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十八章,金殿雷霆(一)

有皇帝的隱衛在,天豹每回都只能聽個尾巴。但最近的局勢他也看得明白,皇上真心愛護壽姐兒,天豹在他陰暗靠後的角落裡呆的心滿意足。

皇帝的隱衛離開時,不忘記對他的方向看上一眼。天豹不站出來,也不躲閃。大家接受一樣的訓練,他能發現別人,別人也能發現他。等到他們走後,天豹撿點兒剩餘的話聽聽,要是沒有,也只能結束。

……

上金殿的那天早上,常珏喂完忠勇老王吃飯,同他道別時,因對結局沒有把握,傷感的說了句:“如果我們今天把王位弄丟了,祖父您誰也別怪。要怪,就怪咱們家的腌臢人太多,您又開不了口,咱們今兒要是不贏,又能怎麼樣呢?”

忠勇老王依然瞪着眼睛,還是懵懂面容。

把他交給侍候的人,常珏出去和忠勇王父子會合。途經的月洞門旁,一箇中年婦人站着,是常珏的母親棋二夫人。

棋二夫人有絲快意:“這就走了嗎?我巴不得他們丟了王位,讓我好好看出子笑話。”

“母親!”

常珏火爆的打斷她,一腔怒火朝她發了發:“這都什麼時候了,您卻說這句話!好歹,您在這個家裡吃幾十年的飯,風吹不到雨沒淋的住幾十年。”

棋二夫人眸子眯得緊緊的,抽動眼角的罵:“自從姓董的死老鬼教你,我就知道不是什麼好兒!你還不肯信嗎?他是拿你在手裡,好和張大學士打擂臺……”

黑影籠罩般把她蓋住,洶洶氣勢逼的棋二夫人暫時說不出話。她吃驚的瞪向常珏面龐,倒抽一口涼氣。

怒火在常珏面上燃燒着,看得出來他竭力剋制着自己的情緒。但話一出口,仍如離弦的箭矢般鋒利。

“老師就是利用我,我也認了!上回說這種話,我就說過,不許母親再污衊我老師。我如今的一衣一食都由他而來。母親,你識相點吧!”

說完,腳跺的地“咚咚”響,帶着氣憤走了。

棋二夫人回過神,惱的喊上幾聲:“逆子,你敢這樣對我說話,這就是你的好老師教出來的……”

“別說了,”忠勇老王妃帶着王妃出現,淡淡的接上她的話:“過些日子,你就要跟着這逆子過活,有句話說的好,夫死從子,你以後要靠着他吃飯穿衣,還是少得罪他吧。”

“你們怎麼敢……”棋二夫人結結巴巴中有一絲恐慌:“怎麼敢把我攆出去,你們……”撲天搶地的哭起來:“都來看看吧,欺負寡婦了……。”

忠勇老王妃憎惡地道:“我養你這些年,還在乎多養些日子嗎?你大嫂也是個心思正的,更不介意你留在家裡。是珏哥要帶你走,他就要成親有自己的家,接你去養活天經地義,我們哪裡能阻攔。”

棋二夫人錯愕:“成親?”

“哦,你常年不出房門,想來還不知道吧。這門親事也是董大學士定下。”忠勇老王妃用帕子揩揩淚水:“多好的人吶,他爲珏哥打算的是真周到。”

棋二夫人忘記罵董大學士,面如死灰的問:“誰家?”

“說起來,你一定相不中。是個一直沒中的秀才人家。老王爺身子還好的時候,他也不答應。但董大學士說珏哥以後做官需要出主意的人,要保得住他官聲好,官運穩,舉薦了這家。說親家看的書多,道理上明白。當時看,是不怎麼樣,家裡沒有一個有根基。如今呢,就顯出大學士的眼光好。那當舅哥的已經中了,雖是不大不小的官員,但還年青呢。對珏哥總不是壞事情。對你?”

忠勇老王妃冷笑:“只怕你覺得不好。”

棋二夫人嗓子眼裡乾乾的,很想大罵一句,他們家難道能吃人嗎?但話一出口,卻慌亂無比,源自她的內心一片虛空:“爲,爲什麼?我是婆婆,我是親家。”

“那姑娘去年進京來拜見我,生得穩重得體,自有威儀。以我來看,你的性子不改,在媳婦手下討不到好處。”忠勇老王妃愈說愈鄙夷。

董大學士臨死以前也要爲常珏謀劃好親事,難道不是想到他去世以後,忠勇老王也年紀頗有,常珏頭上還有個親生的母親。

那姑娘爲什麼沒拜見棋二夫人,她和常珏的親事是董大學士臨終所指。後面她的哥哥中了,全家隨去任上。直到去年她長成,董家安排來見見未來夫家長輩。定親成親準備在一起辦。當時還沒有定親,棋二夫人“常年養病”,又是董家接大學士的心思嫌棄的人,忠勇老王妃怕她攪和,又不肯叫她出來,也就沒見。

棋二夫人的心往下沉,她去兒子那裡是願意的。但是多出來一個媳婦,媳婦還是董家所指。不由她支支吾吾迸出一句:“你們…。你們不養我了嗎?”

“聽聽你的話吧,”忠勇老王妃覺得骨頭縫裡都是恨:“適才你還巴不得家裡倒了,現在你又怪我們不想養你?這個家倒了,誰還養你!”

忠勇王妃告訴了她:“歸你的分例銀子,以後按年送給珏哥。勸你,別在他面前說他的先生不好。要知道珏哥沒有說錯,不但他現在的前程是董大學士所給,學問是大學士所給。就是官場上照顧,也是大學士所給啊。”

“珏哥給不給你,給你多少,我們就不管了!”忠勇老王妃認爲兒媳說的太溫和,直接又甩出來一句。隨後,兩個人也往二門處去,準備登車往宮門上等候。如果有需要她們上金殿申訴的地方,她們也將上殿一戰。

她們走開以後,棋二夫人面上露出真正的害怕。她這才知道,董大學士沒有給她留下一絲再挑唆常珏的機會。

大學士指的姑娘,不可能跟她一條心。也不可能輸給她。因爲大學士對她太瞭解,去世幾年後,依然把她壓得不能動彈。

……

今天的大朝會,忠勇王有備而來,古諤有備而來,但都沒有料到,皇帝率先發難。

……

金階上的身影緩緩中帶着有力站起,憤然而出的一句話帶足責問:“卿等,欲謀害朕否!”

三拜九叩過剛平身的百官寂靜一下,覺得這話太嚴重又都跪下。滿殿裡哪還有回話奏事的人,只有皇帝一個人的憤怒隨着他的話語步步攀高!

“朕自登基,自知年青,雖泰山代太上皇封禪,藏地代太上皇結盟,爲歷朝先皇中少有之人。並不敢有半點怠慢政事之心。四海五湖曾遊歷,民情不敢說熟知,並不敢另起大意之心。凡殺人、暴動、災情、一方民風之奏章,深夜到,深夜閱。天授朕以萬民之尊,朕懷惶恐兢兢業業,深知百姓安樂,朕方安樂。”

說到這裡,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沒聽懂皇帝這話是什麼意思?打算說的又是什麼。

但皇帝的下一段話,讓最糊塗的人也心如明鏡。

“朕親身見過民間疾苦,宮人足夠,選秀之事一拖再拖。孟子有言,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伐木尚且是這樣,按時候才入山林,也給它生長休養的歲月。民間難道不是這樣的道理?選秀難道不是這樣的道理?有句話叫國富民強!但民間富有,國庫裡才能充盈!選秀,也是一樣的道理!搜刮太多,致母子分離,家中少一孝敬之人,民間這條條小溪沒有水,國庫這座江海又能照顧多少!”

百官們恍然大悟,古諤腦袋裡嗡嗡作響。

一早,他把準備好的話複習過,進宮門後,該幫腔的人處也打過招呼。姑娘們死在宮裡的內幕要查清,別說她們的父母不相信“和太后對嘴”這話,就是古諤都不信有這樣愚笨的姑娘,會因爲摔個碗盞和太后對嘴。這是第一要上諫的。

不但要上諫,還要把柳國舅排除出去,以避嫌之名不讓他擔當辦案官員。

並暗示皇后孃家也應該避開,最好獨寵的皇后娘娘暫停權力。因爲死的人可都是進宮跟她分寵,娘娘理當有殺人嫌疑。

第二個是應對,忠勇王提出交還王爵,古諤安排好人大力贊成。再進言這王位自開國時封賞,再選賢人還是常家。不然先皇泉下有知,未必是好過的。

泉下有知的鬼怎麼想,與活着的人沒有半分關係。但拿出來說說,也不失爲一件利器。

不把常家的王位易人,就不能把張大學士抹黑。借張家拉下袁家也就不能。

昨夜晚雖受常家“那長輩”苛責許多,但古諤還是要幫他謀劃才行。

拴在一根繩子上,到今時誰也不能拋下誰,不然有一個人泄露點兒曾密謀過的口風,別說扳不倒袁柳,自家性命都難保。想滅口,也滅不了這許多人。

古大人想的本來是很好的,初看上去,和他自己反覆掂量過,也似能暫時攪混事件,給他們喘息和再尋求良機的機會。

但先說話的不是他。先入爲主,讓皇帝用了一用。

“朕以愛護之心推遲選秀直到今年,是誰這麼藐視朕,送這種大逆不道的人進宮,意圖謀害太后,下一步就謀害朕了吧!一應有司都要嚴查,朕倒要看看,這等摔個碗就受不得責罵,反而辱罵太后的人,是怎麼選出來的!太后按宮規杖斃她,只怕外面已傳言紛紛說內幕吧?這是謀害太后之舉!這是造反!朕受命於天,不是誰就能藐視的!”

百官默然。

天氣本也炎熱,金殿上雖有去暑的措施,但古諤瞬間滿頭大汗,再瞬間汗透衣裳。

他本想出經過層層選秀的姑娘不可能“對嘴”,這種大魄力的人不是瘋子就是瘋子,沒有第二個選擇。現在讓皇帝堵的死死的。

皇帝發作一通後,依然餘怒未息:“豈有此理,聽上去不合情理,其實呢,哼哼,不過是有人妄想造反!妄想在名聲上動宮裡的文章!聽上去,怎麼敢有人和太后對嘴?其實呢,陷太后於不義,最後想害的是朕吧!”

跺一跺腳,他又罵上一遍:“朕親身走過五湖四海,朕親身泰山代太上皇封禪,朕代太上皇去過異邦結盟,朕受命於天……”

一件本來應該變成“宮闈嫉妒案”,就此性質變成“意圖謀反”。偏殿中坐着的柳太后淚水漣漣,聽到這裡,無聲的把個帕子哭的溼透。

稍有明理的人,都看得出來“對嘴”這話有內幕。而事實上,那死了的姑娘,怎麼敢和太后對嘴?她揣着一腔巴結太后的心還來不及。

那柳太后,她哭的是什麼呢?

……

分到太后宮中的三個人,太后給臉面就見見,不給臉面由管她們的宮人安置。

因太后選秀時挑三揀四,三個人進宮前,古大人等想了又想,讓她們家裡人傳話,聽滿耳朵的怎麼討好柳太后。

揣在懷裡火熱,都想早見,說些奉承話,表露自己滿心裡禮敬太后,以求得柳太后這株大樹有蔭涼。

柳太后呢,兩耳朵讓柳至的話灌滿,要說她對自身舊事的餘恨,那會兒倒還沒有出來。心裡想只是太子蕭乾不受傷害。

她怎麼會不見呢?

……

先時兩邊侍候的宮人排開,太后於威儀中命三個人到面前。

一一問過名字,柳太后冷冷淡淡:“喲,都生得不錯,爲什麼還要進宮?宮裡的日子可不好過,比不得民間闔家團圓的小日子紅紅火火。”

搶先出來的一位回道:“仰慕太后淑德,皇上堯舜偉略,能來侍候,是我等的福分。”

“哼,什麼仰慕,不過是又來和我做對的罷了。”太后撇撇嘴兒:“這生得好啊,再入了皇上眼啊,哪裡還認得我是誰?”

進宮的姑娘都是家裡手心捧着長大,縱然經過風雨也不如宮中。遠不是柳太后的對手。

柳太后跟老太后袁氏遠不能比,也不是加壽對手,但對付這幾個準備抱她這尊大佛的人,卻手到擒來。

輕飄飄的一句話,好似無意中暴露她和加壽的矛盾。而三個姑娘進宮後的倚仗就是太后和皇后曾公然的“矛盾”,聞聽這話豈不抓住機會?

柳太后又是一句:“所以選秀那天,請我去挑,我想裝的倒挺好,我挑來了,她喜歡嗎?算了吧,乾脆我見一個挑剔一個,就那一個皇上喜歡的,我已經很頭疼,何必再添肉中刺。”

這話又把她選秀時的冷言冷語解釋,表白下她並非對所有的人有成見。

三個姑娘有些爭先恐後,但說話上還不算閃失。

一味的討好:“誰敢和太后作對,就是我們,能到太后宮裡都覺得萬千之福氣,以後,也萬萬不敢對太后有任何不敬。”

“真的嗎?”太后翻眼表示不信。

又聽了幾句好聽話,這一天就到這裡。

接下來的幾天,三個姑娘運道很好的分別排入近身侍候太后的班值,能和太后說話的機會就更多。

那一天夜裡當值,太后半夜醒了要茶喝,喝完了出神不睡,侍候的人也不敢睡。

半晌,太后只留下一個人在,慢慢的問她:“我讓人算過你的八字,你是有子的命。也罷,我本不想爭閒氣,但憋屈到幾時?太子小的時候不給我,養到懂事纔給我,我已養不熟。你若得寵,怎麼對我?”

那姑娘發了一通的誓。

“但龍生九子,九子不同?你若生條蟲,我可押錯了寶。”

“回太后,後來者居上,大有人在。”

古大人等人千算萬算,以爲柳太后和加壽之間的舊仇解不開。比如柳丞相倒臺,源自加壽定親給太子。柳丞相鬱鬱而終。

比如以古大人的年紀,常年在京裡,知道加壽杖斃裡的人,有柳太后給她的太監,還有柳太后給皇帝爲太子時的美人。這都是翻得出來的舊賬。

他們卻沒有想到,柳太后的病根不在這裡。

她真正的病根是,她天生的小肚雞腸,和閨中受到的嬌縱,從她當上太子妃時,就認定一切姬妾及生下兒子的,都打算跟她過不去,搶她兒子以後的皇位。

那姑娘回的自以爲不錯:“後來者居上,大有人在。”把柳太后在太子府上的舊恨扯出團團堆堆來,雲涌似的堆滿她的胸懷,令她險些喘不上來氣。

要說她已經是太后,怎麼還不能度量大些?

她的小肚雞腸還導致當上皇后的兩年受難,那些年裡有一個噩夢叫歐陽容,是傷她最深的人,直到她尊貴至上也沒有完全忘記。

民間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蛇咬一口都會這樣,何況柳太后受難的日子刻骨銘心,直到今天她不能與太上皇和好,也算原因之一。

後來者居上?

面前恭順回話的姑娘,莫不就是當年的歐陽容——可惜老天不幫忙,她沒生下兒子不說,女兒也不曾有一個。

莫不就是當年的樑太妃——齊王已算皇帝得力幫手,但當年柳氏太子妃不情願定親加壽,樑側妃可沒少往袁太后面前下功夫,想把加壽改定齊王。

莫不就是當年太子府上的一干子姬妾和後宮裡的嬪妃?

再說,這話明白的表達,她若得寵有子,將對太子蕭乾不利。

柳太后對太子乾哥愛如珍寶,但皇家的事情,外面怎麼看的出來真和假?古大人等纔敢如此大膽,進宮的姑娘們纔敢認爲是個機會,就行挑唆之舉。

古大人等精心的籌備,讓柳太后小費手段掏乾淨話。過上一天,就發生讓百官疑惑的“對嘴”事件,柳太后杖斃了一個。

宮裡宮外都說“對嘴”,餘下的兩個知道不是。她們只看到太后叫走,再就死訊傳來,謠言放出來。太后宮中上上下下異口同聲,都聽到瘋姑娘爭執聲,說得有鼻子有眼,獨她們沒有聽到。

也不是離的遠。

這兩個心生不妙,有些穩不住。進宮後不是想出宮就出宮,不到日子,不得允許,家人也見不到。

她們收買小太監往宮外傳話,只有一句:“沒有對嘴。”

話要是傳出去,柳太后成了殺人犯。

皇帝、皇后和太后一起截下這話,她們死在皇帝手裡。

在今天大朝會,皇帝發作這事,柳太后特意偏殿旁聽。

在他們母子心裡,存以後謀害太子之心,不是謀反是什麼?

對皇帝來說,其心可誅,都可以是個抄家和連坐的罪名。

當他一段話推出又一段話,把事實變相的揭露,柳太后手裡的帕子溼了一條又一條。

她還有另外一個病根兒,刻意模仿袁太后。

袁太后養孫子天下聞名,柳太后得到乾哥心滿意足,對加壽再無芥蒂不說,甚至有時候百依百順。她還想着永樂公主呢。

袁太后殺歐陽容,一夜之間灰飛煙滅。柳太后殺“其心可誅”的宮人,好似她重殺一回歐陽容般痛快。

無數回,柳太后覺得袁太后的威風全在殺歐陽容上面。

頭天,歐陽容還跪到御書房外求爲兄弟申冤,求拿兇手袁執瑜袁執璞抵命。當晚,就自盡身亡。

歐陽家的人鬧事,柳至結案:“死了的歐陽保是貴妃在外作惡的幫手,歐陽保一死,貴妃擔心事發,畏懼自盡。”太上皇當時是皇帝,追究到底,把已安葬的歐陽容免去皇貴妃身份,連夜遷出皇陵。

太上皇當年維護太后的身影,在宮裡的柳太后一看就知。

而今,她的兒子維護她。柳太后既感動於母子連心之處,又有效仿袁太后的滿足,宮人又送上幾個帕子,也似乎不夠她用。

番第五十九章 娘娘廟的衍生版本番第八十六章 一如小時候番外第七章,正經成親番第五十二章 誰犯呆氣番外番第八十七章:黑加福成親記之一 求親番第四十七章 謙虛人兒番第六十三章 釋解番第六十章 眼睛尖番第七十二章 陳留郡王府上番第八十六章 一如小時候番第七十七章 不再更改番外第十九章,金殿雷霆(二),風波結束番第六十七章 祖孫之鬥爭番外第十七章,奸計破滅番外第四章,小十長大了番第四十五章 在理番外第二十八章,賑災番第五十六章 沈渭夫妻祖孫相逢番第四十三章 離開番第八十三章 誠心求親番第三十八章 八月十六的牽掛番外第七章,正經成親番第五十一章 小鬼可恨番第六十一章 好吃的祖父吃番第四十章 過冬番第七十章 加壽最大番外第十五章,袁家不亂番外第四章,小十長大了番外第一章,元皓產子番第六十五章 不屑番外第二十四章,接走乖寶的小媳婦番外第十五章,袁家不亂番外第二十九章,忙的腳不沾地的孩子們番第六十九章 太子干涉番外第七章,正經成親番第六十一章 好吃的祖父吃番外第二十二章,玉珠有喜,紅花有喜番第七十二章 陳留郡王府上番外第二十章,四喜姑娘成親第三十五章 樂器大比拼番第五十章 不辜負番第五十三章 長江番第六十二章 晚宴番第六十六章 好表弟不想你番第七十五章 告老番第五十二章 誰犯呆氣番第五十八章 梁山王的得意番第六十四章 虎威番外第二十章,四喜姑娘成親番第七十三章 英雄會番外第十六章,選秀風波番外番第八十七章:黑加福成親記之一 求親番第三十九章 愛摻和的梁山王番第七十三章 英雄會番第七十四章 中秋番第六十三章 釋解番外第七章,正經成親番外第一章,元皓產子番外第二十四章,接走乖寶的小媳婦番第七十五章 告老番外第二十四章,接走乖寶的小媳婦番第四十六章 溫馨番第六十七章 祖孫之鬥爭番外第九章,小六的預先埋伏番外第二十四章,接走乖寶的小媳婦番第四十一章 強盜出沒番第五十七章 山西祖孫相見番第八十章 計賺二小胖番第四十四章 同行的人番第三十七章 親戚知己番第三十七章 親戚知己番第四十一章 強盜出沒番第七十二章 陳留郡王府上番第八十五章 永毅郡王番外第三十一章,不是有意的影射番外第十四章,爭寵是個風險活兒番外第十一章,戰哥流淚番第五十一章 小鬼可恨第三十五章 樂器大比拼番第八十六章 一如小時候番外第二十九章,忙的腳不沾地的孩子們番第三十九章 愛摻和的梁山王番第六十五章 不屑番外第十章,誰是大功臣?番第六十三章 釋解番外第二十四章,接走乖寶的小媳婦番外第十八章,金殿雷霆(一)番外第二十四章,接走乖寶的小媳婦番第七十三章 英雄會番第六十一章 好吃的祖父吃番第四十五章 在理番外第九章,小六的預先埋伏番第八十二章 護孫狂祖父番第七十七章 不再更改番第四十六章 溫馨番第五十三章 長江番第三十九章 愛摻和的梁山王番第五十章 不辜負番外第十七章,奸計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