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能撒嬌能吃苦的袁侯爺

見一個人走進來,眼睛微一擡,精氣神全出來,讓人就不再注視他個子高不高,只看到他臉上去。

頭一眼他的精明幹練就是袁訓也讚歎,衝着他面上的幹練,他就是不說自己是武將,別人也不敢亂猜他是文官。

見他過來行禮,自報家門某地總兵,名叫王恩。

袁訓先暗暗思忖。

總兵最早是閒職,比起將軍遠遠不如。太上皇晚年的時候待遇稍有不同,但也沒提升到哪裡去。

他們和當地指揮使相比遜色很多,有戰事的省有這個官職,沒有戰事的省沒有這個官職。再想想他報的地名,袁訓恍然大悟,這是定邊郡王管轄的地方出來的。

當下問他:“你什麼時候進的京?”

王恩在座位上欠欠身子:“卑職是去年進京勤王的時候趕到,本來可以早見太子殿下,路上見到當時的梁山王世子,如今的梁山王打反賊援兵,他命我就地支援,卑職就晚進京。太子殿下已成當今,卑職等候覲見直到今天。”

袁訓算算日子,也等的一個月有餘。疑心自然起來:“既然你在京裡有些日子,今天來見我,這是有人告訴給你?”

王恩自然不會告訴他,不慌不忙地回答:“卑職先是摸不到門路,等到要來見侯爺的那一天,侯爺您閉門謝客。好容易等到您又見客人,卑職這就前來拜訪。”

袁訓失笑,說了句也是。關安送茶進來,王恩接過手裡捧着,說上兩句,袁訓正要端茶送客,見王恩深吸一口氣,下定決心般道:“本不想來打擾侯爺,不過想到侯爺和卑職一樣都是武人,和卑職是一樣的直性子,有幾句話在心裡放不住,不得不來拜見。”

袁訓愕然,就要端起茶碗的手緩緩落下,變成蓋住茶碗。向王恩面上打量一打量,道:“請說。”

“侯爺您凡事收斂也罷!”可能武將全是中氣足的嗓門,王恩這話擲地有聲。

袁訓眸子先是一緊,眸光針尖似聚起,神氣全在那一線裡,似要看穿王恩又沒有去看時,眸光鬆開笑了笑。

他本來就是能聽任何話的人,這就擺出虛心請教。人家都上門來指點,當主人的怎麼能拒絕?袁訓語氣放溫和不少,緩緩道再說:“王大人請把話說明白。”

王恩彷彿輕輕鬆一口氣,又彷彿是一直防備袁訓發怒,這見到他肯聽,鬆懈不少。他面上現出殷勤,身子也往前探了探,由剛纔的昂揚武將這就有些鬼頭鬼腦,袁訓微微笑着,聽他說的不是軍事,也不是官場,而是一開口就說到加壽身上。

“讓壽姑娘不收斂,這不是侯爺您不收斂嗎?”

袁訓更笑了笑,看上去親切也多出來,人還坐着,但向王恩拱拱手:“有道理。”

這像是一個鼓勵,王恩更大了膽子,笑容更是熱烈,如果有個不熟悉的人從外面進來,只看王恩面上的笑容,指不定以爲袁訓和王恩是個知己。

“侯爺,我聽說您的時候,是您石頭地大捷名揚軍中。先開始我當您和卑職一樣,只怕是個粗人。後來一打聽,您是探花之才。了不起,您能文能武,能征善戰,卑職我佩服到心坎裡去了。”王恩把大拇指豎起來。

袁訓微欠身子,滿面笑容也熱烈上來:“王大人過獎。”

“但壽姑娘這事情,您做的確定不對。哈哈,卑職是粗人,說話直,以前上司從不喜歡我,侯爺您不要見怪。”

袁訓好笑,能幫我想到收斂二字的人,可就不是粗人。心想聽聽他下面說什麼,半帶鼓勵:“你我都曾在梁山王帳下,算是同僚。有話明說不必拐彎。”

“那我可就說了啊,”王恩在說以前,往袁訓面上又看上一看。得到袁訓再次的頷首,他面色一變,謹慎的絕對不是一個“大大咧咧粗人”,認真地道:“您雖然是太后的親戚,但現在的六宮之主是皇后娘娘!壽姑娘這幾天的名氣大出天去,卑職京裡京外聽到的話,像是都只知道宮裡有位壽姑娘,都忘記宮裡還有別人。”

袁訓好像聽進去,把頭點上好幾點。

“再來卑職冷眼旁觀,侯爺近些日子尋人吃酒嬉戲,話難免說得不在道理上面。侯爺,您還沒有官職呢,您凡事不是還要收斂些嗎?”

王恩在這裡像是說完,雙手扶膝,面上全然是懇切的望在袁訓面上。彷彿自己的話是中肯的,要得到袁訓的認可。又彷彿要看袁訓反不反感。

袁訓面色不改,還是剛纔的面容。但肚子裡暗暗罵上一句,不長眼睛的東西!虧你還冷眼旁觀,就沒有旁觀出來我是什麼人!

就袁侯爺自己來說,他認爲自己上得去高,也就得了低。在家裡閒得住,出門也能忙。他功勳在身,有太后和皇帝的照顧,也不能抹殺有侯爺自己的辛苦。他能撒嬌會吃苦,能攬事兒也不怕事。能吃能喝能擔能扛能思能想敢作敢當。

收斂二字,也早就在他心裡。不需要別人來提醒,更不會在收斂上給人可趁之機。面前這個裝模作樣,口口聲聲自己是個粗人,卻把自己近來的事情全看在心裡,還在心裡尋思過,才能出來這一篇深思熟慮話的人,他當自己是什麼?

是個倚仗太后權勢而登高,登高後還不知足的紈絝?

還是當自己是個軍中混幾年,粗枝大葉跟王爺蕭觀表面上的那種人?

王恩雖然沒有明指袁訓今天讓皇上罵的事情,但話裡已油然帶出。袁訓眯眯眼,從他報的履歷上來看,他家裡在宮中沒有人,不能這就知道才發生在御房裡的事情。

但是也不好說,像姑母太后在沒明說以前,誰又知道袁家在宮裡有人。

而他看似貿然登門來提醒自己,其實他自己也說出來,“卑職冷眼旁觀”,這個冷眼旁觀的人,不會是他,應該是另有他人。

袁訓就是沒有想到這裡,也不會翻臉把王恩罵上一頓。袁侯爺能撒嬌能吃苦,能尖刺的跟長公主的孫子罵街,也能虛懷若世上一切的谷。

見王恩直直還在看自己,袁訓縱然沒有戲弄他的心,也得幫他把眼前這一出演完。當下面容嚴肅,似讓王恩的話震驚得才醒過神,叫上一聲:“哎喲!”舌頭在嘴裡打上幾個轉兒,好似艱難萬分地滾出來話:“多謝,大人教我,”再就滿面慚愧:“近來我的確是沒想到這這些,沒想到不是。”

王恩開心的笑出兩聲,換上安慰的口吻道:“人逢喜事精神爽,侯爺您宮中有太后,軍中有郡王,日子過得爽,想不到許多也是有的。別說是您,就換成是卑職我,也要樂上半天裡去,只顧着樂不管別人。人之常情,常情吶。”

袁訓又暗罵他幾句,你從哪裡看到我只顧着樂去了?我金殿上辭國公,代妻子辭國夫人,這全是過明路的,是你忘記了吧?

我背後辭福王府,這個你不知道,可見讓你來的人勢力也有限。

我爲舅祖父才讓女兒們去看望他,這是爲孝爲親情上面,這個你想不到,可見讓你來的人只顧着算計去了。

但,是誰算計自己呢?

袁訓心想我得趕緊把這個人打發走,也好看看他背後是什麼人。

正要再敷衍幾句,說說自己從明天開始就惶恐就不安,關安進來回話:“聖旨到!”王恩手忙腳亂起來,見頒聖旨的太監在外面,他又不能從後門走,就不敢出去,跪在房裡面。

袁訓換過衣裳,擺香案接聖旨。聽太監滿面春風的宣:“……命忠毅侯送親瑞慶長公主……”王恩在房裡聽傻住。

不對啊。

他慌亂的想,這跟事先猜的不一樣不是?事先猜測的忠毅侯漸漸自高自大,他住進王府裡,女兒又到處揚名聲,都說是壽星託生,這不是自高自大是什麼?

事先猜測的由自己上門來勸,事先猜測的…。讓這一道聖旨全打亂。

宮裡傳出來的消息,皇上是一個時辰前才把忠毅侯教訓,想他應該沮喪心氣兒散的時候,王恩上門。

這倒好,人情還沒有落完,這位又成送親的人。

瑞慶長公主成親那天福王作亂,長公主花轎是進到鎮南王府,但吉禮沒成。以長公主身份,不是能草草行事的人,再說太上皇膝下只有這一個沒出嫁的公主,皇上也只有這一個同胞手足,這就公主返回宮中,鎮南王府洗刷收拾,欽天監撿日子再行吉禮。

這本來沒有什麼,但皇叔們有好些位,怎麼輪到忠毅侯去送親呢?

王恩面色青一陣白一陣,總覺得有哪裡不對時,袁訓手捧聖旨進來,向他笑上一笑,王恩知趣,也沒聽清楚聖旨有沒有說不用進宮謝恩,如果聖旨裡沒說不必謝恩的話,袁侯爺這就要進宮去謝,他不方便再呆,這就告辭出去。

“關安,跟上去看看。”袁訓看着他直出書房,靜靜吩咐下去,關安隨後跟上。

書房外面候着的官員們正準備進來賀喜,見兩個小子走出來,陪笑道:“列位大人請回去吧,侯爺這就有事要辦,宮裡也要去,家裡也要做準備,今天就不見再客。”

官員們也能理解,三三兩兩出來。袁訓自己輕易都不走正門出入,官員們也是角門裡出入。但從正門外面經過時,見到正門氣派威嚴,又都羨慕一回。

他們離去,袁訓還從後門出來,聖旨裡說不必謝恩,應該是皇帝才罵過他,現在還不想看到他。

至於爲公主送親,想來是瑞慶長公主自己所選,袁訓沒有細究,進二門打算告訴母親寶珠這件事情。

問了問,祖母是在南安侯府沒有回來,母親和寶珠在夫妻正房,就往自己房裡來。

路上見到春花驟起,春草聚翠,賞心悅目中,袁訓把王恩丟開,走一步,想上一步的孩子們。

懷瑜懷璞聰明伶俐,又隨父親愛習武,現在就願意起早學功夫,是父親的驕傲。

二女兒香姐兒雖然還不喜歡自己小夫婿,但一天比一天更出落得好,當父親的自豪。

最小的福姐兒又深得梁山王府的喜歡,當父親的得意。

長女加壽……當父親的還是內疚。

侯爺不在家的時候居多,和別的孩子們見的也少。但加壽不在家裡養着,這就是不在父母膝下,當父親的總有失落之感,對餘下的孩子們也就能多陪伴,儘量多多陪伴。

總是大了都要嫁人,更別說福姐兒這還沒有大,就見天兒的讓小王爺蕭戰盯着。

刁難的岳父加快步子,想着最小的女婿應該還沒有走,一般他不到晚飯以後不回去,翁婿還能對上幾句嘴,再樂上一樂。

……

“福姐兒真能幹,”房中是寶珠的笑語聲。

袁夫人溫柔和氣的嗓音緊跟着出來:“戰哥兒也學上來了。”

房裡,福姐兒和蕭戰扒着小炕桌。炕桌低矮,正方便孩子們使用。放在地上,桌上有兩碗新蒸的點心,給福姐兒和蕭戰玩累了加餐。

不冷不熱的時候送來,兩個孩子就能一手扶着碗,另一隻手用勺子自己吃。

袁家的孩子全是從小就自己學着吃,福姐兒用勺子有模有樣,總能送到自己嘴裡。蕭戰是跟在福姐兒後面學自己吃,回到家依就奶媽喂,用得不利索,勺子抖動着,費着功夫纔能有一勺舀出來。

這好不容易的一勺,蕭戰正抖動着小手往福姐兒嘴裡送。福姐兒衣上掉落的,一多半兒是蕭戰灑下去的。

袁訓進來,就見到蕭戰又往福姐兒身上倒上一勺。他吐舌頭向福姐兒笑,奶聲奶氣毫不氣餒:“我再餵給你。”

福姐兒笑嘻嘻,不會和他生氣。手中小勺子也伸過去喂他。伸到一半,蕭戰嘴都張開,見到父親過來,福姐兒樂了,半路上勺子拐彎:“父親吃。”

袁訓蹲到女兒身邊,張嘴吃了。蕭戰有點兒傻眼,閉上嘴又去看福姐兒下一勺。福姐兒對着他甜甜的笑,小勺子剛妥出來,刁難的岳父又上來,他本就在女兒身邊沒有起來,壞壞的把嘴又是一張:“乖乖,父親還要。”

福姐兒笑彎大眼睛:“好啊。”小勺子又往父親嘴裡去。蕭戰傻乎乎看着。

第三勺,袁訓還是和女婿搶:“乖乖,父親還在這裡呢,”冷不防蕭戰小跑過來,往岳父身前一站,張開嘴巴:“福姐兒,我在這裡!”

把個後腦勺堵住岳父的俊臉兒,把福姐兒手中這一勺終於截到自己嘴巴里。

袁訓蹲的離女兒很近,中間夾上蕭戰就有些擠。他就往後面退一退,多留出一些空間。他腳上是千層底的布鞋,在房中光滑青磚地上退得幾無聲音。但面前的蕭戰像腦後生眼睛一樣,岳父退一退,他也緊跟着退上一退,那後腦勺不遠不近,又是剛纔那距離擋住岳父。

寶珠婆媳都莞爾,袁訓也覺得可樂,就半蹲着再退上一退,心想這個小子這回總擋不住不是。沒想到他退,蕭戰就退,烏漆漆一頭好頭髮還是擋在岳父面前。

袁夫人和寶珠都喚袁訓起來,袁夫人微笑:“不要攪和孩子們。”寶珠眨眼睛:“這是第幾個回合?看上去戰哥兒又贏了。”

當岳父的不過是和女婿鬧着玩,這就起身找位子坐下,看着蕭戰回炕桌旁邊,抓出他的小勺子,小兒女們又你餵我喂,袁訓邊樂邊把公主成親的事情對母親和寶珠說,袁夫人和寶珠自然說那天要去。

藉着有聖旨,接下來袁訓得已不見客人,在房裡陪福姐兒玩耍,直到關安回來,二門上請他。

……

“光祿寺歐陽大人府上,我親眼看着王恩走進去,門外等着有半個時辰他纔出來。”關安回道。

袁訓皺眉頭:“容妃孃家?”

讓關安去書房,袁訓先沒有回房,負手尋個幽靜地方散步。

牽扯到宮裡,袁訓都異常認真。不僅是爲了加壽,在有加壽以前袁訓就是這樣,因爲他的姑母在宮裡。

後來他教瑞慶殿下唸書,認得的太監們多出來,對嬪妃們的爭寵手段就不但從書上看到,耳朵裡也聽到不少。

知道的多,對加壽也就分外憐惜。三個女兒中,香姐兒是不用擔心,就是沒有太后在,沈渭也不會虧待自己女兒。

福姐兒呢,就從眼前來看,蕭戰能再找不出幾個玩伴來嗎?但他偏偏就要跟着福姐兒不丟,不接走福姐兒,他就過袁府來,袁訓表面上總和小女婿過不去,其實心裡很喜歡。

懷瑜定親連家,懷璞定親尚家,雙方的父親交情非淺,小姑娘們可愛秀麗,雖還沒有長大,袁訓也能放心。

看來看去,就加壽是父親要放到心坎深處的那一個。宮裡的任何風吹草動,袁訓都更加推敲。

歐陽容,現封容妃。她的父親是外官進京,把女兒獻給太子殿下。曾得寵過,後來又失了寵。太子即位成皇帝,失寵的姬妾們都重新有寵,袁訓可以明白這是表兄籠絡人心的手段,對歐陽容的重新得寵就不奇怪。

她雖然封爲妃,但父兄弟親族都沒有升官職。她的父親在太子即位前就是光祿寺任職,現在還是原地不動,這是個司膳的職位,祭祀慶典朝會上管飯的官兒,說重要呢,他管着大家夥兒的飲食安全。說不重要呢,是個廚子頭,不是像兵部管戰,吏部管官等維持國家正常運轉的重要地方。

就袁訓從眼下來看,看不出容妃是個很受寵的人,但也不失寵就是。一個有寵卻又不是新歡的嬪妃,結交外官,而這個外官還往自己面前來,說上一堆不合適要人情的話,這是歐陽家的心思,還是容妃娘娘也有關連?

想着,無意中轉到一片高大的樹林子裡面。耳邊聽到腳步聲和歡笑聲,福姐兒軟軟的小嗓音:“戰哥兒,快着點兒。”

蕭戰樂呵樂呵:“我快着呢。”

袁訓看過去,見到丫頭奶媽跟着福姐兒,她們有人手捧着小魚缸,在最後面的蕭戰,是跟着他的人,大家捧着漁網和魚竿,蕭戰小手握着漁網走,就落下幾步。

知道女兒去抓魚,袁訓露出笑容。福姐兒小臉兒上笑容甜美,讓袁訓情不自禁地想,有他有生之年,他要讓女兒一直的這樣笑下去,也要讓加壽這樣笑才行,這是當父親的欣慰源泉,也是欣慰所在。

福姐兒走累了,讓奶媽抱着,就看到蕭戰還沒有趕上來,福姐兒嬌滴滴:“你怎麼還不過來?”

“我擡漁網呢,我擡着,等下你就好抓魚。”蕭戰回答,兩隻小手更把漁網攥得緊緊的。

一行人從林外走過,袁訓都忍俊不禁。

看着孩子們,袁訓沒來由心花怒放。看着孩子們,他不容許任何人侵犯。哪怕真的往太后面前去哭呢,袁訓心想,容妃也好,皇后也好,哪一個讓加壽不喜歡,他決不會拿不出主張,任由她們作爲。

原地站着又想一會兒,加福打必丫頭來找:“三姑娘要侯爺去幫忙。”袁訓急忙過去不提。

……

雕樑畫棟的宮殿裡,春光把琉璃上光反射到院內花草上面,看上去絢麗不可方物。

歐陽容冷冷淡淡向面前的人道:“他又擔心的是什麼?不是讓你早就告訴過這位王恩大人,忠毅侯有太后爲靠山,是他理當討好的人。”

她面前的人半垂身子站着,是歐陽容的兄弟,名叫歐陽保。

歐陽容進宮封妃,和家裡人就有個君臣有別出來,歐陽保又是聽姐姐說話,椅子離得都遠,他就站着,反而還能近些。

低低的聲音:“我也這樣對王總兵說,但他親眼見到忠毅侯接送親的聖旨,他說看着聖眷高,怕他說錯話,說我們是不是害他?”

精緻的脣角扯動出一絲嘲諷的笑容,歐陽保也同時諷刺的一笑。歐陽容繼續冷淡,她冷淡的不是自己兄弟,是王恩的心思。

“告訴他,我們不給他支招兒,他一個新進京的,能在京裡知道什麼關竅?他要是不相信忠毅侯是他能抱得住的大腿,就尋別家去吧。”

歐陽保低笑:“進京的外官又進來一批,就快多如牛毛。姐姐想,他是往柳家去拜見碰過釘子,又在張賢妃孃家不受重視,最後才往我們家裡來拜見,能有姐姐能給他支招,他捨得走嗎?”

歐陽容嗤聲一笑:“哄哄他。他雖是個粗人,聽你回他說的話,還算有幾分精明。就是這樣,宮裡我穩紮根基,外面官員們父親和你們結交。”

又把眉頭顰起,輕嘆一聲:“我們進京那年跟他一樣,處處碰壁,無人理睬。在外官任上,縣令都算是一方父母,到京裡大員也沒有人待見。”

在這裡傲氣上來:“但又怎麼樣呢?還是進了宮,皇上還是往我這裡來。這起子外官讓他們知足纔好,不是我們有進京的一段經歷,我們家也不肯結交他們。”

歐陽保笑眯着眼睛:“姐姐您自己在宮裡,自己處處小心。多哄皇上喜歡,早生個皇子下來,這根基就更妥當。”

“這我知道,你們幫不上我的忙,我自己有算計。”歐陽容說到這裡,把眉頭挑起,神色凝重:“所以這些人要安撫好,他們以後能中大用。就是眼面前,很快也就可以用上。”

撇嘴角方一笑,外面有人進來回話。認得歐陽保是容妃兄弟,回話就不避他。

“回娘娘,新進的一批宮人讓您說中,是太后宮裡先挑。”

歐陽容面上閃過興奮,騰地直起身子:“皇后知道嗎?”

“現在應該知道了吧。”

“去看看皇后有沒有不喜歡。”歐陽容打發宮女出去,向歐陽保露出喜色。輕而快速的道:“你看,這就要開始了!”抿一抿嘴脣,把興奮勁兒收進去一半,再道:“告訴王大人,讓他等着,很快就能讓他如願。”

……

沒過幾天,天氣更暖。向陽地方栽種的桃花打出薄薄花骨朵,英敏殿下和陪伴們走出御書房,正準備往太后裡去,見皇后來人叫他。

英敏殿下奇怪:“母后不應該早就在太后宮裡看選人嗎?”但是轉個方向,先去見皇后。

皇后見到兒子過來,笑容可掬讓他坐到身邊,摩娑着太子,含笑道:“像是又長高了?”英敏殿下笑道:“您天天見我,天天要說這句話。”

“你現在還住太后宮裡,我才能天天見到。等你過完生日,去住太子府,我也就不能天天見你,就不能天天說這句話。”皇后流露出感傷。

英敏殿下不放心上:“那我也天天在御書房唸書,母后想見我,讓人叫我就是。”

皇后微笑:“你都太子了,還是沒想到的地方多。我天天叫你,讓你父皇知道,要說耽誤你念書,也耽誤你成大人。就要長大,自己的事情自己當家,我不天天見你也喜歡,只是有一樣,你和加壽也不能天天再見面。”

英敏殿下道:“所以今天太后挑侍候的人,加壽跟在裡面挑,我去幫她挑人,我不在太后宮裡住的時候,除去太后太上皇以外,也能多出來人陪她。”

“侍候的人是要侍候的,不是陪她玩。”皇后面上現出耐心,在這裡就便的提起:“說到這裡,我倒能爲你分分憂。”

英敏殿下笑問:“怎麼分憂?”

“你和加壽算一起長大,我想到,你入住太子府,能不掛念加壽?”皇后說得很是中肯。英敏殿下自以爲母親知道自己心事,也就告訴她:“別的我不擔心,我就擔心她又亂吃點心。都那麼胖了,大了,應該瘦些。我在的時候,我能看着她。我不在,從太后開始全是由着她吃,忠毅侯一家回京,更是由着她纔是。”

用手在自己身上比劃一下:“加壽小我好幾歲,除去不如我高,身子和我一樣快差不多。”

皇后心底微微泛起嫉妒,她的兒子和加壽因從小一起長大,所以感情很好。每次說到加壽,英敏殿下開心的樣子,總讓以前不喜歡加壽,現在認爲加壽名頭兒招搖的皇后暗生不悅。

但她不會告訴自己兒子,她反而笑容加深,像是很喜歡兒子和加壽親厚,同時接着英敏殿下的話,道:“所以你看,我把柳廉柳仁給加壽,你看好不好?”

英敏殿下啊上一句,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

“柳廉柳仁是母后最得力的人,侍候上最會用心。您給了加壽,您這裡怎麼辦?”英敏說到最後笑起來。

太子是皇后親生,皇后的人沒有一個是不會討好殿下的人,柳廉柳仁得皇后重用,更是把殿下巴結到天上,英敏殿下看在皇后面上,也對他們另眼相看,內心裡先高看一眼,自然認爲他們不錯。

英敏殿下很喜歡:“我以爲只有太后和姑姑最疼愛加壽,沒想到母后您也疼愛她。”

“這不是爲着你?”皇后堆出笑容。

她的兒子還看不出來皇后是一片心思爲自己。

皇后早就想給加壽身邊放她自己的人,把加壽姑娘的性子扭得向着她。但她以前是太子妃,在宮裡不能作爲,又加壽的事情件件是太后做主,太子妃只能幹看着。

現在則不一樣,皇后是六宮之主。又有初進宮,太后還掌部分宮務,嬪妃們又風生水起,皇后再不把加壽姑娘繫住,就少一份助力。

皇后對袁訓是先入爲主的不喜歡,先入爲主的事情,一般會在主人心裡盤根錯節,真相出來以後,也還野火燒不盡,春風催又生。但皇后又知道忠毅侯是皇帝看重的人,以後會是得力的外戚,她現在不把加壽弄好,她不放心。

正好宮裡進人,正好各個宮裡都進人,也一定是太后宮中先選。太后是讓皇后先選,但從皇帝開始都讓太上皇太后先選好人,皇后自然不敢搶先。也就這不敢搶先,皇后反而生出主意。

柳廉柳仁本就是皇后打算塞到加壽身邊,加壽還小,身邊人怎麼教她就怎麼學纔是。但怕太后不答應,這就先和太子說過。

英敏殿下沒有疑心,這就說好。皇后柔聲地笑:“只怕太后不答應,母后我呢,又怕送進宮的人固然個個好,但還沒有進宮侍候過,加壽到時候有不如意。”

太子殿下眉頭微聳:“有我呢,我來告訴她。”這就皇后和太子一起成行,往太后宮中前來。

……

太后宮中今天除皇帝外,人算齊全。

嬪妃們早早就到來,陪着太后說話。太后又宣來袁夫人、寶珠和袁訓。孩子們自然不少,有福姐兒在,又多來一個蕭戰,這會兒難得乖乖坐着,準備看太上皇和太后挑侍候的人,姐姐加壽是趁在裡面挑選。

各宮裡侍候的人,本來是分派。皇帝純孝,怕分派的人太后不喜歡面相太上皇不喜歡他們說話,就讓太上皇和太后看上一看,看得中相得中,再留下來不遲。

這是皇帝件件事情不能委屈太上皇和太后的意思,也有昭示天下孝道爲先的道理在內。皇后認爲加壽應該聽她的,也是覺得加壽應該向她盡孝心。

這就大家全坐好,任保讓帶頭一批的人進來。

十幾個小太監,都生得眉清目秀。太上皇很滿意,相中兩個留下來。讓太后選時,太后就輕拍加壽肩頭,加壽是小杌子坐在太后膝下,仰起臉兒來看時,太后道:“你來挑上兩個,看你會不會挑。”

英敏殿下見說,自告奮勇過來,到太后身邊站住:“加壽,我來幫你。”加壽點點頭,說了一個好字,向餘下的小太監們打量,手指中間一個,學着太上皇剛纔的語氣:“你是哪裡人?”

壽姑娘從事實上說,真的算是宮中比皇后還要出名的人物。那小太監機靈,跪下就謝:“多謝壽姑娘青眼,奴婢是福建人,但奴婢的娘是山西人。”

加壽有點兒開心,向太后看看,脆生生道:“他是山西人呢,”旁邊的人見到,就都看出來加壽姑娘這就算相中一個,太后也看出來,還是讓加壽自己拿主張到底:“你說。”

“那我…。”加壽說到這裡,英敏殿下同時與加壽出聲,太子搖頭:“這個不好。”加壽歪腦袋望過去:“怎麼着不好?”

太子看着小太監:“額頭高,忘性高。下巴尖,討人嫌。”

加壽怔住,她小太子好幾歲,太子算是小少年,壽姑娘不折不扣還是個孩子。又是從小一起玩,英敏殿下從不騙她,面前小太監又多,加壽就沒放心上,嗯上一聲,又相中一個,手指住問:“你家是哪裡人?”

這個家是哪裡人,和相得中全沒有關係。不過是相中外形,問上一問隨意做個瞭解。那太監也回過,英敏殿下又搖頭:“不好,”

加壽又側面龐看他:“這個也不好?”

“耳朵長,哭斷腸,鼻子大,氣性大。”

太上皇和太后呵呵笑,都說太子今天很淘氣。加壽覺得沒意思上來,不肯再挑,嘟嘴兒問太子:“那你說哪個好?”

太子笑嘻嘻轉到太上皇和太后面前,恭恭敬敬回話:“進宮的太監全是受過教導,學過侍候的人。但我不放心。一來他們沒有學過侍候,二來壽姐兒還小,容易受人引誘。”

加壽把嘴兒噘高些,這不是好話。

太后向太上皇喜歡的道:“太子是爲加壽着想。”太上皇問太子:“依你,是怎麼樣?”太子笑道:“我就要離開這宮裡,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壽姐兒又要胖。”

加壽小手剛握住一塊宮點,聞言扮個鬼臉兒,繼續吃起來。

“所以我向母后討來兩個人,母后的人全是會侍候的,也能幫我看着壽姐兒不再亂吃東西。”太子說到這裡,看到加壽手上的點心,太子皺眉頭:“你又吃上了?到飯點兒還吃不吃?”加壽再給他第二個鬼臉兒,胖嘟嘟臉蛋子隨着晃幾晃,小手又摸上第二塊點心。

關於加壽的胖,袁家的人是都不擔心。寶珠生下好幾胎孩子,是胖過的,知道怎麼能瘦下來。再來女兒還不到七歲,胖些也沒什麼。

袁訓呢,也是知道瘦下來的法子,他和寶珠同樣心思,女兒再大些再瘦不遲。

袁夫人和太后就全是加壽胖些,她們認爲健康。也是持現在不是十四歲,雖胖無妨。

英敏殿下身爲未婚夫,說加壽胖,是他念書後,看過惜福養生的書,自作主張,也有自以爲是在內,以前是拿加壽開玩笑,說她胖。在今天是提出來作爲一個緣由,好把母后的一片好意給加壽,在太子此時來看,自然是一片好意。就把加壽的胖渲染再渲染:“不許再吃。”

加壽把點心塞一塊到他手上,太子啼笑皆非說不要,加壽一定要給他,太子躲開,加壽握着點心跟上去,太子跑開兩步,加壽跟在後面就追…。他們玩得開開心時,太后不易覺察的冷冷一笑。

從皇后那裡討來的人?

真是好笑。

太子和加壽是相處的好,但太子諸事也早由祖母安排習慣,他又正苦攻書籍,是按儲君來教導,太子身份已定,教導上重新指人,應該教的全是治國纔是,再說太后還在,太子平白無故怎麼會想到爲加壽去討人?

就討人,不向太后討,不向皇帝討,倒向皇后討?

太后心想當我是傻子嗎?我也還沒有老糊塗不是。

她本心自然是不會讓加壽要,正要開口說話,太上皇把她的手輕輕一捏,太后微怔,袁夫人又看出太后心思,袁夫人搶先道:“太子殿下關心壽姐兒,是她的福氣。又是皇后娘娘肯割愛,壽姐兒這是怎生修來。”

寶珠也同時明白,送來兩個侍候的人,必然是皇后的意思。是怎麼由太子嘴裡說出,這不用去細究。

要是不收,得罪皇后,太子也不會喜歡。太子固然不會這就表露不悅,但這算一件事情,以後皇后提起,難免離間太子和太后親厚。

見母親進言,寶珠也轉過來,向太后陪笑:“太子殿下賞賜,這怎麼當得起。”太后看看袁夫人,又看看寶珠,最後看看一言不發,卻把笑容打起的袁訓,姑侄不知交換的什麼眼色,太后在這裡不會記得拖累忠毅侯,和侄子對看了看,露出笑容。

緩緩地說了一個字:“好。”

加壽追着太子直跑到殿室外面,在外面嘻嘻哈哈笑聲一片,殿內,袁夫人帶着袁訓夫妻向皇后叩頭道謝。皇后還道:“不是太子向我討,我還捨不得給。”太后勾起嘴角,微微的像是一個笑容。

……

歐陽容回到自己宮裡,就興奮的不能自己。果然,讓她猜中!皇后必然要對袁加壽動點兒什麼手腳。

她安插人給她!

這是所有人都能看出來,這不是太子意思,這是皇后意思纔是。

太后能喜歡嗎?以後加壽姑娘能喜歡嗎?喜歡的,可能只有皇后自己和太子殿下,再就是容妃娘娘。

歐陽容眸中現出狠厲,心思回到以前。

她初進太子府的時候,十分懵懂,不懂得手段,也不會結交,如果沒有太子殿下不時的寵愛,覺得日子比黃蓮還要苦。

又是一年過去,容妃不再是以前的姬妾歐陽,也深知道成爲人上人,才能擺脫更多的刁難和陷害。

她要一步一步走下去,結交外官,穩在宮中。成爲那人上之人,成爲冠寵六宮。

喚貼身宮女進來:“對你說過的那件事情,可以辦了。”

宮女出去,歐陽容長長呼出一口氣,想到結果,又興奮的不能自己。

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662章 ,老公事第265章 ,加壽抓週宴上的一派胡言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580章 ,黃姑娘求情第53章 ,清醒第211章 ,聖眷驚人的袁將軍第481章 ,針對太子的爭風第756章 ,加喜生日第188章 ,夫妻相見恩愛濃第591章 ,好孩子請客第833章 ,加福產子第631章 ,太子的領悟第602章 ,小女婿之爭第222章 ,恩師也狡猾第638章 ,我的女兒也金貴第781章 ,新人進京第378章 ,名醫加壽第422章 ,燒餅是債第430章 ,丞相是個程咬金。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655章 ,蕭戰送花示威第361章 ,謝氏的選擇第369章 ,蒼十七的煩惱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742章 ,大打出手第438章 ,片言隻語第215章 ,不服不行第64章 ,善這個字第805章 ,譁變中見好兒媳第571章 ,害人之心不可有第108章 ,喝茶第444章 ,特大黑鍋柳至背第564章 ,賣皇上是好品格第119章 ,大方?第191章 ,奇怪的銀子沒去向第495章 ,柳五要人情第332章 ,能人第445章 ,兄弟情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558章 ,這招數,有喜了第215章 ,不服不行第310章 ,司馬砸咣噹第475章 ,安排魯駙馬,發動第455章 ,攆走魯駙馬第188章 ,夫妻相見恩愛濃第758章 ,袁柳貌似要退親?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496章 ,修正第807章 ,胖兄弟再次從軍去第684章 ,元皓的新知己第108章 ,喝茶第164章 ,原來是姑母?第37章 ,取笑的姑娘們第582章 ,威懾使臣第720章 ,未婚夫妻情意篤定第299章 ,蘇赫逃走第816章 ,往北往北第475章 ,安排魯駙馬,發動第657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354章 ,血洗污名聲第326章 ,送女眷們返京第535章 ,羣轟蕭戰第525章 ,禮佛第279章 ,壞壞的袁將軍第162章 ,探花!第734章 ,一百六十兩銀子的隊長第541章 ,豁達大度原來是這樣用的第310章 ,司馬砸咣噹第498章 ,兵部會議第731章 ,鑽帳篷第612章 ,太子在海邊的生日第48章 ,老太太的富貴第87章 ,掩飾第582章 ,威懾使臣第499章 ,集市風波第498章 ,兵部會議第469章 ,局中局第222章 ,恩師也狡猾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613章 ,出來玩,不忘記家裡人第58章 ,聚攏人心第479章 ,自然第489章 ,太子表白第527章 ,信第793章 ,蕭戰正名第429章 ,只因爲當爹的不放心第12章 ,餘公子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528章 ,白鼻子奸臣第179章 ,讓寶珠也去第102章 ,訂親第448章 ,信任不是說斷就斷第700章 ,早有準備第447章 ,柳雲若大罵袁家第571章 ,害人之心不可有第535章 ,羣轟蕭戰第841章 ,原來如此第320章 ,重重有喜第413章 ,給加福過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