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 進香

395 進香

承啓元年五月初,徐清黎奉旨進宮,爲徐婕妤,後、宮之中,也是一人之下,衆人之上。

而延平郡王與孟如嫣的婚期卻被定在了十月底。

聖旨下來之後,孟家接旨謝恩,越發地低調行事了。孟如嫣也再沒有出現在公衆面前。延平郡王於五月底行了側妃禮,娶了一個將門嬌女,卻是從西邊過來的,並不爲京城所熟知。直到成婚之後,蘇側妃出來行禮見客,衆人才發覺,這位蘇側妃,生的美豔逼人,氣質上透出來的爽利又嬌柔的勁兒,實在一點都不比孟如嫣差了。

孟氏明珠真的打錯了算盤。許多人心中嘀咕着。

更有朝中大佬們聽妻子們談論起這件事,露出嘲笑道:“那孟氏老兒原本也算是有能耐的……但他居然妄圖依靠女子行事而不是用心教出一個兒子孫子來守家業,真是老糊塗了!聯姻是可以,但小女子那點兒算盤打出來,實在都能讓人笑掉大牙!”

其實孟家老爺子也在惱孟如嫣:爲什麼要攀上一個不受新帝待見的延平郡王!哪家的公子不比延平郡王更合適!兩個孫女,一個是英王妃,一個是延平郡王妃,聽起來風光,但這兩個王爺都是被新帝膈應的,孟家如此與他們連成一線,以後還有什麼出路!

但事已如此,再說什麼也沒用。

孟大學士想起這兩年,心中哀嘆,難道孟家運數就到此爲止了?回想起自己一生的經歷,再想着眼下,孟大學士心思鬱結,竟然是病倒了。

待聽到延平郡王所納的蘇側妃以及蘇家的消息之後,孟老爺子又掙扎着好了起來——他若是真是一命嗚呼了,孟家的前程且不談,肯定就耽誤了孟如嫣的婚期了!

孟如嫣再守孝一年出嫁,那延平郡王府的後院哪裡還能有她的立足之地!

爲了這個孫女,他也必須撐着!撐着是撐着,但朝廷卻是去的漸漸少了。任誰耳中整日裡聽到各種嘲諷笑話,又沒有什麼事兒可做,也是懶得出門,徒增不快了。

承啓元年的夏天來的早,去的緩,但總歸是慢慢過去了。

入了秋,一時間天氣還涼不下來,正午時候,依舊格外燥熱難安。

中秋皇室家宴,原本沒有孟傢什麼事兒,但就在家宴之上,蘇側妃乾嘔不止,御醫查出是懷了兩個月的身孕!而似乎是受到影響,皇后娘娘也跟着乾嘔了幾聲,御醫不敢怠慢,忙搭脈細查,竟然也是有喜了!日子只比蘇側妃少些!

雙喜臨門!

而且,這也算是難得的緣分!

上至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上,下到各個貴人,甚至是最下層伺候的宮女內侍們,無不歡喜高興!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覺得是蘇側妃乃有福之人,紛紛格外厚賞了幾分!就連皇后娘娘也覺得這緣分難得,本來並不如何看重這位蘇側妃了,也賞下了許多東西,替她指了一名好御醫負責她的身子,並囑咐她方便的時候,進宮陪着說說話……

這個消息對於孟家、尤其是孟如嫣來說,絕不是什麼好消息——

後宅的爭鬥,無非是憑着那幾樣。

一是夫君的寵愛,二是持家大權,三就是子嗣。

眼瞧着孟如嫣這個正妃尚未進門,側妃這裡就三樣都佔了先,饒是孟家人對孟如嫣有信心,此時也忍不住地着急了。

中秋過後,英王妃要出門禮佛,到護國寺小住兩日,便請了孟如嫣陪着一起去。孟如嫣本不願意出門惹人矚目,她顯然比家裡人更能穩的住,但英王妃卻告訴她說:男人的眼淺,總不見面,多好的情誼也會消散了。

孟如嫣不想告訴他們,她與延平郡王之間並不是簡單的男女情分,但想了一想,也覺得也有必要見延平郡王一面,於是就答應了下來,於八月二十五日出了京,小車跟在英王府的車隊中並不顯眼,跟着出了京城。

“出去了?”

崇安候府,徐二夫人問道。

一個婆子垂首道:“是。跟着車隊走的,很不顯眼。咱們的消息是從英王府王妃院裡負責路存冰的婆子給的,應是錯不了。”

徐二夫人點了點頭。

入秋了。

經過一個夏天的消耗,各家庫存的冰塊已經所剩無幾,自然格外珍貴一些。而且已經到了秋天了,一日裡也不過是正午熱的難耐一些,便是頭面管事都沒有資格再支使冰塊納涼了。能這麼嬌貴一點熱都不肯經受的,肯定是重要的主子。

備多少冰,大致就能看出,有多少主子。

這個消息十有八九是準的。

“我還以爲,她真的一心備嫁真的就腹有溝壑能安坐如山呢,原來也會坐不住。”徐二夫人嘴角掠過一抹嘲諷,眼中顯出一抹冷意,道:“讓他們把戲唱的更熱鬧一些!”

“秋日無趣,大家茶餘飯後的,總該有個能討論的樂子。”

崇安候老侯爺接到那道聖旨之後,不知道有多感激孟氏明珠,開懷大笑了幾日,百病全消不說,有一次上朝的時候碰到孟大學士,真的大笑着抓了孟大學士的手握了又握。徐二爺雖然沒有那麼高興,但對這樣的變故也是可見其成,也不會對孟家人有意見。

但徐二夫人心中卻存了口氣出不來。

她不是覺得女兒入宮不好——

反而,她也覺得,徐清黎經歷這一遭,能進宮也不錯了。因爲徐二夫人一直擔憂徐清黎幼年一直病弱,會影響到她的子嗣。而進了宮,能有孩子當然是天大的好事,沒有孩子,也無損於徐清黎的位置。皇上還年輕的很,來日方長的,宮裡的日子也不會難過。

但她卻一樣對孟如嫣如此行爲感到惱恨。尤其是徐清黎在接受了延平郡王而且孟如嫣明知如此,依舊採取了行動的情況下。只有徐二夫人才明白,孟如嫣此舉,對徐清黎的感情是多大的傷害。

做錯了就是做錯了。

決不能因爲最後是崇安候府得了補償受益了,就能讓徐二夫人原諒孟如嫣感激孟如嫣——

不管孟如嫣心中是如何想的,不管其是愚蠢還是另有所謀,徐二夫人都覺得,決不能讓她如願以償。

所以,她找了人,鼓動了宋景錚和任少青這二人。

將來,縱然有人查,也查不到崇安候府頭上。

徐二夫人一向心思靈巧,安排當然周到無痕,絕不會沾染自身。她暫時並不一定要將孟如嫣如何,只是想要看到樂子。至於將來……

徐二夫人握了一下手中的帕子,將那婆子打發下去了。

京郊。

護國寺煙火旺盛,景緻則以秋景爲名。

一入八月,滿山楓樹層林漸染,直到九月重陽登高之時,則是秋景最勝的時候,楓林美的驚心動魄,讓人呼吸急促,流連忘返。那時候,護國寺的山門簡直都要被踏破了。

英王妃提前出門,顯然是要避開九九重陽時候。

這一日,護國寺淨了山門,專爲英王妃一行騰出了地兒。也虧的現在香客少,纔能有這樣的條件。不然,再過幾日,各家達官顯貴都要來,護國寺也不能這般接待了。

山上很清淨,景色自然也好。

孟如嫣陪着英王妃禮佛祈福,安然靜默地聽了一席課,留下英王妃要與主持交流佛法,她悄然起身,退出去,在重重大殿中緩步而行,隨意地看着一座又一座或慈善或森嚴或冷漠或猙獰的菩薩金剛像。

一個小沙彌攔住她行禮,口稱阿彌陀佛,請她跟着來。

孟如嫣點點頭,安然地跟在小沙彌身後,從側殿經過,到了後山塔林之處。護國寺有塔碑數百座,最早的碑刻已經有千年歷史,十分有名。

此時,塔林靜謐,遍開了各色菊花,別有意境。

延平郡王一身玄色,背手站在了一前朝十分著名的碑文之前,似乎在欣賞着上面的筆畫縱橫。待聽到孟如嫣的腳步聲後,緩緩地轉過了身。

因爲來禮佛,孟如嫣衣着十分素雅。米色的襦裙,披一件淡橘色的織錦披肩,與同色的腰間飄帶相互呼應,粉黛不施,立在這花叢碑林之中,就已然宛若仙子。

延平郡王眼中閃過一抹深意。

小沙彌早已經識趣地推開去。午後時分,似乎連鳥兒都歇去了,陽光金晃晃的,四下裡靜謐的緊。

延平郡王開口道:“孟二小姐。”

“尚未恭喜王爺,才得美人,便就要做父親了。”孟如嫣行禮說道。

延平郡王嘴角動了動,道:“孟二小姐這話莫非是……?小姐不必憂慮,本王答應了你,便絕不會失言。”那爲蘇側妃是很不錯,畢竟已經是他府上的美人兒了。而如孟如嫣這般明珠,永遠都會讓任何一個男人心動。

有時候延平郡王想不明白:承啓帝爲何會拒絕這麼一個美人兒?且不論她心中作何想,只擺在屋裡欣賞,再有牀笫之間的種種美妙享受,居然有人會捨得拒絕?

其他的美人,如蘇側妃,雖然美貌上未必會輸多少,但都比不上孟氏明珠身上那種從骨子裡驕傲的範兒,只想讓人將她狠狠壓下去求繞。

(天氣變化堪比股市過山車,兒子都感冒了~親們都要小心啊。)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