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長公主產女

丁前夫人的話,也許只是對袁訓感激的誇大,讓她把丁前過往的風流,說成是以後媳婦的體面也在裡面。

寶珠就不難聽出,她的內心與她面相上的嚴肅相差無幾,或者說人的內心與面相是相符合,在丁夫人身上完美體現。

據寶珠知道的,丁前的兒子還沒有定下親事,而且公公的風流除非影響家門,不然的話與兒媳婦扯不到一起。

在這裡寶珠竊笑,丁大人因風流而導致的家門受損,與她家的侯爺有關。但遇上袁訓這種揪人出被窩的事情,又能有幾個?

這樣的說話,是丁夫人的爲人方正過了,也有對丈夫不情愛與她,也倒罷了,卻去心愛青樓上的女子,她內心生恨,就把家裡一切不體面,和潛在的一切不體面都壓在丁尚書身上。

還不知在哪裡的兒媳婦也因此讓說出來,成爲丁夫人貶低丈夫的一筆。

寶珠無意跟丁夫人對立說話,但沉吟中反覆想了想,實話還是要說的。

附合丁夫人把風流大罵一通,丁夫人是喜歡,但寶珠未必覺得人家拎着東西上門,蒙人不太好。

“也許我的話不太中你的心意,”寶珠柔柔。

丁夫人聆聽的模樣:“正想請教夫人一二。”

“請教不敢當,不過是我說出來,夫人想想還能聽,您就聽。不能聽,當我沒說過吧。”

忠毅侯夫人在京裡的名聲有好些,丁夫人想了想。

把袁二爺放到一旁,把她能得太后喜愛放到一旁,把她能生孩子,孩子們都不錯放到一旁,她還有夫妻間的一心一意。

丁夫人成親這些年,一直苦悶於自己丈夫對她不中意。但把自己幾乎割開看,沒有一處邊邊角角襯不上他。是他襯不上自己倒還有得一說。但他就是不滿意,就是要往外面去,大的體面不失,家家都三妻四妾的朝代裡,丁夫人這端莊的人並非不講道理,也難以爲“應酬”跟自家丈夫計較。

丁尚書只要用“應酬”兩個字,就能夠把夫人嘴堵上。丁夫人心中的苦悶因此無處消散,鬱結直到丁尚書讓忠毅侯一嚇,嚇得不行了。

丁夫人泄憤的痛快了,看着自家丈夫終於按她所想的“嚴謹”地過日子,但自家丈夫是讓外人嚇出來的,而終不是心中有她變成這模樣,丁夫人一邊兒看他笑話,一邊兒繼續恨他。

這種心情在主導,丁夫人最想聽的就是忠毅侯夫妻一心一意。

她巴不得寶珠往這個方向說,但她可以不避諱地說自家房闈,難得寶珠也肯聽。讓忠毅侯夫人吐露幾句,並不方便明說。

那跟下酒樓點菜似的:“給我來個這個”,這不禮貌,她和主人之間也不熟悉。

她能做的,就是跟寶珠慢慢的熟悉了,才能開口向她打聽一二,纔不顯得唐突和失禮。

在寶珠自謙的話後面,丁夫人想當然的是殷殷地道:“您說什麼,我聽什麼。”

先彼此熟悉,再慢慢的才能發問不是?

寶珠就款款的說起來:“成親這件事兒,有的事先見過面兒,知道容貌性格上的般配,心裡不憋屈,那就一團歡喜。事先知道容貌性格而心裡憋屈的,願意從父母之命或有不能不嫁的原因,也能一團平和。那一直憋屈的,以後的日子磕磕絆絆的可就難說。”

寶珠不知道丁前夫妻成親以前有沒有見過,但爲說得周全,是從頭說起。

她的嗓音悅耳動聽,丁前夫人也有一腔要聊聊的心思,聽得認認真真。

“還有定親是雙方都沒有會過,成親的時候更是懵懂,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模樣,就按自己的心思去想以後日子的人,那想出來的件件樁樁,全圍着自己轉。”

丁前夫人心中一動,微微的紅了臉。

“出門三步遇什麼人都不知道,何況是把自己以後的日子想的一絲兒不錯,另外一個人不是家裡的丫頭擺設,他也有他的心思,兩下里不合適了,嫌隙也就出來。”

丁前夫人默默的垂了垂眼簾。

寶珠怕她是個心眼兒小的人,而自己跟她不熟悉,說不好哪一句會把她說惱,把笑容更打起來,孕期保養的白裡透紅的面容上好似盛開的花朵。

“如果心愛與他,就會有讓步。如果不夠心愛,就只等着別人讓步。”覷覷丁夫人的面色,寶珠笑道:“我要說的就是這些,不過幸好夫人嫁的是心愛的人,有個回頭金不換的說法,也有個話叫老成了。我家侯爺辦事兒莽撞,他那天一定是着急尋丁大人吃酒,就辦出荒唐的事來。幸好夫人不見怪,也幸好您和丁大人情深意厚,但我還是想哪天賠個禮兒,等我生下孩子來,尋上一天請夫人來吃一天的酒,逛逛我的園子,到時候還請不要推辭。”

寶珠沒有明說是浪子回頭金不換,想來丁夫人聽得懂,而且這件事情說到底袁訓是促狹或者是淘氣或者是不地道的辦事。

袁訓是爲了加壽,寶珠舉雙手贊成。但面對這受害人之一——何止丁大人是受害人呢?哪怕丁大人好好的,他永遠不進夫人房,那是他們家的事情。他因袁訓而不行了,丁夫人也算一個受害人——寶珠卻不敢說我們家這事情辦得呱呱叫,只把個賠禮的話兒擺出來,再給個賠禮的笑容。

以寶珠現在的身份,是太后心愛的媳婦,肯定比皇后要重要的多。她說賠禮的話,放眼京裡有幾個女眷敢不笑臉相迎的接着呢?

但丁夫人把頭又垂下去一分,背也彎了下去。寶珠並不怪她,呷着爲她特製的茶水等着。

半晌,丁夫人幽幽地道:“我不心愛他,讓你說着了。”寶珠溫婉地帶笑,還是安寧的沒有說什麼。

這世上所有性格,都會折翼於“真情愛”上面。爲了心愛的人或者事物,個性粗暴的人能變得斯文。愛走大步的人能變成細碎小步。愛唱歌的人會變成愛喝酒的人,愛紅花的人能去喜歡綠草。

一個過於端莊和古板的人,也會因心愛而成爲對方的繞指柔,願意說幼稚而傻氣的情話,做出幼稚而不靠譜的舉止。

丁尚書愛青樓,不用問了,他愛的是輕俏調笑。丁夫人有一張美麗容顏,卻恨丈夫不來房中。

如果他心愛她,或者她心愛他,都會爲對方改變。丁尚書會變得嚴肅,丁夫人會變成俏皮。

至今仍然有恨,不過是丁夫人不心愛丈夫,而丁尚書也不心愛妻子。過的日子不能算差,但如膠似漆就說不上。

丁前夫人怔忡着,張一張嘴,又什麼也沒有說。本來打的主意,等和寶珠說話不避諱的時候,問一問忠毅侯夫妻的一心一意,現在她已經用不着再問。

回答,忠毅侯夫人已經給她。

爲了一個男人衝破規矩,在丁前夫人以前認爲大逆不道。但不代表她沒聽過這樣的事情。

真心的情愛,衝破家庭衝破禮教,每一個朝代都能找出很多。不管後續是不是美好,但當事人爲了“真”這個字,那一刻,雪山崩塌長堤炸洪也擋不住他。

換成丁夫人剛成親的年紀,有寶珠這樣的話對她說,丁夫人一定嗤之以鼻,認爲這人家裡沒教導。但她經歷過這些年,內心又深深的恨,總是想過風花雪月這事情,不是春天掐個花,冬天賞個雪,它是存在於夫妻房闈中的美好。

寶珠的話,在今時今日出來,把丁夫人擊得渾身痠麻,原地僵着不能動彈。

半晌,喃喃而失神的自語:“現在再去討好他,爲這樣的一個人,他數十年如一日的羞辱於我,我甚至爲他準備最美貌的妾,他把我們一起羞辱,我還要去討好他?”

寶珠悄悄地搔搔頭,自己的話已說得很差不多。實說雖然盡心,卻不能說太多。餘下的是丁夫人自己去想,她願意後半世過得去,她就會變。她不願意,丁大人已是威風不在,以後由着她搓圓搓扁,她也不會過得很差。

後面的話,寶珠實在不願意細細地解說,但看丁夫人的入神,沒有三、五句話送不走她,讓寶珠有些熬神。

正想着怎麼送走她,外面送來一句話,丫頭歡天喜地的進來:“回夫人,長公主生了。”

“真的?”寶珠喜笑顏開,對丁夫人盈盈一笑。她雖然不會往長公主府上去,卻也得打點準備賀喜。丁夫人會意站起來,打算好好的道個別,但甚至連告別的話也沒能好好的說。

稱心和如意、元皓一起衝進來,爭着嚷:“母親母親,我們可以去嗎?”元皓大叫:“擡禮物,”隨後小王爺的奶媽小王爺的丫頭一起進來。房裡亂成一團。

丁夫人沒辦法只能出去,安老太太又打發人進來說,她也去賀喜。寶珠讓紅花和衛氏去外面廳上招待上門客人,自己帶着丫頭在房中幫着描補。

不能去,心裡癢癢的,讓人隨時傳話回來,孩子好不好,孩子生得像不像母親……

……

“給我看一看,”

繡金線的小襁褓,讓圍的水泄不通。一聲通報:“聖駕到了”,房裡至少有兩個人不動彈。

太上皇不錯眼睛繼續看着外孫,樂得眉頭如春雨後的枝葉舒展到極致,對太后道:“看這眼珠子,呵呵,”

新生的孩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露出來的這黑白分明眼睛,雖然沒有轉,也帶着幾分轉個不停。她的五官像父親鎮南王,眼眸靈動跟哥哥一樣隨母親。

這是女孩子。

皇帝攜皇后進來,皇后有幾分不自在——這幾年很少一起走過——別人都沒放心上。太后一見樂道:“快來,就等着你來起名字,快來看看,我們這一個生得多麼好。”

“像姑姑。”加壽在這裡。

“十分像姑姑。”執瑜道。

“很像姑姑。”執璞道。

鎮南王把他們撥一撥,佯怒道:“分明像我。”以蕭戰爲首,齊齊的給他一個鬼臉兒。耳邊,皇帝笑聲出來:“哈哈,這一個也像瑞慶。”

鎮南王嘀咕:“皇上也這樣說?這還講理不講。”

“起名字,起個好名字。”太后催促。

厚門簾子已經放下,皇帝隔着門簾派旨意:“讓阮英明擬來,朕先看看。”

“臣遵旨。”外面傳來小二的聲音。

太上皇樂不可支:“讓人告訴你,就是讓你把他帶來,去的人走了,我還擔心話沒說清楚,你只和皇后來了,這名字要起得晚。”

“不說也知道。”皇帝伸出手:“我來抱一抱。”太上皇交到他手臂上,阮小二是真的快捷,讓人進來回話。

“郡主上有太上皇太后和皇上皇后的疼愛,一生必然安逸,可起名爲怡,一生和悅。郡主生在這樣的家裡,一生必然慧秀聰敏,可起名爲明。封號可爲明怡郡主。”

皇帝說好,讓人去說給瑞慶長公主聽,沒一會兒丫頭出來,代長公主叩謝,又滿面笑容道:“長公主說皇上恩典郡主,公主還想多求一件。”

皇帝欣然:“還要什麼?只管說來。”

“長公主說,必然的是都來看孩子,少一個人不好。請旨皇上放了齊王殿下,讓他來看看郡主。”

皇帝笑上一聲:“我說最近沒有人爲齊王求情,原來在這裡出來。”太上皇和太后笑着頷首:“就是這樣,我們纔沒有和你羅嗦。”皇帝當即說好,讓人往齊王府中去傳旨。

齊王大喜過望,換過衣裳就過來。走到王府的二門上,念姐兒等着他:“跟我來。”身後四個丫頭擡兩口箱子。

“你說爲我備下禮物,倒有這麼多?”齊王心花怒放。

“這還要難纏的不挑眼兒才能過得去。”念姐兒頭也不回,應該還記着昨天三十夜在齊王的話裡逃之夭夭。

來來往往的都是人,齊王也就沒有上前去解釋幾句尋機親近,只笑回:“收禮的哪有挑眼的?”

緊跟着走,過小橋的時候,見一羣“強盜”擋住去路。

爲首第一個,蕭元皓和蕭戰並列,胖身子各堵半邊橋。

表弟小王爺氣勢高昂:“來者何人?”

念姐兒跺腳:“你難道不認得我?昨天還求我繡鞋面子的。”

表弟小王爺退後,表哥小王爺走上來,大言不慚:“我沒求你,正經的,留下買路財!”

齊王笑得跌腳:“我可等着見駕呢,你們攔我可先想想。”

蕭戰退後,對錶弟一個眼色。

蕭元皓走上來:“沒事兒,皇舅舅剛吃到第二碗茶,他說要在我們家用膳,見駕不急,先留下見駕買路財!”

“這話也只有你敢說,元皓!”齊王大笑,見駕還敢截買路財,這膽子賊溜溜的不小。

念姐兒嘟起嘴:“要是年禮就給你們打劫,可這是給小郡主的東西,你們也敢搶嗎?”念姐兒眨眨眼:“等郡主長大,我告訴她,讓她對着你們哭去。”

元皓看看蕭戰。

蕭戰看看元皓。

兩人齊聲道:“還敢不給,怎麼辦?”

橋下面的雪堆後面,七嘴八舌的聲音出來:“搶!”加壽跑出來,執瑜執璞跑出來,香姐兒跑出來,加福跑出來,龍書慧跑出來。

齊王目瞪口呆,念姐兒瞠目結舌。見丫頭手裡一空,箱子按放到地上,裡面也是一堆的盒子和匣子,是念姐兒也學他們的樣兒,每天給小七和長公主的孩子放一件禮物進去。

一堆手往裡面伸:“我的,”

“別擠我,這個我要了。”

念姐兒半天迸出來一句,先拿龍書慧開刀:“書慧,你還小嗎?你也這樣?”

龍書慧咧一咧嘴:“那我只拿一樣吧。”抱着一個尺把長的東西回頭,雪後面站出鍾南,兩個人頭也不回,飛也似的跑着,還嚷着:“再送禮物去了。”

孩子們手裡各抱了四、五樣,首飾珠寶的匣子輕巧,也頭也不回的走了,嚷着:“再送禮物去。”

齊王總算明白過來:“這是借花獻佛?拿我們的東西當人情?”

“我是我,你是你。”念姐兒分辨過,面上一紅,讓擡起箱子就走,丟下兩個字:“快來。”

齊王追後面,也飛也似的步子走了。

見前面孩子們彙集在一起,包括兩個不是孩子的人,鍾南夫妻。進得房裡去,叫聲傳到外面來:“又送禮物來了,我們送的,算我們的。”

齊王忍俊不禁,想到皇帝在裡面纔沒敢大笑。念姐兒黑黑臉兒,但知道皇帝在裡面,重新打起笑容。

丫頭打簾子,兩個人斯斯文文進去,把太后打趣的話聽在耳朵裡:“這又奪了誰的東西?這可是第三回了。”

齊王和念姐兒進去,房中一起大笑出來。

……

太上皇和太后的側邊,各坐着皇帝和皇后。雪光襯的窗戶明亮過人,把皇帝的笑容熠熠展示。

齊王揣着的小心,讓皇帝附合太后的笑語打亂。

皇帝笑指兒子:“本以爲他們再找不出倒黴的人來,卻原來你又是個倒黴鬼兒。”

本來擔心皇帝在鎮南王府再訓斥自己,頂撞父皇這事情,放出來的時候難道不說上幾句?齊王現在放下心。湊趣的道:“不知道在我前面的那兩個是誰?”

“喏。”皇帝斜斜眼神。

袁訓的下首,坐着兩位新駙馬,蕭衍志和蕭衍忠。齊王道:“這成了只搶一家子。”

大家都裝沒聽到,齊王一臉的沒覺出來,念姐兒心裡啐,誰跟你是一家子。垂下頭,腳步在裙子裡往門邊上滑,再滑,慢慢的就要到門檻,一步就要出去時,一聲大叫把她驚住。

元皓走上來:“要出門兒一起,表姐怎麼敢獨自去當強盜?”

念姐兒呼一口氣,心想這句當強盜還能接受。但元皓小王爺是不懂事兒的孩子,她再擡頭看房裡別的人時,見自己的母親都嘴角噙着笑,那意味不明讓念姐兒飛快紅到耳朵根。

藉着元皓的話,念姐兒乾巴巴:“是了,讓你們搶了,我得搶別人的去。”走出門來,面頰上的紅不再壓抑,紅了一個滿下巴到額頭,耳朵也跟着發燙。

揚臉對雪,打算用雪冰一冰下去的快,一堆孩子跟出來,眼角見到熟悉的繡龍錦衣,一角在小胖手上面。

元皓把齊王揪出來,很大方很寬容:“跟我們走,搶別人的你就不生氣了。”

“我沒有生氣。”齊王笑嘻嘻的,但是隨着出來。

他讓關悶到今天,樂一樂挺好。再說念姐兒在呢,哪有不出來的道理。在出來以後,只要看一眼念姐兒暈紅如桃花的面容,齊王就覺得沒有守着父皇去承歡討好,也是值得的。

有元皓表弟牽着,這是父皇心愛的外甥,齊王不出來是否了表弟,也就勢的出來。

一行人重新回到小橋下面,雪堆後面挨兒個蹲下。念姐兒特意選一個偏僻的地方,但她避殿下,殿下不避她,一定貼着她蹲下。

低低的話幾不可聞:“你在這裡作什麼?”

齊王正要回答,太子從後面過來,蹲到加壽身邊:“我來陪你了,又搶了幾個?”

齊王學會,對念姐兒小聲回:“我來陪你。”

加壽的回話把念姐兒的話壓下去,加壽對齊王一努嘴兒,不是很滿意:“只搶到齊王哥哥一個人的,再就沒有了。”

太子很有耐心地哄她:“再等等,看看我來了,是不是要搶個大的。”

“來了來了,”蕭戰輕籲一聲:“別說話。”橋上來了荀川。

表哥表弟小王爺氣勢洶洶衝上來:“手裡拿的是什麼,給我們瞧瞧。”

作爲梁山王府的家將,荀侍郎太瞭解自家小爺性子。他哈哈腰,臉上苦的不行:“長公主有了,我砸鍋賣鐵,就差把刀也賣了,這不湊出來一枝人蔘,只一枝……。”

蕭戰這豪奢的小王爺就納悶:“你怎麼只送一枝呢?是太少了。”

“王爺大捷,不少當年的部下這一回解甲歸田,他們往京裡來看老王爺,認得我的也看看我,都是窮當兵的,回家去怎麼辦?我愁,把過家的銀子都給了他。餘下的銀子不多,就只換一枝。不瞞小爺,今早的鞭炮都沒放,沒錢買。”

這是自家的家將,平時沒少孝敬小王爺。蕭戰沉聲:“好吧,我幫你一百兩銀子,回家好過年。”

荀川接過銀子,步子走得飛快。等到蕭戰摸腦袋想起來:“哎,這不對吧,他昨天還送祖父一對好玉核桃,哎,我的銀子……”荀川已不知去向。

大宅院都不止一個門,他賀過王爺,聰明的,不會從這條路再過。

太子齊王一起沒忍住,取笑道:“你素來不吃虧的人,今天這是怎麼了?”

“怎麼這樣,怎麼這樣呢?”蕭戰重回原地,就要蹲下來。加壽站起身子:“該搶的咱們都搶了,不信看一看,咱們都在這裡呢。”

往後面看,蕭氏四兄弟都在這裡,鍾南兄弟來了兩個,小二的兒子也蹲下了,這些全是放水沒搶,只跟着搶的。但放眼一看,像是沒有人好搶。

他們並不亂搶,只搶自家人、親戚或者親信的家將。

小六猶猶豫豫:“好似沒有人了,”齊王鼻端是念姐兒衣上的馨香,他不願意走,提議道:“再等等,你們白搶我是怎麼的?”

念姐兒對他撇撇嘴,元皓還沒有玩好,也說不走。蕭戰吃了一百兩銀子的虧,也不走。大家從皇子到公子蹲好,如果有人在高處看下來,好似一羣衣着錦繡的雪蛤蟆在這裡集會,那姿勢並不好看。

饒是這樣,齊王挺美。一是這樣的玩,他大了他很少有。二是不時看到念姐兒的面容,堵得她出不去,老實地讓自己看。

……

傍晚的時候,北風還是寒透人骨,雪也下得大了。街上讓踩在腳底的鞭炮紙屑,壓在雪上再經風吹,凍成琥珀一般。

董大學士的大門讓敲開,忠勇王的面色青中間白,這與他最近的氣怒有關,但親自提着的雙手禮物,上面的裝飾紅色,把恭敬表露。

沒有禮單,王爺只有一句迫切的話:“求見大學士,我要見他!”

這位不得聖眷,也還是位王爺。家人飛奔着去,飛奔着回,後面踉蹌跟着董大學士。

董大學士就是沒有在宮門上對忠勇王的幾句撫慰,也一樣要厚待王爺,剛從瑞慶長公主府上回來的他算疲累,但打起精神快步來迎:“過年好,王爺請請請。”

忠勇王說請請請,跟的有家人,但不讓他抱東西。拿出懷揣奇異珍寶的勁頭兒,四個匣子有長有短,他抱得吃力氣喘,中間還歇息一口氣,硬是自己抱到客廳上。

董大學士家的正廳,有先帝的御筆。忠勇王賞鑑着,氣順過來,茶擺上,主人請客人坐下,王爺擺手說道:“單獨說話。”

嗚嗚衝擊廳口的北風和雪中,家人也聽見,悄無聲息的退下。王爺長長的呼了一口氣,仰面一個凝神後,往前拜倒在董大學士的膝下。

他是便衣,但雙膝着地,頭也彎得極低,那姿勢來說,隨時可以碰到地上去。

董大學士正尋思他拜年的來意,隱約猜到他爲家中子侄前來,也感覺出與常鈺小王爺有關,但王爺跪到自己面前,大學士想不到,就腳底下着火似的躥起來,往後就逃,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又屁股着火的跳起來。

他上了年紀,這兩躥把他累的腿上如灌鉛。也方便他也往下面一跪,還了忠勇王的禮。

雙手去扶,壓低嗓音道:“王爺請起,不要折殺我也。”

忠勇王雙手伏地,揚起臉來,眼珠子呼呼冒綠光,咬着牙出來話:“你答應我,不然我不起來。”

此情此景,只要不是造反謀逆,董大學士都不能拒絕。他連聲道:“好好好,起來再說。”一面拿自己肩頭去擡忠勇王身子起來。

忠勇王乾脆,一起身子就把四盒子禮,他帶了大力氣搬進來的東西,還放在桌子上,但對着董大學士推過去,嘴裡不住:“給,瞧,快看,你喜歡不?瞅瞅瞅瞅……”

董大學士就打開,頭一個,讓他直了眼睛。盒子在桌子上,他個頭兒怎麼也比盒子高,但彎腰把臉貼到盒子裡面去,就只聽他的話出來。

“嗬,這是好東西,這硯臺,這是府上多少年的珍藏吧?這東西要是讓阮家小二見到,他非想法子死纏活纏吞得渣子也不剩下……”

腦袋往後面轉,不是爲感謝忠勇王,是筆直對着廳口兒厚簾子看過去,見到一動不動纔有放心模樣出來。

那神出鬼沒的小二他像是不在,也不會忽然出來。

不是袁訓怕小二搜刮東西,董大學士也一樣怕他。

再轉回身,受硯臺的吸引下去一些,理智回來一些。董大學士默默的瞅着忠勇王。

“再打開,還有呢,”忠勇王小聲的說着,好似他的嗓音稍大,就會把禮物給嚇跑,或者是把董大學士嚇跑似的。

董大學士繼續默默的瞅着他。

忠勇王親自動手,把餘下的三個盒子打開,跟下跪的謙卑相比,這會兒不無得色:“這筆,這匠人沒了傳人,再也沒有了。這紙,只有梁山王府有好紙嗎?我們也有。以前我們也有聖眷。這墨,你聞聞,這香味兒,這多正啊。”

難怪抱得他氣喘吁吁,筆墨紙硯成盒子,沒有一樣不是沉重傢伙。

把個墨錠往董大學士鼻子前面放,乍一看,活似要捅大學士鼻子。

董大學士打開他的手,汗毛都豎着:“說吧,啥事兒求我?”

“收個徒弟!”忠勇王湊到他面前。

大學士皺眉,把個鬍子一拂:“沒有一根黑的了,全跟下雪似的,我沒有精氣神兒,昨夜還夢到老妻……”

“過年夢親人是常事兒,我還夢見我兒子呢!”忠勇王打斷他。

董大學士琢磨過,翻臉道:“我家老妻是大家閨秀,西去的明白。你兒子是行爲不端,奉旨斬首,別並着提。”

“救我孫子!”忠勇王在說到常棋,就成了血紅眼睛的惡狠狠。

擰緊董大學士衣襟:“我剛纔代孫子叩了頭,行的拜師禮。你還禮,是師傅還禮。咱們禮成了,你把這東西收起來。不瞞你說,我府上還有,我留着明年給你當先生錢。”

“束脩要不了這麼多,再說我答應了嗎?”董大學士陰陰沉沉。

“你還了禮!”忠勇王叫出來。

董大學士也叫出來:“你這是讓我去對付姓張的老東西,你的親家!”

忠勇王瞪着眼,讓人揭破心思,他半點兒不難堪,從他亂轉的眼珠子裡看得出來,他想的還是讓董大學士答應。

往後一退,撲通又跪下來:“本王代孫子拜先生,收了東西咱們禮成。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如有違反,都是混蛋。”

他中年有力,董大學士年老虛弱。王爺正在下跪,也不能叫個家人或兒子來強扶他,免得別人見到王爺有難堪,而他說的話,也不方便叫個別人到來。董大學士自己來,抱忠勇王的腦袋不讓他磕。

忠勇王呢,對着椅子一定要磕,念念叨叨不帶停:“咱們禮成了,從此你是我孫子鈺兒的先生,棋兒,你放心的走吧,父親對得住你,不會虧待你兒子。”

兩個人糾纏半天,都弄出一身汗,都沒了力氣。董大學士退回椅子上歇着,揉着額頭呻吟:“哎喲,我的天啊,這是怎麼一回事情,你家裡放着好文才親家不拜,你倒要來拜我?”

“你不是剛纔說過,我指着你對付親家!”忠勇王直眉愣眼,還是一進門的怔精神。

董大學士從手指縫裡打量他:“你這是有多恨他,你能找上我?”

“你代我想想!我兒子出了事,他姓張的幫忙沒有?他姓張的乾的是抓緊給我另一個孫子講書去了,他姓張的眼睜睜看着我兒子死!”忠勇王哭了出來。

他是不達目的不罷休,趁着董大學士還坐着,而他相對年輕,力氣恢復一些,一貓腰,把董大學士雙腿一抱,人撲通又跪下來。

仰面痛哭:“他要是有情,就不會只教我一個孫子!我有兩個嫡孫!鈺兒沒了父親,更應該疼他。他姓張的要挑唆我家,除去你,還有誰能抗他?”

“哎喲,他幫你說情了,我作證,他在皇上面前幫你說,但梁山老王爺不答應,老王爺那厲害,差點沒把御書房地叩個洞出來,”讓抱住腿,大學士掙扎不能。

“他害死了我的棋兒!我再不許他害到鈺兒!”

片刻,董大學士才聽明白,王爺這話還是指張大學士,不是說梁山老王。

董大學士一臉無奈的答應:“你起來,咱們約法三章,你答應,我硬着頭皮爲你這幾件東西得罪人吧。”

忠勇王站到一旁,董大學士嘆道:“好吧,這是我自己惹來的,誰叫我多事,憐惜你王爺,在宮門口兒對你多說了話。”

忠勇王猛烈的點頭,不是你那幾句話,還真不敢來找你。

董大學士舉起三根手指:“一,嬌養無溺兒,既拜了我,管教上聽我的。有一件不答應,我就不教了。”

“依你。”

“二,我不是一般的西席先生,事事要敬我。不然,不教。”

“依你。”

“三,你的親家那裡,你自己解釋。”

“依你。”忠勇王露出笑容。

董大學士也露出笑容:“選個好日子,帶小王爺來拜先生吧。”

“是是是。”忠勇王心花怒放,把董大學士奉承幾句,歡歡喜喜告辭離去。

他走以後,屏風後面走出董仲現和父親董大人。董大人對董大學士翹一翹拇指:“父親高明,忠勇王果然來了。”

“姓張的想全心全意干涉太子府上家事,哪有這麼好。我倒不必出什麼招兒,只要收個徒弟,就足夠他想一想。”董大學士悠然。

他幾十年大學士,哪能沒有原因的亂說話。

對忠勇王說幾句憐惜後代,也不是白說的。

董仲現笑得幸災樂禍:“祖父,以後光內宅裡的事情就分走張大學士精力,他這個想一想,可是耗精神。”

董大學士眯眯地笑:“是啊,祖父出馬,哪有個不成的。再說沒有我出馬,你們中還真的沒有人能應付老傢伙啊。”

“小二是嘴頭子很夠,資歷淺着呢。”董仲現奉承他。

不說還好,說過董大學士又露出急驚風的神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到桌旁,跺腳指揮:“把東西收起來,小二這小子,只要有好東西,不知什麼時候他就冒出來,可憐小袁見天兒讓他拐走東西。”

“哈哈哈……”那一對父子忍俊不禁,但依言把四個盒子抱到裡面。

董大學士跟後面,邊走邊嘟囔:“不過我精神費的也不小,要代忠勇王府管個頑劣孩子,收些東西也應當。要不是幾回詢問皇上的意思,皇上對忠勇王府並沒有廢黜之意,次次恨鐵不成鋼,我也懶得便宜他。”

------題外話------

準時準時,仔要把準時堅持下去。

麼麼噠求票。

第118章 ,私房第439章 ,臣有私心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416章 ,皇帝的報復(一)第262章 ,大鬧醉白樓第759章 ,太子聲援第658章 ,衣錦祭拜第440章 ,小十是大家的事情第378章 ,名醫加壽第413章 ,給加福過生日第646章 ,大功課第515章 ,下聖旨生孩子第432章 ,要加福就不能有女人第80章 ,誰最好第487章 ,蕭戰來幫忙第317章 ,奮起的寶珠和女眷第221章 ,欽差在此第275章 ,夫妻同進京第542章 ,一代賢后歸自己第753章 ,進家第411章 ,比舅爺輸到家第四百九十三章第40章 ,厲害第185章 ,輔國公還是好舅父第412章 ,又有喜第124章 ,當初,沒看出來?第670章 ,蕭戰鬼計多第120章 ,發落第356章 ,大大大.....將軍第712章 ,福及家人第559章 ,鋪開鴛鴦被第676章 ,學菜第770章 ,正經的親事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279章 ,壞壞的袁將軍第825章 ,柳大哥第560章 ,陳留郡王大擺木桶陣第403章 ,驚天有波瀾的奏摺第27章 ,討好第6章 ,方明珠第2章 ,方姨媽第474章 ,當年的錯和錯第16章 ,相比第608章 ,元皓髮飈第173章 ,郡王妃對寶珠的不滿第593章 ,魏行的失望第609章 ,哥哥姐姐聲援元皓第496章 ,修正第749章 ,懟親家的梁山王第744章 ,慈悲的太子妃第392章 ,爲獸頭們的憤然第753章 ,進家第436章 ,喜訊還是不喜?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156章 ,諸般都是好的寶珠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241章 ,清算國公府第487章 ,蕭戰來幫忙第119章 ,大方?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610章 ,尋找元皓小王爺動向的韓正經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369章 ,蒼十七的煩惱第728章 ,孩子們繼續長進第835章 ,皇帝出遊第248章 ,第246章 ,分東西第266章 ,敲詐袁家親事的小王爺第238章 ,郡王亂點鴛鴦譜第774章 ,費玲瓏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363章 ,回京第87章 ,掩飾第94章 ,神采第484章 ,不納妾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436章 ,喜訊還是不喜?第781章 ,新人進京第246章 ,分東西第614章 ,教訓江強第802章 ,東安世子的野心第286章 ,產子第407章 ,讓篡改的信箋第664章 ,誰是誰的局第14章 ,消息確定第512章 ,沒當官先降一等第12章 ,餘公子第845章 ,黑白加福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208章 ,掛念寶珠的親人第39章 ,失態第170章 ,送親的難當第269章 ,袁大會袁二第566章 ,黃躍的心思第629章 ,無驚無險的交手第516章 ,正常袁二,只此一家第266章 ,敲詐袁家親事的小王爺第558章 ,這招數,有喜了第165章 ,簪花第10章 ,寶珠姑娘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