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九鼎真相

姜融工的眼淚滴在鬆秀的脖子上,匯聚在窩子裡晃來晃去,在情蠱翠綠的光芒映照下,像清晨荷葉上的露珠一般閃閃發光。

鬆秀睜開雙眼,她擡手替姜融工抹去眼角的淚水,微笑着說道:“我知道這一生一世無論我在天涯或者海角,你都會來找到我的,是不是?”

姜融工點點頭,說道:“嗯,是的。”

“我也會這樣,”鬆秀看着姜融工的眼睛,露出想哭的樣子說道:“可是,自從經過這兩天以後,我發現自己怎麼也流不了眼淚啦。”

“爲什麼?”姜融工急忙問道:“難道是那裡受傷了麼?”

“沒有,”鬆秀說道:“這個事太難以想象了,這兩天來,我一直在睡夢中,腦海裡總有無數人的聲音在對我說不要哭,不能哭,不用哭…哦,你不知道,他們究竟在我腦海裡放進了什麼!”

“發生什麼事了?”姜融工輕輕說道:“告訴我,咱們一起來解決。”

“這個事只能靠我自己來解決,小姜哥哥,”鬆秀撫摸着姜融工的臉,長嘆一口氣:“當年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蘇三起解離開洪洞縣,竇娥死前發下三樁誓願,這些事哪件不是由女人獨自完成?這是女人的分內事,哥哥你就別操心啦!你現在靜下心來,仔細聽我說,哦,對了,把他們三個也叫過來吧。”

姜融工沉默了一下,點點頭,扶起鬆秀,讓她坐下,然後揮手把老鬼夜茜和哈夫叫了過來。

大家圍着鬆秀坐下,神情嚴肅,都明白接下來鬆秀要說的事非比尋常。

鬆秀整理了下心情,慢慢地對大家說了這幾天在她身上發生的事。

原來那天鬆秀暈倒後,那個黑龍戰士拼死在她耳朵裡放進了一片羽毛。這不是尋常的羽毛,而是一片“鶴羽”,是一種用來傳遞信息的蠱。那裡面不僅記載瞭如何讓蠱進化的方法,還留存了很多有關這片天地的秘密。這都是高山大王有意讓鬆秀知道的。

鬆秀首先對老鬼夜茜和哈夫三人表達了歉意,說原本不該讓他們參與即將要面對的事情的,現在他們退出還不晚,請他們做個選擇。

可是這三個人已經跟着大家走到了這一步,都不願意退出,他們表示一定要和大家團結一心同甘共苦做完接下來的事情。

“好吧,那我就跟大家講講接下來會面對什麼,”鬆秀無奈說道:“羅網組織,他們在暗中秘密操控了這次土匪入侵的事情。這一次,他們出動了大部分的精英過來了。”

“又是他們,”姜融工皺眉道:“這些人究竟想要得到什麼?”

“萬毒窟,他們想要進入那裡,”鬆秀說道:“我來給你們仔細說說吧!”

接下來鬆秀把她從“鶴羽”裡瞭解到的有關羅網組織的信息一一告知給了大家。

原來這一切,都跟華夏國自古以來流傳的國之重器--九鼎有關。

傳說九鼎爲大禹令九州州牧貢銅而鑄,作爲統治者擁有天下的象徵。據史書記載,它已在華夏國曆史上消失兩千多年,但是歷代帝王無不以想要得到它爲榮,所以在華夏國曆史上有很多位帝王曾經冒鑄過九鼎。

舉個例子說,《宋史》記載,宋徽宗曾經在崇寧四年<1105年>花費二十二萬斤銅鑄造九鼎,用黃金裝飾好了,放在專門的宮殿裡陳列。政和七年<1112年>又重新鑄造,取名爲“神霄九鼎”。另外,武則天也曾在稱帝后鑄造過一套“神都九鼎”,供於神都洛陽,相傳用銅五十六萬餘斤。

儘管後代帝王多次冒鑄過九鼎,但是大禹所鑄九鼎究竟是什麼式樣,是方或圓,三足還是四足,鼎上有何銘文紋飾,史書上均無記載。只有晉代幹寶著《拾遺記》,其卷二記道:“禹鑄九鼎,五者以應陽法,四者以象陰數。使工師以雌金爲陰鼎,以雄金爲陽鼎。鼎中常滿,以佔氣象之休否。當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將末,九鼎鹹震。皆應滅亡之兆。後世聖人,因禹之跡,代代鑄鼎焉。”

古語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九鼎象徵九州,是華夏國自古以來的代名詞,“定鼎天下”也由此成爲歷代統治者建立政權的象徵。可見這個東西對於國家政權的重要。

鼎這個東西,最初是容器炊具,後來成爲祭器禮器,再後來又成爲寶器神器。在華夏國曆史上,一直就把它當做用銅鑄造的有形的器物。據說九鼎經歷夏商周三代後在周代末期<周顯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沉沒於彭城泗水,後來秦始皇南巡之時,派了幾千人前去打撈,卻徒勞而返。

既然是有形器物,那就必然有重量,史書上記載,春秋戰國時,楚國和秦國都曾經帶着軍隊前往周的都城問過,這表明他們都有取代周而稱霸天下的意願,所以“問鼎”一詞自此以後還成爲後代大臣有不臣之心的代名詞。

這個問題很關鍵,鬆秀說,根據高山大王留下來的信息,九鼎有重量,但並非史書上記載的那樣超出常理。另外,它有形,但並非如人們所認知的是真正的鼎。還有,它有數量,卻又並不是人們所想象的是九個。

總之,九鼎的重量很輕,可以由人隨身攜帶;它的形狀千變萬化,難以清楚描述;它的數量有限,很可能是一雌一雄,只有兩個;它的用途並非是祭祀,而是控制人的思想…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急欲得到九鼎,遍尋天下不見,最後只能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的政策來控制天下之民,如果當年他得到九鼎,就用不着那樣麻煩了。

可是他得不到,不代表其他人也得不到。根據高山大王的信息,九鼎很可能就被當年跟隨秦始皇一起巡遊的宦官趙高得到了。

趙高此人,表面上是個宦官<太監>,但隱藏於暗處的真正身份卻是秦王朝的特務組織“羅網”的頭子。根據《史記》的記載,他年輕的時候曾經看見過同爲老鼠的不同生活狀態:一種生活在糧倉裡,結果天天吃糧食;一種生活在茅廁裡,結果只能以蠅蛆爲食。因此他發誓要做像糧倉裡的老鼠那樣的人,於是淨身入宮做了宦官。這樣的人,心理極度扭曲,當他暗中得到能控制別人思想的九鼎之後,計劃了用胡亥代替扶蘇當皇帝的陰謀。如非如此,就很難解釋他僅憑一套花言巧語便能策反擁有極大權力的相國李斯這件事了。

趙高能暗中控制人的思想,還有另外一件事情可以證明,那就是後來的“指鹿爲馬”。本來鹿和馬的形體相差巨大,三歲孩童也能區分得清,可爲什麼偏偏到了胡亥這裡就弄不清了呢?這可不是一句“衆口鑠金”之類的解釋就能掩飾過去了的。胡亥既然能取代扶蘇當上皇帝,就絕非智力低下的白癡之流,他要是發現了周圍的人都在騙他,還不雷霆震怒大開殺戒了嗎?

總之一句話,趙高縱使有過人的智謀,也不能做到憑一人之力做到此等難於登天的事情。但是如果他擁有能控制人思想的九鼎,一切就很好解釋了。

羅網組織自秦朝以後就一直沒有消亡,九鼎也一直被這個組織掌握。到了唐朝武則天時代,著名的酷吏來俊臣成爲這個組織的首領,他寫了一本《羅織經》,成爲羅網組織的經典理論著作。另外,同爲唐代的一個名叫李義府的人寫了一本《度心術》,把御人之術分成度心。御心。擒心。縱心。奪心。誅心等十個方面,也被這個組織的人奉爲必讀之書。到了宋代,道家陳希夷<即陳摶老祖>著《心相篇》,提出一種高明的相人之術,也成爲羅網組織成員日常學習的控制人心的範本。至於近代洪門組織的一個分支江相派的典籍《扎飛篇》《英耀篇》等識度人心的著作當然也毫不例外地成爲這個組織成員的必讀啓蒙教材。另外,諸如曾國藩的《冰鑑》等等識人控制人的一些作品也被他們納入囊中。

聽了鬆秀的講述,姜融工幾人大驚。姜融工之所以震驚,倒不是她所說的羅網組織如何如何厲害,而是僅僅相隔兩天,鬆秀一下子從一個大字都不識的山裡女孩竟然變得如此地知識淵博,這着實讓他覺得不可思議。他想莫不是這兩天鬆秀真的碰到了什麼奇遇,彷彿如修佛的人一般突然間頓悟了,又或者如西方學者所說的突然間產生了“天才的靈感”?

他知道在華夏國有這樣一些人,人們通稱之爲“仙娘”,她們作爲普通人活了大半輩子,卻突然在某一天能給人算命或者和神靈溝通了。西藏那邊也有一些牧羊人,本來一字不識,卻突然在某個時刻能口誦數十或數百萬字的《格桑爾王傳》了。這些事情本來難以讓人相信,如今卻突然出現在鬆秀的身上,叫人如何能不驚訝!

不過鬆秀本人倒是冷靜的很,她反覆向姜融工幾個人說明,這都是那個黑龍戰士在她耳中放置了一片“鶴羽”的結果。

接下來她講出的事情更加讓姜融工幾個人大爲震驚,那是有關於當年紅軍長征途中的一段隱秘過往…

第十三章地酵九子九第三十八章大戰蟻山七第四十二章 金蠶之威第二十章死去活來第一章猥瑣老鬼第十九章鬥殺八岐二第十一章地酵九子七第十四章九鼎真相第二十九章月夜訪客第二十章進攻蟻山五第二十章鬥殺八岐三第十章天蠱血體第二十七章水晶鬼蟻第十二章辛苦追尋第十一章鄉間美食第二十章死去活來第十七章兩陣相爭第二章鬼蜮陰吼第六章地酵九子二第十九章太歲種子第十六章 崑崙之墟第十九章進攻蟻山四第四十八章蟲的眼睛第四十七章大戰蟻山十六第十七章進攻蟻山二第十六章九殺之令十三第八章鎖蛇奇術第四十二章 金蠶之威第十四章雙瞳王者第二十四章龍脈之說第十九章珍瓏計劃第十五章捨命一搏第一章深山捕龍第三十六章大戰蟻山五第二章匪來如剃第五章美人來兮第十九章 形意密盤第四章血腥屠夫三第一章茅利之刀第二十四章 屠龍之器第十八章苦情老薑第十二章九殺之令九第十章乾坤無私第十三章九殺之令十第二十九章月夜訪客第十二章地酵九子八第十四章黃腸題湊第二十一章鬥殺八岐四第五章九殺之令二第三章時局之變第十章九殺之令七第十八章各展奇謀第九章奇門八卦四第十六章情蠱深種第十二章血脈疑雲第四十五章大戰蟻山十四第八章奇門八卦三第三十二章大戰蟻山第六章地酵九子二第十四章黃腸題湊第十七章智取金蠶二第四章河童之謎第四章九殺之令一第五章蕭家秘聞第九章彼岸花開第十章九殺之令七第二十四章瑤姬天文第十九章死生契闊第三章匪來如剃二第二十三章九龍陰竹第二十四章 屠龍之器第三十五章大戰蟻山四第八章魯班邪術三第七章落花洞女第十章奇門八卦五第十章九殺之令七第七章地酵九子三第三十三章大戰蟻山二第十章地酵九子六第十五章進攻蟻山一第九章九殺之令六第三章血腥屠夫二第二十九章 剁砧相仇第八章沉潭緣由第三十八章 三衛齊現第八章沉潭緣由第十五章進攻蟻山一第四十九章王的倒轉二第一章深山捕龍第三章喉輪魔音第十七章兩陣相爭第十三章託付蛇王第十七章兩陣相爭第五章地酵九子一第四十四章 奔赴京城第三十章 帝之懸解第三章喉輪魔音第五章美味肉湯第四十八章王的倒轉一第九章地酵九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