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

廣闊的草原上,一輛馬車正在疾馳,保守派在周和菊的帶領下,有些落荒而逃,路上不是說話的地方,所有人都一臉的陰沉。

他們沒有使用西北方面的車伕,而是自己帶來的,大概走出去2裡地之後,停下了腳步,周和菊還沒有說話,幾個年輕一點的,就直接問出來,到底是什麼回事。

言語之間非常的不客氣,周和菊沒有說話,旁邊一個30多歲的官員,直接插口,幫周和菊說道:“不能怪老周,這個方案,本就是沒辦法實行的!”

懂行的也有,周和菊頓時壓力小了很多,如果全部都是不懂的,他要說服,就很難。

在這位官員說完之後,就主動的分析了韓琦的話,還有他在樞密院,對於一些騎兵消耗的瞭解的。

在北宋,能當官的,有幾個笨蛋,年輕一點的,也是年輕氣盛而已,周和菊這麼沉重的解釋了一遍,所有人都驚呆了,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的。

“牛馬的消耗,真的這麼大麼?”一個不願意承認失敗的青年官員,還有些不甘心的說道。

可是就他本人來說,已經相信了這一點,都是保守派的官員,都被派到這裡,執行這個任務,他們之間,是不存在本質的分歧的,沒有必要在這個方面,替韓琦說話。

同時按照常理,身材高大,健壯一點的漢子,總是要比身材矮小,體態瘦弱的多一點。

北宋的馬整體也比人更大,更不用說來自西夏的高頭大馬,站立起來,甚至比一個人都要高,更別說牛了。

一般的人,能夠有1石多的體重,已經算不錯了,可是牛的體重,起碼就是八九石,重一點的,甚至超過了12石。

體重不代表飯量,卻不會比一個人吃的少,哪怕只是和人吃的一樣多,2000多萬頭的牲口,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一瞬間,所有的希望都化爲了泡影,這種打擊比之前更大,這是充滿了希望,卻被直接抹殺的希望,你費勁千辛萬苦想到的那一條路,本身就是一條死路。

接下來,在迴歸帳篷的一路上,車子裡面,沒有任何的交談,所有都在想着自己的未來。

年輕一點的,有家族作爲後盾的,還好一點,他們有時間,等待着東山再起,可是對於周和菊這樣,超過40歲的官員,已經沒有任何的希望了,等到十來年後,時過境遷,再從中級四五品的官員開始升麼?

如果,這個歲數,他是一個州郡之首的話,因爲沒有見到很多的世面,或許會以四五品官爲一個終點,可是在汴梁,他甚至在北宋幾個最高的機關之中,都做過一任,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最少也是一個三品,這就差別巨大了,這一次的失敗,幾乎永遠沒有重新的機會了的。

回到帳篷,郭天看到垂頭喪氣的衆人,不用問就知道結果了,問道:“怎麼了,韓琦又耍了什麼陰謀詭計!”

周和菊沒有說話,失魂落魄的回到自己的帳篷,一個跟郭家交好的,小聲的把郭天拉在一邊,簡單的解釋了一邊,郭天也是大驚失色。

他完全沒有想到,最終的結果會是這個樣子,這也太匪夷所思了一點吧。

他自以爲是聰明才智,看出來的問題,卻完全沒有被韓琦的放在眼裡,毫不客氣的說的,等於韓琦就擺着一個陽謀,那些牲口,是一個坑,沒有一個完善的準備,別說是幾千萬的弄走,就算是幾萬,也都不容易。

剛剛在帳篷之中,在等待周和菊他們的時候,郭天他們也做了一些設想,中間舉出了一些例子,可是再怎麼多的設想的,都不可能跟現在這樣,這讓他們無所適從。

去過牧場的,垂頭喪氣回到了帳篷,郭天跟幾個相熟的,卻待在哪裡沒動,好半天之後,郭天突然的狂笑了起來。

一邊同僚,以爲郭天被現在的情況弄的癔症了,趕緊想要叫醒他,卻沒想到的,郭天咬着牙說道:“即便是如此,我還要試一試!”

旁邊的人不敢得罪郭天,卻還是想要勸說一下,可是他剛開了一個頭,卻被郭天打斷了:“還記得牛馬大會麼?”

“牛馬大會?”

他們就是因爲這個牛馬大會而來的,當然知道牛馬大會,可是爲什麼郭天提到牛馬大會,藉助着牛馬大會的問題,無論從正面,還是從側面,已經證明沒辦法的前提下,再提它有什麼用麼?

郭天的臉上,卻是一臉的猙獰,似乎是從牙縫之中擠出來一樣,一字一句的說道:“把商人們弄過來的,不是說,渭州牛馬大會,還有之前交易,不是也交易了上百萬頭各種牲口麼的?”

這是公開的消息,無論是渭州牛馬大會,還是後面的靈州交易,這都是龐大的,總量超過了3000萬貫的成交,極大的支持了整個靈州水利的建設的。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沒有這個海量的交易,現在的靈州水利,根本不可能這麼的順利。

3000萬貫的交易,就代表着最少200萬頭以上大型牲口,在郭天看來,200萬頭都順利的弄走了,聽說立刻排上用場了,還賺了不少的錢,這些商會都藉助着這樣的機會,擴大了不少經營範圍。

200萬頭都可以做到,2000萬頭,沒有理由吧,在郭天簡單的想法之中,並不意味200萬,比2000萬困難多少,他甚至沒有去考慮,從渭州牛馬大會,到靈州交易,前前後後,準備和中間直接經歷的時間,已經超過了3個月的時間。

旁邊人不敢說話,他們之所以湊在郭天的身邊,就是因爲郭天的背景,他們是官,或許商人在他們的眼裡,也沒有多重要,可是像郭天這樣,絲毫不以爲意,還真的是少數。

這一點,就不得不提到變法派跟保守派的區別了,變法派以范仲淹爲主,之所以來的這麼猛,卻消退的那麼快,一個根本性的原因就在於,他們除了官位本身,還有來自仁宗的支持之外,就沒有別的力量。

在失去仁宗的支持,同時,又失去了官位之後,他們能夠動用的力量很小。

可是保守派不一樣,不願意改變,往往是那種既得利益者,他們已經在舊制度之下過的非常的好,甚至侵佔了原來屬於別人的力量,這樣才能夠發展的好,這種情況之下,變法派就是他們最大的敵人。

保守派的背後,全部都是守舊的大貴族,大地主,這個時代,是以官和貴族爲貴的,商人們的地位略微有些提升,可是儒家士農工商的地位,他們還是在最底層,對於穿衣服的顏色和種類也都有控制。

哪一個到了一定程度的大商人,每年的流水超過千萬,可是他們地位,依然不是很高,沒有一定的背景,說不定,就會被吞掉,他們的背後,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後臺。

一般的官員,或許會成爲的一般的商家的後臺,到了一定層次的商人,他們的後臺,要麼就是這些大貴族的本身,跟這些大貴族們,也是有些聯繫,或許,在北宋官方無法解決,但是從上到下,官方和商人一起,應該是能夠給出點東西。

郭天回去之後,直接動用了家族的關係,找了一批商人過來。

不得不說,郭氏將門,在整個北宋是很有影響力的,郭天甚至沒有回報家族,直接用他的名刺,找了位於京兆府一些商人,很快的,連7天都不到,連他們聯名給汴梁上書的要求,還沒有回信的時候,這些商人就抵達了。

郭天對於商人的態度,就沒有那麼的和顏悅色,他在把商人糾結在一起之後,立刻趾高氣揚的宣佈,讓他們想辦法,把2000萬頭牲口給弄回中原去。

這些商人,真的是一頭霧水,什麼2000萬,這是開玩笑麼?

在聽完了郭天傲然的說法之後,這些大商人才愣住了,他們也算是財大氣粗了,可是在官府之中的地位,真的是低得可以,都已經在渭州牛馬大會和靈州交易上面,掏出了大量的真金白銀之後,卻還是對靈州和議的消息一無所知,也就是到了郭天這裡,纔得到了確切的消息。

這個消息很重要,起碼對於商人而言,這都是未來的空間。

哪怕是之前的渭州牛馬大會,還有靈州的交易,他們所交易的牛馬,只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一部分,還有最少2000萬牛馬羊,牛馬加起來都超過了1200萬。

誘惑啊,巨大的誘惑,這是何等龐大的一個財富,如果這個財富,掌握在他們任何的一個人的手中,最終帶來的利益,到底會是怎麼樣的。

郭天對於這些商人有些高傲,卻還是知道輕重緩急的,連忙許下巨大的承諾,說的是天花亂墜。

可以不客氣的說,如果真的按照他所說的,商人們,幫助他完成了這麼一個心願之後,可以獲得的幫助是巨大的,甚至有郭氏將門的友誼。

誘惑雖然很大,許諾不可謂不高,可是這些商人還是保持着輕型的頭腦,最終,他們還是把這個誘惑給剋制掉了。

能夠被郭氏看上的,不能說是十大西北商人之中,最強的那幾個,卻也差不多,其中最少有2家,還全程的參與了渭州牛馬大會和靈州交易。

沒參加過的,或許不會認爲,其中有多少困難,不就是牛馬麼,只要官府拿到手中,他們不就順帶帶過去,到了京兆府,或者汴梁,還可以吃到手裡,海省了一大筆的路費。

正因爲參與過,特別是牛馬大會和靈州交易的親歷者,他們很清楚,之前的做法,有多麼的不容易。

在牛馬大會之中,因爲他們的努力,加上西北的宣傳,集合整個北方的商人,包括1500家有名有姓,數量龐大的商人,還有幾十萬的人,這才把渭州牛馬大會給消化掉了,看起來,沒費多少的功夫,可是之前的幾個條件,少了任意一點都不行。

渭州之後,得到了巨大的馬和馬車,纔有了後面的靈州交易,可是他們到靈州的人是少數,差不多隻有大商人的三分之一,交易總量基本持平,卻是以牛爲主,這樣的交易,就少了三分之一,數量卻多了很多的的,這種情況之下,對於他們的控制力度,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之前的牛馬大會,並沒有出事,可是之後的靈州交易,出事的可不少,四五個商人合夥,把幾千頭牛弄回去,還是把不少牛羊都殺掉的,作爲肉存在,這樣才能夠把東西給弄回去。

就算如此,幾千頭,已經讓他們焦頭爛額的的,到了京兆府,他們甚至動用了部分糧食,大豆,這才把他們硬接下來。

在商業上面,他們爲了未來,更高的利潤,比如說,把牛送到合適的地方,更適合開墾的地方,這部分的收益,都可以拿回來,哪怕明面上虧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就算是這樣,到了後期,爲了追求數量,他們還出現了巨大的問題,大規模的事件都出過好幾次,其中幾個倒黴一點的商人,甚至一下子傾家蕩產了。

不但把之前賺到的,都給虧進去的,還差點惹了官司,幾十年的努力,一下子,都灰飛煙滅了。

一百多萬頭牛,都出了這麼大的問題,這下之後,伴隨着靈州的需求減少,這個商路是斷絕的,他們或許不知道,靈州到底有多少牛羊,可是看靈州的架勢,只要他們買,就賣的樣子,遠沒有到極限。

可是之所以沒有做,就是因爲風險很大,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並且把之前獲得的牛羊,給消化一點再說。

連商業運作,明擺着賺錢的牛馬,都做不下去的前提下,同意郭天的要求,那纔是見鬼了。

郭天的許諾,只要稍稍有些商業上面的經驗,都知道不靠譜,甚至郭天本人,也不具備那些權利。

他們之所以接到了郭天命令,這麼快的到達靈州,那是給郭家的面子,對於這個嫡系的郭家子弟保持了尊重的,可是要讓他們爲了這麼一個子弟,賭上身家性命,那是絕對不可能。

一個商業的運作,都有巨大的風險性,如果換成官府來做的話,就更加是如此。

不過,明知道這個不靠譜,卻也不能就這麼的生硬的就拒絕,那會給他們帶來大麻煩的,這個郭天,是一個紈絝子弟,紈絝子弟他可不會管怎麼能辦不能辦,真的要壞他們的事情,他們也很麻煩。

幾個商人,私底下交換了一下眼色,此時此刻,不用多說,就知道彼此之間的想法。

很快,其中最大的那個商人,站出來說道:“郭少爺,我們能不能商量一下!”

“商量?”郭天臉色一喜,他絲毫都沒有意識到,商人們商量的是應對他們的對策,果然,幾個人嘀嘀咕咕的半天之後,這纔過來,還是剛纔的那個商人站出來說話。

“郭少爺,我們商量了一下,是可以做的!”

郭天臉色一喜,大聲說道:“很好,那就趕快做,我也會給中樞那邊催促一下,讓他們下達調令!”

看到郭天明顯偏題,這個商人也是一臉的懵逼,好在,經驗豐富的他,立刻的說道:“郭少爺,先彆着急,我們說能夠運走,是有前提的!”

“前提?”郭天臉色不悅,說道:“這麼麻煩,說說吧!”

感覺到郭天不善的目光,商人們還是硬着頭皮,把剛剛商議的結果說出來:“是這樣的,我們計算了一下,牛馬要有良好的照顧的,保守下來,一頭大型牲口,起碼要投入的1.5貫左右。”

“什麼?一頭1.5貫,你在開玩笑麼?”旁邊一個年輕官員,失聲的說出來。

此時郭天,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扭頭問道:“怎麼了,謝運,1.5貫很多麼?”

謝雲苦笑了一下道:“單純一個1.5貫,不是個大數目,恐怕連樊樓上,一道菜的價格都不夠,可是郭少,這可是2000萬頭啊!”

2000萬頭,郭天愣了一下,立刻怒道:“你們當我是傻的麼,難不成牛馬羊都是一個價麼的?”

商人們早有準備,開始一點點的列出來的,人員的成本,牲口的成本,這或許對於沒有過經歷的人來說,有些困難。

這些商人可是剛剛經歷過渭州牛馬大會和靈州交易的,有些甚至兩次都參加了,特別是後者,也是從靈州過去,很有參考性。

一條條一列列的列出來,從人員的耗費,數量龐大的牛羊馬羣,需要的人員也相當的多,人吃的,牛馬吃的,加上在路上,特別是經過農田需要注意的地方,這些加在一起,1.5貫還算是少的,對於牛馬,一趟下來,都不止2.5貫了,這個1.5貫是平均的數字。

郭天的臉色有些發綠,他有些感覺,似乎他又辦了一個蠢事,有心發火,卻發不出。

這時候,商人的最後一句話,在一度的給他一擊,一次性包括羊在內牲口,一趟的總數,不能超過80萬,否則,就無法統御,容易出現很多意外的情況。

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態度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八十二章 英格蘭長弓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二百六十章 講述棱堡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