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

韓琦是一位很有想法的官員,同樣的,他也非常的務實。

一個地方的發展,離不開農業帶來的糧食,可是單純的種糧食,只是能夠解決溫飽的問題,不能讓他富裕起來。

江南爲什麼富裕,糧食保證了可以養活足夠的人,真正讓江南富裕起來的,卻是江南的茶葉和絲綢。

這個從古代就興起的中國的強勢的外貿物資,一直都興盛了千年以上,陸上和海上的絲綢之路,幾乎奠定了在古代,交通不方便時代交流。

中國的不少的好東西,也是依靠着海上和陸上的絲綢之路,流傳到了歐洲。

比如說,火藥,紙,印刷術這樣的四大發明,對於整個世界的影響的,是革命和歷史性的。

韓琦在最初的時候,只是準備保證靈州的糧食的,邊陲軍州,一旦糧食可以自給,並且有一定盈餘的話,對於這個軍州的地位提升,非常的關鍵。

在靈州和西北的農田水利建設成功的開展,耕地可以預期的時候,韓琦就有了更多的想法,比如說,讓靈州富起來。

靈州和議帶來牛羊,最開始放在靈州,是一個困擾,可是在合理的利用,並且興建了衆多牧場,養起來之後,就變成了增長的來源,同時,跟西夏那邊的藥品和各種毛皮特產的交易,也是另外的一個方面。

畜牧和農田,這代表着未來靈州的兩條腿,也是西北的兩條腿,商業則會盤活這些經濟,一旦這些全面的獲得推進的話,靈州的未來一定一片坦途。

這段時間,韓琦注意力,更多的是放在應付這些保守派上面,可是來到牧場之後,卻發現,快一個月不見,牧場的發展,比他預期的還要高,而且是高很多。

在趙信的建議之下,牧場跟農田之間,居然有了相互促進的跡象,牧場可以產出的農場需要肥料,哪怕是最基礎的底肥,需要的數量也很大,可是2000多萬的牲口,不說全部供應,最少可以供應很大的一個部分。

至於農場,趙信只是想到了青儲飼料這個方法,並且在保州的時候曾經嘗試過,或許種植產生飼料,不能夠解決全部的飼料,卻可以解決一部分,增加牛羊肉的產出。

看起來完全沒有關係的兩者,聯合起來,居然可以保證廢物利用,從側面增加了收入,有這兩者作爲基礎,未來,跟遼國還有中原的交易,一定讓靈州重現過去的輝煌,這讓韓琦非常的滿意。

韓琦滿意了,當然,討論的就有些跑題了,本身,只是撐一撐這些保守派,伴隨着的談話的深入,韓琦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個畜牧業的提升,每一頭牲口的肉長的多了,生的小牲口更多,同時長的更快。

在2000萬頭這個巨大的基數面前,任何一點點微小的提升,都會創造出可怕的財富,更別說這樣大幅度的提升,保守估計的,應該是3成以上,最多,甚至可以達到五成。

原來,百分之三左右增長率,提升五成,差不多一年增長的幾十萬頭各種的牲口,這對於靈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本身可能需要調整,才能夠在未來吸引移民的時候,把幾百萬頭牲口給調整出來。

現在,完全用不上,龐大的產出,不但可以讓西北獲得足夠牲口,還會形成一個繁榮的市場,甚至在兩三年之後,當這些牲口固定下來之後,會成爲靈州一個固定的收入。

正因爲如此,韓琦的談話,更加的深入,不單單是關於牛馬之類,到底吃了多少,平常的基本數字,用這個來點醒這些官員,可是談着談着,發現自然的增長率非常的高,牧場的一切都很喜人,就偏離了主題,更多的是到了牧場的經營上面,甚至連清理糞便也關注了很多。

說實在的,這些保守派的人員,本身是在韓琦的威逼之下,前來看看韓琦到底想要搞什麼,可是當韓琦到了這個牧場之後的,卻一直都在做別的事情。

那些牛馬,那些肥料,甚至是打掃衛生,韓琦本人也饒有興趣的來打掃衛生。

這些他們都懂,大領導的作秀,就跟皇帝耕田一樣,說白了,只是一個象徵的意義,真的讓皇帝去耕田麼?

韓琦也是如此的,恐怕除了這一次,他來到牧場的時間,很少很少,在這個時間之中,跟牧民們一起工作,不是作秀是什麼。

周和菊有些鬱悶,難不成,韓琦叫他們來到這裡,就是單純的看他作秀麼,這對於他們而言,有什麼意義。

圈棚之中,他們沒辦法說的,可是到了外面,到了堆積糞便的地方的時候,他們再也忍不住了,這還要多長時間,難不成,就把他們放在一對糞便的前面的,就這麼的等着。

在周和菊看來,韓琦就是爲了的羞辱他們,這是他們完全不可能能夠接受下來的東西,哪怕是跟韓琦差的很遠,那些有背景的也沒有來的,可是幾個人還是對換了一下眼色,推舉出的最高級的周和菊,有他作爲代表,跟韓琦表明,

心中有怨念,所以,周和菊的說話非常不客氣,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韓總管,如果你都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回去,還是要給部裡上書的,不知道韓總管,還能夠擋住我們幾次?”

擋一次就過分了,還能擋幾次,別說是韓琦這樣的樞密副使,就算是東府首腦,也不敢這麼搞,周和菊這話就有些誅心了。

韓琦眼睛微微一眯,一股殺氣直接滔天而起,作爲軍政兩方的首腦,甚至親自上過戰場的韓琦,所表現出來的氣勢,不是每一個人能夠抵擋的。

周和菊也是同樣,他甚至在保守派的派系之中,也不是什麼來不得的要緊人物,否則的話,也不會被派到靈州了。

保守派很清楚,這個時候,任何一個保守派的大員,前來靈州的話,說不定,就被韓琦抓住某一個機會給處理了。

周和菊暗道不好,他的地位並不高,還沒有經受過參知政事這個級別的怒火,特別是韓琦這樣,殺伐決斷,在軍政雙方都有涉獵,立刻後退了幾步的,不敢說話。

在韓琦的威風之中,能夠還保持平靜的,真的不多,就在這些人,以爲韓琦要接機發火的時候,韓琦突然收回了所有的氣勢,反而轉身,把手中的鐵鍬交給了一個牧場的主管,然後走過來,說道:“終於憋不住了吧,我以爲你們已經看出來了!”

韓琦的氣勢收攝,這才讓周和菊能夠平復下來,不敢再有之前態度,保持了較低的態度,有些不解的說道“看出來什麼?”

不但是周和菊一頭霧水的,其他人也是一樣,韓琦張開的氣勢,其實在表明,韓琦如果想要壓住他們,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別說是他們,三四品,甚至二品大員,面對着韓琦的怒火,能夠平靜的回話的,也沒有幾個。

那麼不是消遣他們的,那是什麼,韓琦的意有所指,到底是什麼。

可是冥思苦想之下,卻沒有任何的收穫,來到這個位於西平府附近的牧場,他們都看到什麼了,牛羊都沒有,只是一個牛棚,加上一些打掃衛生的人員,韓琦跟這些人似乎說了些什麼,可是他們對於這些毫不關心,也就沒有在意。

韓琦冷笑的看着一衆的保守派,說道:“既然你們不明白,那麼我就給你們點明白,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跟我來吧!”

保守派點點頭,旁邊的那些保持中立的,也有些好奇,他們比起保守派更加的奇怪,韓琦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的。

不過韓琦的這個牧場還真的是不錯,沒有他們印象之中,牧民那種骯髒的,到處都是糞便的景象,堆積的糞便的的,分成了幾個部分,最早堆積的,已經超過了30天,氣味已經發散的差不多了,最後的,還是很臭,他們距離的遠,也沒有去看,所以不知道這些到底是爲什麼

韓琦帶着他們進入到了一間房子,其他人早就被清理乾淨了,然後站在案臺前面,峨然道:“你們知道,一頭牛,一匹馬,一天要吃多少東西麼?

吃東西,任何生物,牛馬,甚至包括人在內,都需要吃東西,這是一個的常識,幾個年輕的官員,甚至以爲韓琦這樣還是在羞辱他們,氣的臉都漲紅,卻沒有多說什麼,反倒是爲首的那個周和菊,有些經歷,他似乎意識到了什麼,說道:“牛馬的飼料,怎麼把這個給忘了?”

旁邊一個年輕官員,不了情況,在旁邊悄悄的問道:“牛馬吃的很多麼的?”

大部分不太瞭解,瞭解的幾個,也是一副愕然的樣子,他們分明想到了什麼的。

韓琦已經不給他們機會了,怒火如潮,一層層的壓在他們的身上,道:“你們以爲呢,爲什麼,只有遼國和西夏,有大規模的騎兵,雖然說,之前獲得騎兵,也很困難,可是真的要花費力氣,也不是很難,可是爲什麼北宋沒有,你們都想過麼?”

“還有,靈州和議已經這麼長時間了,我們也弄來了一批超過5萬的真正的戰馬,還有其他的一些千里駒,你知道爲什麼樞密院沒有向我要麼?”

這個問題跳躍度有些太大了,直接從眼前問題,跳到了軍事上面,在座的人,有過樞密院經歷的都不多,更別說這樣的軍國大事上面,包括中立的那些人,也有些面面相覷的。

看到茫然不知衆人,韓琦嘆息一句,最終無奈的道:“你們總考慮到帶走這些牛馬,考慮過沒有,你們要怎麼帶走,要準備多少糧草!”

點到這個份上,最終的結果才豁然開朗,沒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些大型牲口不比軍隊,卻比軍隊要更加的麻煩。

周和菊臉色發青,說白了,這也是他忽略了,只是想到用釜底抽薪的方法,將韓琦一軍,卻沒有想到,這一軍沒有將到韓琦的身上,反而將到他們所有人的身上。

周和菊在剛剛入仕途的時候,曾經在樞密院工作過,雖然只是一個小官,卻也接觸過了跟牛馬相關的一些工作,當時處理的是一些軍事調動的後勤補給,只是一個基層的小官。

北宋缺馬,可是在軍方,總體而言,馬的數量不少,在精銳的禁軍之中,還是有超過500騎的騎兵的,在軍事調動之中,在調動三四個軍的精銳禁軍的時候的,馬的數量還是不少的。

單純騎兵營,加起來也有2000多人,加上親衛,信使,還有將領的馬,1萬人,總要有兩三千匹,這樣的部隊,每一次出征,耗費都要比的普通的禁軍高出幾倍,當時他還是很奇怪,年輕的時候,還以爲,真的發現了貪腐。

貪腐,這並不是當時他本職工作,貪腐也是立功的方法,一旦發現了,當貪腐的人都被拿下,不就是他的機會。

有野心的他,當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甚至還專門上了奏摺,把這件事情,奏報到了御史臺。

結果,卻鬧了一個大風波,御史臺直接轉給了樞密院,然後層層壓下,被司官斥責,當時他還很不服氣,只道是官官相護,說不定這個貪腐的後臺就是這個司官。

如果當時他這麼做了,恐怕他的仕途就到此爲止了,他還是有些小關係,當時,被知道情況的一位師長,專門指點了一下,他就明白了自己所犯的錯誤,沒錯,沒有貪腐,騎兵的消耗,比起普通的步兵來說,最少是5倍的,一個人或許比一個人能吃,多上一倍已經很可怕了,那麼剩下的3倍,就是馬吃的。

馬在平常,不可能吃糧食的,可是上了戰場,必須要補充糧食,大豆和草料,這樣才能夠保持馬力,讓馬發揮出最大的效果,一個3000匹的馬,已經可怕到了這種程度,現在是多少呢?

800萬頭牛,500萬匹馬,還有1300萬頭以上羊,這些中型大型的牲口,到底會消耗多少食物,如果不準備妥當,會弄成怎麼樣的結果,人沒有了糧食,是會餓死,牛馬沒有了草料,難不成,就能夠活下來麼?

第二百七十八章 複雜心情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六百一十章 海戰爲先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二百七十章 長弓入禁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