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劉巴

武舉之事已了,我又清閒了下來,毛義的匠作監正爲新的造船廠而忙得不亦樂乎,民政之事自有鄧芝這些大臣去處理。宮裡在我的努力下,玲兒又再次懷孕了,正因如此,我和琪兒的婚事也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

我原本以爲皇家的婚禮會相當複雜,可問過安公公才知道,皇家除非是大婚纔會很隆重的操辦,其餘的只要一張聖旨,然後一頂小轎擡進宮來,連對方同意不同意都不用問。我一聽吃驚的瞪大了眼睛望着安公公問道:“這就完了?”安公公點頭答道:“是啊,完了。”我又追問道:“就這麼簡單?”安公公答道:“那是自然,嫁入皇家那是求都求不來的好事,還會有不願意的?”

我的腦子中一陣混亂,我本想給琪兒一個隆重的婚禮的,可按安公公的說法那是不可能了。不過如此一來,豈不是委屈了琪兒姑娘?我不禁又對安公公問道:“那樣豈不是會委屈了琪兒姑娘?”安公公想了一下後答道:“陛下如果怕委屈了琪兒姑娘,不妨準備上一份厚禮,這即可以表示陛下對琪兒姑娘的看重,又可使張將軍家中高興。”

我想了一下後說道:“只好這樣了,安公公你去準備一份厚禮,另外快馬傳旨,宣張苞將軍回來,待張將軍回來後,你就把禮物送去張府。”安公公領旨去辦了。

接下來幾天裡司空董和病故,讓朝中忙亂了一陣,蕫和本是蜀臣,投先帝以來爲官清廉,威望很高。我到蕫和府上吊唁時,董府裡簡陋的陳設讓我大吃一驚。董和這個司空在朝中地位不可謂不高,又掌管着全國的水利、建設之事。相當於後世的水利部部長和建設部部長之職,實權在手,家中卻無一點浮財,其清風傲骨可想而知了。

我當即下旨,追封董和縣候,賜家中金幣千枚。董和按候禮風光大葬。又下旨遷董允仼司空一職。董允以爲父守孝之名請免,我自然不許,奪情之下,董允只能帶孝上升。

剛忙完蕫和的喪事,朝會中鄧芝、杜瓊上奏曰:出使吳國之陳震已回,並帶回吳王孫權似下之盟約。我宣陳震上殿後,陳震遞上盟約,我一看孫權的盟約上要與我共分天下,以徐州、豫州、幽州、青州歸吳國,以幷州、涼州、冀州、充州歸蜀國,司州之地以函谷關爲界以東歸吳國,以西歸蜀國。

我讓安公公拿出地圖細看,要按孫權的分法,我蜀囯軍隊已完成目標,再打過去就是幫他吳國在打了。我把這份盟約給鄧芝、杜瓊、司馬懿等大臣傳看了一遍後問道:“衆卿,汝等對此有何看法?”衆人商量了一陣後,司馬懿說道:“陛下,我國不妨先簽下此盟約,正可休養國力,那吳國恐不能輕易勝魏,待吳、魏二國相爭一場後,我蜀國可觀其形式再定滅魏還是攻吳,如此得利多也。”

我點頭說道:“司馬將軍之言正合朕意,就如此辦理吧。陳卿歇息幾日後就再辛苦一下,代表朕與吳王簽下此約,並轉告吳王,我蜀國已完成盟約之地,其餘幾州就看他吳國的了。”陳震領旨而去。

下朝後我剛回到御書房,侍者來報,門外楊儀、劉巴二位將軍求見。我宣他們進見後,就坐回椅子上等他們進來。不一會楊議、劉巴二人進了御書房,見禮坐下後,楊儀說道:“陛下,諸葛丞相命我等助趙雲大將軍練兵之事,我等已把丞相練兵之法盡數寫出,趙雲大將軍更是練兵有方,現新軍已成,所缺只是歷練也。丞相軍中諸事甚多,我等欲辭別陛下,趕回丞相軍中効力。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楊儀的話讓我沉思了半天,楊儀是孔明身邊得用之人,有他在可幫上孔明不少事。而劉巴這個歷史上的悲情人物,從持才傲物到倍受打擊,最後委屈到非公事不開口,非同事不交往的地步。如此之人留在孔明處用處不大,我若能說動他幫我,以他的才能是一個好幫手。

想到這我對楊儀說道:“楊卿,既然諸葛丞相處諸事繁多,待朕給丞相親書一封后,你即刻就返回丞相軍中,至於劉卿,朕還有事欲與劉卿相商,劉卿之去留再定吧。”

說完我拿過紙筆,開始給孔明寫信。信中我先問候孔明一番,然後把我從長安回來後經歷的事,從漢中郡收服司馬懿父子,到選撥賢才,到巡視江中郡,到讓毛義建船廠,到封司馬師爲水軍都督訓練水軍,到辦武舉得數員大將,最後到與東吳簽訂盟約。這些事從頭到尾細說了一遍。

一封信寫了大半個時辰方纔寫好。我把這封厚厚的信交給楊議後,楊議告退了出去,房中只留下有些忐忑不安的劉巴。我又想了一下該怎麼和劉巴說後,纔開口說道:“劉卿,朕早已想與汝仔細談談,今日恰好劉卿來了朕這,朕就與劉卿談談。今日朕之所言皆肺腑之言,或有不當之處,劉卿勿怪。”

劉巴忙起身連道:“臣不敢、不敢。”我接着說道:“劉卿乃大材之人,先帝因劉卿之材而加重用,然劉卿一時不慎得罪朕之三叔,從而爲先帝所不喜,此非劉卿之過也。如今先帝與三叔俱沒,朕年少登基,身邊能臣良將俱不足用,觀朝中能戰之將盡於丞陽軍中,雖選出一些賢才,但都還年輕,不當大用,唯趙雲大將軍與向寵將軍二人尚可獨擋一面。然趙雲大將軍年事巳高,向寵將軍又要掌管數萬御林軍,不可離開。司馬懿父子又是新降之人,朕仍不敢放心用之。若劉卿能鼎立相助於朕,朕將會委以重仼。不知劉卿意下如何?”

劉巴思附了半天后說道:“陛下,臣以爲大丈夫處世,當結交天下英雄。以三將軍之粗陋兵子,臣實不欲與之多語也。臣觀陛下,雖是年輕,然以智寫出《三字經》、《千字文》、《數學基礎》、《自然常識》等書,以仁收服南方蠻族爲我臂助,以禮對趙雲大將軍和諸葛丞相、馬超將軍等長輩之人,如此種種已是有爲明君之舉。如今陛下不以臣狂妄而欲委以重仼,臣自當盡心竭力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也。”

我聞言大喜,說道:“善、大善也,朕如今得劉卿鼎力相助,大事可成也。劉卿暫且於新軍之中助趙雲大將軍編練新軍,待新軍練成之時,便是劉卿一展大才之時也。”劉巴聽得此言,施禮道:“臣遵陛下之言,當全力助趙雲大將軍練兵是也。”

劉巴告退後,我也爲能得到劉巴的全力相助而高興。眼看就要到秋收之時,這幾年蜀國風調雨順,幾年的豐收使得錢糧充足,孔明練兵想必已經完成,趙雲將軍所練新軍一但完成,就到了再與魏國開戰之時。許昌是一定要打下來的,至於打下許昌後是否再往東邊攻擊,就看孔明如何決斷了。

二十萬新軍,我會讓劉巴領十萬新軍相助孟達和姜維之襄陽方面,餘下的十萬人馬是日後與吳國交戰的主力軍,如今可讓其在江州郡駐紮。這十萬新軍交給李嚴後,讓司馬父子前去相助,用司馬父子對抗陸遜應該不是問題。

我正在想得入神,安公公過來說道:“陛下,錦衣衛回報,黃安與沙摩雲二人所述已查實。二人並未欺瞞陛下,所言屬實。”我點頭說道:“善!朕又得二員大將也,你速去報知趙雲大將軍,並告之大將軍,此二人可放心用之也。”

二十日後,張苞風塵撲撲的趕回了成都府,我們見面後,我對他提出欲迎娶琪兒之事。張苞一臉喜色的答應了下來。接着十車聘禮由安公公親自送到了張府,張家自是倍感榮耀,張燈結綵,大辦了一番。正日之時安公公代我親自上門迎娶琪兒,在我的堅持下,進宮後拜天地、入洞房的程序都完全走了一遍。我這才心安理得的與琪兒私會。

時間轉眼到了十月,秋收之後,府庫糧草堆集如山,錢幣同樣十分充足。孔明軍中供應,有長安郡和咸陽等地所出已足夠,漢中郡只需供給襄陽之軍所用,餘留甚多。孔明練軍已成,開始謀劃繼續對魏國之戰事。趙雲的新軍也已練成,所缺只是戰場經驗。

我當即下旨,遷向寵爲衛將軍,總領御林軍及京城守護之職,遷劉巴爲前將軍,領十萬新軍赴襄陽總領襄陽戰事,以奮武將軍孟達、領軍將軍姜維爲輔,並派統軍中郎將趙廣、長水校尉胡博等人一同前往。又下旨,今軍師將軍司馬懿領五萬新軍前往江州城。此五萬人交由光祿勳、都鄉候李嚴統領,司馬懿爲輔。射聲校尉麋威、屯騎校尉孟越同往。其餘六萬新軍自成一軍由討寇將軍黃安統領,由步軍校尉沙摩雲、越騎校尉張瑛爲輔,駐於成都府以備接應各處。

旨意宣讀之後,各人自去領軍而行。趙雲卻找到我問我爲何不派其領軍,我可不敢說因爲你年事已高,我怕你會出意外。只好勸道:“子龍叔父,有你坐鎮成都府朕才能放心,況軍校之事還需子龍叔父繼續費心纔好。”經過半天勸說,又答應讓他監管駐紮在成都府的六萬新軍,趙雲這才做罷。

第二十七章 遊街[三]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七十九章 練兵(上)第二十二章 張苞第八章 出宮<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陵園第五十六章 樂園第一百五十七章 香水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三十七章 鍊鋼第一百五十七章 香水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主第一百零八章 決戰[下]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庫第七章 出宮<上>第九十七章 李勝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困第一百四十九章 公祭第五十七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獻第六十五章 長安第一百二十八章 商號第八十三章 閱兵第四十三章 趙廣第三十四章 械鬥第四十六章 李恢第二十二章 張苞第十三章 收徒第十六章 讚許第二十三章 後宮第一百零七章 決戰[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活字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十四章 測試第一百零四章 交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越[上]第十五章 準備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一百三十六章 復奪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陽第八十章 練兵[下]第六十五章 長安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五十二章 封官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災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十二章 香菸第一章 穿越第七十二章 敗仗第八十八章 結果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兵第一百章 平靜第九十五章 相持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七章 出宮<上>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六十三章 奇襲第三十五章 調解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七十八章 武舉第一百五十七章 香水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一百三十六章 復奪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援助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一百五十九章 財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來犯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災第五十三章 過年[一]第九十二章 江陵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十四章 測試第四十一章 婚約第一百一十章 捷報第四十五章 路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一百六十一章 債券第六十八章 鬥將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第三章 祭祀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立第四十一章 婚約第九十章 船廠第一百三十章 升遷第九十九章 談判第七章 出宮<上>第二十三章 後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