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事先埋伏忠毅侯

在這裡給蕭瞻峻送行的,還有袁執瑜和袁執璞。袁訓今天主祭馬浦,是頭天給蕭瞻峻擺的送行宴,他不像韓世拓參加過葬禮後趕到這裡,袁家的人就只有胖兄弟在這裡。

蕭衍勇見父親跟文章侯說的痛快,弟弟又在嫡母身邊。伸手臂勾住執瑜頭頸,哭了出來。小聲道:“我想留下來跟你們一處上學,算年頭兒,我只比你們大一歲,算實際日子,才那麼數月。可父親不答應,父親卻讓衍厚留下來,母親又不答應。我不知道爲什麼父親要弟弟留下來,卻不許我留下來。”

執瑜拍着他:“二伯父很疼你,我和二弟都作證。”執璞也說是。蕭衍勇把眼淚擦乾,還是戀戀不捨:“我真的不想走,”

“我們起程了。”蕭瞻峻對大家說着。

蕭衍勇勉強對胖兄弟笑一笑,上了姨娘蘭香的馬車。四老爺對着哥哥們夫妻拜了三拜,也滾下一串子眼珠:“我們走了。”四太太在他身後也拜下,因許帶妻子,小四又在袁家上學,有地方呆,四太太放心跟去。

“一路順風,”

“到了寫信來。”

呼聲中,車駛動馬蹄有聲。車裡摟着兒子不鬆手的閔氏長長鬆一口氣。蕭衍勇想留下不行,閔氏是蕭瞻峻想把蕭衍厚留下,她不肯答應。

這上路了,兒子在手邊兒,閔氏這才安心。

蕭衍勇以爲父親偏疼弟弟,閔氏卻以爲蕭瞻峻偏疼長子。這一對母子都不理解蕭瞻峻,都暗暗在心裡抹上一段黯然。

蕭瞻峻纔想不到這裡,蕭二這一回進京出足風頭,又爲哥哥跟梁山老王吵足兩架。

頭一架是老王宴請,第二架是老王爲他送行。

老王聲明:“纔不想爲你送行,沒有加福,我府上的水你也喝不到。”蕭瞻峻聽到耳朵裡哈哈大笑,心想你梁山王府以後是小弟女兒當家,我是長輩,你說不給我喝水,以後不算。

他沒有明着頂,但自己回去樂得不行。

白雪未融,北風還有,蕭二精神抖擻的帶着家人和韓四老爺登程。

……

魏行對林允文咆哮:“你再說一遍試試。”

林允文掩耳朵:“大過年的你放家人年假,讓他在京裡看親戚,就爲了痛快跟我吵一架吧?”

“使臣們已定下來起程日子,你爲什麼不走!你憑什麼不走!”魏行暴怒。

林允文納悶:“沒找到我,他們怎麼肯走?”

“他們是不肯走,跟前幾天皇上命用好酒好繁榮繫住他們時,他們索要屍首和俘虜想離開不一樣。我知道!馬浦死的這麼快,他們猜得出來你就在京裡!所以他們又改口說再難得來,要再在街上游玩幾天。但文章侯喘口氣強硬,說他們再不走,路上屍首存不住。文章侯說從死人開始,梁山王用冰鎮,用香薰着,”

林允文冷笑:“這是爲了贖的銀子!不然哪捨得下這大血本!邊城那裡我去過,就沒有見過有冰窖?”

“有,也不讓你知道。冬天存冰,自古有之!”魏行扶扶額頭,意識到話題偏離。繼續怒道:“文章侯連逼帶嚇,那個威風……”

他滔滔不絕地說下去,全是新任副使的話。林允文一動不動的盯着他,直到魏行察覺:“你看我做什麼!看我,你也得離開!別再拖累我!”

“你嫉妒!”林允文篤定。

魏行一噎,煩躁地甩着手:“沒有的事情。不是我就不是我吧…。”

“你恨他恨的不行。”林允文堅定不移。

魏行總算想起來眼前這個人因爲神算有幾分眼力,隱瞞他不一定能行,沒再反駁。

一言不發坐着,林允文不習慣這沉靜,也每天抓住機會嘲笑魏行留戀官職是傻子之舉,今天也不例外。

“看來這副使是個人都能當啊,你沒到手不用不悅。”

冷嘲熱諷聲中,魏行紅了眼睛:“胡說,你懂什麼!”

“我懂文章侯那浪蕩子能當好的官,不用吹灰之力。”林允文大聲嘲笑。

魏行冷冷:“這是你想的!副使這官職跟別的官不一樣,兵部官職要的是忠誠保密和戰場上經驗。戶部裡要的是精於計算和節省。禮部裡要的是體態謙和不卑不亢。副使,要把皇上挽留至今的恩德表達明白,又要壓制使臣生出威懾,令他們不敢回去就生異心,最好明年再來朝見。還要不能就要惹毛他們。”

“這麼厲害的官,你也沒當上?”林允文不屑。

魏行氣了一個倒仰,再次重回原話題:“明天就給我滾出京!”

“不。”林允文打個哈欠。

魏行提起他的衣襟,殺氣騰騰:“爲什麼你還不走?你還有什麼人沒有害?”

“是啊。”林允文雲淡風輕。

魏行錯愕鬆手:“使臣都走了,我也不幫忙,你還能害到誰?”

“一直住在你家,我倒不一定。不過我還有一件寶貝沒有送出去,這個人也與你的前程有關。”

魏行瞪起眼,林允文懶懶道:“你想啊,文章侯是什麼原因擋了你的道?我又是哪一家三攔兩阻?”他扳着手指算着:“誰把我逼出京,害我燒傷臉?誰把我攆出京,殺了舍布和阿赤將軍,害我不敢去見使臣?誰在疫病上跟我過不去?”

忠毅侯,這三個字在魏行心裡一閃而過。魏行怒道:“你瘋了嗎?他怎麼能是你動得了的?”

“我不去動他家,不過他家女兒厲害,她是治病的,我這傳病的人想和她比上一比。”林允文咧開嘴兒。

魏行一想就明白,心頭一驚,手指點上林允文的鼻子:“把東西交出來!不然我覺都不敢在家睡。”

“那東西不在我手上,不過正往京裡來。”林允文出神:“忠毅侯夫人是哪個月有的身孕,嘖嘖,送子娘娘只眷顧她。”

“你管她哪個月有的,你想怎麼樣,給我說清楚!”

林允文邪氣地一笑:“我爲她算過,四月裡不生,五月生可就晚了。”

“可你的東西再好也送不進去,你就是沒算過,難道去年在京外沒聽過嗎?疫病一起,忠毅侯夫人就緊閉二門,不見任何外客。就是忠毅侯要出外,也不回二門內。說她日常的水菜,全是自家園子裡拔出來的。”魏行越想,林允文又開始頭腦發熱。

忠毅侯府一不是馬浦有把柄在你手上,方便你利用。二不是馬家院小淺窄,你的東西容易進去。前福王府號稱京中佔地最廣的王府,據說在太上皇當太子時,兩下里相比,福王府的園子大些。你送頭夾帶疫病的大象進去,也未必能見到忠毅侯夫人。

他的神情暴露他的心思,林允文一看便知。笑得更胸有成竹:“你以爲我會隨便送個進不到二門的禮物?”

“哼!反正像給馬浦的東西,第二天他就病的那種,你就省省吧。袁家要是把這禮物放在二門外面打開,家人看過歸進庫房,你除了能過上幾個家人,還能怎麼樣?”魏行滿面瞧不起。

林允文笑得意味深長:“自然我安排送進去的,忠毅侯會自己打開親自看,再迫不及待送到夫人面前。甚至,他會夫妻一起看,再給新生的孩子用上。”

“是什麼?”魏行皺眉,終於肯正視林允文的話。

林允文先唏噓:“外省的疫病真可怕,一個莊子上,死的一片一片的。小孩子帶着金鎖都沒有人敢取,我讓人取了來。”

“下面呢?”魏行有幾分明白。

“我往袁家小鎮上去過,”

魏行後退一步。

林允文淡淡:“袁家有哪幾房侍候的陪嫁,我全知道。”

“袁國夫人的老陪房也好,輔國公府的名義也好,千里送金鎖,忠毅侯夫妻難道不親自看一看嗎?”

……

房頂,北風中伏着兩個人。他們用個管子插在瓦縫裡,把話收在耳中。

積雪沒有化,他們披一身雪也似顏色衣裳,頭髮也蓋進去,不知道,以爲這裡是一片雪。

……

那一行人影遠去,彪悍風暴猶卷眼神,猶如鐮刀收割莊稼一般。阮英明面無表情:“可算把這一行人送走,不容易。”

“是啊。”韓世拓不敢對自己太滿意,但他們確實安生交到送行官員的手上,他油然生出滿意。

“走吧,見皇上覆命。”阮英明招呼一聲,率先撥轉馬頭。

……

春草茸茸,二月春風溫潤的如暖玉。城外的柳樹都抽了芽頭,路上的行人面容笑容也多出來。

日子即使還是奔波,但暖意催生出綠色的希望,也映滿人心。

不太高興的也有,比如冷捕頭和他的兩個捕快。

他懊喪着臉走出木門,甚至不願意對身後照顧他一個月,送他出門的人道聲謝。

嘟囔着:“這鬼日子總算結束了。章太醫是嗎!你別撞到我手裡。”

足的一個月喝不完的藥,沒讓藥薰死,冷捕頭認爲老天眷顧。

兩個捕快見離開房屋有十幾步,也哭喪着臉咒罵:“那藥裡肯定下了黃連!”

“第一天是黃連,我說這藥太苦了,第二天下的是巴豆,瀉得我一夜沒有睡着。第三天算好,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第四天吃過藥就吐,從第五天開始,又從黃連來一遍,我天天沒少燒香不是!”

冷捕頭陰陰地笑:“哼,哼哼,哼哼哼……”馬大人在京裡得了疫病,怎麼能全發泄在我們身上?有能耐去找大天教去啊,讓他上吐下瀉纔是本事。

但總算能回家,是件高興事情,三個人進了京門,還是有興沖沖。

到了下午,忠毅侯府的二門外,剛剛在袁訓協助下寫完疫病結束奏章的香姐兒,剛下學的執瑜執璞,和龍氏兄弟,剛從梁山王府下學回來的蕭戰加福,大家聚齊一起嚷嚷:“可以進去了!”

哈哈笑着,爭先恐後對寶珠房裡跑去。

隔離的院子裡,謝氏石氏打點所有的被臥交給媽媽們:“多洗幾遍,大日頭地裡多曬幾回。”

遙遙的,能聽到孩子們呼聲,謝氏石氏露出笑容,相互招呼道:“總算這疫病算過去,咱們也趕緊進去,看看老太太,也看看姑母和寶珠。”

她們隨着孩子們進去。

念姐兒在角門外面,讓齊王攔住,齊王帶着馬車:“我來接你。”念姐兒不太情願的神色:“殿下是不是離我遠點兒?”

“母妃說下個月就對父皇說咱們定日子大婚,等準備好,使臣們也回國,岳父可以趕來,”齊王聳聳肩頭:“你看加壽就要過十二歲生日,是大姑娘了,不也還在太子府上當家,和太子天天見面,天天用午飯,甚至用早飯。”

丫頭彩名見到殿下殷勤是喜歡的,聽過這一段也憋氣,小聲道:“縣主大壽姑娘兩歲,姑娘今年只十四歲,這裡的舅太太侯夫人也是十五歲成的親,這裡的國夫人說太小成親生孩子麻煩……”

齊王愕然,念姐兒臉紅到脖子根,對着彩名怒了:“就你多話!”一生氣,也不願意多和齊王站着,跳上馬車,彩名縮頭跟上,齊王雖然心裡轉着丫頭的話,也興沖沖趕車去陳留郡王府。

南安侯府,鍾南龍書慧在老侯面前。春天的暖,讓老侯看着精神不錯。呵呵笑着:“你們這是大功臣回來了。”

“曾祖父誇獎,可並不是大功臣。香姐兒和章太醫纔是大功臣。”龍書慧謙遜。

鍾南摸腦袋毫不客氣:“嘿嘿,聽說正在給我們定賞賜,皇上說沒過上第三個人,就是馬家的公子們也沒有過上病,按過上一個人要花多少錢來算,按外省和京郊一個人得病,大約傳染上幾戶人的花費來算,拿出三分之一分給我們。這錢真不少。”

龍書慧推他一把,小聲道:“你又沒出多少力,你白天在上學。”

鍾南大言不慚:“我不上學的時候陪你,學裡發藥,全是我去,我也有一份兒不是?”對老侯哈腰笑:“等我拿到賞賜,給曾祖父買好東西。”

龍書慧忍無可忍輕啐他前面那句話:“學裡發藥,我弟弟和堂兄弟們也有份,不是你一個人乾的活計。”

“在這個上面,你得學戰哥兒,不搶功的是傻子啊。”鍾南笑嘻嘻。

南安老侯呵呵地笑了,在這裡的鐘氏三兄弟也笑起來。世子奶奶方氏胸中一口氣不能平,礙於長輩在這裡,只能強壓在心裡。

兵部裡,袁訓步出衙門,對着明媚的天氣熱鬧的街道深吸一口氣,放心的咳上一聲。

總算回到清嗓子不惹人擔心的日子,袁訓先爲這個喜歡一回。

他身後是兵部大門,荀川的嗓音傳來:“這陳留郡王,打仗的時候搶,練兵的時候也搶,不像話!袁大人最能耐的就是包庇他,要是我,早就去公文訓斥他,這裡面,是舅爺又護上姐丈,不像話!”

袁訓霍然回身,對荀川面容黑黑。

大門雖不小,但本司最高長官站在這裡,個頭兒也不低,官袍在身上,別說你眼睛沒在家,沒看到我。

跟隨荀川的幾個官員,本就竊笑,他們早就看到袁尚書在,但卻壞壞的沒有人打斷荀侍郎。

而且有人推斷,梁山王雖和袁大人共同施行計策,但搶加福這事情,梁山王府和袁大人可能還沒和解開。

荀侍郎繼續誹謗袁大人,這是必然的事情。

都停步等着看熱鬧,見荀川毫不臉紅的打個哈哈:“侯爺還沒回去呢,纔剛盞茶功夫前,我見到您出來,沒想到還站在門外,哈哈,我們吃酒,您去不去?”

“去,今天也上你的當!加福今天早回了家,不用我接!”袁訓惡狠狠。

荀侍郎毫不介意,再打個哈哈:“那卑職就先走了,我們邊吃,還可以說說話。”對袁訓瞄瞄,頗不懷好意。

一看他就沒打算說自己好話的神態,袁訓翻翻眼:“你別讓我逮到!”荀川滿面春風,對這警告表現的得了大誇獎:“好說好說。”帶着幾個處得好的下屬走開。

對他們背影,袁訓喃喃:“太平了,老王又要跟我開始了不成。一看這傢伙賊笑就不是好事情。”

剛纔吸沒有疫病風險的熱鬧氣息,就不再是享受。關安送馬來,兩個人往家裡來。

二門外下馬,有家人接過馬繮。袁訓重有笑容:“老關,你也想妻子孩子了吧?”

關安不領情:“侯爺跟我一樣一個月沒進二門,您想侯夫人就明說,別拿我當幌子。”

“你敢說你不想嗎?”袁訓大笑。

“我想,我想豹子的兒子了。”關安死不承認。

吭吭笑聲中,袁訓和他進內宅,沒走多遠,兩下里分開,一個去看因疫病起來後,搬進內宅的妻兒。一個去看寶珠和小七。

在房外,孩子們笑聲哄天搶地。袁訓笑容加深,分辨一下:“又是戰哥兒,這孩子嗓門兒最高。”

蕭戰大笑:“求求你了,好表弟,別唱了。”

不是一個孩子在笑,要不容易才聽得到幾聲:“元皓是個胖娃娃,哇哇哇,元皓是個好娃娃,哇哇哇,”

元皓最近唱,袁訓在二門外面呆着,對他來說,是頭一回聽到。小孩子嗓音是清脆中聽的,但“撲哧”一聲,侯爺也放聲加入笑聲裡,大步進去:“讓我看看,這是誰在淘氣。”

寶珠眸子一亮,雖然在見到孩子們能進來時,就知道侯爺今天會回來,但親眼見到他,思念還是如決堤潮水,纏綿而來。她抿脣面容有若明珠在放光,含笑提醒孩子們:“爹爹回來了。”

孩子們不用母親提醒,早就叫着:“爹爹,快來看錶弟和小七說話,”

蕭戰在地上坐着,一手蓋在臉上,獨他大叫:“岳父閃開,表弟傷人!”隨後再次哀嚎:“求求你,好表弟,你別唱了吧,太嚇人了。”

元皓給他一個鄙夷的小眼神兒,顯然他自己是得意的,房裡的孩子們,獨他沒有第一時間稱呼袁訓,而是繼續站在寶珠面前,繼續唱着:“元皓是個好娃娃哇哇哇,”

“姨丈好。”好孩子叫過人以後,也繼續對他揮拳頭。

加福爲表妹喝彩:“搶你的好字呢,再揮一記。”

隨後,她頭一個讓父親搶到手臂上,面頰上狠狠讓親一記,父女一起大笑聲中,袁訓調侃着女兒:“福姐兒你啊,這學越上越頑皮,趕明兒還是留在家裡上學吧。”

加福也抱住他,去親他的面頰。孩子們生出羨慕,這種時候,蕭戰不頭一個跑上來,總是不得意的。香姐兒湊到身前:“爹爹也抱起來我。”蕭戰卻在袁訓身後,三把兩把,就爬到袁訓後背,在肩頭上露出黑臉兒顧盼生輝模樣。

袁訓埋怨着他:“這麼重了,嚇我一跳。”

胖娃娃的歌聲停下來,元皓怒氣衝衝也到袁訓身後,揪住表哥小王爺一隻腳:“下來!這是元皓的地方!”

蕭戰憋屈:“你去前面搶啊,這後背怎麼也成你的了?”

元皓兇巴巴:“元皓說是元皓的,就是元皓的。”

執瑜執璞拍手爲他助威:“好哦,元皓好樣的。”元皓扭臉兒對錶哥們笑眯眯,隨後胖拳頭捶打蕭戰的腳,直到他無奈的跳下來。

除去加福,所有孩子們都對蕭戰扮鬼臉兒吐舌頭:“讓你得瑟!”元皓開始試圖往袁訓的背上爬。

寶珠掩面輕笑,對那還沒有出來的孩子道:“小七快認個地兒,以後只是你的。”稱心走進來。

寶珠招手:“到我這裡來。”

這個小長媳,最近一個月也沒有回家。袁家是弊病一開始,出二門的人不再進來,進二門的人不再出去。

就是袁夫人,也致信給太后,請她安全爲上,不要出宮,也不要往袁家來。而她爲照顧寶珠,不到疫病結束,不再出二門,也不進宮。

這對太后來說,有些做不到。她不出宮,就不能見還沒有滿月的明怡,還不能見今年生產的寶珠。但疫病比天大,太后又素來敬重袁夫人,太后答應袁夫人。而袁家的兩個小媳婦也受影響,有個待產的婆婆在家,又有管疫病的章太醫等人住在這裡,如意搬進二門,照管二門裡面的家事,把婆婆事情盡數交給祖母,別的事情不要袁夫人過問。稱心在大門外管家。

今天進來,也是稱心這一個月裡的頭一回。

寶珠很是心疼,讓稱心坐到身邊。在蕭戰幫助下,在舅舅後背爬到一半的元皓伸頭看到,很是羨慕,問聲:“爲什麼稱心姐姐就能坐到舅母旁邊?”蕭戰拍一記他屁股:“不爬我鬆手。”元皓沒有再問。

“今天回家去吧,你父母親在想你呢。”寶珠撫着稱心。

稱心笑盈盈:“是要回家去,父親明兒出京公幹,有話得回家去告訴他。”

有憂愁閃過,稱心扳手指:“出了十五,先走似玉的父親,蘇家我的姑丈。出了正月,又走了如意的父親。如今父親也要走了,這是外省也有疫病嗎?要是有疫病,二妹難道也要公幹去?”

“這事兒咱們可不問。”寶珠耐心叮嚀:“不亂猜,而且也未必就是爲疫病去公幹。”

“是了,我就不想它了,不過在外面總沒有在家裡舒服,如意幫我準備好些路菜,如意說今天晚上不回家,她挪出二門在看晚飯,我回家去了。”

“紅葉。”寶珠喚着丫頭,讓她取出幾個大盒子。紅葉一個人抱不下,帶兩個小丫頭抱進來。

寶珠讓打開:“這兩枝人蔘,帶給你的祖父母。這珍珠粉,帶給你母親。這一包子常用藥,輕便,帶給你父親。這小匣子裡,給你弟弟的新衣裳。餘下的這是衣料,分給你家裡姐妹兄弟。”

稱心謝過,紅葉帶小丫頭幫她抱到二門外車上,稱心上車,奶媽等人跟着回到連家。

晚上,幫着父親又檢查一遍出外的包袱。稱心板着小臉兒:“還有一句頂頂要緊的話,在外面多想着母親和弟弟,別見混帳女人。”

連夫人失笑,連淵哭笑不得,佯裝生氣:“我去找你公公問問,你天天在公婆家,這話只能是在公婆家裡學出來。”、

稱心面容更繃:“父親請留步,我管家呢,有些管事的可不好說話,聽到一句半句並不奇怪。我不是天天說,就是父親不在家裡,我偶然的這麼一句罷了。”

連淵取笑她:“不是父親不在家裡,是我不在你眼皮子下面,你就不放心。”

“正是這樣。”稱心煞有事的還點點頭。

連淵再次啼笑皆非,對妻子道:“你看看你女兒,這太有主見,這不是小姑娘們柔和的閨訓裡應該有的吧?”

“我女兒纔不要那閨訓!她早就是侯府當家人,辦年都不是頭一回。有些話能說沒聽過,不懂得?這是交待你,她才說出來。”連夫人拍着兒子,向着女兒。

夫妻說笑着,稱心來回話:“不少東西,交出去了。還有話,”連淵故意打斷:“止住,又來了。”

連夫人又忙着女兒笑說:“你只怕半年一年的不見我們,聽一聽吧。”一直沒有打聽過丈夫去哪裡,是連淵早在太子府上當差的時候,連夫人養成的習慣。

在這裡覺得可以一問,連夫人小心地道:“出個京?一來一回也要半年吧?去哪裡,不知能不能說說?”

稱心雖也知道不能問,但露出希冀也想聽聽。

連淵微笑:“去多久也不能問。”說的日子久,如果傳出去,只怕有人就能推敲出去的地點,和辦的事情大小。

轉移話題:“乖女兒,你要說什麼,說吧。”

稱心坐到他身邊:“父親興許半年纔回,一年纔回,弟弟呢,必然長大了的。我呢,要辦婆婆有小七的大事情,先回給您知道。”

連淵說不喜歡是假的,把女兒抱到膝上,看看妻子,又看看兒子,最後滿意眸光回到女兒小面容上,欣然道:“我們稱心要辦比辦年還要大的家事了?”

“前幾天弟妹們來說話,說稱心沒有辦過婚葬大事情。這就有了一件。生產得子,在我看來,不比婚事大。卻可以比得訂親下大定這樣的喜事情。在我看來,親家夫人門第不同,是太后的孃家。生產得子這事情,就如同別人家的婚事一樣重要。”連夫人推一推丈夫:“你看呢?”

“是啊,小袁得子也好,得女也好,辦洗三辦滿月,尋常人家成親也比不了。”連淵親了親女兒額頭:“真爲你喜歡,我的姑娘,父親雖然不在,也知道你和如意能辦得好。”

“這是自然的,但父親不在,我早早回您,讓您在路上聽到,也爲我喜歡喜歡。”稱心笑盈盈。

連夫人心滿意足,添話道:“她今年才九歲呢。”

“有媽媽們幫着,一直我和如意當家,都是祖母、婆婆和管事的幫着。沒事兒,就是攬總兒吩咐下來,就是這樣。”稱心信心十足。

連淵點頭稱是:“事實也是如此,有舊例的查舊例,只要認幾個字,按着備東西就行。沒有舊例的,你婆婆又不刁難人,問她就是。”

“那我做功課去了,今天有幾個生字,是帳本子上的。我和如意抄下來,問了執瑜和執璞。說起來,家當得算平穩,也有執瑜執璞一份兒。不會的字,等他們下學,會給我們解釋。”稱心從父親膝上爬下來,端端正正行個禮,又和弟弟笑一笑,叫她的丫頭擺紙筆,回她的房間裡做功課。

連氏夫妻對着女兒看到她出去,連夫人才輕嘆感謝丈夫:“這是你的顏面,這親事定的真好。三姑太太的孫女兒去年尾出門子,進門也管家,一回孃家就哭。摸不着頭腦,家人欺生,和女婿不熟悉,怕他認爲沒本事,有話也不敢去問。”

連淵搖頭:“我搞不懂女眷是怎麼了?這跟辦差一樣,有定例的事情,查一查,丁是丁卯是卯,想錯都不可能。新媳婦進門弄不好,就沒有個人提一聲?”

連夫人忙着:“公婆我見過,爲人不錯。你說中一半,是提的人不多。婆婆早上愛用淡的,姑娘自己備下甜的,竟然廚房上沒有人說話,婆婆吃的少了,也忍着,沒說另做的話。但天天這樣,婆婆身邊的人說出來,姑娘回房裡只有自己哭的。”

“幸好我女兒不受這個氣。”連淵煩惡:“張冠李戴的事,衙門裡我見得太多。回家來,不說這個吧。”

正說着話,人回姑爺來了。夫妻們說請,胖世子進來:“岳父,明兒一早我城外送你,今天我來見稱心說話。”

稱心時常不在家,父母親爲親近,她回家來就住在隔壁。聞聲過來,問執瑜什麼事情。

執瑜先道:“你不認得的字,可還記着?”

連淵夫妻先滿面放光。

稱心笑靨如花說正在反覆寫,執瑜又道:“明天一早如意看早飯,但中午你給執璞鮮薺菜丸子湯,園子裡薺菜生出來,已經讓人去拔。再給我鮮魚湯,放點兒胡椒,但執璞要半碗,他的不要胡椒。我還要春餅,但我不要鹹菜絲,執璞要老家裡來的鹹筍乾。元皓要的東西太多了,給他多多包春餅的,至少十幾樣子,他就不會吵鬧了。湯,他還小,只要滋補,不許他挑剔。”

做個掩耳朵的姿勢笑:“元皓吵起來,大家頭疼。”

連氏夫妻把手忍不住互相握住。

稱心說記下來了,想了起來:“咦,戰哥兒說明天回來,他要什麼?”

“哈!”執瑜樂道:“他今天又叫我一隻魚,執璞也說不要幫他說。明天元皓吃什麼,他就吃什麼吧。”

稱心打個抱不平:“你們別又欺負他吧。”

“橫豎有元皓對付他,他要是說飯菜不好,我就對元皓說,戰哥兒嫌棄他點的菜,哈哈,”執瑜想想那場面,就笑得不行,上前去搖一搖舅爺的小手,依就笑着,對岳父母行個禮走了。

稱心送他出去,小夫妻身影在燭下拖得長長的,粘在一起肯定是分不開。

連夫人不由得悠然:“這家裡的人啊,有話還是互相說說的。不過呢,直白的說,又好似挑剔別人,”

“明天我就出京,明天我就聽不到自從你管家事,一堆的感嘆牢騷埋怨話。橫豎,我女兒不受這個氣,別人我不管。”連淵帶笑把妻子又笑話一通。

連夫人嗔他:“看你得意的,把女兒定的好親事,你就得意起來。”

……

“明怡生得真像瑞慶。”太后坐在鎮南王正房裡,事隔一個月她頭回出宮,但她還是這樣說。

鎮南王能說什麼呢?分明孩子像自己不是。但陪笑:“可不是,像公主。”

袁訓走進來聽到,忍俊不禁:“什麼是阿諛,就是王爺你這樣。分明的,生得像你不是。”

鎮南王解氣的一指他:“母后,忠毅侯說的這話。”

太后讓袁訓坐身邊,問他來作什麼。袁訓奉上一盒子忠婆婆做的好點心,道:“許久不見太后,我來陪您說說話。我進宮去,說您在這裡。我也是笨了,本該想到您在這裡。”

太后沒直接高興,反而疑惑:“你又要惹什麼事情?”鎮南王竊笑的人人看得出來。袁訓笑得一臉清白:“想您,就是這樣。”

“你想我的時候,沒過多久就要出事情。”太后給他下這樣一個評語,但還是喜歡的。沒再多問,和袁訓有說有笑,又大方把明怡讓他抱抱。

袁訓陪有一個時辰離開,到晚上鎮南王有空和公主說話,說起來,長公主也無限“警惕”:“我雖滿月,母后卻讓我多休養,過了明怡百天再出府。幫我盯着壞蛋哥哥,他只怕又有什麼見不得人的計策正在實行中。”

鎮南王駭然地笑:“他多孝敬太后就不行嗎?太后猜測他,你也猜測。”

長公主開始吹噓:“我最知道他。”

“所以說他計策見不得人?”

長公主眨眨眼:“就是跟梁山王那計,事先哪有敢正大光明的亮相?”鎮南王啞然:“歪理從來比正理好氣勢。”

“你只盯着他就是了。”長公主對自己的搗蛋都底氣滿滿,何況是這一句從字面上來看,句句正常。

三月初的時候,太后疑心下去,時常會問一聲兒:“忠毅侯今天不知道來不來看我?”

女官奉承:“侯爺又長一歲,知道孝敬太后。要說尋常他也孝敬,但打幾年的仗,他沒功夫常來見太后問安。”

“但他最近天天的來看我,我還是認爲他又要有點兒什麼出來?至少,我不見得喜歡。”

女官們幫着解釋:“小七要來,侯爺這不是跟您說親事不是?”

“這倒也是,小七的親事啊,咦?你們說奇怪不奇怪,侯爺認定是個女孩兒?從他頭一天說時,寶珠才一個月,還看不出來。他就知道是女孩兒?這是從哪裡來的自信。”太后嘀咕。

女官們還是能解釋出來:“壽姑娘的親事是您定的,多好!侯爺巴着太后再定,所以巴着是加壽姑娘。”

太后釋然:“這倒也是,他最近也一直在說,親事請我定,哼,算他這一回很聰明。”

------題外話------

嘿嘿,加喜生出來就熱鬧了。麼麼噠求票。看過來哦看過來。

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340章 ,夫妻相見第843章 ,加壽送乾哥入宮第595章 ,事先埋伏忠毅侯第684章 ,元皓的新知己第228章 ,韓家總算出來要面子的人第74章 ,家世(一)第499章 ,集市風波第116章 ,爲你!第76章 ,天上掉小鬼第289章 ,救助第284章 ,審案忽變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192章 ,幫助舅父過難關第607章 ,小紅隨行第814章 ,多笑虧本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551章 ,被迫送禮第650章 ,國公得知喜訊第659章 ,沒有遺憾第586章 ,丁前夫人來拜年第403章 ,驚天有波瀾的奏摺第163章 ,進宮第700章 ,早有準備第772章 ,戰哥醉酒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581章 ,死的後遺症第650章 ,國公得知喜訊第541章 ,豁達大度原來是這樣用的第377章 ,天真無邪的小王爺蕭戰第488章 ,蕭戰來幫忙(二)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641章 ,人人有份兒第606章 ,天豹歸來第110章 ,明瞭第321章 ,難以選擇,又必須選擇第29章 ,佈局第647章 ,元皓大放光彩第51章 ,左右都是死第793章 ,蕭戰正名第95章 ,不值一提第774章 ,費玲瓏第134章 ,動心第721章 ,縣主喜歡的,本王亦喜歡第517章 ,齊王第385章 ,倒運的歐陽家第734章 ,一百六十兩銀子的隊長第364章 ,有情有意第433章 ,小王爺和加福真情流露第128章 ,夫唱婦隨第1章 ,安府第721章 ,縣主喜歡的,本王亦喜歡第274章 ,袁訓辭親事第104章 ,吐露第414章 ,別樣壽桃第330章 ,教訓鄒寧第四百九十三章第554章 ,夜巡分裂第283章 ,寶珠也出手第644章 ,太子在此第278章 ,確是男胎第636章 ,元皓是姑娘第504章 ,沈沐麟拜先生第804章 ,袁小八第660章 ,二殿下相見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191章 ,奇怪的銀子沒去向第494章 ,加壽撮合帝與後第387章 ,加壽勝出第704章 ,搭橋第44章 ,寬恕第429章 ,只因爲當爹的不放心第130章 ,好!第463章 ,馬浦遭殃第85章 ,送禮第509章 ,二爺這廂有禮第73章 ,相看第416章 ,皇帝的報復(一)第628章 ,好孩子出京第739章 ,此生無憾第239章 ,我家弟妹不答應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681章 ,揚州作亂第215章 ,不服不行第764章 ,戰哥小柳是個平手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828章 ,永國公世子第14章 ,消息確定第578章 ,娘娘們對大婚的額外要求第237章 ,白眼狼小袁將軍第257章 ,蘇先逞威風第219章 ,你威脅我,我威脅你第530章 ,葛通讓搶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629章 ,無驚無險的交手第267章 ,小王爺大包大攬第344章 ,我是男人,我度量大第256章 ,袁訓揍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