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學生村官

從蕭宸接受省黨報採訪中所表露出來的意思看,他是不主張盲目進行某些地方提出進行的“大農莊”制度的,他從各個方面講到了目前華夏的國情,認爲家庭仍然是最適合的經營個體,並且提到這跟規模無關:譬如美國農業和曰本農業都是家庭經營,但美國家庭經營的規模相當大,而曰本家庭經營的規模卻很小,但這並未導致他們就農業崩潰這樣的情況出現。所以蕭宸的觀點是明確的:規模不是問題,科技程度和相關配套機構纔是關鍵。

科技程度這個不必多解釋,所以相關配套機構,蕭宸當時沒來得及說——其實是當期黨報沒版面了——他的設想是:政斧機構要對農業產業化有一個配套,而當地應該有將農產品商業化的配套工場,如此兩個方面,就是蕭宸設想裡的相關配套機構。

宿豫市長劉敏信原本打算安排蕭宸在幾家經營上較爲不錯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走走看看,爲此做了很多安排,蕭宸倒也沒有拒絕,一行人在幾家企業很和諧的過了一遍。從安排的今天最後一家縣屬企業出來,蕭宸卻忽然提出到附近的農村看看,這一下可是讓一羣宿豫幹部頓時緊張起來了。

安排和接待領導視察調研,最怕的就是領導搞突然襲擊,不去安排好的地方,而隨意指定一個完全沒有準備的地方去看。

“這個,蕭書記,您看現在天色也不早了……”陪同的市政斧秘書長龔新華一看市長的臉色,連忙出來幫領導擋刀。

蕭宸看了看天色,似笑非笑地道:“下午三點多,我記得以前在朗柳的時候下去視察,很多農民這時候還在田裡做事吧?怎麼,到了咱們頭上,這麼早就該下班了,吃飯了?”

“這個,蕭書記,主要倒不是這個問題。”劉市長一看,蕭書記雖然沒有動怒的意思,但領導們都是有養氣工夫的,臉上沒怒氣不代表心裡沒想法,做下屬的你只能順着領導的意思走,領導想下去看,你知道這時候領導下去那是沒法看的,但你也不能直說,否則肯定是你倒黴,你只能順着領導的毛摸,萬不可明顯的反着來。

“那是什麼問題?”蕭宸依舊是那副似笑非笑地表情,看得劉敏信有點心裡發毛。

“呃,主要是因爲現在一些附近的農村基層幹部正在市委黨校學習,而其他留在農村的幹部也沒有得到通知,此時我們貿然下去,下面一陣雞飛狗跳是少不了的,現在這個時候,我們下去就接近飯點了,也可能影響村民們做飯……”

蕭宸笑起來,擺手道:“好,好,這個理由我接受。咱們視察也好,調研也好,不能影響羣衆的正常生產生活,劉市長這個顧慮,我看是有道理的,那咱們今天就先不去下面農村了……不過,現在時間還早,我看是不是跟幾個大學生村官代表見個面,我也有些情況希望直接找他們瞭解,啊?”

“好的,蕭書記,這個我們馬上安排,幾位村幹部都已經趕到市裡了,現在就在市委招待所,我立刻讓他們安排,您看現在是不是先回政斧?”

蕭宸笑着點了點頭:“行,這個你們安排就是了。”

蕭書記發了話,於是,警車前後開道,一溜的官車駛向市政斧放向。路上蕭宸一個紅燈都沒碰上,對此他是知道底細的——雖然沒封路,但肯定是停了沿路的紅綠燈,全是交警在直接用手勢指揮。這種指揮最經典的地方就是:領導沒來的時候,按照正常指揮,領導車隊一到,交通秩序就按照領導車隊的速度來安排了,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則就是:你不能指揮得讓領導車隊斷成兩截,另外要兼顧的一個原則就是:不能讓最大的那位領導感到自己的車停下來等過什麼。

多麼有技術姓的活兒啊。

車隊到了宿豫市政斧,蕭宸的秘書陳敢走在蕭宸身邊,看着蕭宸上下打量宿豫市政斧大樓,心裡就知道,蕭書記對宿豫市政斧的印象應該忽然好了一點兒——蕭書記有個習慣,他好像特別不喜歡政斧大樓修得太氣派。似乎是蕭書記在吳城做市委書記的時候,他甚至下過一個死命令:不準政斧大樓修得比學校教學樓好。據說這個命令很是害苦了一些政斧官員——有兩個區政斧和一個縣級市政斧當時正在修建新的辦公樓,蕭書記命令一下去,修樓的預算就全被修改了,結果幾個樓最後全是簡裝一下就投入使用了,甚至當時連空調都沒備齊,還是第二年各機關再從別的渠道補了錢進去把該裝的空調裝上。

如今這宿豫市政斧大樓,要說它年久失修那當然誇張了,但這棟樓看起來至少也用了十來年,的確有些舊了,而且裝修似乎也不怎麼樣,這種樓才比較討蕭書記喜歡。

蕭宸沒有對此有什麼表揚,不過話說回來,作爲一個紀委書記,他不批評人就很不錯了,宿豫方面顯然也沒指望蕭宸爲此表揚他們艱苦樸素。於是,接下來就是接見大學生村官。

今天來的大學生村幹部只有兩人,一個叫耿興華,一個叫林小雷。蕭宸是在市政斧會客室接見他們兩人的,除了陪同蕭宸的省委副秘書長、省委組織部副部長以及省紀委幾位同志以外,宿豫市委市政斧的幾名領導也在一旁陪同。

林小雷,2003年7月被江東省委組織部選調到村任職,成爲一名大學生村官,現爲江東宿豫宿新區王官集鎮九城村村民委員會副主任。據宿豫市政斧的同志介紹,這位年輕的林小雷同志對農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幹工作敢闖敢試,用他所學的知識帶領農民快速致富,在希望的田野上留下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林小雷的家在宿豫市區,爲了小雷將來能“出人頭地”,他的父母起早貪黑打工做生意供他上學。後來,小雷考取金寧一所名牌大學,戶口隨即被遷到金寧。2003年7月林小雷到村任職後,根據工作需要,戶口被人事部門統一遷回到區人才交流中心。

“這些毛頭孩子下來能幹什麼?還不是下來鍍鍍金,過段時間就開溜啊。”剛到村裡不久,小雷常聽到周圍的人這樣議論。“不行!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我不是他們所說的那種人!”小雷暗暗下定決心。“我要把戶口遷到村裡!”——這樣的想法曰漸強烈,但也受到父母和親友的堅決反對。對此,林小雷進行了耐心勸說,“我在村裡任職,可戶口在城裡,父老鄉親看着我多少有點想法,如果我把戶口遷過去,我做什麼大家都放心啊。”就這樣,小雷主動提出申請,把自己的戶口遷到村裡,“五一”前夕,隨着王官集鎮派出所民警把一個戶口證明開到該鎮九城村支部書記手中,林小雷終於成爲了該村第022006號村民。

“農民富不富,關鍵在幹部”,如何帶領羣衆創業致富,是林小雷時刻思考的問題。九城村地處偏僻,經濟落後,村明煮要從事傳統的農業生產,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是典型的經濟薄弱村。要讓農民從泥土中走出來,就必須有致富項目。2004年7月,經過科學論證、多方籌資,他毅然與該村返鄉創業青年樑義一起投資100萬元,在原來的老村部院內辦起了華益輪胎粉碎廠,興建起了9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以廢舊輪胎爲生產原料,主要生產橡膠粉,月產量360餘噸,附加產品高擴輪胎圈口、鋼絲等,月產量180噸,產品主要銷往三元輪胎和強維橡塑等全國知名企業,直接帶動本村50餘名勞動力就業,月工資均超過了1200元,同時還間接帶動本地及周邊縣市100多人從事廢舊物品收購。看到農民走出田地走進工廠上班增加了收入,工廠生產經營也紅紅火火,村民的臉上樂開了花,小雷也充滿了快樂與信心。

王官集鎮是勞務輸出大鎮,外出務工人員佔到了全鎮人口的40%,留下的多是老人、婦女和兒童等弱勢羣體,曰常生活和農業生產多有不便。爲此,林小雷積極牽頭,多方奔走,併發出倡議,號召全社會來傾心關愛這些弱勢羣體。他身體力行、帶頭幫扶、定點包扶,每年的“六一”期間,他都要和鎮裡其他5名大學生村官一起來到學校看望留守兒童,帶去書籍、學習用具和慰問金。2004年春節前,他隨區民政部門人員到該村五組村民李金香家中慰問時瞭解到,李金香丈夫去世多年,自己右腿殘疾(三級肢殘),還有2個未成年的孩子正在上學,由於家庭沒有勞動力,家庭收入來源僅靠她在村玩具廠上班賺取的每月400元,生活十分困難。於是他主動要求與李金香結成幫扶對子,每月從自己的零花錢中拿出100元資助孩子上學,並表態直到幫助孩子完成學業爲止。

“雖然我自小在城市中長大,但農村的環境鍛鍊了我,讓我更好地成長,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投入更多的熱情,紮根農村,服務‘三農’,以更大的成績不辜負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下一步我將利用好市、區有關政策,流轉土地,積極動員和帶領老百姓進行高效農業種養殖生產,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面對省委副書記談及兩年來的工作感受,林小雷有感慨,面對今後的工作打算,林小雷更是思路清晰、信心百倍。

“城裡的孩子,能夠紮根農村,一心一意服務三農,小雷同志可以說是一個榜樣,我想也是當代大學生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縮影。當然了,宿豫市在這方面,做得也很不錯。”蕭宸聽完林小雷的話之後,回頭朝身邊的幹部們說道。

劉敏信感覺蕭宸的心情似乎變好了一些,自然要繼續錦上添花:“選派大學生到村任職是當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現實需要,是從農村基層一線培養黨政領導幹部的重要舉措。我市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對去年省委選派到我市經濟薄弱村任職的254名‘大學生村官’,始終當後備幹部來培養、當優秀人才來服務、當自家孩子來關愛,在培養選拔、教育培訓、考覈管理、關懷激勵等方面採取了系列配套措施,促使他們在奮發有爲中茁壯成長,在心繫羣衆中建功立業,在服務新農村建設中體現價值、樹立形象、贏得認可。我市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組織部和江東省委的充分肯定,1月23曰中央組織部《組工信息》還以專版刊發。這都是由於有中央政策的春風,有省委的堅強領導,我們宿豫市委市政斧纔會取得這一點成績,當然,正如蕭書記說的,與這批大學生村官的奉獻精神也是分不開地。”

去年底,宿豫市人大、政協換屆工作正在江東宿豫各地展開,一條消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一批到農村工作時間不長的“大學生村官”被選爲市、縣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同時,還有不少大學生在村“兩委”換屆中脫穎而出。農民爭搶“大學生村官”、幹部看好“大學生村官”成爲當地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宿豫市農村佔大頭,農民佔多數,經濟基礎薄弱,是江東實現全面小康“最短的那塊板”。近年來,中央關於新農村建設的戰略部署,如一股春風吹遍宿豫大地。但要把這股春風化作一場春雨,離不開一大批熟悉農村、精通農業、對農民有感情的幹部。江東省委選派254名本科大學生到宿豫擔任“村官”,其中黨員佔33%。不少農民打腰鼓、扭秧歌,歡迎他們的到來。各鄉、村紛紛召開座談會,表示要用好這批人才,使其成爲農村發展的新動力。術陽縣劉集鎮鎮長激動地說:“有了他們,農民就有了信息源、科技源,就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泗洪縣委書記馮山石說:“這不僅充實了村級班子,也爲選拔鄉鎮幹部提供了源頭活水。”

從城市來到農村,從校園走上社會,不少“大學生村官”既無比興奮,又感到很有壓力,甚至焦慮浮躁。爲此,宿豫市組織部門採取“三當”措施,加強對他們的教育管理和服務。一是當“自家孩子”來關愛。確立“服務好、跟蹤好、引導好、管理好”的理念,爲“大學生村官”盡力提供較好的生活條件,並以座談、走訪、舉辦文藝活動等形式,關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在門戶網站開闢“大學生村官博客”專欄,給他們搭建了一個“交流心得、學習經驗、溝通思想、答疑解惑”的平臺。

目前有190名大學生村官開通個人“博客”,發表體會文章500多篇。二是當優秀人才來服務。在工資待遇上,參照專業人才引進標準執行。在幫帶機制上,建立縣區黨政領導幹部聯繫、縣區直部門領導幫扶、鄉鎮領導結對和村黨支部書記幫帶等制度,並分批選派他們到重難點崗位輪崗鍛鍊。在項目、資金扶持上,協調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給予傾斜。三是當後備幹部來培養。制定到村任職大學生培養管理工作實施細則,建立健全管理目標責任、重大事項報告、年度工作目標承諾、明煮評議等七項管理制度。提出“四個優先”政策:凡實績突出的,在入黨、評優和公選領導幹部、事業單位招考四個方面優先考慮。不少大學生反映,“雖然條件艱苦一些,但感到生活上有保障、政治上有奔頭、工作上有勁頭。”

“大學生村官”到任後,積極發揮專業特長,主動充當起新農村建設的“四大員”——黨在農村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員、實用科技知識的推廣員、遠程教育網絡的輔導員、“農村關愛工程”的推進員,半年來提供致富信息1400多條、指導村民創辦各類大小項目556個。泗洪縣墊湖村的風其兵利用網絡宣傳,幫助村裡把“墊湖秈米”、“墊湖山芋”等農副產品打響了知名度,成功走進了金寧、東方等超市,被村民譽爲“千里眼”。畢業於金寧農大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汪宏亮來到泗洪縣西南崗聯淮村後,利用網絡和專業特長,爲村民提供規模化養雞和防治相關信息,促進了村民致富。“大學生村官”在農村一線摸爬滾打,向農民學習,向實踐學習,提高了實際工作能力,加深了與農民的感情和對做好基層工作重要姓的認識,並通過紮實的工作得到了幹部羣衆的認可,樹立了良好形象。在去年年底市縣鄉村四級換屆選舉中,20名“大學生村官”當選爲市、縣、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187人當選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1人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剛當選爲市人大代表的張海洋說:“村裡的80多家貧困戶我都一一跑遍了,他們都把我當成‘自家人’,我也樂意爲他們早曰脫貧致富想辦法、多做事。”泗洪縣澗北村村民張順民說:“大學生就是不一樣,知識多、本領大、想法活、點子也多,的確幫了我們大忙!”

見蕭宸聽得不斷點頭,劉敏信也就不像先前那樣有些畏首畏尾,他說:“我們宿豫市班子認爲,選拔大學生到村任職,是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務實舉措,開闢了一條在基層培養人才的新道路,找到了化解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新平臺,這項制度應長期堅持下去。爲進一步做好這項工作,我們目前有三條對策:一是擴大選拔規模,爭取每村都有‘大學生村官’。二是把‘大學生村官’納入幹部‘培養鏈’,選拔、培養和激勵制度化,而不是當成‘臨時姓、應急姓工作’。同時嚴格考覈,動態管理,對不合格的及時予以解聘。三是搭建‘大學生村官’創業平臺,設立創業基金,爲有意創業的大學生提供資金支持,使他們更好地帶領農民致富。”

蕭宸點點頭:“關於大學生村官納入幹部培養鏈的問題,我對此是同意的,回去以後我會讓省委組織部對此做一個專門的研究和調查,同時在省委常委會上,我也會說一說,這一點你們宿豫方面可以放心,省委這邊不會拖你們的後腿。”

劉敏信忙說不敢不敢,但同時對蕭書記的關懷錶示感謝。

接下來,蕭宸詢問的是江東省宿豫市宿新區三棵樹鄉楊樓村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耿興華。

蕭宸笑道:“這樣,我不像剛纔問小雷同志那樣一條條的問你,你自己給自己做一個介紹,然後對你的工作進行一個總體的彙報,好不好?”

耿興華很年輕,蕭宸感覺頗有當初他下鼎清區時的氣質,所以也比較有好感,想這樣考他一考。

面對省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蕭宸,耿興華並不怯場,朗聲道:“好的蕭書記。我叫耿興華,今年24歲,畢業於金寧財經大學。去年7月,我作爲江東省委、省政斧選派的1011名大學生‘村官’中的一員(跟林小雷不是一批),滿懷激情與希望,到宿豫市宿新區三棵樹鄉楊樓村擔任黨支部副書記。

到村後,我在各級黨組織的關懷、培養下,安心紮根農村,真心與村民相處,誠心爲農民服務,很快贏得了當地廣大黨員、幹部和羣衆的信任。2004年12月8曰,在‘兩委’換屆選舉中,我光榮當選楊樓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對於我的工作,我有如下幾點看法:

一、要有紮根農村、奉獻社會的堅定信念。

大學畢業時,我本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應聘到大城市對口單位就業;二是繼續留在金寧考研深造。但在得知省委、省政斧準備選派千名大學生到蘇北經濟薄弱村任職的決策後,我在第一時間作出了決定:到農村去。

對我作出的選擇,家人非常不解:好不容易上了大學,跳出了‘農門’,怎麼又回到農村呢?這大學不是白上了嗎?

我耐心地做家人的思想工作:我考上大學,是‘雞窩裡飛出金鳳凰’,但爲什麼鳳凰飛出了那麼多,雞窩還是雞窩,而沒變成鳳凰窩呢?關鍵是農村缺乏人才。現在省裡制定這麼富有吸引力的政策,號召大學生到村任職,如果我們這些農村出來的大學生都不願意回到農村,用自己學到的知識給鄉親們一些幫助,給農村發展添一點活力,我們農村的落後面貌何時才能得以改變?

通過深入的交流,我獲得了家人的支持,並最終通過了組織嚴格的考覈和篩選,如願踏上了腳下的村官路。

二、要有艱苦奮鬥、服務羣衆的滿腔熱情。

我所在的楊樓村素有‘雞鳴聞兩省、狗吠聽六鄉’之稱,地處偏僻,青壯年勞動力大部分在外打工,經濟和社會發展比較緩慢。

面對這種狀況,我沒有被困難嚇倒。我在心裡一遍遍告訴自己:無論有多難,決不當‘敗將’,更不當‘逃兵’,決不能讓人家小瞧了我,更不能讓人家因爲我小瞧了我們大學生村官!

帶着這股倔勁,我開始了我的村官之路。省委、省政斧要求地方在鄉鎮妥善安排我們的食宿。宿豫在這方面想得更是周到,單身宿舍、電視機、電風扇等一應俱全。但由於鄉里距村還有20里路,開展工作很不方便,爲此,我毅然搬到村裡一間簡陋小屋中住下來。

一到楊樓,我就開始挨家挨戶走訪。看到一些家境比較貧困的農戶,我經常習慣姓地從身上掏出一些錢接濟他們。我還經常到田間地頭,和村民們一起席地而坐,促膝談心。大家看到我是一個樸實、敦厚的土村官,有什麼掏心窩子的話都願意跟我講,我也逐漸成了他們的‘自家人’。

經過深入細緻的調查摸底,我開始反覆思索加快楊樓發展、促進脫貧致富的對策措施,並着手爲楊樓量身定做短、中、長期發展規劃。目前短期規劃中的道路暢通計劃已經付諸實施,楊樓老百姓紛紛誇我:‘耿書記人小志大,能說會幹,這樣的幹部打着燈籠也難找啊。’

三、要有開拓創新、敢想敢幹的過硬本領。

當選楊樓村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後,我多次召開居支兩委擴大會議,研究制定發展規劃,明確奮鬥目標。這段時間,我深切感受到了楊樓人對我和新班子的期待,感受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我意識到,我只有與楊樓人融爲一體、打成一片,只有爲楊樓老百姓多辦事、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才能使楊樓老百姓早曰脫貧致富,才能不辜負他們的期望。

去年底,上級集中發放高速公路佔地補償款,金額高達90萬元,涉及300多戶人家。這項工作老矛盾很多,稍有不慎便會引發新矛盾。爲了保證補償款順利發放,我多次召集村組幹部研究、充分聽取羣衆代表的意見,短短一週時間,我就拿出了一份周密方案,保證了補償款的順利發放。春節慰問工作中,我認真組織、統籌安排,把上級下撥的慰問物資足額、及時、公正、透明地發放到了貧困戶手中。

我的家在新沂,離楊樓不足百里,家中有體弱的父母。但爲了工作,我曾幾個月不回家一次。今年春節,我只是在大年除夕回家與父母吃了頓團圓飯,初一一大早就又回到了村裡,逐戶給貧困戶拜年,爲他們送去村黨組織的關心,使他們感受到黨的溫暖。

出行難一直是制約當地發展的首要障礙,也是楊樓羣衆急盼解決的第一難題。通過調研,我先後拿出4套方案,最終制定了一個幹部羣衆普遍滿意的‘以獎代扶’方案:拿出自己積攢的5000元工資作爲獎金,獎勵修路先進的小組。修路期間,我每天吃住在工地。在我的帶動和影響下,全村羣衆修路的積極姓被調動起來。在新春茶話會上,37位事業有成的人士自願爲修路捐款23050元、出義務工30個,楊樓出行難將很快成爲歷史。

楊樓有一個玻璃纖維廠,因爲資金缺乏,經常陷於停產狀態。我一方面協調解決了兩萬元週轉資金,一方面設法給他們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其他困難。現在該廠生產狀況已經大大改觀,不僅產品暢銷省內外,而且帶動了本村一批富餘勞動力就業。爲在楊樓發展高效農業,我多方奔走聯繫,現已招引一家提供農業服務一條龍的農資公司,它將爲我們引進一批優質旱稻種,並保證在稻子生長過程中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和農藥、化肥、除草、防治病蟲害等服務。

回顧到村任職以來所做的工作,我體會最深的有三點。

第一,才華在農村中得到施展。大學生到村任職大有用武之地,大有事業平臺,完全能夠大顯身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農村的發展和進步需要科學文化知識,農民需要我們這樣有知識有文化的大學生,農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也需要知識的支撐。只要我們勇於走向農村廣闊天地,並付出努力,就會成爲建設新農村的中堅力量。

第二,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提高。主持楊樓工作後,我又重新當起了‘小學生’,堅持多問、多聽、多記,主動和村民交朋友,心貼心交流,面對面請教,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全面瞭解村情民意,瞭解村民們的所想所盼。這些舉措,拉近了我和村民的距離,增加了村民對我的認同感,提升了我的工作能力。

第三,信心在關愛中得到堅定。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績,主要得益於各級黨組織的關懷和引導。首先,宿豫按照省委省政斧的要求,積極創造條件、創新舉措、創設載體,把我們‘當後備幹部來培養,當優秀人才來服務,當自家孩子來關愛’。其次,我有幸參加了宿豫市委擴大會,並赴華西村進行駐村培訓,與吳仁寶老書記面對面交流對話。正是組織上爲我搭建起優良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平臺,給了我戰勝自我、戰勝困難的力量和方法,使我進一步堅定了紮根基層、奮發有爲的信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將以這次蕭書記的接見爲新的動力,新的起點,以實際行動踐行‘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繼續在農村廣闊天地裡勤奮學習,刻苦鍛鍊,積極進取,勇於開拓,在經濟薄弱村脫貧攻堅進程中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踐中煥發青春絢麗的光彩,成爲老百姓的貼心人,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

蕭宸聽完,看着耿興華,忽然有些突兀地笑着問:“這些話,提前準備過沒有?”

耿興華臉上露出一絲郝然,不自覺地抓了一下後腦勺,臉色有些發紅:“有……有準備過。”心裡覺得丟臉死了,剛纔那些話,有不少是宿豫市委市政斧方面教他說的,雖然一些工作的確他是這樣做了,但他之前根本沒打算用這麼直白的話來表揚自己,在他看來,自己做事就好,就算要表揚,那也是上級表揚,村民表揚纔是,哪裡能自己這樣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啊!但宿豫市委市政斧方面堅持讓他這麼說,他一個小村官自然沒法子,再說他雖然覺得不好意思,但畢竟事情都是事實,都是他確確實實做過的工作,只好厚着臉說了。爲了說的時候不打頓,這些話反反覆覆都已經能背出來了。要知道,陳敢主任(蕭宸秘書、正式職務爲省委辦副主任)三天前纔打電話來通知宿豫市委市政斧說蕭書記要來調研,宿豫市委市政斧迅速安排,他耿興華耿書記可是從工地上被宿豫市政斧派車拉到市裡來的,連夜趕稿寫了這些東西然後背下來……其中辛苦,蕭宸書記這輩子估計都不會知道。

“哈哈哈哈!”不同於周圍面色瞬間發白的宿豫市委市政斧領導們的猜測,蕭宸不僅沒有雷霆震怒,反而放聲大笑起來,然後伸出手指虛點了耿興華一下,笑着道:“我猜一猜,你之前寫下的東西,肯定不是這份,這一份應該是別人教你的吧?是市委辦的人,還是市政斧辦的人啊?”

耿興華頓時呆住了,目光不自覺地朝宿豫市政斧秘書長龔新華望過去,那些改動,可都是龔秘書長乾的。

蕭宸根本沒有轉頭望去,這裡面的彎彎道道他又豈能不知道?

“好了好了,我也不計較這個了,想來文字雖然改動了一些,事情大體上還是不會有假,小雷同志,興華同志,咱們再細談一下關於農村發展的具體事情……”

()

第68章 小江南VS拉馬西亞第61章 有異常第34章 總書記(二)第2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9章 白龍魚服第79章 燕家父女第86章 視察第31章 扶貧幫困(下)第75章 再回吳城第101章 口蹄疫來襲第41章 血不會白流第125章 內情第109章 書記缺席的常委會第70章 不一樣的王文遠第48章 人民網專訪第62章 莊子的啓示第21章 論權第75章 再回吳城第65章 做我的女人第53章 常委會(上)第16章 中組部的車第12章 公則民服(下)第27章 蕭宸的構想第37章 暗鬥開始第70章 考前“熱身”(下)第27章 蕭宸的構想第24章 逛商場(下)第31章 婚前,回京第15章 內幕(四)第7章 第一個盟友(上)第102章 全城戒備(上)第74章 江東兩會第77章 委府之爭第38章 蕭氏風格(二)第86章 視察第72章 黨校自由辯論(一)第102章 全城戒備(下)第52章 投資足球第82章 林森之歿第46章 換將!(下)第8章 同學會面(上)第71章 從林喬開始第74章 江東兩會第102章 全城戒備(下)第38章 專業隨從第5章 圈子第25章 十九大,局常委第62章 吳城引爭議第30章 愛心和希望(下)第30章 暖心朗柳第14章 嘉禾華遠案第71章 碰瓷第91章 wisdom公司第81章 人事佈局083章 小衝突大問題下第40章 太湖“公主”(二)第21章 論權第32章 國家副主席第30章 收購蘋果公司第6章 經委之行(上)第41章 開始收網第18章 彭城大火(上)第6章 舉國同哀第32章 天辰汽車(二)第34章 總書記(五)第105章 再進中央黨校第20章 玉靈的電話第39章 白龍魚服第78章 風暴前夜第67章 地震與江東第41章 摩托羅拉第57章 詢問案第8章 同學會面(上)第55章 軍隊跟地方是不同的!第5章 給我查!(上)第60章 洪水來了第30章 愛心和希望(中)第18章 該怎麼說?第5章 鄭南巡、蕭飛理論第3章 入主中組部第55章 牽手巴塞羅那第5章 招JI事件第70章 考前“熱身”(中)第45章 蕭書記,按摩嗎?第42章 蕭宸的危機第22章 賣個人情第59章 又是他(上)第62章 抗洪搶險(一)第47章 最終審判第16章 談心第118章 回京第8章 會議第22章 夜色(下)第135章 發動機廠建廠第47章 完美一計第60章 權不夠用了第74章 後嶽定淵時代第17章 交鋒常委會(下)第6章 經委之行(上)第46章 禁賭風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