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第五十七章 山西祖孫相見

風過凍枝有嗚嗚聲,趙淳沒有聽進去祖父的話。

趙淳腦海裡出現一個黑臉大漢指手畫腳:“有本王在,你趙家給我退後。”

這是三年前的冬天,梁山王往大同龍家過年,吃年酒趙大人在座,爲一杯酒而說出來。

趙淳從懂事起,因祖父疼愛他,隨祖父出行數回。認爲梁山王固然功高,趙家在鐵甲軍有一席之地,也差不到哪裡。

蕭戰蕭鎮出身上的傲氣,趙淳也有。

見到小姑娘自稱白大帥,卻黑的跟個墨汁塗出來那般,最重要一條,她出自梁山王府。這就足夠趙淳眼睛只跟着轉,尋機多挑出毛病。

白大帥不知道已讓人盯上,自得的與加喜姨丈拌一回嘴,自然白大帥不贏斷然過不去,柳雲若笑着甘拜下風。回車旁見加喜剛起來,又把加喜叮嚀一回。

“三姐丈和我相比,咱們倆個白頭偕老,咱們倆個更親。別見到你的三姐丈,就把我忘記。”

這話自離開沈家以後,見天兒的說着,加喜一早沒有心情逗女婿,眨巴着眼睛說好好。下車到有熱水的地方洗漱,因淨面,四面有簾子遮擋。但透過簾子縫隙,能看到柳雲若又和蕭鎮咬起耳朵,咬完,又到蕭銀身邊。

“真是難爲他,就爲爭這一回的風。”加喜低低笑話。

接下來一路有風雪,孩子們在車裡不常出來,趙淳沒有尋到白大帥的任何錯處。而鎮南王私下和趙大人接洽過,趙大人的意思,爲避風雪,趕緊趕路纔好,王爺到了這裡,理當聽本地人的話,也知道趁着雪不深,急急到大同纔好。

蕭瞻峻收到消息,先不到太原時,太上皇一行已近雁門關。蕭二爺奉着二位公主,帶着本地官員們,急急的往大同去見太子駕。

……

十一月裡雪深過膝,北風拂過一片寂靜。大同城內,有名的人家門前來來往往,車馬絡繹不絕。

餘伯南一早走出衙門,回身道:“去個人讓太太快些。”他上馬徑直去了。

餘夫人收到話,嘴角微微勾起,浮起一抹冷笑:“老爺這殷勤擺過了頭,太子殿下下午纔到呢。”但她也只是說上一說,骨子裡還是不敢怠慢,帶着孩子們打扮好,坐轎子追着餘伯南的腳蹤,隨後來到輔國公府。

平時和龍家熟悉,餘夫人的轎子可以從角門進去,到二門下轎,那樣暖和的好,也不用在大門上擁擠。

此時龍家的大門上,已有十幾個家人招呼着停放車轎和安置馬匹,但隨着過來的人越來越多,也還是一團糟模樣。

餘夫人搖頭感嘆:“這個亂勁兒,”隱隱的陳年舊醋又上來:“跟那年忠毅侯夫人來的時候一個模樣。”

想到那壓根兒不曾存在,但在當事人心裡穩坐情敵位置的那位,餘夫人酸酸的有了惆悵。一個人嫁得好也就罷了,偏偏沒事兒衣錦還鄉。一回一回扎人的眼,這還讓別人過不過了。

當今的太子殿下,就是那位的長女所生。

還沒有下轎呢,餘夫人還可以獨自翻個白眼兒什麼的,橫豎不讓人見到,就不會有欺君之罪。她就翻了眼,又撇了嘴。轎子落下來,出轎子的時候,恢復滿面春風。

這是大同的父母官夫人,龍家有兩個婆子在二門上迎接。餘夫人對她們含笑,笑得不比她嘴上罵的“老爺殷勤過了”差:“哎喲,到了沒有?我可不能晚,晚了怎麼能行呢?”

“夫人請放心,殿下和長公主、王爺的車駕要到午後呢,不晚不晚。”

人逢喜事精神爽,龍家的兩個婆子笑得眼睛只一條縫兒,經過的龍家人,也都是兩道一線天在面上。

餘夫人感染上這喜氣。

喜色,誰不喜歡呢?

它能帶給沉鬱的人精神,讓黯然的心喜悅。餘夫人也不例外,歡歡喜喜的真的爲接駕而歡喜。畢竟,接駕的雖是龍家,接駕也有整個大同城,餘夫人有開心的本錢。

一路談笑風生的到客廳上,見這裡女眷們坐的滿滿當當。餘夫人就往裡走,拐過屏風,又是一間客廳,暖火香融,客人也滿了,這裡招待的主人是輔國公夫人,還有邵氏和張氏在。

常年的勞作,邵氏和張氏看上去,頭髮還烏黑髮亮,夾着白髮但是不多。面上的皺紋在笑容裡,不知不覺的平了。那合不攏的口裡翻來覆去的說着喜慶。

“瑜哥有兒子,璞哥也有兒子,二妹也有一個好孩子呢,加福,呵呵,她有五個。”

在這裡的不是姑娘,就是成過親的婦人,對於這話及忠毅侯夫人都是幾時聽到幾時敬仰。

有幾位姑娘小聲的道:“生那麼多,還都出色。”

“是啊。瑜哥璞哥幾年前過來,跟他們玩過。不知道他們的孩子是什麼模樣?”

雪地裡有人小跑,大家伸長頭頸往外面看,家人回的卻是:“王爺到了,國公請夫人出去接咱們家的加福。”

加福極少被稱爲福姑奶奶,加福還是加福,多叫幾聲加加福氣更好。

國公夫人道:“我就去。”又問道:“佳祿沒有回來?”邵氏和張氏連連點頭,這是她們也想問的話。

“祿二爺晚會兒到。”

國公夫人出門前,請邵氏和張氏還坐在這裡:“到底這裡暖和,而外面天冷呢,凍到就不方便招待孩子們。我還有一句抱怨,請嬸孃們幫我聽了,見到王爺可不能說。這王爺也是,大冷的天,又讓二妹去種樹了吧,他倒知道來的早。”

邵氏和張氏添補上一句:“他既然知道來得早,爲什麼不早早地讓加福先回來暖和。這個王爺,”

這個王爺看似暴躁,其實性子也有隨和的地方,邵氏和張氏也學會背後指責指責。

“就是這話。”國公夫人讓理解了,笑着去了。

男人們坐的大客廳上,一圈兒對着王爺的寒暄聲。梁山王今兒心情是真的好,從他面上那咧開的大嘴就看得出來,分明只兩排白牙,但到了他的面上,卻似有無數白牙在哈哈哈,襯的人都有些白出來。

大步進來,頭一句話就是:“我的孫子到了沒有?”

第二句:“怎麼還沒有到?”

第三句:“到了沒有?”

龍懷城開始懶得回他,誰不着急?就你一個人着急嗎?不管梁山王再問什麼,龍懷城只當沒聽到,只和陳留郡王說着今天接駕風雪大,城外是不是多鋪層紅氈在地上。

陳留郡王讓他不要多破費:“去年的信裡你沒看出小弟的意思不成,咱們家的太子也是出遊而到這裡,小心和那年胖隊長來到一樣,處處挑你不節儉。”

說到胖隊長,龍懷城樂不可支:“是啊,所以我頂頂心愛他。”

梁山王很快也就沒有了話,並對別人的頌揚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他的全部心神,用在描繪孫子長相上面。

他成天的說小倌兒生的不好,心裡卻知道孫子隨加福,隨小倌兒家叫生得好。

靜姝和鎮哥的小模樣刻在腦海裡,還記得靜姝是個黑加福,鎮哥隨母親雪白。

王爺沒見過銀哥,也沒有見過鐵哥和鈞哥。但他早就把餘下三個孫子都想成加福模樣。

五個小加福就要到了,這該多麼開心啊。

哪怕梁山王記得鎮哥眉眼兒隨祖父和父親,鐵哥和鈞哥沒有來,也不妨礙他眼前出現五個步子蹣跚的孩子,叫着祖父撲上來。

只有極小的孩子才步子不穩,梁山王這祖父沒帶過孩子,全想成這樣。

快馬直到廳前回話:“太子殿下離此還有百里,請王爺出城,請郡王出城,請國公出城,請列位大人出城迎接。”

沒有迎出百里,是太子體諒飛雪滿天,他們的車馬行走都難,讓梁山王率衆只出迎就行。

再大的雪,梁山王也不敢只迎到城門口上,就定下來迎出五十里。

在這裡的人不是常年在軍中,就是常年居住在這裡,冬天的雪對他們來說不算辛苦,很快,都奔出一身大汗,在五十里處停下來,對着還是茫茫的遠處望去。

梁山王翹首,盼望難禁。

陳留郡王翹首,盼望難禁。

輔國公府翹首,盼望難禁。

餘大人翹首,讓餘夫人又鄙夷一回。

他們走五十里的速度,太上皇一行不會,因此等上又一個時辰,北風喝的滋味兒足,才見到打前站的一隊人過來。

梁山王的鼻子一酸,直了眼睛。他有了孫子以後,明白自家老爹不肯把戰哥給他的心情。那是後代的根,那是全家的盼頭,那是他辛苦邊城幾十年的源由,不就是爲了傳給下一代。

爲孫子守住祖上傳下來的基業,與家人分開幾十年,值了。

陳留郡王想的也是孫子,他的兩個兒子蕭衍志蕭衍忠不在這裡。以爲太上皇先走太原,回太原接駕去了。就只有郡王一個人在這裡想着。他的妻子帶着兩個孫子也就要到來。當祖父的心都是一樣的熱哄哄,陳留郡王也熱了眼圈。

龍家,是此時的焦點。越過王爺,也越過郡王。早幾個月,輔國公府就見天兒收穫一堆的羨慕,一堆的景仰。諸邊城裡,只有他們家和陳留郡王府頻頻的接太子駕。這一回太子先到他們家,龍家首屈一指的讓人注目。

龍懷城低聲傳話下去:“都把腰板挺直,別丟了小弟的人。”他自己也試着把腰挺得更板正些。女眷們也都在風雪裡,凍到這會兒,手腳都有冰寒,但心頭那一點暖,足以周護全身。

別的人有縮頭,龍家不管男女沒輸給風雪半分。

太子對太上皇告了罪,走在最前面,太上皇命他的車挪到最後面,和行李車在一起,樂得自在進城。

迎接的人最早見到的,就是太子儀仗,一排排過去,太子蕭乾出現在衆人眼前。

“臣等叩見太子殿下。”雪地裡跪下來人,太子忙着體貼,讓一個侍衛吩咐:“進城再見禮不遲。”

梁山王上前告罪:“請殿下恕罪,由輔國公府陪同殿下進城,容臣見過同來的人再伴殿下。”梁山王這話並不失禮,因爲他知道太上皇也在這裡。

太子對他一樂,想想王爺也有先見孫子的心:“成,你留下來吧。”又命陳留郡王也留下。龍懷城等人打起精神,請太子進城。

梁山王、陳留郡王打起精神,細細觀看後面的儀仗。

太子後面,是長公主的儀仗,王爺和郡王下馬,鎮南王知道見禮,也準備下馬時,讓公主叫到車前,公主眉眼兒彎彎:“等會你就說,這裡風雪大,怕孩子們受不得,上個月已送回京。”

鎮南王忍俊不禁:“你不怕招人眼淚,我卻還不敢呢。”見過禮,還是如實說了:“孩子們都在後面。”

長公主後面是齊王世子,齊王世子後面是陳留郡王妃和蕭燁蕭炫。

“祖父,”蕭燁蕭炫撲到陳留郡王懷裡,梁山王更着了急,帶的蕭戰和加福也目不轉睛等候。

花花綠綠的旗幟過來,在北風裡格外顯眼。根據迎接胖隊長一行的經驗,梁山王喜極而泣:“來了。”

先瞅旗子。

頭一面“白大帥”,梁山王迫不及待的過去:“鎮哥,我的好孫子。”一看,一張小黑臉兒,黑加福不高興了:“我是白大帥。”

個個孫子都盼着,梁山王轉變的快:“我的長孫女兒,你這名字起的好。”內心卻嘀咕,鎮哥雪白啊,這難道不應該是鎮哥卻是靜姝。

摟住靜姝抱到手上,再認第二面旗,上寫的一清二楚,只要認得這字,決計不會再把別人當鎮哥。

兩個大字“長子”。

就這兩個字,怎麼認也不會錯。下面一個小孩子虎頭虎腦的神氣,生得闊臉粗眉,大鼻大嘴,五官雖不精緻,雪白卻如一個玉娃娃般。

梁山王又抱了這個:“我的長孫。”叫着叫着,又一面旗幟到了,上寫“銀哥二爺。”

銀哥很顯擺:“祖父祖父,我這面旗最像壞蛋舅舅打過的旗吧。”壞蛋舅舅說他出遊,元皓二爺這面旗打到關城哪能不說。蕭銀既不搶大帥,也不搶長子,稱心如意的打上二爺這面旗,自覺得是姐弟中最出彩的那個。

鎮南王和長公主都爲他喝彩,又互相悄悄道:“元皓來的那年,就是這樣。”

梁山王只有一雙手臂,他卻一個孫子不肯放過,怎麼辦呢?王爺先把一對長孫放下地,嘿嘿笑着:“長孫得坐高些,但是靜姝啊,你是個姑娘,不能多吹風,”把蕭鎮馱到脖子上,讓他抱緊自己腦袋。

左手抱起靜姝,右手抱起蕭銀,王爺咧開大嘴:“看咱們爺幾個美的很。”

蕭戰說着風大,別把長子小臉兒吹黑,他也想兒子,殷勤地去抱蕭鎮:“坐會兒就下來吧,進城再好好的抱。”蕭鎮對他白臉兒轉黑,抱住祖父不肯下來,嚷道:“我要祖父抱。”

戰哥不知道兒子對他已有意見,反而誇道:“看看,我的兒子就是懂事體,曾祖父帶出來的孩子就是懂事體。父親就是曾祖父帶大,祖父可就慘了點兒。”

梁山王高興孫子的話讓他在兒子面前扳回一局,對這貶低他的話裝沒聽到。

又見過徵哥等人,也各有一面大旗。打着進城才叫威風,自然人人皆有。

把孩子們放下來,鎮南王引着,王爺和郡王一起來見太上皇。

在他們的身後還有一些本地的官員及鄉紳等,比如女兒在京裡守寡的謝家和石家,最要奉承的不是太子,留些空兒給別人討好,他們陪着袁家的孩子們進城。

爲避他們耳目,太上皇打起車簾,梁山王和陳留郡王拜了三拜,問聲老太爺一路安好。

在外面沒有隱蔽地方,說話不方便又寒冷,太上皇命趕緊進城,袁家有先太后的靈位,他雖不亮明身份,但說好的,太子在正廳會見人時,老太爺先行參拜。

當天下榻袁府,但龍家十分之忙。當天老太爺慶幸自己做的十分之對。問一聲兒,太子殿下會人。再問一聲兒,太子殿下會人。

太上皇對着滿桌的佳餚,關城猛烈的美酒,呵呵笑道:“咱們等不及他了,咱們自己吃。”舉箸大吃起來。

長平等郡王細心地發現梁山王和陳留郡王不知去向,居然不時時在太子面前,但粗心地以爲這二位見孫忘了殿下,和孫子樂去了。

梁山王、陳留郡王得已在袁府內宅裡陪着太上皇,沒有客人要見孩子們時,就和自己的孫子好好親近。

袁徵等人會過老親回來這裡湊熱鬧,梁山王挨個把袁徵等大揉一遍,抱的時間太久,袁徵等拳打腳踢的從他懷裡掙出來。

“哈哈,這全是我的孫子,好孫子們,知道嗎?我纔是真正那祖父,你們的祖父只能稱爲二祖父。爲什麼?我比他大啊。大倌難道不大過小倌。”

太上皇在這裡,褚大瞪他一眼沒起身。

太上皇在,梁山王也不會盡興,點到爲止。

蕭戰總算髮現心愛的長子對他不滿,堆着笑哄他說出來。太上皇笑道:“我來解釋,你呀,戰哥,你把你的長子得罪到爪哇國去了。”

“請老太爺明示。”

“據說有靜姝和鎮哥以前,你去了娘娘廟。”

蕭戰呆怔,長女長子生在新城,新城哪有娘娘廟?但見到長子嘴巴噘得更高,委屈更重,忙堆笑再道:“老太爺請說。”

“你去了廟裡,看到鎮哥是你的長子,卻怎麼還有個長女,長子所以對你不高興了。”

白大帥很高興:“這古記兒是我說出來的。”吃飯,祖父要敬酒,不能常抱她,白大帥賴在母親懷裡,加福裝着看不到長子不悅,趕緊小聲說這古記兒說的好。

蕭戰弄明白以後,一個眼色過來。加福抱起靜姝:“咱們去廚房看看菜,聽說你路上學了菜,一定是上好的。”

母女出去,主要是那胡編亂說的長女出去以後,話可就由着戰哥編造。

“原來是這樣,沒錯沒錯,鎮哥,長女說的沒有錯,確實有這件事情。”

蕭鎮面沉如水:“所以我不要和爹爹親,我要祖父。”

梁山王大笑,請太上皇作證:“您看,我又贏了一回。”太上皇撲哧一樂,和自己兒子爭,還真的爭上這個了。

蕭戰不慌不忙:“鎮哥,你全忘記了,是你讓我這樣做。”

蕭鎮眼睛溜圓。

“話說那一天,長子長女要進門,我應該怎麼辦?去娘娘廟接啊。走進去,一看,這不是長子嗎?我說鎮哥,隨爹先回家,讓長女在後面。”

蕭鎮點小腦袋:“對呀對呀,應該這樣纔對。”

蕭戰把個大拇指樹起來:“我卻沒有想到,你鎮哥是個絕頂的好孩子,仁義、懂事、謙讓、聰明……”

鎮南王大笑:“你到底要說什麼?”

蕭鎮噘嘴兒對上他:“舅祖父,爹爹在說實話,請您別打斷。”

“噗”,老太爺和陳留郡王一起噴了酒。

蕭戰笑道:“你鎮哥對我說,爹爹請留步,我鎮哥有大義的話要說。我說請說。”

蕭鎮鼻子上翹,小臉兒上光輝燦爛。

“你鎮哥說了,咱們家好幾代沒有過姑娘,要讓長輩們喜歡,先把長女接回家,我是長子,長女奪不了這名頭,這也是長子進家前,先給長輩的一份兒大禮。”

“哈哈哈……”太上皇笑的臉通紅,隨行的太監怕他傷到,上來捶着。

“你可真能掰啊。”陳留郡王笑得鑽到桌子下面說這話,不然不是壞了蕭戰的一番胡扯。

鎮南王笑笑,忍住,再笑,再忍住,是這個模式。

蕭戰把兒子一通的好誇:“所以,長女先進了門,長女是大姐,這全是長子的安排,我哪敢不從。曾祖父說了,父親是獨子,祖父是獨子,爲什麼?都比不上鎮哥這一份心,所以只能當獨子。”

梁山王嘟囔:“你說自己就行,爲什麼把老爹又罵上一回。”

蕭鎮開心了,尋思下自己爹說的有理:“長女再怎麼樣丟臉面,也奪不了長子的名頭兒。”

接下來直到長女回來,鎮哥巴巴不停他這長子照顧長女一路子,讓長女丟了多少臉面,但是長子不在乎,因爲長子是長子不是嗎?

蕭鎮讓大姐童稚幼語忽悠傷心的小心眼子,又讓自家的爹鬼話連篇忽悠回來,長子恢復徹底的喜悅。

安書蘭一直不在這裡。

身爲袁家最後一個兒媳,今天是她又一回正式面對婆家親戚,從進門就隨母親周旋在女眷堆裡,吃飯也要陪着,或者在別人的眼裡,是很樂意的陪着她們母女。

袁徵等可以說聲後宅裡玩去,小媳婦安書蘭卻不行。真的她說玩耍,也沒有人按着她還坐着。但從安白氏到安書蘭都懂的,這是重要的一天,萬萬不能有任何失禮,或讓人懷疑失禮的舉動。

這會兒,和老親們說着小姑娘懂事的話。安白氏要是能,一定跪地感謝太上皇等長輩。他們給書蘭好些大場面,就現在來想,聽曲子灑錢也算得上。

聽曲子的人山人海,跟現在的擁擠沒有區別,安書蘭也就沒有怯場模樣。

他們還給書蘭學菜的機會,給書蘭吃好些酒樓上的名菜,吃各種有名的螃蟹、魚、果子等等。

安書蘭細聲細氣回長輩的話,評着哪一道菜,就說的中肯中的。

一位老親含笑:“我一聽說是老太太定的親事,我就說不會錯,老太太是什麼出身,必然是個好姑娘,才入老太太的青眼。”

安白氏暗道一聲慚愧,安老太太是侯府小姐,安家卻不是。安書蘭落落大方的模樣,原是在遊玩的路上養成。

安家哪裡能時常有這樣的場面,還一定給小姑娘們長見識去。

番第五十六章 沈渭夫妻祖孫相逢番第六十二章 晚宴番外第一章,元皓產子番外第十九章,金殿雷霆(二),風波結束番第五十七章 山西祖孫相見番外番第八十七章:黑加福成親記之一 求親番第五十五章 中途溜號番外第三十三章 太湖螃蟹怕番外第九章,小六的預先埋伏番第七十五章 告老番外第二十三章,袁乖寶的親事(一)番第四十七章 謙虛人兒番外第二章,黑加福見父母親番第六十章 眼睛尖番第四十三章 離開番第八十一章 人心所向番第六十六章 好表弟不想你番外第二十三章,袁乖寶的親事(一)番第八十二章 護孫狂祖父番第四十八章 糜費番第七十二章 陳留郡王府上番外第三十二章,路遇強盜番外第三十三章 太湖螃蟹怕番第八十四章 守規矩番第四十章 過冬番第五十章 不辜負番第四十章 過冬番第四十六章 溫馨番第四十一章 強盜出沒番外第二十二章,玉珠有喜,紅花有喜番第八十二章 護孫狂祖父番外第二十九章,忙的腳不沾地的孩子們番第四十一章 強盜出沒番外第二十九章,忙的腳不沾地的孩子們番外第十九章,金殿雷霆(二),風波結束番第六十四章 虎威番外第十章,誰是大功臣?番第七十六章 道謝番外第十三章,永毅郡王回京番外第二十二章,玉珠有喜,紅花有喜番外第十章,誰是大功臣?番外第二十章,四喜姑娘成親番外第五章,爭地位的討嫌女婿番外第二十四章,接走乖寶的小媳婦番第七十七章 不再更改番第三十九章 愛摻和的梁山王番外第十四章,爭寵是個風險活兒番第七十八章 讓賢不必番第七十一章 太子如願番外第一章,元皓產子番第五十一章 小鬼可恨番外第三十章 出奇兵番外第十四章,爭寵是個風險活兒番第七十八章 讓賢不必番第五十八章 梁山王的得意番第五十六章 沈渭夫妻祖孫相逢番第七十六章 道謝番外第十章,誰是大功臣?番外第三十章 出奇兵番外第九章,小六的預先埋伏番外第七章,正經成親番第七十八章 讓賢不必番第六十三章 釋解番外第三十二章,路遇強盜番第六十六章 好表弟不想你番外第二十章,四喜姑娘成親番第四十五章 在理番外第八章,乾哥定親番第四十一章 強盜出沒番第七十八章 讓賢不必番第六十二章 晚宴番第四十五章 在理番第四十二章 新封白大帥番第四十章 過冬番外第三十四章 偶然懷恨柳太后番第五十八章 梁山王的得意番第六十章 眼睛尖番第六十章 眼睛尖番第八十六章 一如小時候番外第十七章,奸計破滅番第五十三章 長江番第四十四章 同行的人番外第二十四章,接走乖寶的小媳婦番第五十二章 誰犯呆氣番第三十九章 愛摻和的梁山王番第七十一章 太子如願番第三十八章 八月十六的牽掛番外第二十四章,接走乖寶的小媳婦番外第九章,小六的預先埋伏番第六十七章 祖孫之鬥爭番第八十六章 一如小時候番第四十八章 糜費番第六十八章 過癮番第三十七章 親戚知己番第四十一章 強盜出沒番外第二十四章,接走乖寶的小媳婦番外第三十四章 偶然懷恨柳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