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

薛玉已經離開了,仁宗呆坐在哪裡很久,一直到內監過來告知他,晚膳的時候到了,他才清醒過來。

晚膳沒有吃多少,滿懷心事的仁宗,更多的是在考慮,通過薛玉,知道了趙信的一些東西之後,心中的難受消退了之後,新的考量升起來了,是全盤按照趙信所說的去做,還是別的,他必須要拿出最好的解決方案。

實際上,在叫薛玉來的時候,仁宗心中已經下了決定,一個保州兵變影響還可以,最少說,可以在道這麼一級給控制下來,可是更多呢?

從繼位開始,仁宗在位20年,可是已經下達了幾次罪己詔了,其中有一次,還是因爲兒子死了,當時的他,還在考慮,爲什麼他的子嗣這麼的艱難,還這麼容易夭折。

不過,子嗣艱難或許只是一個方面的,跟多的,恐怕是有心人吧。

張淑媛的事情,已經調查的差不多了,作爲獨寵內功的后妃,她的很多小動作是仁宗想不到的,不但她被處理了,背後的家族,甚至沒有牽扯到這件事情的人,也都被一一處理。

不是什麼高官,也不是什麼參知政事,一個后妃的裙帶關係,仁宗有足夠的能力處理他,這樣,也難消仁宗的心頭怒火,因爲根據考證,最少有2個子嗣,還有四五個疑似懷孕的宮女,都被她給處理了。

真的無所不用其極,虧仁宗還以爲她溫柔賢淑,誰知道是個蛇蠍的女人。

未來後宮會不會出事,仁宗不知道,但是20年的皇帝生涯,見慣了種種刀光劍影,他很清楚,哪怕趙信天賦異稟,只要他只有這麼一個孩子,就會有人虎視眈眈,保州兵變這樣的事情都弄出來了,還有什麼不敢的。

趙信再怎麼的出色,總是一個孩子,在特定的場合之下,可能一個強壯一點的宮女就能夠傷害到他,更別說什麼下毒,刺殺之類,只有給的起報酬,肯定會有人鋌而走險的。

就跟這一次保州兵變的結果一樣,最終歐陽修和韓琦的奏摺都在標識,整個保州兵變的起點,就是哪個韋貴。

怎麼看,韋貴也不像是想要造反的,一個年輕軍官,甚至祖上還是望族,韋莊啊,北宋文學發達,在唐詩的基礎上開發出了詞,可是並不代表詩人不重要了,只不過不是主流而已,真正的詩還是傳世的,比如說,蘇東坡大名鼎鼎的題西林壁,這些詩的地位也非常的高。

韋莊不但是留下了不少傳世詩詞詩人,也是一個當到宰撫的官員,更別說韋莊的出身,玄宗時期在想韋見素的後代,這同樣是歷史上的名人。

這樣的人,還有不小的前途,爲什麼要造反,看他之前的履歷,看之後的一些佈置,他不是頭腦發暈的,在保州造反,明顯是沒有意義的。

可是他不但造反了,還聲勢如此浩大,最終,當造反失敗,他不是投降,尋求那麼一絲活命的機會,而是直接自殺,當場身死,在尋找他的家人的時候,卻發現所有的近支,都不知所蹤,留下了一批不知所云的旁支,還有幾個看守家宅的老僕人。

這代表着什麼,有人許諾了比他前途更高的東西,爲了這個東西,他不惜身死。

連韋貴這樣的名門後代都會被收買,其他人怎麼可能脫離,仁宗不敢想象,放任這種事情發展下去,整個北宋會變成什麼樣。

這還是在關鍵地區,在重兵雲集的地方,如果是在江南,薄弱的環節,如果再有一場的大規模災害,仁宗都不敢想象,當烽火處處的感覺是什麼樣子。

感性上面,他不願意自己的兒子,退出這個皇位,從理性的角度上面,他還就不得不這麼做,除非他願意冒着江山基業毀於一旦的危險,更別說,趙信還拿出了辦法。

仙術,這麼不可思議的東西,讓人難以相信,可是無論是證據,還是趙信拿出來的東西,都讓他期待,纔到了苗家莊那麼點的時間,還是在什麼都缺乏的前提下,就弄出了長弓和棱堡,這兩個對於北宋有深遠意義的東西,在他的支持下,給予足夠的人員,給予足夠的資金,會是什麼樣的?

仁宗隱隱覺得,這個兒子,一定會給他一個眼前一亮的變化。

用力的把手按在桌子上,這個決定已經下達了,可是對汝南郡王沒有恨意,那是騙人的,哪怕沒有證據,最終之目標全部指向他,那麼給他添亂也可以,甚至是找點補償,這也是趙信在心中說明的。

趙信在心中說的委婉,可是長期做皇帝,趙信的意圖已經相當的明顯了,皇子的身份,並不是以趙昕的死而告終的,起碼汝南郡王一派的都知道。

仁宗所要做的,就是通過一些秘密渠道,擴散消息,讓一些有心人都知道,這些人知道了,他們敢對趙信下手,高層的力量被擋住了,並不代表趙信就平安無事了。

這個信息,最多就是最高層,甚至在他們的派系和族裔之中,也只有少數人能夠知道,或許他們會約束,但是約束不及呢?

爲了保證趙信的順利發展,必須給一個身份,一個可以威壓住地層,最少是州府一級窺視,那麼,唯一的選擇,就是勳爵。

趙信在其中也說了,能夠有個子就夠了,當然了更高的更好。

勳爵同官職不一樣,官職需要看科舉,看能力,看引薦,可是爵位,那就是絕絕對對的依靠出身了的。

一個不聞一名的普通人,一下子被升到公侯的位置,這不是天方夜譚,只要後宮級別提升,那麼蒙蔭子女,長輩,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現在趙信的身份是苗定,苗家庶子四少爺,本來只是一個隱藏身份,卻可以把苗定提升到嗣子的位置,然後,提升苗淑妃的級別,從淑妃提升到貴妃,他的父母可以封公,嗣子之類的,也可以成功達到子,甚至是伯的程度。

作爲外戚,獲得一個比身份高的爵位,原則上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需要宗人府的同意。

以前,仁宗沒有信心,可能最終爭奪的結果,可能是男,或者是將軍之類,可是現在,已經做出了決定,仁宗相信,用這個作爲交換,汝南郡王會同意的,甚至會積極的推動,因爲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猶如天上掉餡餅一樣。

那麼趙信的起點,起碼是伯,當然了,最高也是伯了,不可能一步封侯,但是趙信並不是只有這一個,在心中,還寫道,跟韓琦已經商議結束,會把這一次保州兵變的大部分軍工,都交給他,這可是平叛的軍功,實打實的四五千的斬獲,還有最終拿下城牆,拿下保州城的功勞,這一切加在一起,那麼封個候是沒問題。

雖然爵位都是超品的,可是伯以下,真的沒有什麼意義,一般的勳貴,內閣大臣們,大多數都能夠討來,封妻廕子,可是到了侯就不一樣了,那是一個巨大的界限,宗室之外,很少有直接封侯的。

這是一個重要的界限,將軍萬里覓封侯,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些詩詞的流傳,讓候這一個級別,成爲了一個非常特別的級別,不是軍功不給封侯,這一點,在北宋也有很大的市場,如果不是趙信商議好了軍功,就算是跟汝南郡王交換,都未必能夠拿到這個候。

封爵是前提的條件,而一個外戚的基礎,也必須要打好,趙信首先,通過一些渠道,聯絡到了苗淑妃的父母,他們是知道趙信身份的,開始覺得,把趙信當成嗣子有些越軌了,可是仁宗執意如此,他們也無可奈何。

然後,就是貴妃,貴妃作爲皇后坐下第一后妃,實際上,也就是比淑妃高一個檔次而已,皇后,貴妃,淑妃,德妃,是後宮四妃。

在趙昕出生之後不久,仁宗就曾經跟淑妃提過,要晉升她,只不過與世無爭的淑妃拒絕了,然後有多了張淑媛,最終是不了了之,這個對於張淑媛來說,絞盡腦汁,甚至不惜暗中害人,都想得到的位置,對於淑妃來說,只要她想,就一定能夠得到。

實際上,這個過程比仁宗想象的要快,皇后哪裡沒有阻攔,在內外府也沒有什麼問題,畢竟,皇長女,皇子都是淑妃誕下的,貴妃,是實至名歸。

仁宗接口財務問題,沒有大操大辦,在一個簡樸的儀式之下,淑妃變成了苗貴妃,而接下來,順理成章的,開始加封苗家人,其他都正常,淑妃的父親,爲國公這沒問題,母親封了一品誥命,可是在不應該出現的地方,出現了嗣子苗定的名字,雖然偶爾也有加封子女的,可是一個貴妃,卻比較少見,同時這個份位更高,一下子訂到了伯的位置,這不是在開玩笑麼。

仁宗沒有理會那麼多,在做好了這一系列的事情之後,他通過秘密渠道,把一些意願,傳遞了出去。

核心就是一點,汝南郡王必須全力以赴,推動苗定封伯,之後,趙昕就是苗定,退出皇位的爭奪。

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北熱潮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八百二十章 培訓科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三百六十二章 800里加急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