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趙大夫惴惴不安的起來了,躬身站在那邊發呆。

韓耀庭想了想,問皇上道:“皇上,太醫們是怎麼說的?”

皇帝停頓了一會兒,道:“說朕的病雖嚴重,但只需休養便可,讓朕多休息。”又停頓了半天,道:“沒人說過趙大夫的話。”

韓耀庭想了想,又問道:“症狀呢?”

“症狀倒是說得相同。”皇上道,說着示意了一下身邊的大太監。

大太監就忙躬身詳細的道:“劉御醫是原乾清宮的御醫,都說醫術全天下也找不出來幾個比他強的,因着也不牽扯昏君的事情,皇上仁慈,將之留下。從頭一天開始,便是他給皇上診脈看病,從未說過嚴重的話。便是請皇上多休息,也是……”

說到這裡太監有點猶豫,大約是因爲這話有他自己的形容在裡面,他謹慎的想了想道:“奴婢一直在跟前,如今天趙大夫說得這般明確的話,真的從未聽劉御醫說過……實在不知道因爲什麼。”

說着太監偷偷看了一眼皇上,見皇上蹙眉,便知道對自己最後一句不滿,忙又補充了一句:“劉御醫不說明白皇上的病情,不論什麼緣故都說不過去,總有……居心叵測之嫌。”

皇上卻並沒有因爲他後面補充的話而緩和,反而更加深深皺眉。

韓耀庭明白了,皇上這是懷疑這些太醫們故意隱瞞?病情如果真的如趙大夫說得那麼嚴重,太醫爲什麼不說清楚?爲什麼要讓皇上以爲病情能治好,只要休養就行?

“朕之前聽晉王、晉王妃、齊國公、安國公全都提過,讓朕找找民間的大夫。晉王,朕現在問你,你當時說這個的時候,是已經懷疑,太醫院的那些人有隱瞞朕的可能嗎?”

果然,皇上也這樣問了。

韓耀庭忙起身道:“皇上無須多疑。臣建議這個的時候,只是因爲一直聽皇上咳嗽,皇上必然是有御醫調養龍體的,但似乎病情未見好轉。所以纔會有此建議。臣的王妃懂醫術,臣因爲有些心臟的問題,她給臣治療的,所以在臣的耳邊說過很多關於這方面的話。御醫們雖然都是九州各處上來的最好的大夫,但也不能說民間的大夫醫術就不如他們,醫術這種東西,實在是難以互相比較衡量的。因此,臣覺着皇上病情沒有進展,便有這樣的建議。”

皇上聽了他的解釋,卻半天沒說話。

韓耀庭其實已經全然明白了。

先讓自己進宮,就是爲了讓自己知道這件事,詢問這些話。皇上現在懷疑的不止是太醫們,而且懷疑是樑啓明暗地裡跟太醫勾結,讓太醫們不要跟皇上說他的真實病情,讓皇上錯判一些事情。

可能是因爲,樑啓明在皇上面前少說了一些注意龍體這樣的話。

而無論是韓耀庭還是楚恪寧,都說過很多,而且很坦然。不但是晉王夫妻,安國公、齊國公等等這些所謂的勳貴一派,都總說這些話。現在在皇上看來,這些話確係真正關係,並也有提醒的意思。

當然,韓耀庭真沒有提醒的意思,因爲他不知道皇上的病情會這樣嚴重。

因爲上一次夤夜進宮的一次徹夜深談,皇上對自己已經非常信任了,再加上恪寧也說過請皇上注意龍體的話,所以,皇上今天召他們進宮。

這個時候其實比較敏感,估計外面的樑啓明已經是蠢蠢欲動,忙着打探消息了。

現在韓耀庭也理解皇上此刻的心情。

突然知道了自己命不久矣,任是誰都受不了。

皇上才奪了皇位,是拼了命奪回來的!其中的艱辛苦楚,只有皇上自己知道,付出了多少,也只有皇上自己知道。現在好容易,坐上寶座手握江山社稷,可沒想到一年都不到,卻被人說,自己命不久矣了,皇上能忍住沒有怒火衝冠,殺人泄憤已經算是控制得住了。

屋裡安靜了一會兒,皇上才道:“你雖沒有其他意思,但太醫們隱瞞朕的病情,這卻是事實。尤其是劉御醫,他身爲主治乾清宮的大夫,難道真的一點不知道,朕需要詳細明確知道自己的病情?”

皇上說到這裡,眼圈都紅了,着實忍不住,突然就猛烈的咳嗽了起來。

韓耀庭站了起來,而兩個太監已經是慌忙的上前,趕緊的給順背,端水。趙大夫在下面看着着急的很,忍不住的道:“皇上,還請一定要寬心,涵養心脾,才能紓解鬱氣。”

只是他現在說這個管什麼用,皇上咳得驚天動地的。

太醫們都在外面,皇上就算是想讓人進來,咳的開不了口,趙大夫不得不上前,請太監將皇上扶好,他拿出來銀針,取雙側太沖穴、人迎穴、內庭穴下針,扶突穴散氣。

儘管是老大夫了,也常年的給一些大戶人家看病,但趙大夫還是很緊張,手都在微微的發抖。

如此下針大約半刻,便忙起了針。

皇上已經不咳嗽了,緩了口氣,將太監捧上來的茶喝了,道:“趙大夫鍼灸倒是管用,朕覺着不是那麼的難受了。”

趙大夫忙道:“皇上,您是肝氣鬱結,氣血凝滯,所有的病症都是這個引起的,因此非常忌諱暴怒,千萬千萬,不能暴怒啊。”

皇上誇他鍼灸,其實有試探之意,想問問如果鍼灸的話,自己的病情還有沒有治癒的可能。

但趙大夫沒聽出來,說了些叮囑的話,卻讓皇上聽出,自己的病依然嚴重。他有些失望,一下子便靠在了迎枕上。

“朕的病,現在該如何?”過了好一會兒,皇上纔有氣沒力的問趙大夫。

趙大夫忙跪下道:“陛下此病,宜疏肝保肺,涵養心脾,安心靜養,勿動心動氣。”

過了好一會兒,皇上才更有氣沒力的問道:“連藥……都不用吃了?”

趙大夫這才反應過來,慌忙的磕頭道:“草民斗膽,給皇上開個方子……皇上且看看如何?”

皇上微微的點了點頭,一旁的太監就過來將他領到了左次間,開方子去了。

這時候,一個太監進來了,躬身道:“啓稟皇上,晉王妃求見。”

皇上微微的點頭:“傳。”

太監出去了,一會兒領着楚恪寧進來了。

韓耀庭看了過去,楚恪寧穿着朝服,當然是有些疑惑的,先看了他一眼,雖然韓耀庭很想給她點暗示,但如此複雜的情況,不能說話只憑幾個眼神如何能暗示的明白?

所以看了韓耀庭之後,楚恪寧依然是奇怪又疑惑,上前跪下道:“臣妾叩見皇上。”

“平身。”皇上說話很慢的道:“朕身體有些不適,之前聽人說過,晉王妃的醫術不錯,便請來與朕把把脈。”

楚恪寧聽了忙道:“是。”起身上前,心中卻更加的疑惑起來,莫名之極。只是韓耀庭在身側,轉頭看他的話有些明顯,所以忍住了。

早有太監忙拿來了小迎枕,放在了炕桌上,皇上將手放在迎枕上。

楚恪寧上前請脈,這才擡眼又看了看韓耀庭,韓耀庭眼中有安撫的意思,就是讓自己安心看病,實話實說?

楚恪寧進宮的時候真的是一頭霧水。朝局的事情她只是平常聽韓耀庭說說而已,雖然大致的清楚,也分析的出來,但到底不參與的,哪裡能想到突然的被傳進宮?

之前突然傳韓耀庭進宮,已經夠讓人奇怪了,沒過一會兒傳自己的口諭也到了,她當然有着和韓耀庭相同的疑惑,既然跟腳要傳自己,爲什麼不和晉王一起?爲什麼要分開進宮?

皇上此舉,其實就是爲了查清楚他自己的病情。

趙大夫和宮裡的御醫說法不同,那麼到底誰的診斷是對的?想要查清楚,很簡單,再找個大夫來診脈就是了。

但是說簡單也不簡單。

再次請來的人,不能是和御醫們很熟的,更不可能是太醫院其他不是給皇上看病的人,因爲這些人說不定早就商量好了。

皇上也不能再找民間的大夫了,找民間的大夫有個問題,就是泄露皇上病情。皇上並不想因爲給自己看過一次病就殺一個人,他不是那種殘暴的人,做不出來這種事情。不想讓病情在民間傳開,便不能找了。

於是,想起來晉王妃懂醫。

請晉王妃來看病,這些問題便全都避過了。當然,有另一個問題,就是晉王妃醫術淺,或者乾脆只能看一些風寒感冒的小病症,看不出來皇上的病。

不過這倒不是大問題,如果真的是這樣,皇上再想別的辦法。

但如果晉王妃能診出來病症,那麼就看她的說法和誰相同,因她事先絕不知情,不會和誰串病情,因此她說的和哪方相同,那哪一方就是自己真的病情了。

楚恪寧儘管還是不太明白現在的情形如何,但從韓耀庭的眼中已經看出來了,讓自己有什麼說什麼。

診脈中,心中已經是暗暗的吃驚,沉到了底,皇上的病情,比自己想像的更加嚴重,嚴重多了。

過了半晌,才鬆開手,下去站着,猶豫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