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書記碰頭會

蕭書記對宿豫滿意不滿意,直到省委的車隊離開宿豫,劉敏信市長也沒看出半點端倪。從他眼睛上的觀察來說,他覺得蕭書記是滿意的——蕭書記來時一臉嚴肅,走時面帶微笑。但從他心底離的感覺上來說,他又覺得蕭書記恐怕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甚至對該問題非常不滿意——劉敏信無法找到明確的理由爲自己佐證,但官場就是人場,越是心思深的人,有時候越必須憑感覺去猜。而這位蕭書記,劉敏信就自認看不透,看不透就只能靠猜。

劉敏信對蕭宸是有些畏懼的,蕭宸在朗柳當常務副市長的時候,劉敏信也是常務副市長,而如今蕭宸已經是省委副書記了,他劉敏信才把副字去掉。當然,這不是劉敏信畏懼蕭宸的原因,要說畏懼,主要還是因爲蕭宸如今的職權,那是“江東官帽專辦”啊!別說他劉敏信一個經濟落後地區的地級市長,就算是市委書記們見了蕭書記,那也是小心翼翼,隨時注意着蕭書記神‘色’來說話,即便在蕭書記面前坐下,那屁股也只敢落一半實的啊。

這年頭,沒錢的人連人格好像都不如有錢人了,而有錢人在華夏幾千年,什麼時候比得上有權人?蕭書記就是有權人,而且是大大的有權人,雖然蕭老前些日子去了,可蕭總理還在,那些跟蕭家有着過命‘交’情的元老們還在,中央委員會裡那據說多達數十人的蕭系幹部還在!那就是他蕭書記的底氣!那就是他劉敏信這等一方知府們不得不服氣的霸氣!劉敏信的老領導,前省委馬副書記就說過一句話,他記得十分確切:在江東,‘交’好蕭家怎麼都不會錯,你去‘交’好,雖不見得能讓你升官,但你若得罪,一號首長也救不得你。

在劉敏信看來,現如今在華夏做官,你就算下意識裡再嚴格要求自己,也免不得可能有些算不清的帳,若是把省紀委書記給得罪,讓他惦記上了,那基本上今後的日子,也就算是可以伸指頭數得着了。

老領導退下去以後,劉敏信的日子就有些不好過,市長這已經是第二屆了,下一屆怎麼輪,能不能再上那小半步,難說。以前老領導是姜總書記一手提拔,從東方調過來的,現在姜總書記已經把最後的軍委主席也退掉了,雖然顧主席並沒有明顯的換人動作,但至少那些年齡到站的省部級領導,可大都是換上了非東方派的人。省部級領導換了人,自然又會進一步換下面司局地市級的幹部,劉敏信感覺自己目前就處在比較危險的關頭:五十一歲的年紀,08年還差兩年多,屆時他五十三四歲,若是不能在那時候之前再進一步,那麼就只能退居二線,去市人大、市政協養老了,這可不是他希望的。

如今對江東影響力最大的莫過三家:以李書記爲首的徽派,以周省長爲首的中立派,和以蕭宸爲首的蕭系。但到了這個層次的政治集團,早就過了“不是黑就是白”的階段,這三派本身就錯綜複雜。李書記本人雖是鐵桿徽派,但他出身老京派家庭;周省長的所謂中立派,其實麾下既有以前東方派的人,又有一些老京派的旁系人馬;而蕭系本身就有些異數的感覺,他們跟東方派原本出自一脈,卻又是老京派的代表派系,同時偏偏又獨立在東方派和老京派之外……這三方一糾纏,外人根本就是霧裡看‘花’,不進核心,終隔一層。

劉敏信自認自己出身東方派,靠近李書記恐怕是白搭,但周省長和蕭書記那邊,究竟誰更強勢一些,更能保證自己的利益呢?

宿豫市長望着早已連尾燈都看不見的省委車隊,陷入了沉思。

省委常委會議室屋頂的吊燈明晃晃地照亮房間所有的角落,正南的一面牆前,一東一西矗立的兩根旗杆,分別掛着鮮紅的國旗和黨旗,正北的牆面上懸掛着一面巨大的‘毛’澤東手書“爲人民服務”條幅的鏡框,房間裡充溢着莊嚴和肅穆。

橢圓型的會議桌前,稀疏地坐着幾個人,他們分別是省委書記李元焯、省長周正江、省委副書記蕭宸和組織部長楊耀民。

此時正開着書記碰頭會,議題是協調即將提‘交’省委常委會討論決定的幹部人選。

書記碰頭會其實是一個很微妙的圈子,書記,副書記,加上所要討論研究的工作事項的分管領導,基本上就可以確定要上常委會事項的一個大致基調。而這種碰頭會又恰恰是以組織部長參加的會議最爲敏感。

無他,因爲有組織部長參加的碰頭會,往往就意味着要研究人事問題,而人事問題無論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那都是可以壓倒一切的問題。

今天的書記碰頭會有組織部長參加,所以必然是重要的。而鑑於這次碰頭會是蕭宸這位副書記上任以來第一次參會,所以重要‘性’就更加了三分。

如今江東省的人事決策權將會如何發展,已經成了中央和江東萬衆矚目的事情,無他,局勢微妙爾。省委書記是總書記愛將,省委副書記在江東底蘊極厚且有組織部長支持,省長麾下成分雖然斑雜了些但在各地方上的人數卻是不少,於是這次會議的結果對今後江東的人事風向,將很有“參照”意義。

要搞清楚這裡面的玄奧,首先得看一下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程序。按照《黨政幹部選拔任用條例》規定,幹部工作從醞釀至任職一般要經過:民主推薦(包括會議投票推薦和個別談話推薦)、考察、醞釀、討論決定、任職等步驟。

一般地,一個單位的領導幹部職數出現或將要出現空缺之時,幾個甚至十幾個符合或基本符合任職資格的人選,本單位(省委、省政fǔ也算單位)的、外單位的,便都開始躍躍‘玉’試、蠢蠢‘玉’動。這裡所說的任職資格主要是年齡、任職時間、文化程度等硬槓。其它,比如,個人的工作實績、社會評價等軟槓這些,說實話,在這個步驟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用處。

競爭者按照自已平時所做的“鋪墊”,分別開始“活動”,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跑官”。由於“跑官”不可能密不透風,這時社會上幾個可能競爭某一職位的若干個領導幹部的名字,在幹部圈內早已成爲耳熟能詳、街談巷議的新聞人物。

其實,這時離組織上正式確定人選還有相當的距離。那麼,競爭者們在忙些什麼呢?這一點兒,圈內的人士全都心知肚明。一般就是打通關節,獲得書記這個“一把手”在“書記碰頭會”,也叫“書記辦公會”上的提名,而書記的提名,一般來說,最終將被演變爲組織的提名。

其實在市縣級別上,書記的腐敗經常就出現在這種時候。因爲在一般情況或者說絕大多數情況下,儘管離常委會議最後決定還有一段距離,但書記手中的條子、甚至於票子,卻在隨着時間的增加而迅速增加,而且有時可以明顯地看得出書記是在故意地拖延時間,讓更大的關係、更多的金錢顯山‘露’水,以便在“水落石出”之時,對上、對下、對左、對右都有一個‘交’待。

其實,這時的書記也是最難的。他要反覆平衡方方面面的關係,他要想法設法爲付出了最大代價之人,謀到他爲之“心儀”的位置,而又要爲《條例》規定的程序所容忍。換句話說,就是自已不能有任何政治的、經濟的風險。有時候,作爲一把手也有無可奈何之時,那就是,他最看重的崗位被上級某位領導看中,而這個競爭者又不是最合適的,自已中意之人不能被推到理想之位。班子中的其它成員如二把手、副書記、常委等,如果想爲自己中意之人謀到理想之位,唯一有效的辦法是在“書記碰頭會”之前遊說書記或者主管組織的副書記、組織部長。有時候,爲了照顧面子,書記會象徵‘性’地拿出幾個位子讓給副職,以便爲自已即將端出的“盤子”尋找幾個默契。當然,到了省委書記這個層次又有不同,同時也更爲複雜,更爲敏感。

市縣級的書記有些是高手,他要誰上,就劃定一個範圍,讓管組織的副書記、組織部長等去猜,自已不‘露’山水。由於書記在某種程度上給了副職面子,作爲回報,副書記等在“書記碰頭會”上,一般不再爲難書記。於是,經過書記反覆權衡後的盤子,最終通過了“書記碰頭會”。由於處於醞釀階段的“書記碰頭會”羣衆不可能參與,因而“提名”成爲幹部選拔工作中的“暗箱”,成爲羣衆詬病之最,成爲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的“軟肋”。

以上所述爲平級間的崗位調整。如要晉升職位,那麼就有一個民主推薦與考察的問題。由於民主推薦與考察的結果《條例》並不要求當場公佈,而且《條例》也未對民主推薦是否設置“秘密寫票間”等作硬‘性’的規定,這就爲“賣官者”留下了足夠的“‘操’作餘地”:可以將民主推薦者設計到互相能夠窺視的緊湊狹窄之地,使有不同意見者沒有充分表達個人意見的餘地;用暗示‘性’的語言,引導羣衆向“內定的人選”方面去想、去說、去投票;剝奪不同意見者參加個別談話的權利;甚至將不利於內定人選的考察結果不提‘交’有關的會議……。這樣一來,即便是有人較起真來,或者是上級前來調查,程序方面是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的。於是,買官賣官者順利地繞過了《條例》。

當然,如到了省委這一級別,情況又自不同。省這一級,已然是封疆大吏,它對下做出的一般人事安排,中央倒也一般不會‘插’手‘插’嘴,可如果涉及重要安排,那也是要上報中組部批准的。而在中組部之上,有些職務甚至會牽動中央的弦,那就更要小心翼翼地處置了,這其中的難度,反比市、縣級高了很多。

不出意料的,今天的碰頭會開得有些詭異。

剛纔,當討論到餘正清的任職時,周正江與楊耀民爭吵起來,周正江甚至還跟楊耀民拍了桌子。此時,爭吵聲停下,房間立即顯得寂靜而空曠。周正江真是動氣了,他身穿白‘色’短袖襯衫,在空調冷氣的吹拂下,還是感到有些熱,他朝常委會秘書擺擺手,想讓秘書調低一下空調的溫度,待秘書來到跟前,他又擺擺手,讓秘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自己用手解開了衣領上的兩個釦子。

比周正江小几歲的李元焯書記沉思着,放在會議桌上的兩隻手十指相扣,輕輕地上下襬動,這是他思考問題時的習慣‘性’動作。作爲與周正江共事了三四年的搭檔,李元焯瞭解周正江的脾氣,但爲了秘書的任職安排,周正江居然與楊耀民拍了桌子,這還是讓人感到意外,要知道他們二人雖然“陣營”不同,但以前也是省府班子的搭檔,關係似乎也還融洽,在今天的會議上兩人如此對立,實在有些出乎李元焯的意料之外。

現在,楊耀民堅持組織部部務會意見,周正江希望調整意見,兩個人僵持住了。事情明擺着,大家都在等待着負責黨務工作的蕭宸副書記和作爲省委班子班長的李元焯的意見。

李元焯知道書記碰頭會不能代替省委常委會,碰頭會協調成的意見並不能代表省委的意見,最後還是得經過省委常委會表決,這個不規範的程序,在外省來說,等明年省委換屆後就要淡化了,因爲屆時省委只留一個專職副書記,常委們的作用明顯增大了,常委會纔會發揮黨章賦予的真正職責。但在江東,已經只留了一個黨務副書記,而書記碰頭會還保留着,這時候的情況就有些微妙。

雖然書記碰頭會是一個協調機制,但會議形成的意見是會左右常委會的,因爲對人事權有決定‘性’意見的四個人都到了,而省委秘書長作爲常委,在這個會議上也只是列席在一邊,甚至沒有坐太近,這就足夠說明問題。所以,李元焯是相當重視書記碰頭會的協調的。當然,周正江也是由於重視書記碰頭會的協調,才與楊耀民拍了桌子。

楊耀民這個人,真是“不惟上”啊!說起來,周正江除了是省政fǔ的省長,也是省委副書記,應該算是省委常委的楊耀民的領導,但他維護組織部部務會的意見是非常堅決的,當然了,楊耀民的實際直接領導是分管黨務的副書記蕭宸。

周正江在聽完楊耀民向書記、副書記彙報完關於有關人員的任職意見後,馬上表態,建議還是安排餘正清擔任彭城市委副書記。楊耀民說,考慮到餘正清目前是副廳級秘書,沒有在市地一級黨政機關工作過,而按照中央和中組部放出的風聲,黨委班子明年要“減副”,屆時餘正清就不好安排,還是先擔任副市長爲宜。

周正江就以餘正清是新華大學高材生,擔任過國企領導,還是有領導經驗的爲由,說明餘正清是可以挑起市委副書記這個重擔的。兩個人你來我往,楊耀民的犟脾氣上來了,很嚴肅地對周正江說:“正江同志,我們用幹部,一定要多方考慮,不能意氣用事,愛屋及烏!”周正江聽到楊耀民這句話,猛拍一下桌子,忽地站了起來,大聲喊道:“楊耀民同志,做組織工作講究原則是對的,但不能思想僵化,故步自封!這樣的話,有些千里馬會被埋沒的!餘正清是我的秘書不假,可這是一個有工作水平和能力的年輕人,我是舉賢不避親!”說着,還環顧四周,眼睛在每一個與會者臉上掃了一遍,反問道:“同志們,我自從擔任副省級領導以來,擔任我的秘書工作的同志到餘正清是第三位,我爲他們像今天這樣爭過嗎?”說完,就氣咻咻地坐下了,目光卻不自覺地朝看不出表情地蕭宸臉上掃了一眼。

李元焯知道,周正江身上有些霸氣不假,但還是深明用人原則的,他這樣爲餘正清爭,可能主要還是因爲他欣賞餘正清。作爲省委書記,李元焯尊敬楊耀民的原則‘性’,也喜歡周正江的衝勁,前者作爲組織部長,這是起碼的素質,後者作爲全省的最高行政首長,如此才能打開工作局面。問題是,兩人今天袒‘露’出的原則‘性’和衝勁,卻無法讓書記碰頭會的議題協調一致。李元焯把目光停留在分管黨羣工作的副書記蕭宸身上,他想聽聽這位主管領導的意見。

再說,蕭宸雖然今天才從宿豫回來,而組織部黨務工作會議是昨天召開的,但作爲楊耀民的直接領導,又是楊耀民在江東組織工作上最大的“靠山”,李元焯不大相信對於江北最重要的一個市委副書記或者副市長任職情況,楊耀民會沒有事先取得蕭宸的同意。

看見李書記朝自己看過來,蕭宸知道現在他必須表態了。省委組織部今天端上來的幹部安排情況,他都是瞭解的,楊耀民都向他彙報過。既然楊耀民將安排意見端到了書記碰頭會,就表明他這個主管領導是同意這些安排意見的。沒想到的是,周正江反應這麼強烈。蕭宸看着李元焯眼裡流‘露’出的意思,知道李書記是希望自己發表一下意見,給省委書記最後表態留下一些餘地。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蕭宸平靜地說:“組織部的意見,在會前向我彙報過,我是同意的,不過,剛纔聽了正江同志的意見,我又有了一點新的想法。既然餘正清的安排意見在今天的書記碰頭會上無法統一,不如就提‘交’給省委常委會,集中大家的智慧來討論決定……這也符合中央加強常委會的原則,杜絕書記碰頭會少數人決定多數事務的某些弊端。”

李元焯看了蕭宸一眼,微微有些意外,在他看來,蕭宸剛纔是可以支持楊耀民的意見的,因爲副書記如果和組織部長都認爲餘正清不適合任彭城市委副書記,那麼周正江基本上是沒有辦法堅持住的,除非李元焯書記放棄省委書記的超然,直接表態支持周正江的意見,以書記權威將組織部和黨羣副書記的意見都否決掉。但李元焯自己都沒想好是不是該這麼做,因爲餘正清任副書記還是副市長,跟他都沒有直接關係,他親自下場跟蕭宸和楊耀民短兵相接,這是比較沒有策略的做法,而且這樣一來,日後緩衝的餘地就很小了,很得不償失。

然而蕭宸居然退縮了?他竟然沒有力‘挺’楊耀民的意見,卻提出把問題提‘交’常委會,這就很值得商榷了。李元焯書記不得不迅速做出判斷:蕭宸是因爲蕭老的逝世感覺到不應該在此時過多樹敵,還是有什麼別的計劃?

這兩個可能‘性’都是有的,蕭老逝世對蕭系的打擊還是很大的,少了這位華夏最後一根擎天‘玉’柱,蕭系對其他派系的震懾力頓時少了一半不止,蕭宸在此時選擇謹慎從事,這並非不能理解。

但與此同時,李元焯書記也認爲,必須要聯繫蕭宸的‘性’格來分析,蕭宸絕非一個膽小怕事的領導,而且可能是由於年輕,他過去做出的一些決定,站在高層領導的角度來看,很多都是相當“衝”的。於是話題就轉了回去,當初蕭宸可以那樣“衝”,可能是蕭老在背後使得誰也不敢對蕭宸下黑手,而如今蕭老不在了,蕭宸又是不是還敢這樣“衝”呢?

李書記心念如電轉,腦子裡想了一大圈,其實不過數秒,最後說:“我看,蕭宸同志的意見很中肯,把這個問題‘交’給常委會來研究決定是一個好辦法,這既是對黨的事業負責,也是對幹部本人負責!”

周正江心裡對李元焯這個意見很不滿,認爲他沒有支持自己的意見。在周正江看來,蕭宸剛纔的“示弱”,明顯就是因爲蕭老逝世,雖然蕭老的歷史地位得到明確肯定,但蕭系在此時此刻,必須保證江東這個蕭系大本營之一的重要省份不出現大的動‘蕩’。換句話說,蕭系在如今就必須選擇一切以穩定爲前提,如今自己強烈堅持餘正清的任命,蕭宸故意讓楊耀民出來打腫臉充胖子,自己卻又一副與世無爭大公無‘私’的模樣,正是其虛弱的表現。這個時候,只要李元焯書記站出來支持他周省長,那麼這一次就能在書記碰頭會上將蕭系壓下去,這樣也能給下面的幹部們一個定心丸,讓他們看到蕭系力量的衰弱,如此李書記今天支持了他周省長,下回李書記提出的人事變動案,他周省長自然也要投桃報李,這可是雙贏,最後虧本的唯有蕭宸而已,爲何李書記居然就好像沒有看到一樣呢?

這個時候,蕭宸卻忽然說道:“書記,我這還有個事情,是紀委這一塊兒的,但我覺得有必要在今天先跟同志們通個氣。”

李元焯和周正江頓時把目光集中了過來,李元焯點點頭,微笑道:“行啊,有什麼事情,大家參詳參詳,這紀委的事情,可是大事,蕭老在1980年就說過‘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對此我們絕對不能忽視。”

蕭宸見李書記特意提到蕭老,也微微一笑:“我這有一份紀委方面草擬的,關於學習張港‘精’神的意見書,主要意思就是應該在再次掀起學習張港‘精’神的高.‘潮’。”

李元焯書記哦了一聲,微微有些疑‘惑’,這個時候蕭宸忽然提到張港‘精’神,是不是有什麼別的意思呢?周正江也微微有些遲疑,仔細看着蕭宸的表情。

但蕭宸只是很平常地微笑着,半點異常也沒有,只是笑着將手裡薄薄的文件分別遞給李元焯和周正江。

“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港‘精’神,是敢爲人先的張港人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培育、塑造的一種時代‘精’神。這一‘精’神自20世紀90年代初形成以來,不僅揭開了張港市歷史上‘波’瀾壯闊、異彩紛呈的嶄新一頁,使張港市一舉成爲全國的先進典型,而且對整個吳城、江東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1995年5月13日,時任華共中央總書記的姜恩國視察張港,親筆爲張港‘精’神題詞。10多年來,在張港‘精’神的‘激’勵下,張港人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創造了三個文明建設互動並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輝煌業績。2005年,張港市一舉摘得全國文明城市的桂冠,成爲全國惟一獲此殊榮的縣(市),同時又以全國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市)第四名的成績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經過歷屆市領導班子和全市幹部羣衆的大力弘揚和身體力行,張港‘精’神已成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柱和內在動力,成爲推動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寶貴“市魂”。

張港‘精’神起源於“楊舍‘精’神”,萌發、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形成、弘揚於90年代,深化、光大於新世紀。

張港市的前身是1962年建立的沙洲縣,底子薄,經濟基礎比較差。1978年,縣委、縣政fǔ所在地楊舍鎮鎮區面積不足一平方公里,房屋破舊,環境髒‘亂’,工業產值不足500萬元,在原吳城地區六個縣的城關鎮中倒數第一。爲迅速改變落後面貌,當時的楊舍鎮黨委書記秦振華及鎮黨委一班人帶領全鎮黨員、幹部和羣衆,頑強拼搏,艱苦創業,兩個文明一起抓。短短几年時間使楊舍鎮發生了巨大變化,一躍成爲全國“鄉鎮之星”。在創業過程中,楊舍鎮形成的“爲官一任、造福一方,顧全大局、樂於奉獻,扶正祛邪、敢於碰硬,雷厲風行、腳踏實地,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自加壓力、永不滿足”的工作標準和工作作風,被譽爲“楊舍‘精’神”,這就是張港‘精’神的雛形。

1992年初,鄭南巡視察南方重要談話發表,在這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張港市委一班人認識到,經濟要騰飛,思想要先行,只有用強大的‘精’神動力武裝全市黨員、幹部和羣衆,才能解放思想,振奮‘精’神,‘激’勵鬥志,快速發展,開創大業。於是在“楊舍‘精’神”的基礎上進一步概括、提煉、昇華,形成了“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十六個字的張港‘精’神。張港‘精’神一經產生,便成爲張港人奔向小康、奔向現代化的發展之魂、力量之源。

張港‘精’神是鄭南巡建設有華夏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理論成功實踐的產物,是姜恩國同志倡導的新時期偉大創業‘精’神在張港的生動體現,是張港共產黨人集體創造的‘精’神財富。“十六字”的張港‘精’神通俗簡練、內涵豐富。團結拼搏,即團結起來,齊心協力,艱苦奮鬥,開創大業;負重奮進,即肩負重任,迎難而上,勇挑重擔,奮勇前進;自加壓力,即自立自強,自我加壓,不留後路;敢於爭先,即心想長遠,永不滿足,敢闖敢冒,敢爭第一。其中,團結拼搏是基礎,負重奮進是要求,自加壓力是動力,敢於爭先是目標。正是在張港‘精’神的‘激’勵下,張港人搶抓機遇,奮力拼搏,實現了張港的大變化和大發展。

隨着時代的發展,張港人以全球的視野和開放的‘胸’懷,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張港‘精’神,並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將其集中體現在“爭先、創新、務實、富民”上,使之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實現了內增凝聚力,擴大吸引力,提高向心力,發展生產力。“爭先”,就是以強烈的進取‘精’神和競爭意識搶抓機遇、創大業;“創新”,就是突破傳統觀念和發展模式‘激’發體制和機制活力;“務實”,就是按客觀規律辦事,求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富民”就是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進入新世紀,張港人又把弘揚張港‘精’神與落實科學發展觀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其內容、拓展其內涵,提升其境界,以無功即過的意識搶抓科學發展機遇,以超越自我的追求提升統籌發展定位,以‘激’勵競爭的機制營造協調發展氛圍,促進了張港的大進步和大提高。

2005年5月12日,在姜恩國同志爲張港‘精’神題詞10週年之際,張港市又召開“弘揚張港‘精’神,再創張港輝煌”座談會。會議對10年來發展着的張港‘精’神的豐富內涵和作用作了全面的總結,並從重大理論與時代實踐相結合的高度賦予了張港‘精’神新的內涵,從而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張港‘精’神是江東創業、創新、創優‘精’神的一個生動典型”的共識。

張港‘精’神是一種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這就是肩負歷史重任,百折不撓,自強自立,奮發有爲,勇創大業。在宏觀環境寬鬆時,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在宏觀環境偏緊時,創造機遇、迎難而上。始終咬定發展不放鬆,做到分秒必爭去“搶”、千方百計去“拼”、有膽有識去“爭”。正是這種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使張港市既推動着幹部創業、能人創業,同時也大力促進了全民創業、自主創業,形成了齊心協力建設現代化新港城的喜人局面。

張港‘精’神是一種科學務實的創新‘精’神。這就是以世界眼光和現代意識,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銳意進取,勇於探索。一個地區要實現又快又好地發展,既要有創業爭先的‘激’情,更要有科學嚴謹的態度;既要有符合實際的決策,更要有求真務實的作風。正是這種科學務實的創新‘精’神,使張港市形成了用新觀念研究新情況、用新思路落實新任務、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用新舉措開創新局面的生動景象。

張港‘精’神是一種敢爭一流的創優‘精’神。這就是敢於自我加壓,瞄準先進,力爭上游,永不自滿,勇攀新高。張港人的爭先,爭的是發展的質量,爭的是羣衆的實惠,爭的是民族的志氣,爭的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正是這種敢爭一流的創新‘精’神,使張港市始終保持着??“樣樣工作爭一流”的勁頭,真正做到有膽有識、無‘私’無畏、敢闖敢試,不斷創出事業發展的新境界。

……

這些文字在一般人看來,很尋常,很公式化。但李元焯書記和周正江省長看到這裡,卻忽然心中一動:張港,可不是吳城治下的一個縣級市麼?吳城市委書記和市長,豈不都是“蕭宸的人”麼?

蕭宸此時忽然提出要再次掀起學習張港‘精’神的高.‘潮’,會不會是想借此機會開始爲他的吳城班子造勢呢?

長沙突然降溫20度,頓時感冒,今天少更一千,明天一萬二補上……另外淚奔求安慰!

第146章 柏油路殺人事件第85章 臨時常委會(下)第9章 常委會小挫第41章 血不會白流第2章 爺爺第35章 原來是熟人第39章 威望第36章 雷霆(二)第62章 抗洪搶險(一)第107章 失敗的砍價第19章 花月夜事件(上)第131章 相約帝龍會所第49章 財政有問題第72章 黨校自由辯論(二)第4章 危機中的華夏第68章 書記的江東藍第49章 “紀實”不紀實(下)第70章 不一樣的王文遠第12章 公則民服(下)第61章 有異常第52章 鋼琴公主(中)第58章 嶽小蓮第18章 彭城大火(下)第18章 彭城大火(下)第8章 同學會面(下)第46章 換將!(上)第42章 任人還得唯親第132章 太子們(上)第5章 區委食堂第42章 蕭宸的危機第2章 調研瀟南(上)第70章 省部班與蕭委員的提案第6章 經委之行(上)第81章 區委書記第85章 臨時常委會(下)第116章 反差第22章 夜色(中)第43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152章 開始洗牌第23章 以後買給你第52章 鋼琴公主(上)第42章 任人還得唯親第109章 鷹派酒會(中)第33章 可用之才第75章 政治局候補委員第59章 又是他(下)第96章 二舅子第7章 問責風暴第45章 新居第39章 白龍魚服第31章 一波又起第6章 尚書之威第98章 明星(上)第54章 金元攻勢第15章 內幕(一)第81章 人事佈局第10章 ‘八王爺’和‘養鹿人’第30章 愛心和希望(上)第151章 又是一年第14章 嘉禾華遠案第60章 權不夠用了第15章 在中央黨校(上)第26章 蕭宸的安排第11章 遠東的難題第88章 心要讓你聽見第78章 風暴前夜第9章 三峽建委副主任第104章 勸諫第64章 經開區大換血第3章 挑選秘書第31章 赴京第19章 焦點訪談第59章 又是他(上)第27章 釣魚第44章 公子們第48章 在黨校的講話(下)第14章 ‘和’則兩利第40章 總書記江東行第28章 抓捕第42章 任人還得唯親第63章 拉鉤第13章 空軍說客第45章 十六屆四中全會第11章 鋪開第31章 婚前,回京第22章 蕭書記態度難料第72章 小姨的警告第2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3章 五年第46章 啪地一下拍死第39章 威望第18章 彭城大火(中)第109章 鷹派酒會(下)第51章 葉成材(下)第106章 再聚第8章 投資與視察第38章 蕭氏風格(三)第58章 不能碰怎麼抓第5章 給我查!(上)第10章 語馨借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