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實驗飛機(一)

弗拉克快要蹬斷腿了,才把飛機的速度控制好。

人力飛機最高飛行高度就50米,時速只有17公里的時速,這速度還不如自行車了。

雖然人力飛機是在空中飛行,沒有地面的摩擦力,可是要克服空氣阻力,蹬起來比自行車費勁多了,速度也比不上自行車。若是能夠像放風箏一樣給飛到高空,再借助着風力滑翔下來,那麼速度是可以達到超過一百公里的時速。

現在人力飛機是完全依靠人的腳蹬踏板,以螺旋槳驅動,最大飛行高度只有50米左右,弗拉克感覺蹬得太費勁了,於是放慢了點速度,結果飛機的高度以下就降低到距離地面只有一米多高!

弗拉克在空中飛行了半個多小時,終於控制飛機落地。

這架人力飛機沒有起落架,當弗拉克伸出手來,示意自己要落地了,立即有兩名工人跑過來,從兩邊扶住飛機,充當人力起落架,終於讓飛機平穩的落在地面。

沒有設計起落架,並非是奧托·李林塔爾失誤的緣故,而是完全爲了減輕重量。

“人力飛機的實驗非常成功,我們下一步,就要考慮把發動機安裝在飛機上面了,讓飛機能夠依靠動力起飛,那纔是真正的飛機。”奧托·李林塔爾很明顯,對人力飛機的實驗成功非常滿意。

奧托·李林塔爾在本茨和戴姆勒的配合之下,把一臺輸出功率爲1.5馬力的輕型發動機安裝在飛機上面,取代了人腳踏裝置,同時還給飛機安裝了起落架。而且有了發動機了,就把旅制的螺旋槳換成了鐵製的螺旋槳,畢竟鋁(不是鋁合金)的強度不足以支撐高速運轉的螺旋槳,因爲發動機的功率遠大於人力,所以可以換裝鐵製部件。

可是把一切都安裝好了之後,飛機卻沒有飛起來,因爲原本人力飛機的平衡受到了破壞,飛機在跑道上跑出一百多米之後,整個機頭擡起,擡得過高了,機尾撞擊地面,螺旋槳碎裂,往前飛了出去,把機翼都打得粉碎,幸虧沒有傷到人。接着汽油機起火,這架飛機燃起大火,飛行員弗拉克跳下飛機逃生,隨後汽油箱燃起了熊熊烈火,把這架飛機燒成灰燼。

一封電報發到了臺北,收到了第一架汽油機動力飛機實驗失敗的消息,陳新元讓人回電:“失敗了很正常,雖然人力飛機是耗費了巨資製造出來的試驗品,在這次事故中損壞了,也沒有關係,沒有失敗就不會有成功。其實我們可以設計另外一種飛機,雙翼機甚至三翼機,至於這兩種飛機的草圖,我已經留在萊茵公司了。”

奧托·李林塔爾立即回到辦公大樓,找到了陳新元給留下的草圖。

三翼機和雙翼機的草圖,讓奧托·李林塔爾大開眼界:“想不到啊,原來還能造出這樣的飛機!”

這種飛機除了很大的機翼之外,幾乎沒有機身,駕駛艙就在上下兩個機翼中間,前面安裝了一臺發動機,一副兩葉片的螺旋槳。機翼通過細細的木杆同機尾連接,尾部有尾翼,有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水平舵就安裝在水平尾翼上;方向舵安裝在垂直尾翼上。飛機的機翼下面有兩顆充氣橡膠輪子,尾翼下還有一個小的橡膠輪子,那就是後三點式起落架。

看到這樣的設計,奧托·李林塔爾自然是研究了半天,不過一開始,他還是按照他的套路來進行:先按照比例縮小,製造一架模型飛機。

這架模型飛機的材料也和真飛機的材料一樣,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縮小,發動機換成了發條帶動螺旋槳的發動機,起落架輪子是弄了木頭外面包裹橡膠的輪子。這架模型飛機是按照真飛機的比例縮小五倍建造的。

真實的飛機設計翼展是10.8米,這架模型飛機的翼展爲2.12米;真實飛機的長度7.2米,模型飛機長度1.44米;真實飛機高2.8米,模型飛機的高度爲0.56米,真實飛機的空重達到560公斤,這架模型飛機的重量達到了112公斤!一個人都抱不起來!可以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模型。

爲了讓那麼龐大的模型能夠飛上天空,以這個時代的汽油發動機的技術,汽油機不可能做得那麼小,所以只能採取了發條驅動。

發條是特製的,採用了優質鋼製造的大型發條,需要兩個人來搖動手柄,才能給發條上好弦。發條上好了弦之後,不會自動開啓,因爲有個裝置可以卡住,需要起飛的時候,撥動一個開關,發條就會鬆開,驅動螺旋槳轉動。

發條的鬆動速度比螺旋槳轉速要慢得多了,所以需要齒輪對發條送出的速度進行加速,這樣折算起來,模型飛機的發動機重量也剛好是真實飛機重量的五分之一。

當然了,陳新元提供的只是草圖,草圖上面沒有任何數據,這些數據,都是奧托·李林塔爾同他的幾名學生一起,經過複雜的計算,得出來的數據,但是還未經過試驗的數據並不可靠,還要經過試驗之後,再進行調整。

“功率方面,好像比例比較不準確。”這時候,戴姆勒說了一句。

“功率方面的比例就無所謂了,發條功率只會把比例縮小。到時候我們安裝在真飛機上的發動機功率只會是更大一些,到了那時候就能發現我們的飛機比模型更可靠。”奧托·李林塔爾說道。

其實機身機翼之類的,只是一個合適的外殼,這是飛機非常關鍵的一環,按照空氣動力學研製出來的飛機外殼,使用的發動機只要功率不是太小了就能飛上天空。若是同樣的外殼換上一臺功率更大的發動機,其實是更加完美。雖然說發動機功率要是再加大的話,雙翼機結構就不合適了,而是換成單翼機,可是這個時代的技術,還未達到能夠造出提供單翼機起飛的發動機。

經過了三個多月的努力,奧托·李林塔爾同他的學生們和飛行員弗拉克等人,終於造好了這架模型飛機。

因爲模型飛機的起落架輪子太小了,在跑道上滑行的話阻力太大,所以奧托·李林塔爾在試飛的時候,讓幾名工人把飛機放在彈射架上,以液壓彈簧彈射的方式把模型飛機發射出去。

“準備了!”奧托·李林塔爾大喊道。

飛機被放在一輛板車上面,工人仔細檢查了開關,確定了發條控制機構是關閉的,這才走上來,兩名工人拿着一根搖把,插入發動機內,兩人拼命的搖動搖把,粗大的大型發條被旋緊。

兩人氣喘吁吁的搖動了半天,終於把發條完全旋緊了。

“發條上好了。”

“好,可以準備起飛了。”奧托·李林塔爾說道。

四名工人抱起了這架飛機,把飛機放置在一副彈射架上,十多名工人拉動彈射架的彈射裝置,彈簧被壓緊了,卡住機關。

“起飛!”奧托·李林塔爾一聲令下。

一名工人走到飛機發動機邊上,撥動了一下開關,卡住發條的機關分離,發條開始鬆開,螺旋槳高速轉動起來,往後面吹出了強大的風。這名啓動發動機的工人跑開之後,負責彈射的工人一拉發射手柄,只聽到“嘭”一聲,液壓彈簧強大的動力,把飛機彈射出去。

飛機飛到空中,結果飛得歪歪扭扭的,飛出了不到五米,就一頭栽在地面,把機頭的螺旋槳摔壞了,機翼也被螺旋槳打了幾個破洞。

奧托·李林塔爾把飛機帶回去,進行了測試之後,修復了飛機,並進行了一定的改動,然後進行第二次試飛,結果飛機剛剛起飛,機頭就高高擡了起來,飛機很快就失速了,機尾砸在地面,尾翼摔得稀巴爛。

修復了飛機之後,又進行了第三次實驗,結果還是失敗,這次飛機是剛剛起飛,就在空中翻了幾個滾,落在地面。

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奧托·李林塔爾和他的學生們,以及飛行員弗拉克和工人們,終於迎來了第十二次的試飛實驗。

飛機被彈射到空中,螺旋槳高速轉動着,飛機在空中平穩的飛行。

“成功了!”弗拉克和工人們歡呼雀躍。

但是奧托·李林塔爾的臉色也很快的沉了下來:這架飛機沒有控制裝置,怎麼忽略了這一點?應該在飛機上拉出一條液壓管道,人在地面上操縱這架飛機。沒有操縱裝置,飛機降落的時候,不知道會摔成什麼樣子。

有人對飛機進行了測速,發現飛行速度是18公里的時速,若是放大五倍的話,飛行速度可以達到90公里的時速!

飛行了大約半個小時之後,發條的動能終於全部耗盡,飛機速度慢了下來,最後落在地面。不過還好,還算是平穩落地。只是在落地的一瞬間,因爲飛機沒有人操縱,在風的作用下,飛機沒有對準跑道,而是歪在草地裡,在慣性作用下跑動了一小段距離,就翻在不平的草地上,把機翼都給撞斷了。

奧托·李林塔爾飛奔上去,跑到機翼折斷的飛機跟前。

“液壓遙控裝置?說起來很簡單,液壓管我們要放在什麼地方?放在地面的話,飛機一起飛,拉着管子,我們的人要跑出去跟着。若是把液壓管盤在飛機上面,恐怕重量太重了,只怕飛機飛不起來。”一名工人說道。

弗拉克建議道:“乾脆我們不需要再搞模型試驗了,直接造出飛機試驗吧。”

“不行,這個太冒險了!”奧托·李林塔爾搖了搖頭道。

“自從我加入這一行,我已經做好了爲人類航空業犧牲的準備了!”弗拉克堅定的說道。

第205章 佛山鐵業和武館第486章 英布戰爭(五)第475章 潛航印度洋(二)第433章 艦載機(七)第364章 內燃機(下)第373章 美法海戰(上)第33章 遠航歐洲第98章 劉羅首戰第439章 華人的抗爭(二)第205章 佛山鐵業和武館第410章 普法戰爭爆發第277章 擊沉米艦(上)第279章 一戰成名第440章 華人的抗爭(四)第75章 *和後裝槍第416章 飛行大隊受挫第107章 巴達維亞之戰(中)第28章 擒獲總兵官第311章 慈禧新軍(中)第267章 印度之戰(3)第132章 登陸T灣(上)第350章 戰還是和第396章 三國和談第284章 抓俘虜當奴隸第134章 天地會廣東起義(上)第419章 普軍渡河第361章 裝甲列車(四)第237章 *和潛艇第341章 破交戰(三)第268章 印度之戰(4)第241章 天京事變第117章 新式洋槍第385章 紐約海戰(四)第270章 日露之爭第341章 破交戰(三)第36章 海峽殖民地總督第114章 蘭芳駙馬第12章 招了一個小弟第130章 澎湖之戰(上)第374章 美法海戰(下)第109章 城下之盟(上)第401章 聯盟國統一(五)第492章 南非游擊隊(二)第46章 甕中捉鱉(上)第153章 解永安之圍(中)第324章 蓋茨堡戰役(3)第85章 普魯士子爵第219章 北伐計劃第345章 糧食爭奪戰(三)第26章 海盜打水師(中)第393章 實驗飛機(五)第2章 硝酸甘油片第461章 英國阿富汗(二)第164章 海澄公(下)第217章 同淮軍交易第419章 普軍渡河第140章 烽煙遍地(四)第349章 刺殺總統(下)第221章 太平軍北伐(一)第371章 多隆阿平叛第34章 勤儉節約好皇帝第488章 英布戰爭(七)第21章 分工合作第95章 蘭芳大戰前夕第182章 鹿兒島之戰(上)第438章 華人的抗爭(一)第270章 日露之爭第432章 艦載機(六)第51章 和順和蘭芳公司第489章 英布戰爭(八)第491章 南非游擊隊(一)第373章 美法海戰(上)第150章 攻心爲上(上)第183章 鹿兒島之戰(下)第30章 華夏軍第66章 加爾各答第55章 齧血爲盟第355章 敵後破襲戰(上)第368章 支持俄國第127章 蘭芳經濟發展第142章 登陸廣州第417章 新式防空炮彈第405章 美國農民的幸福生活第233章 八里橋之戰(四)第21章 分工合作第325章 蓋茨堡戰役(4)第89章 東方革命者第375章 平板船和飛艇第163章 海澄公(上)第147章 攻破廣州城第282章 駐守鎮南關第30章 華夏軍第249章 蒸汽輪機第495章 南非游擊隊(五)第266章 印度之戰(2)第131章 澎湖之戰(下)第341章 破交戰(三)第249章 蒸汽輪機第38章 清軍來襲第15章 中藥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