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樂器大比拼

街上有更鼓聲傳來,二更天到。月華在這個鐘點進入佳境,由初明的一地白,漸放出璀璨姿容。

蘇州亦是繁華城池,住處又不是極背的街上。大家沉於酒和美食中時,隔牆的小兒喧鬧聲,行人車轎聲,輕輕蕩蕩的往耳邊來。

一入夜就寂靜固然好,但難免冷清。月光層層多彩,遊人疊疊多聲。展開的是一幅盛世無飢餒之畫卷。在這裡坐着的幾位不能再尊貴的權貴,脣角邊噙上笑容。

陳留郡王妃專心的吹着簫,她顧不上看太上皇等的面容。但感覺得出來,竭力地把簫聲往欣悅處去。

簫聲常帶嗚咽,靜夜中會出來幽怨之聲。但郡王妃是學過的,胸中有好些名曲,一段一段的吹出來,都是平和大雅之樂。

賞菊。

對明月。

持螯於酒中。

古文人大雅之樂中的幾種。

簫聲轉爲洋洋灑灑時,這菊之樂、蟹之鮮、月之明、神之悠又一回的昇華。陶陶然怡怡然中,太上皇情不自禁的有了搖頭晃腦。

他的酒量高,他還沒有醉,不過是心裡裝滿了悠閒,不晃幾下不舒服。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趙夫子早就耐不得,嘟嘟囔囔的念着心愛的詩句。

安三爺也想湊趣,在肚子裡搜尋着詩。趙夫子唸詩仙李白的詩,他呢,想自己作。出來一個,認爲不行,又出來一個,又認爲不行,皺着眉頭邊吃邊想。

鎮南王酒性上來,又放不下一行人的安全,不敢放開了喝,對着酒也是愁眉苦臉。柳雲若走上來,低聲道:“我們幾個,”

指一指,尹君悅幾個人、小十、前太子黨的孫子章程等人:“我們分一半去巡邏,留一半陪酒,您放心的喝一晚上。等到上了路,有您辛苦的時候。”

“好吧,這酒實在動人心。”鎮南王品過的五種酒裡,放了三種在面前,勾得他不能拒絕。

三種裡,有兩種是他上回伴駕蘇州的心愛。又逢酒中熟知己,他放不下來。

太子等人是陪酒的,陪太上皇要緊,離開掃興致。黑加福等從聽曲子時,就坐得端端正正,很會聽的模樣。就只有柳雲若等人悄然離席,往院子外面去的也有,在院子裡四下悄步的也有。

大花的女婿姚有地也想離開,又怕褚大花生氣,扯一扯褚大花的衣角,嚅囁道:“我想看書去,下科,說不好就中……。”

褚大花恨的在他手上擰一把:“中與不中的又怎麼樣,誰等着你的俸祿用嗎?這會兒正在樂,老太爺喜歡,你偏提走,別煞風景。”

姚有地還想再說幾句,又一道樂聲突兀的隔牆而來。

這樂聲是琵琶,滴珠碎玉般的玲瓏動聽,但是奏的曲子響亮高亢,分明是奪聲來的。

太上皇大樂:“哈哈,比試來了。”

陳留郡王妃雖想壓得下,但簫的樂譜悠遠而受限制。“我來,”瑞慶長公主尋水洗手,侍候的人從房裡抱出一架琴。

這是姐妹在路上說話的時候,聊到都會樂器,陳留郡王妃有簫,長公主就地辦了琴,不是上好的,但絃聲還行。

“叮叮…。”長公主最擅長的應是勾心鬥角,但因上有疼愛她的父母,又有疼愛她的兄長,帶大現任皇后加壽也有她的份兒,最擅長的變成吃喝玩樂。

她一出手,陳留郡王妃簫聲不停,姐妹兩個雙雙戰琵琶,隔牆的琵琶很快沒了聲。

“噗”,鎮南王爲此噴了一口酒,對着地面惋惜:“我怎麼能浪費東西。”

太上皇大笑:“管你夠,你不用可惜這一口酒。”

鎮南王起身,恭恭敬敬的欠了身子:“回老太爺,”他目視院中唏噓滿面:“我不是可惜這一口酒,我愛惜的是咱們大老遠兒的又能來到這裡,又能喝到這的一口酒。”

說到這裡,總會想到胖兒子,但這一回鎮南王對忠毅侯小有“怨恨”:“我可再也不感激他了,他可沒想過帶着元皓上路,是元皓機靈,多機靈不是,他自己跟來的。”

王爺有了酒意,說了句醉話。

太上皇拍着手笑,助長了他:“我也不感激他,他就自己玩去了,幾時想到過我呢,這是我自己來的,我不是跟他學事。”

這二位太樂了,相視而笑中,把始作俑者袁訓拋到九霄雲外。

鎮南王發了醉意,他還有話。手一指隔壁,笑道:“我也摻和一腳,我也不想由着他猖狂。”

太上皇側耳聽聽:“人家已敗了不是?”

話還沒有落完,隔壁琴瑟歌喉一起出來。

“我們吹的好好的,他跑上來,他怎麼肯一輸就走。這不,又來了。”鎮南王道:“不過我要的東西得現辦來,辦來了,看我欺負他們一回。”

就要吩咐人,太上皇急忙擺手:“你等等,給我也辦一件。”當下兩個人說了要買的東西,大家都來了興致,眼巴巴等着。

隔壁見這邊沒有動靜,以爲他得了意,讓家中歌女唱的更響亮:“給爺再長長威風,旁邊這是誰?租的院子居然敢興頭過我住這裡的人。”

他也命擺酒,也命再上好菜。又半斤酒下去,聽聽租房子的還是沒動靜。把他樂的:“呵呵,強龍也不壓地頭蛇,這話在理兒。”

“咚咚!”

一聲鼓,把他嚇的一哆嗦。

沒有想到,所以腿一軟,他坐的是椅子,滑到桌子下面。

沒出來以前,桌子底下先氣急敗壞伸出手臂:“打下去他們。”

他沒有看穿牆的眼,所以沒看到隔壁不是一面大鼓,而是好幾面。

鎮南王換了一身緊身衣裳,幾十歲的人身材還是流水般完美,從頭到腳沒有一絲贅肉不說,手臂鼓鼓,胸膛鼓鼓,一看蘊藏無窮力量。

鼓聲因此厚重可及天地。

鎮南王很小的年紀隨老王入軍中,最喜愛聽渾厚的得勝鼓。擂鼓,對帶兵的王爺來說,也算本行之中。他應該通,但會不會親自動手是另外一回事。

鎮南王卻會。

他有力氣,又學過音律,這一通鼓敲的天地震動,乾坤服威。附近住的人紛紛喝彩,拍巴掌的也有,尖叫着“好小子,再來一個”的也有。

人家也不知道他什麼身份,但聽出不久前兩家爭樂聲,估計認爲是個侍候的家人,就這樣嚷上來。

隔壁那邊徹底沒了動靜,但太上皇也不給他再次出來的機會。

太上皇喜歡的樂器是編鐘,這麼一會兒的功夫,真不好尋鋪面買。

出去的人會動心思,蘇州這麼大,有官妓樂館,讓他臨時徵用來。

已經徵用,索性的他把別的樂器也弄些來。

趙先生會拉二胡,但吃多了酒怕拉不好,把銅鉢拿在手上:“這個簡單,我只管跟着曲子敲就行。”

“咣噹”,試個音兒,動靜不錯。孩子們哈哈笑了起來,爭着翹起大拇指:“這個響,只除了不比鼓聲,別的都壓下去。”

簫聲先起,琴聲跟上,編鐘悠揚而出,鼓和銅鉢擊打在點子上。

安三爺手舞足蹈,太子等人能把持些,落後盞茶時分,喜笑顏開中也快要舞蹈。

孩子們笑眯眯地聽着很認真。

姚有地不懂曲子,他背書還覺得來不及。但在今晚也覺出好,也不提回房看書的話,抱着酒壺吃起酒來。

清風明月好樂聲,這個院子裡忘了形。樂聲不錯,居然沒有人嚷嚷妨礙睡覺。

太上皇這個晚上大醉讓扶回房,不斷的說着:“盡興盡興,上回來蘇州,也盡興,但這個也盡興……。”

……

鐘聲,把大家叫了起來。黑加福從綾被裡坐起來,對着安書蘭道:“我知道,這是寒山寺的鐘聲。”

安書蘭又一次送上崇拜:“靜姝,你又知道了。”

晨光透進窗戶裡,黑加福小黑臉兒上昂然有得色:“這是詩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安書蘭的小眼神兒火辣辣,崇拜無限量增加:“你還會念這裡的詩?”

兩個小姑娘受的教育不一樣,安書蘭是準備當別人家的媳婦,黑加福是怎麼顯擺怎麼過的威風。

這不是黑加福會念對景兒古詩的緣由,她會念蘇州的詩,是家裡有個出遊過的曾祖父。對着曾孫們時常說出遊的景物,想起來詩,就念上一個教給他們。

七歲的安書蘭在這上面遠遠遜色,她驕傲的地方,是黑加福唸詩的景地,她也在。

“起牀嘍。”

兩個小姑娘一個得瑟過,一個同驕傲過,嚷嚷着從牀尾取自己的衣裳。

侍候的人進來,幫着她們穿好,走出房門,見到趙夫子和蕭鎮等說話。見到黑加福和安書蘭過來,趙夫子微笑又說一遍:“咱們念首詩,楓橋夜泊,唐代張繼寫……。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孩子們朗朗聲,讓聽到的人都覺得提神。

鎮南王在院子裡晨練,聞言道:“夫子,咱們這裡能聽到的,不一定是寒山寺的鐘吧?”寒山寺離得遠,這附近也有敲晨鐘的寺廟。

“不是也沒什麼,唸詩要緊。”趙先生渾然不放心上。

長公主對鎮南王招手:“你別打岔,初到地方大玩三天,孩子們今天不做功課,但是這樣一念,功課也就出來。”

“父親說,元皓的大功課就是這樣趕出來。”鎮南王不是搗亂,而是感受下成就兒子的過程。

早飯以前,趙先生說了不止一首蘇州古詩,又講解幾個出自蘇州的名人。

黑加福姐弟和袁徵兄弟這樣的年紀,就是在學裡,這樣的功課也算過得去。

吃早飯的時候,太上皇親手給趙先生讓了一筷子小菜:“呵呵,你很會抓鐘點,你應該多吃些。晚上,螃蟹你也多吃。”

趙先生對自己也很滿意,他的職責就是不論孩子們放不放假,他用各種方式把知道的學問塞給他們,再慢慢消化和體會。

消化和體會,有時候可能是一輩子。眼下能學點兒,能背點兒,先生的活計就是這樣。

早飯過,奉着太上皇,一行人兵發的第一站……加壽等在蘇州的鋪子。

離這裡有距離,昨天的蜜餞就另外現買。也因爲從別的鋪子裡買過本地蜜餞,到鋪子以後,孩子們品嚐起來,評題的話中肯。

黑加福沒吃幾口,又搶到頭一個扮鋪面掌櫃,安白氏帶着安書蘭陪她。

見靜姝姑娘和在揚州沒有分別。

鋪子外面有個小孩子伸頭探腦,看上去衣着不富貴。手心裡攥着的,因手的大小,不會超過三文錢。

黑加福熱情攬客:“進來進來,要買什麼,這是我的鋪子,我很會招待。”

這熱情,冰也能融化。小孩子垂着眼簾攤開手,一文銅板在手心。

“今天打折喲,你來的巧。”

黑加福指揮,裝了一包蜜餞給她,收了她的一文錢。

又進來一個,金簪子繡花衣裳,四個人跟着,小姑娘鼻子朝天的進來。黑加福把掌櫃的叫到一旁:“劫富濟貧,賣她貴些。”

掌櫃的不可能亂提價格,但說的天花亂墜,小姑娘走時大包小包的,如果是她自己吃,一年的蜜餞也有了。

掌櫃的回來邀功:“八百兩,您滿意嗎?”

黑加福很滿意,她沒上路的時候,就由曾祖父老王教導,知道八百兩的實際價值。

叫上安書蘭去後院子裡尋到大家,開始吹噓。

鎮南王越聽越不對:“靜姝,你前面賣的那個,足有二兩多的東西,一文錢就給人,你說劫富濟貧?你劫的到底是誰?”

大家鬨堂大笑:“是啊,白靜姝,這可是小壞蛋舅舅的鋪子,你其實把他劫了。”

“嘿嘿……”黑加福儘量笑得好看些。實在過意不去,討好鎮南王:“舅祖父,去我家的鋪子裡吃,多吃些。”

鎮南王佯裝嗔怪:“不但去你家的鋪子裡吃,走的時候還要裝得包袱滿,留着我路上吃。”

這一天就在鋪子裡,中午在附近有名酒樓上用飯。孩子們沒有說大玩的這一天浪費,他們看了這個鋪子,又商議起揚州的鋪面怎麼開,請這裡掌櫃的和夥計中的能人出主意。

太上皇等頗有興趣的在附近走了走,最喜歡雜貨店,這是布衣百姓們常光顧之處,問了柴米油鹽的價格,從中知道本地的日子。

這是他的玩。

嘴上再說不是爲當差來的,但心繫一輩子,還是丟不下來。

到這裡的那天不計入三天大玩之內,今天這是第一天,和加壽等人的鋪面親近一回,晚上回住處都帶回來不少蜜餞,人人都有滿意。

第二天第三天,虎丘和獅子林等玩過。第四天上午,孩子們開始寫字唸書練功夫,恢復半天上課,半天玩耍。

太上皇也有正事,帶着太子、齊王世子等人,就本地政事做講解或討論。柳雲若帶着隨行公差,往街上打聽本地官員的官聲。

大家各自有事,忙了起來。

……

京裡。

中秋節的前一天,韓世拓問掌珠道:“不把徹哥接回來嗎?”掌珠說拿不好主意,讓把正經叫到面前。韓正經聽完,一本正經的回答:“徹哥已接不回來了。”

“你呀,你難道麻煩姨丈姨媽一輩子?”韓世拓微笑。說過,他先往衙門裡去。

有件小事,國子監和兵部裡有交結,小二讓韓世拓去送公文,看着袁訓公文到就蓋印,不要耽誤阮大人的功夫。

韓世拓走去,辦好後一時沒走,和袁訓說着話:“中秋家裡人少了許多,不然咱們一起過。”

“鎮南王府早幾天對我說,他們家裡人也少,老王不耐煩叫親戚湊熱鬧,他說中午往我家,晚上他是長輩,我們去他家團圓賞月。你要一起,闔家也去鎮南王府。”

兩個人正說着,院子裡走來幾個人。最前面的最雄糾糾,小腿兒卻是軟的,走的一顛一顛的神氣。

蕭智穿一件大紅衣裳,胖面頰上掛幾點淚。

韓徹穿一件水紅衣裳,虎頭虎腦東看西看。

望到袁訓後,“哇”,蕭智大哭一聲,沒多少眼淚,但扯開嗓門兒洪亮驚人。

“醒了,我醒了,”蕭智撲到袁訓懷裡。

“他醒了,”韓徹幫忙解釋。

“知道了,你這不是又找來了。”袁訓抱他到懷裡,坐到左膝蓋上。右邊以前留給韓徹,但今天有自家祖父在,袁訓沒喚韓徹,由韓世拓抱起孫子。

韓世拓滿心歡喜:“你又重了,姨祖父姨祖母天天給你吃的倒有多好?”

韓徹認得祖父,正要同他說幾句。“哇”,蕭智給了他們一大聲。

手指袁訓的另一個膝上,蕭智胖眉頭不費事兒的擠出一大團疙瘩肉,對着韓世拓又怒了大眼睛。

袁訓看得目不轉睛,勾起他的心情,對韓世拓道:“這倒有些似戰哥,戰哥小的時候,纔是這樣的獨霸。他這是要徹哥同他在一起。”

韓世拓就把韓徹也給袁訓,蕭智果然沒了脾氣,兩個孩子一左一右伏在袁訓懷裡,看上去都是乖寶寶。

熟悉的官員來回話,袁訓還抱着他們。有個外省的官員來回話,袁訓不能讓他說怠慢,把孩子們放下來,鋪一塊自己的帕子在椅子上,這高度他們剛好夠得着。

放一塊點心在上面,兩個孩子捏碎了,你給我一口,我給你一口。

韓世拓也不錯眼睛,想想正經的話有道理,徹哥還是不接的好。

有人要說,長大可怎麼辦?韓世拓纔不擔心,不過是跟正經一樣,長大了就送回來。

晚上他回家一五一十告訴掌珠:“四妹夫要會的人多,我就起來告辭。我說徹哥,祖父走了。徹哥扭頭看看我,小小王爺急了,握起點心就給他,抹了他一臉。”

那個模樣很有趣。

“徹哥呢,還伸舌頭舔了舔,他還真舔到嘴裡,就這樣吃了,就這樣頭也不回。我也不叫他了。不然一哭是兩個,怪不上別人,只能怪我沒眼力。”

掌珠道:“那好吧,咱們再當一回厚麪皮的人。”

“這個月的銀子你送去沒有?”

“送去了,哪能麻煩四妹帶孩子,咱們還不給錢。”掌珠微嗔:“我都有孫子了,不懂事可不行。”

不懂事這話,讓韓世拓好似針尖一紮,有什麼散開來。他低低嘆上一聲,更不做接回孫子之想。

是啊,免得不懂事了可怎麼辦?

舊年事蹟的痕跡,在文章侯的心裡並沒有真正抹去。這也是他難爲情也有,卻不強接孫子的主要緣由。

暗暗對自己道,不是厚麪皮,實在是怕了家裡再出當年自己那樣的人,出二叔三叔四叔年青時那樣的人。

……。

文章侯不知道的是,兩歲的蕭智回到家裡,極爲得意,對寶珠道:“不給接。”手指韓徹。

韓徹也點自己,笑得金童般:“祖父,特特接。”

“不給接。”

“特特接。”

兩個人又吵了起來。

番外第十八章,金殿雷霆(一)番外第三十一章,不是有意的影射番第七十一章 太子如願番第八十五章 永毅郡王番第七十章 加壽最大番第四十四章 同行的人番外第二十三章,袁乖寶的親事(一)番第五十八章 梁山王的得意番第五十一章 小鬼可恨番外第十章,誰是大功臣?番外第十三章,永毅郡王回京番外第十九章,金殿雷霆(二),風波結束番外第五章,爭地位的討嫌女婿番外第三十二章,路遇強盜番第六十九章 太子干涉番第七十章 加壽最大番外第十四章,爭寵是個風險活兒番外第三十四章 偶然懷恨柳太后番外第一章,元皓產子番第三十九章 愛摻和的梁山王番第四十三章 離開番第七十四章 中秋番第八十四章 守規矩番第八十章 計賺二小胖番外第二十五章,不拘着孩子們番外第三十四章 偶然懷恨柳太后番外第十八章,金殿雷霆(一)番第三十六章 團圓之夜番第六十四章 虎威番第五十章 不辜負番外第二十九章,忙的腳不沾地的孩子們番第三十七章 親戚知己第三十五章 樂器大比拼番外第七章,正經成親番外第九章,小六的預先埋伏番第四十二章 新封白大帥番第五十八章 梁山王的得意番第七十一章 太子如願番第四十六章 溫馨番第七十五章 告老番第六十四章 虎威番第五十五章 中途溜號番外第十二章,我是聰明的胖隊長番外第九章,小六的預先埋伏番第六十四章 虎威番第四十六章 溫馨番外第九章,小六的預先埋伏番第四十七章 謙虛人兒番外第二十五章,不拘着孩子們番第七十一章 太子如願番第六十九章 太子干涉番外第二十六章,胖小爺的人馬番第六十七章 祖孫之鬥爭番外第二十四章,接走乖寶的小媳婦番外第十五章,袁家不亂番外第十八章,金殿雷霆(一)番第八十六章 一如小時候番第七十一章 太子如願番外第十九章,金殿雷霆(二),風波結束番第四十章 過冬番外第二十三章,袁乖寶的親事(一)番第五十四章 忠毅侯出手番第八十二章 護孫狂祖父番第七十四章 中秋番第四十一章 強盜出沒番外第五章,爭地位的討嫌女婿番第八十二章 護孫狂祖父番第八十五章 永毅郡王番外第二章,黑加福見父母親番第五十八章 梁山王的得意番外第十三章,永毅郡王回京番外第十五章,袁家不亂番第四十章 過冬番第六十七章 祖孫之鬥爭番第三十八章 八月十六的牽掛番外第四章,小十長大了番第六十八章 過癮番第四十四章 同行的人番第四十五章 在理番第四十章 過冬番第四十七章 謙虛人兒番第四十七章 謙虛人兒番第三十七章 親戚知己番第八十二章 護孫狂祖父番第八十四章 守規矩番第五十章 不辜負番外第九章,小六的預先埋伏番第三十九章 愛摻和的梁山王番第四十六章 溫馨番外第二十三章,袁乖寶的親事(一)番第三十八章 八月十六的牽掛番第五十八章 梁山王的得意番外第三章,壞蛋舅舅對孩子們的提點番第七十一章 太子如願番第八十四章 守規矩番第六十章 眼睛尖番第七十五章 告老番第七十二章 陳留郡王府上番第五十五章 中途溜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