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 理想

花襲 397 理想

“回公子,是這樣的。”

高滿倉見宋景軒肯出來見他,心道自己的猜測果然是對的,忙同宋景軒稟報起來:“……人已經被擡道通州,預備乘船南下了。接人的是任家的任長青,排行十一……那兩個力漢和婆子都的確是京城附近的,將人送到之後,就直接進了通州東面的修路工地上做工了。”

“我們的人發現之後,派了兩個人跟着,並未行動。消息送到屬下手上的時候,女子尚未受到侵害。”

沒有指示,孟如嫣又不是什麼重要的人,他們能跟過去看一眼並回來稟告就是仁至義盡了,並不會輕舉妄動多管閒事。

宋景軒動了一下嘴角,嘲諷之色一閃而過,問道:“既然她是跟着英王妃進香,且是與延平郡王見面之後沒的……這時間也過去有一陣子了,那兩方都有什麼反應沒有?”

“都在悄悄地找人,沒有聲張。”

“延平郡王的脣部微有破皮,頸部有劃痕,疑是與孟二小姐會面時候發生過沖突。英王妃尚未告訴孟家人,糾結了延平郡王要人,雙方有過口角。”

宋景軒很快將整個事件想的差不離,微微搖了搖頭。所以說,那個孟氏明珠真是自作聰明,蠢不可及,尤其是這看人的眼光,實在太差。

虧得花襲人還覺得,她也算是有勇氣爲自己掙命的,有些欣賞。

“公子,您看這事兒?”高滿倉頓了頓,笑道:“屬下沒料到,原來公子會關注這種事情。屬下實在是見不到公子,算是病急亂投醫了。”

宋景軒成親之後。過問這些消息就少了。

而高滿倉也早已經歷練到獨當一面,是個大人物了。但高滿倉這個人,最是能體察上意,知道皇上更是希望宋景軒能出面理事,就總想着能見到宋景軒,給他彙報消息,得一句兩句指點。

但無奈。十次求見。九次都見不着。只能在宋景軒外出的時候堵上幾回,又要惹了其不快。高滿倉心思活絡,想着正事兒宋景軒似乎不太愛應了。那另闢蹊徑,找些其他名頭呢?

這一次收到孟如嫣的消息,高滿倉琢磨了一會兒,就拿過來試試了。他本沒抱多大希望。但沒想到宋景軒真的就從內院出來,過問了這件事的細節。

難道宋景軒也對美人充滿關注?不應該啊?高滿倉一邊笑。一邊在心裡瞎琢磨。

宋景軒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郡主最近覺得有些無趣。”

所以,他要找些八卦消息,來給花襲人解悶兒。

“既然來了。說吧,費心找我還有什麼事兒?”宋景軒坐下來,讓人給高滿倉也斟了茶。這是準備聽他說話了。

高滿倉心中喜悅,忙行禮坐了半邊。不敢耽擱,快速地稟告起來。也沒敢耽擱宋景軒太長時間,很快就離開了。從他離開時候一邊沉思一邊笑的情況看,他這一次,收穫不小。

再說宋景軒迴轉,車氏便嘮叨他兩句,離開了。

“要知道,愚蠢無能的人,只會越是掙扎越是將事情弄得糟糕,不如安分聽命,也算是能安平順遂地過一生。”宋景軒便將孟如嫣的事情對花襲人說了說。

花襲人驚訝於孟如嫣的遭遇,聞言雖然覺得宋景軒說的有些道理,但到底是對孟如嫣的境遇生出了些不忍心來。

來到這裡這麼久,孟如嫣怎麼也算是比較特別的一個。雖然她一開始也不喜她隱隱中覺得高人一等的驕傲。

“幫她一下吧。”花襲人看向宋景軒。

“任少青也算是真心待她。真到了延平郡王府上,只怕她反而會抑鬱短命。”宋景軒並不願意插手。

在他看來,孟如嫣應該爲她的愚蠢和過失承擔後果,應該得到教訓。

“或者你覺得,她將來應該有怎樣的生活?”宋景軒反問花襲人。“她看中延平郡王,是想要謀劃延平郡王離開京城前往封地。大梁沒有王爺離京入封地沒有強行規定說不行,操作一番,未必不能成功離京。”

“延平在嶺南……當然是偏僻不富裕,但關鍵還是要怎麼看。”

“估計在她眼中,延平這麼個地方,離各處政令順暢處都遠,又與南方異族爲鄰,用心找說不定還能找到各種礦產,反而是可以用心經營的地方,自成一國,甚至想的再多一些,將來有更大作爲,也是能的。”

萬一大梁有了動亂,經營得當的延平郡王難道就不能出頭?

而誰又能保證,大梁接下來就會一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誰又能保證,承啓帝不會英年早逝,將來不會有奪嫡的亂局?只要有心,總能找到機會。

花襲人怔了怔,對於孟如嫣如此宏大的理想,實在覺得無法置評。

她百花郡主都要被外面人奉成仙女了,見到她的人幾乎各個都要誠心叩拜了,只要她想,她就能監控整個京城的風吹草動,能不聲不響不知不覺地將某個人幹掉……再狠一點,成立個什麼“教”,如白蓮聖母之類,當個百花聖母,洗腦傳教,聚了幾十萬無知百姓也不算是太難做到的事……

但她花襲人都沒有想要千方百計地掀了承啓帝的椅子給宋景軒去做!

孟如嫣如此眼光,實在遠大。

花襲人感慨“欽佩”,遂也放棄了幫她一把的想法:有這樣厲害想法的人,大約是能經受這一點“小挫折”的?她這個百花郡主,還是乖乖地養胎吧。

順便,考慮一下,將來如何普及教育,讓更多人都識得字能讀簡單書籍吧。唉,她如今是當母親的人了,總要爲了自己的子孫後代想的長遠一些。

花襲人不再想這件事。

但她還是告訴宋景軒,有什麼後續故事,要說給她聽個樂子。

護國寺。

英王妃並不敢此時回京去,讓英王和孟家知道孟如嫣的事情——孟如嫣整整一個下午沒有消息了。護國寺就這麼大,山上他們都小心翼翼地找遍了,也沒有見到孟如嫣的蹤影。

似乎這麼個活人,憑空消失了。

英王妃不敢讓消息散出去,卻能揪住延平郡王,氣急敗壞地逼問他:“六弟到底將嫣兒如何了?不管如何,總不能一直這麼不見人!”

她當然看到了延平郡王脣上和頸部的傷痕,立即就猜出來,這兩種傷痕大約是打哪兒來的。此時,她也不想責怪延平郡王“急色”“行爲不端”,只想將孟如嫣找回來。

不然,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延平郡王聽到孟如嫣一下午沒有露面也是愣了一下,隨即卻不以爲然地道:“二皇嫂,我敬您是嫂子,才坐在這裡的。我說過了,我不過是同她說了兩句話,她便離開了,總共才幾息的時間而已!之後我就一直呆在禪房裡抄經,並未見她,要說多少遍您纔信?!”

“再說,我是有從她身上佔了點兒便宜,不過是摟摟抱抱罷了,她不樂意跑開了,我怎麼知道她去哪兒了?而且,我有必要將她藏起來嗎?皇嫂某非是忘了,再有一個多月,她就要進我的府門了!到時候,拜了堂成了親,我想如何不能,非要現在怎麼她?”

這話說的很有道理,英王妃無法反駁。

外面傳來僧人們晚課結束的鐘聲,太陽已經沉沉下山,暮色一點點地籠了下來。

英王妃撒出去的人手有一個回來,依舊沒有好消息。

離開了一個下午還沒什麼,但若是在外面過了夜……

好端端的,莫非是有人針對如嫣,鑽了個空子?而如嫣此時只怕是已經遭遇了不測?

英王妃急的額頭直冒冷汗,在屋裡捏着帕子團團只轉,擡眼見延平郡王坐在那裡雖然焦急,卻十分冷靜,於是突然走到他對面猛地坐下,道:“是不是你那個側妃做的?”

“毀了如嫣,她再生了兒子,就能成爲正妃了吧?”

英王妃越想越覺得有理。不然,旁人都當孟二小姐在家中備嫁呢,怎麼知道她出來了,趁着她見延平郡王的空擋,一舉得手。

“六弟,那也是你的正妃!”

英王妃焦急道:“難道你就這麼縱然你那個側妃,看着嫣兒出事?我告訴你,若是嫣兒真的出了事,你那個側妃還有你未出世的孩子,都得給嫣兒陪葬!”

“皇嫂,您冷靜一些!”

延平郡王雖然覺得英王妃的話不中聽,但卻也想到了蘇側妃實在是有這麼行事的理由,面上也肅然起來,道:“事不宜遲,我這就回去問她。皇嫂這邊,還是要加派人手找人。恩,我會留下幾個人來給您用,都是我信得過的人,嘴巴很嚴,皇嫂放心。”

英王妃別無它法,只能看着延平郡王匆匆離開了。她轉了一陣,又在屋裡香案前跪下來,合手祈禱。又分心注意到外面動靜,總希望孟如嫣下一刻就出現在門外,嫋嫋地進來了。

但她註定要失望了。

隨着天色一點點地變暗,外面的景緻都模糊不清了,英王妃的心也跟着沉了底,面容灰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