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

“對了大孫,這虎蹲炮又是何物?”

朱元璋忽然想起來剛纔朱雄英提到露樑海戰時候,所言明軍艦船上的這些武器,其中弗朗機炮既然是西洋進口,那便不必深究,但這虎蹲炮可是明軍自研,然後搬上艦船當做艦載火炮的。

既然明軍在未來能夠自研,那麼現在大概率也能造的出來。

“這虎蹲炮乃是戚繼光抗倭時”

虎蹲炮,顧名思義,就是造型跟老虎蹲着一樣的火炮,如果想象不出來那就想象一隻貓咪的蹲姿,也是一樣的,即前面是兩個前肢分別撐地,後面則是由兩個收起來的後肢和臀部作爲一個整體支撐,說白了,迫擊炮。

這東西是戚繼光改進出來的,最初的目的,就是爲了戚家軍在與倭寇的戰鬥中,能夠獲得迅猛且有效的火力支援。

但是明軍的傳統火炮,沉重不堪,上千斤的重量,基本就告別隨軍快速機動了,所以戚繼光把傳統火炮給縮短了,換到現代尺寸,只有六十多釐米,重量只有幾十斤,在《武備志》中,虎蹲炮被定義爲介於火銃和弗朗機炮之間的火力,主要採用三十兩的大鉛彈或大石彈來作爲彈藥,跟迫擊炮作爲連排支援火力的戰術地位是一樣的。

當然了,哪怕是戚繼光也不能憑空造物,縮短火炮尺寸和減輕重量,是必然要付出代價的,那就是虎蹲炮的平射射程被大大縮短了,而這個問題,則由前面的鑄鐵兩腳架擡高火炮仰角,用曲射增加的射程進行了彌補,所以虎蹲炮的改進整體上是非常成功的。

而朱雄英只是把原理這麼稍稍一說,朱元璋就聽懂了。

縮短炮管,減輕重量,加裝兩腳架.按照大明現在的能力,大批量的製造這種虎蹲炮很簡單,沒什麼技術難度。

而即便沒有所謂的弗朗機炮,不能做到上千步的遠距離平射,有這種五百步的火力,在海戰中,依舊能夠形成降維打擊,只要航速快、護甲厚,靠着火炮的射程,完全可以不斷放風箏把敵人打的找不着北。

但是朱雄英的三言兩語中,卻有些信息,讓朱元璋頗感不安。

“日後倭寇大規模作亂?可這根源又在何處?”

朱元璋有些費解,哪怕沒有現在的轉變,大明依舊堅持海禁政策,按理說不應該發生大規模的倭寇作亂。

要知道,倭寇作亂的問題現在就已經有了,但倭寇問題對於大明的統治影響可以說是極小,因爲沿海都是城池寨堡,明軍還發現了倭寇“候順風而進”的規律,按照這個規律,明軍可以時刻調整海防重心,洪武朝的海防可以說是固若金湯,倭寇就算襲擾也得不到什麼利益,反而會蒙受損失,長此以往,搶不到錢還得把命搭上倭寇作亂圖個什麼呢?

所以朱元璋敏銳地覺得,肯定是以後有什麼變故,而且不是小變故,所以才能氾濫到嚴重影響到東南沿海地區百姓生產生活的地步。

“因爲兩頭堵,大明海禁,日本也海禁,但兩國之間還有大量的貿易需求.” 鮮爲人知的是,日本在倭寇作亂時期也是搞海禁的。

大明撤銷市舶司停止勘合貿易的理由很簡單,嘉靖二年,來華進行貿易的日本商人因爲在寧波持械鬥毆殃及了當地軍民,造成了大規模傷亡,這種重大惡性事件發生了,大明必須給日本點顏色瞧瞧。

結果日本幕府當時也獲取不了海貿的利益,所以索性跟着海禁了。

海禁政策對正常的海外貿易活動造成了毀滅性打擊,但海外貿易的巨大利潤卻促使着無數人前赴後繼,這就導致了東南一帶的私人海外貿易開始猖獗,完全取代了官方海外貿易,而由於私人海外貿易是不合法的,所以在水師的緝私船的威脅下,海貿商人們開始利用手中的金錢發展海上武裝,用武力給自己的走私護航。

“但如果僅僅是這樣,整體來講,也就是海貿走私的問題,還沒造成倭寇大規模作亂,主要是當時去談判的大臣,把相對而言願意守序的最大海商集團首領汪直給誘殺了,而汪直死後,所有的海商都知道朝廷不可信,因此,他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開始用利益驅使海盜、遊民、漁民、逃亡軍戶追隨倭寇進行搶劫掠奪活動,連貿易都不做了,直接搶。”

實際上,爲什麼洪武朝沒有大規模的倭寇作亂?因爲外來的倭寇在沒有內應引導的情況下,侵擾東南沿海地區時極易被剿滅,但是如果有了內應侵擾活動就變得很簡單了,這些內應都是當地土生土長的大明百姓,不僅熟悉軍隊佈防,還知道當地的水文地理條件,這就相當於直接開單方面的戰爭迷霧了,明軍不知道倭寇虛實,而倭寇卻能專挑明軍軟肋打。

那明軍的情況又如何呢?到了明朝中期,因爲大規模的土地兼併,衛所制存在的基礎,也就是軍田,遭到了大規模的霸佔,衛所兵基本等同於軍官的家奴,因此沿海衛所兵大量逃離,其中一部分,甚至直接去當倭寇了.剩下的沿海衛所兵,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殘,再加上軍餉常年拖欠,艦船武器年久失修,根本就沒什麼戰鬥力可言,面對倭寇的襲擊,別說是抵抗了,自保都費勁,毫無戰鬥力可言。

而且,根據《明史.倭寇傳》和《嘉靖實錄》的記載,倭寇作亂中,真正的倭寇只佔總數的三成左右,剩下七成都是明人海盜、遊民、漁民、逃亡軍戶,胡宗憲在《籌海圖編》中列出的14股最大倭寇的57個頭目裡,明人佔46人,倭人只有11人,就相當於在倭寇的管理層,大明本地人直接達到了八成之多。

“所以,倭寇作亂的根源,還在大明的制度本身,經濟會隨着時間發展,過去的海禁政策在戰亂剛剛平定,沒有多少剩餘物產的情況下還沒問題,經濟發展了就肯定要開海,而若是有官方主導的正常海貿活動,走私就不會如此猖獗,沿海商人百姓有條合法的活路,也必不會勾結倭寇作亂。”

朱雄英的話語,讓朱元璋的面色,變得凝重了起來。

朱元璋本能地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制度會給後世的大明造成阻礙,但他還是不得不開始認真思考,大孫所言的未來,究竟有沒有發生的可能性?

然而,越是思考,朱元璋就越覺得,如果不改變海禁政策,那麼未來朝着大孫預測的發展,可能性是極大的!

因爲,哪怕是他想要建立一個大農村社會,可人性逐利的基因,依舊是刻在骨子裡的,不是一個海禁政策能夠阻止的。

正是因爲人性逐利,所以軍官纔會兼併軍田,致使衛所制崩壞;商人才會進行走私,甚至不惜武裝走私,來對抗海禁.人性,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怎麼會是他能改變的?

所以,既然現在決定以後要搞“下西洋”的官方海外貿易,那麼這個口子一開,隨着時間的發展,民間海外貿易也是攔不住的,而如果朝廷順其自然進行開海,固然可以收穫巨大的利益,但人心也會隨之變遷,朱元璋制定的社會制度,就必然會遭到破壞,這背離了他的理想。

但換個角度想想,朱元璋也感到了一絲無力,難道他不搞官方海外貿易,日後就沒有皇帝搞嘛?不可能的,爲了充實國庫,肯定有人搞。

同樣的道理,只要經濟從元末戰亂中恢復了,隨着人口的快速增長,私人海外貿易也是攔不住的,就算大明一條路走到黑,從頭到尾堅持海禁政策,還是會出現大規模私人海外貿易的情況,繼續堵,那就會發生大孫所預測的未來中那種大規模倭寇作亂了。

難道,真的就是堵不如疏?

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258章 放寬直隸路引制度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57章 “斡脫”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75章 鬼市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222章 《西涼伎》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