛下舉着手,與子民們示意着,臉上的笑容,發自內心。

等着時辰,樞密使甘奇上前與皇帝稟奏:“啓稟陛下,吉時已到,是否開始?”

皇帝陛下點頭:“開始吧。”

一時間,號角先起,無數長長的號角,發出一種低沉的鳴叫,傳遍整個汴梁城。

隨後鼓聲隆隆,城牆之上,排列了上百面大鼓,鼓手們也操練了許久,把鼓點打得出奇的一致。

軍漢們來了,打頭的就是甘奇麾下的七千具裝甲騎,馬蹄鐵踩着青石板,噠噠噠噠噠。

隨後更是歡呼大作。

城頭之上的皇帝與官員們,皆是擊掌叫好。

城頭上的各國使節們,面色各異。最難看的臉,莫過於契丹使節,鼻子上哼哼出聲,若非差事如此,他便是打死也不願站在這裡看敵人耀武耀威,學了儒家,少了野蠻,就得照顧這個所謂“盟國”的面子,兄弟之國,面子上暫時要過得去。

党項使節,鼻子上也是哼哼作響,臉上帶着一些不屑,哪怕心中有一點點吃驚,也要作出不屑之感。

最喜出望外的莫過於倭國使節,他是來長見識的,自然心中驚喜非常,天朝上國,爸爸就是爸爸,了不起了不起,鼓掌鼓掌。

閱兵,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也如百姓激動之語。

“如此兵威,天下無雙,天下無敵啊,我大宋,實乃天朝上國!”

“甘先生治下,軍威之盛,古今少有。”

“便看看何人還敢與我大宋起刀兵!”

“得報仇,甘相公如今執掌樞密院,收了燕雲,還得一定要報仇,報昔日好水川之仇。”

“放心,甘相公何等人物?連契丹人都打得抱頭鼠竄,何況党項人?”

“只待看着就是,看甘相公如何威震天下。”

“陛下用人得當啊,以往還想着陛下無甚聲明在外,只當是白白撿了一個帝位,未想也是一代英明聖主,有識人之明,有進取之心,我大宋必然蒸蒸日上,重現漢唐盛世!”

隊伍一列一列走過去,帶着陣陣的喝彩,甘奇親手抓的工作,京畿禁軍之中,不知擼掉了多少軍將,今日隊列,當真整齊劃一,威勢不凡。當然,擼了很多軍將,也就塞進去了很多軍將,甘奇麾下,有的是軍功卓著之人。

百姓們誇着英明聖主,誇着甘相公威勢無雙。

卻也不知過幾天,這天下之人,當又是一個什麼說法。

第五百六十八章 朝堂風雨第四百四十八章 甘奇有些心累第四百一十九章 讓他來見朕第一百七十六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三百九十一章 甘大惡人在佈局(五千二)第七十六章 喜不自禁第五百七十六章 必不長久、必不長久第二百一十七章 甘郎,不要……第二百九十三章 帝師與帝師的老師第一百二十章 蕾絲花紋第五百二十九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章 沒有安全感的蒲家,胡旋的姑娘第一百四十一章 測試體能(月票)第五百八十章 妥不妥當?第八十九章 好小夥,前途無量第一百八十七章 常州知州王安石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萬大軍的枯黃末路第十三章 謝包龍圖教誨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是個死局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場鬧劇啊……第一百八十九章大宋國力,是強是弱?第二百四十二章 幹大事而惜身(感謝自酌自飲自逍遙萬賞)第四百九十九章 鏖戰,向前,烏古魯第五百七十一章 三十五萬大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當不當得(感謝盟主智瞳巨賞)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是個死局第五百三十二章 甘奇要決戰第五十三章 先生請第一百零三章 你可有字?第三百二十八章 甘霸最落魄的人生低谷第五百四十二章 議和,開邊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生,怎麼辦?第三百一十八章 屁股還沒有坐熱,就要滾蛋?第三百八十七章 韓大相公的人生巔峰第二百一十九章 兩天兩夜的後遺症第七十四章措手不及第七十九章 聚人(大宋猛虎改書名了)第六百零九章 甘相公要舌戰羣儒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宋噴王之野望第二十五章 好自爲之第三百二十六章 扎心了,皇帝扎心了第二十三章 甘奇,你快出來第三百零五章 都是窮鬧的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級噴子與低級噴子的區別(感謝搬磚大咖萬賞)第九十二章 成衣第三百四十八章 任大掌櫃忠義無雙第一百九十一章 興許不該生在王侯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筆墨不伺候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吧,吃完去打仗第一百六十章 談一次,考一題第四百二十二章 搶東西第一百七十一章 哈哈……當真第二百八十四章 趕着懶驢去上磨第二百五十五章 虧大發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要倒黴的種愕第三百六十二章 那就幫他一把(感謝書友名字你看着辦萬賞)第二百零五章 還請道堅一定要答應下來第二百一十三章 誰在背後搗鬼?第一百三十二章 甘家村的年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學生,好老婆,好女婿(感謝盟主智瞳萬)第六十九章 你想去哪裡?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宋腦殘界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場鬧劇啊……第五百三十章 尸位素餐的西北局勢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去死諫,不死不休第一百一十四章 鄉下人進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哪裡藏了刀?哪裡藏了劍?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哥,我必百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不了什麼?第一百八十三章 說不盡的好第三百五十二章 妥了,可以抓人了第四百一十三章豎子小兒,滾回去(感謝盟主安靜的黑色小螞蟻十萬巨賞)第二十六章 巡檢捕頭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掃寰宇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還沒有面試呢?第二百五十二章 狄將軍大義第五百六十四章 君臣第七十章 負心薄倖,如此而已第三百一十四章 甘奇,搞事了!第六百零八章 平衡之道,帝王心術第二百七十三章 戲精甘奇,再次上線第二十二章 蘇門學士第四十四章 大姐你盡胡說第二百七十三章 戲精甘奇,再次上線第七十三章 妻弟宗實設宴相請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此時有何不敢?第二百六十四章 賑災,政治資本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王,救命啊第四百五十七章 遼國怎麼死?第十六章 與狄青過不去的歐陽修第一百四十章 兄長息怒(月票月票)第一百六十七章 嘿,瞧把你能的第二百一十三章 誰在背後搗鬼?第十六章 與狄青過不去的歐陽修第十三章 謝包龍圖教誨第一百八十六章 幸甚幸甚第五百零六章 再送一個樞密使,誠意!(六千)第二百零一章 甘先生你是大惡人轉世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家先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