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出使蘭州(三)

一名中原話說得極好的回鶻官員,勸着幾名受傷的黑雕軍,道:“這純粹是一個誤會,放下武器吧,我們保證你們的生命安全。”

一名黑雕軍軍士答道:“少說廢話,要我們放下武器,等下輩子吧。”“殺人不過頭點地,我已經賺夠了,放馬過來啊。”

葛薩見五人不投降,手下回鶻軍士也紅着眼看着他,葛薩一揮手,道:“活捉他們。”

二十多名回鶻軍士手持帶着彎鉤的長槍,從隊中躍出,逼近黑雕軍軍士,五名黑雕軍軍士拼死反抗,可還是紛紛被彎鉤拖側在地,回鶻軍不給他們自殺的機會,一個黑雕軍軍士側地,三四個悍勇的回鶻人就迅速撲上來,把黑雕軍軍士按住。

葛薩軍帳內,葛薩黑着臉走來走去,咄羅、僕骨等將領都把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葛薩轉了十幾圈後,停下腳步,道:“現在絕不能和黑雕軍發生衝突,必須要給黑雕軍一個交待。”

僕骨最爲老成持重,他最怕和黑雕軍貿然開戰,聽到葛薩如此說,贊同道:“劉成通逃了出去,不知他何時能回到鳳州。若戰事一起,蘭州回鶻兩面受敵,極爲不利,我建議馬上派出使節,帶上兩百匹戰馬,向侯大勇賠罪,穩住黑雕軍。”

咄羅憤然道:“憑什麼給侯大勇賠罪,這次衝突是意外,黑雕軍死了十五人,我們回鶻兒郎也死了十八個,大家也算是扯平了。”

葛薩打斷咄羅的話,道:“漢人不是有句話,叫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們不要逞一時之快。讓全局陷於被動。”

咄羅臉漲得通紅,大聲道:“給我三千人馬,我守住隴西,黑雕軍就動彈不了,上次我們進入秦州,吃虧在沒有糧食。難道我們回鶻勇士當真怕了那些懦弱的漢人嗎?”

僕骨冷笑一聲:“懦弱,今天的事你是看見的,黑雕軍軍士懦弱嗎?”

在回鶻軍中,僕骨的資歷比咄羅深得多,咄羅曾在僕骨手下當過兵,他不客氣地對咄羅道:“我們回鶻和中原交好了一百年,自有其中的道理,突厥強大吧。人那麼多,地那麼寬,現在哪裡去了。”

咄羅不敢和僕骨爭吵,沉着臉不再說話。

葛薩下定了決心,道:“僕骨將軍說的有道理。趕快派出使節,帶上戰馬,到鳳州去穩住侯大勇。”

衝出回鶻軍營地劉成通。跟在兩名黑雕軍騎手的身後,馬不停蹄地向東南方向逃跑,跑了十多裡後,回鶻騎兵仍緊追不捨,劉成通三人拐進一座大山後,棄馬上山,鑽進森林。才把回鶻追兵扔掉。

劉成通躲在半山腰上,眼看着回鶻騎兵沿着山溝慢慢地向北而去,最後見不着人影,才鬆了一口氣。

事起突然,劉成通根本不知事情真相。只是憑着本能在逃跑。得知衝突真相時,劉成通捶胸頓足一番,可事情已經無法挽回。

兩個黑雕軍軍士有些無奈地看着這位掌書記。三人無言在半山腰坐了好一會,劉成通才緩過勁來,沮喪地道:“事已至此,責怪誰也沒有用,我們趕快回鳳州,把事情經過報告節度使。”

一名軍士取出隨身帶着的地圖,向遠處望了望,然後用樹枝在地上畫了各簡單的路線,道:“戰馬丟了,步行回去有些麻煩,非得走一個月不可,這是最近的路線。”

劉成通站起來,使勁踢了一腳身邊的大樹,道:“當斷不斷,自食其亂,我們立刻動身回鳳州,千萬不要因爲此事引起黑雕軍和回鶻軍地衝突。否則,我這個使節的罪過大矣。”

三人下山後,一路翻山越嶺,向鳳州方向急趕。

兩天過後,三人已經走得灰頭灰臉,餓得前心帖着後心,在第二天傍晚,才遇到一戶不知是哪族的牧人,雖然語言不通,牧人還是熱情地讓他們吃了一頓飽飯,並讓女主人做了一個大餅子,給三人裝了幾個水皮囊,讓他們帶到路上吃、喝。

劉成通身上帶了一些周元通寶,臨走的時候,他拿出周元通寶以表示感謝,被男主人斷然拒絕了,推辭幾番後,男主人開始變臉色了,劉成通明白他是真不要錢,只好作罷。

劉成通是個讀書人,在詩書中,周邊少數民族都是蠻族,需要中原文化的教化,劉成通以前沒有接觸到具體的胡人,也對此深以爲然,而此時見到這家主人熱情豪爽,不圖回抱、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心中感激的同時,不禁想到大梁城內的衆多奸滑之徒,一個問題浮在腦海中:“周邊蠻族真是需要教化嗎?”

第五天,三人腳上全是一片血跡,特別是劉成通,一雙腳腫得晶亮晶亮,當三人站在一個不高地山坡上,遠遠地看見了蘭州城時候,劉成通再也走不動了。兩位黑雕軍軍士身體卻健碩得很,十里越野早已成爲黑雕軍訓練的家常便飯,走五天路,且爲照顧劉成通的速度,走得並不快,對他倆來說並不算是大問題,只是,三天全靠大餅子頂着,兩人喉嚨裡早就伸出了小手了。

“天寒地冰的,也沒個獵物,要不然打點野物,也可以解共。”

“沒有弓箭,有個啥東西也打不着,我們從回鶻軍營衝出來的時候,怎麼沒有想到拿弓箭。”“能掏出來就不錯了,還想拿什麼弓箭,不知其它地兄弟逃出來沒有?”

兩名黑雕軍軍士有一句無一句地閒聊,提到其他的黑雕軍軍士,兩人都沉默不語。在回鶻軍營中動武,能逃出三人已經是奇蹟了,其他的軍士定是難逃活命了。

正在此時,前面草叢動了一下,一隻黃色地大狗露出了腦袋,對着三人汪汪直叫。兩名黑雕軍軍士見到大狗。立刻站了起來,抽出腰刀。

有大狗,就有狗主人。

果然,十幾個人持刀弄棍帶着弓箭出現在他們面前,成扇形圍住三人,進退之間頗有法度。這夥人都穿着皮毛衣服。不過樣式相當混亂,有吐蕃樣式,有回鶻樣式,更多的還是有點變形的唐裝。

一個長着漢人相貌、穿着回鶻服飾的漢子提着一把明晃晃的刀子,上前走了兩步,用一口流利地中原話呵斥道:“你們肯定是偷雞的強盜,把刀放下,免得皮肉受苦。”

兩名黑雕軍軍士並不答話。提着刀,警惕地看着這夥人。

劉成通向着一名身佩蘭州回鶻軍彎刀、氣度沉穩地漢子彬彬有禮地作了一揖,道:“我們三人路過貴地,不是偷雞摸狗之徒。”劉成通判斷得相當準確,此人正是這夥人的頭領。

那人不動聲色地抱拳拱手道:“在下是周家莊的周耀武。捉拿幾名偷雞小賊,不知各位可曾見到。”

劉成通道:“在下幾人纔到此地,剛剛在此歇息片刻,未曾見到其它人。”

周耀武笑道:“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相見就是一種緣分,看衆位風塵僕僕,想必走了很久吧,不若到莊上去。喝杯薄酒,歇歇腳再走。”

劉成通思忖片刻,料到周耀武並無惡意,若真有惡意,真接上前捉拿就是了。不必弄得如此複雜,見他出言相邀,便道:“如此就有擾莊主了。”

周家莊是蘭州城外最大的漢人村莊,莊內有村民三千多人,大部分是漢人,還有少數吐蕃人和回鶻人。周家莊莊主地祖上本是唐軍將領,多年駐守蘭州,吐蕃多次襲擊蘭州,擄走了蘭州城內大量人口,周家莊附近地土地多有荒蕪,周家的鄉人便不斷內地不斷遷來,耕作這一大片荒蕪的熟地,漸漸形成了規模。

吐蕃對唐作戰,起初是以掠取財物爲主,後來轉變爲以奪取土地爲主,佔了大片土地後,因土廣人稀無人耕種,纔開始擄奪人口。唐玄宗設隴右、劍南兩節度使,專防吐蕃內侵。當時雙方國力強盛,連年發生戰爭,勝敗相當,吐蕃並未得利。安祿山之亂後,唐朝的精兵猛將大多內調,邊防空虛,數年間,西北數十州相繼失守,自鳳翔以西,鄰州以北,都成爲吐蕃的領地。

吐蕃對唐人有兩種待遇,一是河隴地方未曾東徙的居民約有五十萬人,都被看作賤隸,另一種是漢人世族豪家,吐蕃人不僅保留其田產,有些人被任爲文武官。吐蕃人少,主要控制着要害之處,至於廣大的農村,就交由這些世族豪家來管理。周家莊就是蘭州城外一個漢族世家豪強,吐蕃人來了,他爲吐蕃辦事,而回鶻人來了,他爲回鶻人辦事,左右逢源,側也在亂世中護得了莊園百年平安,周家莊主也在莊民中極爲威望。

近年來,回鶻勢力漸漸弱,渭水大敗地消息早已在蘭州傳開,周家莊二子在蘭州城內爲官,周耀武自然也得到了消息,他從三人的衣着、談吐,判斷出三人定是大周官員,雖不知其來意,還是有意接納。

周家莊就在山腳,很快就來到了莊子。初看之下,周家莊和隴西的普通漢家村莊沒有多大區別,但是,進入內莊之後,叉道縱橫,房舍擺佈就如軍隊的陣形。

劉成通、兩名黑雕軍軍士到了莊上之後,周耀武令人準備吃的,同時,讓人去請老莊主。一會,幾個莊丁端來幾大盤羊肉,劉成通走得實在辛苦,又是好幾天沒有吃過飽飯了,他沒有了讀書人地斯文,拿過一大塊羊肉,狼吞虎嚥起來,劉成通如此,兩名黑雕軍軍士更不必說,很快,幾大盤羊肉就見底了。

老莊主是個慈眉善目的老年人,穿一件回鶻人常穿的翻毛皮服,戴着一頂六角帽,略有些發福,從內堂出來,一進大廳門,未開口,先打了個“哈、哈,”道:“難怪昨夜夢到喜鵲。原來今天有貴客進門。”

劉成通滿嘴是油,有些不好意思地道:“看我吃得真是狼狽,有辱斯文。”

老莊主笑道:“大塊肉,大碗酒,纔是真正男兒,三位吃得爽氣。我見着也高興。”

老莊主話鐸一轉,突然問道:“兩位壯士身着鎧甲,精壯強橫,定是軍中之人,君之言行舉止,定非凡品,恕我冒昧,君是大周地官員吧?”

劉成通知此事隱瞞不過去。委婉地說道:“我是大周朝雄勝軍節度使麾下小吏,正準備回鳳州。

“一百年,終於在周家從兒劍故國官員了,受我一拜。”老莊主說完就翻身跪下。劃成通推辭不過,坐在堂前。受了老莊主的大禮。

老人起身後,道:“周家祖上是晉州人士,爲唐軍折衝都尉。蘭州淪爲胡地之後,周家也這裡也住了上百年。”老莊主表情變化極快,眼中似乎掛着淚花,“陷於胡地百餘年,心思故國啊。”

劉成通很是驚訝,道:“祖上是唐將。”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想我祖上爲唐將之時。三千鐵甲,就可縱橫甘、涼十一州,我輩真是愧對先祖。”

劉成通這一路上,遇到不少漢人,聽老莊主說得動情。也有些感慨:“漢唐榮耀,早已隨風而散了。”

三人在周家莊休息半天,劉成通和老莊主談得甚爲投機,但是劉成通急於回鳳州,謝絕了老莊主挽留,帶足了水和糧食,騎着老莊主送的快馬,在一名熟悉路線的莊丁帶領之下,迅速進入了周境。

鳳州衙門的小書房裡,侯大勇靜靜地聽了劉成通的報告,他已經數次立起了眉毛。

侯大勇沒有對雙方意外事件多做評論,也沒有責怪他,反而詳細詢問了老莊主之事:“周莊主說,蘭州、甘州、涼州等地,象他這樣地莊園還有不少,回鶻人基本上不管他們?”

劉成通道:“回鶻人雖佔據了城市和一些要地,但是畢竟人數太少,村莊還是以漢人爲主。我這次從秦州出發,到了蘭州,又到了涼州之地,沿途漢人着實不少,大多心懷故國。”

“老莊主送了我很遠,分手之際,老莊主對我一人說,若大周朝兵至,象他們這樣地莊園,都會隨時聽命於大周朝。老莊主還說了一句話:盼迴歸故國,如久早盼甘露,盼了一百年了。”

劉成通說完後,侯大勇用手輕輕敲擊着桌面,許久都沒有說話,劉成通心裡直打鼓,不知節度使要如何發落自己。

侯大勇突然重重地敲了兩下桌面,似乎下定了他決心。他擡頭望着劉成通,見劉成通有些不安,站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事情辦得很好,和回鶻人衝突,責任不在你,你不要放在心裡,回去好好休息吧。”

劉成通走後,侯大勇叫過親衛,道:“請觀察判官、黑雕軍騎兵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黑雕軍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到侯府竹園來。”

“備馬,回竹園。”

侯大勇到竹園後不久,郭炯、錢向南、何五郎、姜暉、胡立等將領匆匆趕到了竹園。郭炯第一個進竹園,進來之時,侯大勇背對着他,正專心看東牆上的地圖。

鳳州侯府,在前主人的精心打造下,成爲鳳州城裡最有情調、最寬大的院子。高高地灰色圍牆,把侯府同鳳州城內的其它建築完全分開,顯示了主人在風州高高在上的地位,而在灰色圍牆裡面,種着不少老襯,還有小橋、流水、樓臺亭閣和七八個獨立的小院子,侯大勇家人不多,全部安頓下來之後,還剩下四五個獨立的小院子。

侯大勇建立軍情營之後,開始籌劃建立參謀機構。

侯大勇在鳳州侯府選了一個小院子,經過二個多月的改造,造出了一個類似作戰室的大廳,大廳東側掛着一幅製作也算精良的大地圖,上面較爲精確地標出了大周本土、蜀、唐、契丹、吐蕃、回鶻地大體位置、邊界線、山川河流及一些重要目標,南側放有一個沙盤,立體地標註了秦州及周邊地區的地形地貌。

小院子改造完畢之後,侯大勇給小院取了一個雅緻的名字:竹園。

參謀長的人選,需要有相當的文化水平,又要有基層帶兵地經驗,而最符合這兩條的,黑雕軍將領中首推郭炯。郭炯第一次顯示良好戰爭智慧,是在攻打禮彌教磁州總壇的時候,他通過一些蛛絲馬跡,判斷了磁州聖使地動向,在解決磁州聖使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此後,郭炯參加了黑雕軍所有重大戰役,經受住戰火考驗的郭炯,他已不是滄州的華服青年,而成爲受到黑雕軍主力騎兵擁戴的都指揮使。

但是,有了推行三三制和龍虎陣不太成功的經驗,侯大勇沒有明確向衆將宣佈建立參謀機構,而是從各軍中選了一些有戰爭經驗又有文化地人,來到竹園,隨時讓他們提供軍中各項數據,並不時佈置他們作一些簡單的策劃,一點一點地把參謀機構的工作加給他們。

侯大勇用一根木棍指了指隴西,道:“郭郎到了,來,先看看地圖。”

隴西,是最靠近秦州的一個城池,現由回鶻軍所控制,若回鶻從隴西出兵,不過半日就到秦州,在戰略上,對秦州周軍造成極大的威脅,侯大勇、錢向南、郭炯在一起數次談到隴西。

郭炯眼中閃過一絲亮光,道:“要動手嗎?”

侯大勇指着隴西道:“這個位置具有相當大地戰略意義,必須握在我們手裡,現在動手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正在說話間,錢向南、胡立、姜輝等將領進入了竹園。

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6章 糧食問題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13章 火燒糧倉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21章 迎娶符英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9章 疑雲重重第11章 商隊南行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16章 酒樓餞行第7章 富貴生活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8章 詔令出征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1章 飛機失事第7章 怪人王樸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4章 西軍風波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15章 高平血戰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10章 攻破總壇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4章 西軍風波第8章 詔令出征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12章 招賢納士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8章 滄州城內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