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後續(改錯)

因爲秦王太妃這句還算順耳的話,皇上和太后的臉色好看了一些。

秦王太妃暗自鬆了一口氣,她賭對了。

皇上縱使同楊帥君臣相得,可也不會愛屋及烏的原諒楊妃和當庭爆出換子醜聞,引得皇室丟盡臉面的楊門太君,因此皇帝對趙鐸溢也不見得有多好。

秦王太妃在此時腦袋轉悠得極快,在秦王后宅,她自然比秦王看得更明白點。

趙鐸澤主動把楊妃的嫁妝給了趙鐸溢,說是兩人對半分,秦王太妃讓人看過,基本上楊妃的嫁妝都落在了趙鐸溢手中。

她一直很懷疑趙鐸澤和姜璐瑤的用心,擔心趙鐸澤設下詭計算計趙鐸溢,此時她明白趙鐸澤只怕是早就知道了換子的事情,他不願意再佔楊妃便宜。

再聯想到趙鐸澤突發善心的埋葬超度亂葬崗的骸骨屍體,她徹底的斷定,趙鐸澤的生母就被楊家棄屍在亂葬崗中,莫怪趙鐸澤對楊門太君總是親近不起來,眼看着姜二爺折騰楊家而默不作聲,他心裡對楊妃怎能沒有恨意。

被棄屍的人是趙鐸澤的生母啊。

當年也是楊妃點頭,那幾名丫鬟才輪番去侍奉秦王。

原來那時,楊妃就知道楊家不久會有大禍,已經開始安排換子了。

當時,秦王太妃還以爲楊妃總算是想通了,懂得做賢妻了,誰知楊妃只不過是想讓侍寢的丫鬟懷孕生子,楊妃在懷孕後,就把那幾個有孕的丫鬟送到了莊子上,秦王太妃顧及楊家,問都沒敢問一聲。

由此給楊妃和楊家操作換子提供了便利。

皇上眼裡劃過幾分的疼惜,道:“如果阿澤不是長得同皇弟想像,旁人冒充不了,楊家女她們不曉得會不會用平民百姓的兒子混淆皇族血統。”

“哀家……”太后娘娘因爲楊門太君暗渡陳倉的舉動,使得她對楊妃的印象蕩然無存,“哀家看阿澤生來多災多難,也是老天庇護你弟弟,要不然秦王不曉得給誰養兒子呢。”

秦王完全不似老秦王,可那也是太后娘娘的嫡親孫子。

老秦王故去前,託付太后照顧秦王一脈,沒想到在太后眼皮子地下,楊妃和楊家竟然搞出了這樣的事兒?

太后想楊妃爲了配合自己生產,一定是讓人催生孕婦,如此才能天衣無縫的進行換子。

孕婦生產本就十分危險,再催生的話,基本上很少有孕婦能活下來。

當年懷孕的侍妾好幾個,最後都死於難產,爲了確保能有男孩生出來,楊妃只能多多準備孕婦,太后也說不好是楊妃心狠,還是當時狀況太過兇險。

“總之,她不信任自己的丈夫,不信任皇上。”

“母后不必爲她說話。”皇帝拍了一下桌子,“楊帥有此罔顧人命,混淆皇室血統的劣女實在是太讓朕痛心。”

皇帝這句話給換子一事下了定論。

劣女……楊妃的名聲喪盡,追其原因楊門太君功不可沒,不是她當着重臣的面揭穿此事,皇上也不至於如此憎恨楊妃。

“讓太醫去看看,她死了沒?”

“回皇上,太醫剛纔回話,太君只是昏迷,頭上的傷口於性命無礙。”

“太君?”皇帝皺眉道:“她既然認罪,壞了皇家名聲,朕奪她誥命品級,以後這世上再沒有太君。”

“喏。”

“楊家其餘命婦,隱瞞朝廷,同樣有罪,奪誥命品級,楊家……”

皇帝想了想,開恩道:“罷了,他們就算了。”

楊家男丁都死了,可以同死人較勁,但是死人有沒有爵位有何區別?

當年楊家平反時,皇上爲表示懺悔,曾經大封赴死的楊家男兒,即便只上過一次疆場尚未立功的小兒子都封了伯爵,皇上不可謂不大方。

“遵旨。”內侍去宣讀旨意。

這道旨意一下,楊家所剩那點的威望全部化爲無形。

該奪爵的奪爵,該圈禁的圈禁,以後楊家……只能指望着姜二爺了。

姜二爺是趙鐸澤的岳父,其女姜氏已經壞了趙鐸澤的血脈,縱使趙鐸澤不是嫡子,姜氏此時還能和離?姜二爺爲了女婿,也不會把從楊家搶走的‘楊帥遺澤’再交還給楊家。

“秦王,你打算怎麼做?說話!”

“皇上……”太后想爲秦王說情,皇帝道:“朕想聽秦王的答案,您總是護着他,他什麼時候能獨立?楊家女敢玩這麼一手,除了不相信他之外,還不是因爲他懦弱,沒用?堂堂男兒連自己的兒子都分不清,看不明白,朕都替你臉紅。小弟若是知道他的繼承人是一個窩囊廢,沒準會從棺材爬出來。”

“臣知罪。”

秦王被皇帝說的臉一陣紅,一陣白,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遮羞,先有繼妃是醫女,而且醫術還很高,後又爆出楊妃換子,她們一個個都把他當作白癡,當作傻瓜隨意耍弄。

他也是男子,雖然不如老秦王威名赫赫,但也是帶把的。

大明朝立朝以來從未出現過這等醜事,偏偏讓他給攤上了,換子這件事是秦王一生難以洗清的污點,這等離奇的事情,總會被人不停的提起,甚至後世人也會知道曾經有個被女人耍的王爺。

太后說得對,虧着祖宗保佑,阿澤是他的骨血,要不然他指不定幫誰養兒子,那樣他會更丟臉。

“朕沒問你有沒有罪,朕問你怎麼對待你的兩個兒子。”

皇帝漠然的問道,“你打算冊誰爲世子?”

秦王后背都溼透了,在場的人之中,他直接面對皇上的憤怒,“臣……”咬了咬牙,“臣一切唯皇上之命是從,冊封世子的事情臣懇求皇上定奪。”

趙鐸澤垂下眼瞼,秦王這是斷尾求生,把冊封世子的權利交給了皇上。

有了秦王這個先例,皇帝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宗室請封世子的權利拿回來,立誰爲世子,一旦有皇上定奪的話,等同於皇上握緊了宗室王爺們的脖子,不聽話?換一個。

趙鐸澤佩服皇上的決斷,難怪岳父私底下感嘆過,把皇上當作昏君,庸碌之主看待的人,不是傻瓜就是呆子。

能玩過皇上的人不多。

皇帝嘴角上揚了一定弧度,淡淡的說道:“你倒是把一個麻煩扔給了朕,看在皇弟的份上,朕就幫你操操心。”

秦王喉嚨裡滿是苦澀,除了這個辦法之外,他想不到能讓皇上小氣的法子。

皇上氣不順,秦王一脈就得被打壓,寧可犧牲將來,也得保住眼下的秦王府,楊妃……害苦他了,秦王更是恨不得掐死秦王太君。

“趙鐸溢。”皇帝此時方正視另外的當事人,“你怎麼說?”

趙鐸溢此時傻愣愣的,換子的消息顛覆了他所有的認知,這件事對他而言不亞於晴空霹靂一般。

他也不是傻子,事到如今以前有些想不通的事情,有了答案,比如趙鐸澤爲何在他成親前提出‘平分’楊妃的嫁妝,這份嫁妝按照大明朝的規矩是屬於原配嫡子的。

再比如爲何趙鐸澤會突然出現在圍場,甚至幾次想要他的性命。

原來趙鐸澤早就知道,姜二爺也是知道的,皇上也是,只單單隱瞞他一人。

對楊妃,趙鐸溢一向不恨不怨,也不親近,如今有人突然告訴他,他纔是楊妃的兒子,原配嫡子……皇上問他有何話說,他能說什麼?

趙鐸溢磕頭苦笑道:“既然她讓臣從出生就失去了嫡子的身份,臣這輩子寧可爲永遠做庶子,輔佐大兄興盛秦王府。”

皇帝目光深諳,並沒因爲趙鐸溢這番話而露出愉悅之色,趙鐸溢讓他想到了一個人,一個他恨之入骨的人。

那人永遠站在大義上,好像除了大明和百姓外,他心裡眼裡再沒有俗物,他雖然不曾指責皇帝爲昏君,但他的表現,他的話語時時刻刻的提醒着皇帝。

楊帥……趙鐸溢氣質太像楊帥。

本來皇帝對從出生就被奪走庶子身份的趙鐸溢多了一分的同情,可看趙鐸溢‘高尚’的模樣,皇上心中殘存的那分同情徹底的消失了,“你不恨阿澤佔據世子的位置?秦王世子的位置應該是你的。”

“臣曉得大兄過得不容易,臣以爲大兄纔是最該繼承王府的人。”

趙鐸溢朗聲道:“臣不怨,並非是不敢,也是不能,如果臣是楊妃的親生兒子,那臣該爲母親贖罪,大兄……”

想到亂葬崗上那些冤魂,趙鐸溢心中很痛苦,德側妃就在亂葬崗上棄屍了二十年,趙鐸澤就是尋他報仇,趙鐸溢也得幹受着,這是她們母女虧欠趙鐸澤的。

“對不住。”趙鐸溢道歉,“我……”

“同你無關。”

趙鐸澤打斷了趙鐸溢的話,“你不必對我道歉。”

太后在旁邊欣慰的說道:“縱使有換子的事情發生,他們兩兄弟依然關係親近,互相體諒,皇上,這纔是你弟弟的兒子啊,是哀家的好曾孫,你們兩個都是。”

皇帝凝視了趙鐸溢好半晌,緩緩的說道:“你的想法,朕知道了,怎麼處置你們兄弟……朕還要再想一想,不過既然你是楊家女親子,朕……朕會在族譜上記上一筆。”

“皇上……”

“你不必謝朕,朕只是不想百姓議論皇族。”

皇帝按了按額頭,露出幾分的疲倦,江南的事情,換子的事情,太子的病情,一樁樁事就沒一個省心的,“母后,您一會宣召嘉敏郡主,這事得對姜家有個交代。”

“代替皇弟給永寧侯一個交代。”

“哀家曉得。”

太后不敢說破姜二爺可能早就知道的事情,“嘉敏是先帝的外甥女,大長公主之後,她一生命苦,好不容易立了個孝順的嗣子,卻有攤上了換子的事情,哀家會好好同她說說的。”

皇帝咳嗽了兩聲,“你們先出去,朕歇一會,太子朕就交給皇后了,務必讓太子的病情好轉起來。”

“遵旨。”

太后等人依次退出,皇后拽着秦王妃道:“你同本宮一起走。”

方纔秦王妃一直等着皇上詢問她,可皇上連看都沒看她一眼,秦王和太妃也對她如同陌生人,秦王妃很是失落。

“皇后娘娘且等等,容許臣婦同溢兒說兩句話。”

“行。”

皇后不想在這上面爲難秦王妃,況且她也想看看秦王妃會怎麼對突然變成嫡子的趙鐸溢。

換子這件事已經不是秘密了,皇后甚至懷疑秦王妃也早就知道了。

“溢兒。”

秦王妃站在了趙鐸溢身邊,“有什麼委屈就同我說。”

“母親,我不覺得委屈。”趙鐸溢脣邊噙着淡淡的笑容,低聲道:“在這件事上,吃虧最大的不是我,而是大兄。我只想怎麼補償大兄。”

“……”

秦王妃對善良的趙鐸溢很無語,攤上這種事情趙鐸溢還能這麼想?

“母妃,我曉得該怎麼做,世子的位置是大兄的,我不要,也不爭。”

趙鐸溢同秦王妃拱手道別,“同興榮侯府的婚事也會繼續下去,母妃不必再兒子擔心。”

秦王妃曉得皇后就再旁邊看着,不敢再同趙鐸澤糾纏下去,點頭道:“你這麼想我就放心了,你先回府去,一切等我回去再說。”

“王爺。”

“何事?”

秦王面色凝重,透出些許的不耐煩,“你想說什麼?”

“妾身懇請王爺善待溢兒,他心裡也苦。”秦王妃話語很柔和,從大殿裡出來,秦王太妃一直拽着趙鐸澤說話,把趙鐸溢扔到一旁,秦王對趙鐸溢也是不理不睬,“楊姐姐的錯,不該由溢兒承擔,您疼了溢兒盡二十年,還不曉得溢兒嗎?他純粹,善良,王爺……溢兒也需要您的關愛啊。”

“本王心裡自有分寸。”

秦王本來有點感動秦王妃對趙鐸溢的關愛,可想到了被兩個女人耍的經歷,秦王心底對秦王妃的那麼柔情淡了許多,冷漠道:“本王不需要你來告訴本王怎麼做。”

“王爺……”

“你還是快去給太子殿下治病爲好。”

秦王拂袖而去,把秦王妃亮在當場,完全下不來臺。

醫女,始終是他們之間的一根刺。

秦王妃日夜陪伴年近二十的太子殿下,秦王心裡怎麼會舒服?

想讓講究三從四德的古代人理解護士是一份崇高的職業是很艱難的,伺候人的活是貧民纔會做,哪怕秦王妃去照顧診治太子殿下,在東宮有很多人,秦王妃根本不肯能同太子有什麼苟且之事,秦王依然不高興。

“你可是處理妥當了?”

“是,皇后娘娘。”

秦王妃揚起臉龐,“臣婦隨您去東宮。”

皇后拍了拍秦王妃的手臂,寬慰道:“只要你能醫治好太子,本宮給你撐腰做主,將來太子登基,也不會忘記你這個恩人。”

“爲太子殿下盡忠,是臣婦的本分,臣婦不敢再額外提要求。”

“怎麼是要求?那些是哀家和太子賞你的。”

皇后領着秦王妃返回東宮,秦王妃垂下的眼瞼擋住了眼底冷然,太子……毀了她多年的經營,如果不讓太子……不行,秦王妃想到被扣爲人質的三個兒子,慢慢來,不能讓皇后看出端倪。

******

“阿澤,有空來慈寧宮看哀家。”

太后在離開前,這麼對趙鐸澤說,從中可以看出太后還是把趙鐸澤當作了老秦王的孫子。

“遵旨。”趙鐸澤答應了,送太后上了鑾輿後,他剛剛回頭,“祖……”

“阿澤,苦了你,是祖母不好,沒看出楊妃佈下的陷阱,沒看出她的險惡用心,讓你……讓你兒時受了許多的委屈。”太妃拽住了趙鐸澤,淚眼摩挲,“如果當初曉得楊妃的心腸這麼狠,我怎麼捨得你啊。”

秦王太妃表現得很疼趙鐸澤,誠然趙鐸澤也許是庶子的話,不會有今日的世子之位,但他也不會有童年的痛苦。

從血書上,楊妃當年確實有帶着趙鐸澤一起離去的意思,讓趙鐸澤代替趙鐸溢隨着她自盡,只是最後時候,也許是她不忍心,也許是她想給兒子留下擋箭牌,最後楊妃放了手。

“祖母一切都過去了。”

趙鐸澤有種如卸重負的感覺,太妃對他越重視,他越是覺得好笑,如果楊妃還活着,會被眼前的事情氣死的。

他所有的不甘心,所有的怨恨此時全都煙消雲散了。

太妃的話,他並不相信,而且他也不想再聽換子的事情,“祖母,父親,二弟,咱們回秦王府吧。”

他想早一點見到瑤瑤,同她說聲謝謝。

趙鐸澤最該感激的人,不是太妃,也不是秦王,而是瑤瑤和岳父,如果不是他們一步步把他帶離可悲可笑的命運,他現在會是什麼樣?偏激的想要保守換子的秘密,仇視趙鐸溢……那是一條自我毀滅的路。

好懸啊,差一點他就不能回頭了。

“大兄。”

“二弟什麼都不必說,不管皇上最終做出什麼決定,我都不會怪你,你也不必爲楊妃道歉或贖罪,雖然我過得不如你自在輕鬆,但我娶到了最好的女人,有個最好的岳父。”

如果他不是秦王世子,又怎麼會有今日?

趙鐸澤拍了拍趙鐸溢的肩膀,低聲道:“我早就知道換子的事情,一直忍着沒說,並非是想竊據世子的位置,而是這件事太大,太嚴重,我不敢說,今日由你外祖母捅破此事,出示楊妃留下的證據,一切真相大白,我也不用再揹負對你的愧疚。二弟,我今日多說一句,我們都是被命運擺佈的人,如今我跳出來了,你呢?還繼續受人擺佈下去?”

“大兄……”

“你不是笨人,回去好好的想一想。”

趙鐸澤再一次提醒了趙鐸溢,這也是他最後爲趙鐸溢做的了。

*****

秦王換子的事情頃刻間傳遍了京城,各宗室府邸開始排查被換子的可能,宗室夫人們叫起了冤枉,可當家的男人根本不理會她們是不是冤枉的,加緊調查自己的兒子們是不是正常的。

宗室和勳貴夫人們恨死了楊家。

民間百姓更是議論紛紛,以前只是聽說偷龍轉鳳,沒聽過嫡庶對調的,百姓們感慨這樁事真是稀奇,秦王殿下得多沒用,二十年了竟然還沒看出破綻,如果不是楊門太君死命的揭發此事,秦王是不是得糊塗一輩子?

秦王成了沒有男人的代表人物,沒有之一。

當世的男人很少被女子如此玩弄。

秦王爲了挽回皇上的聖寵,竟然將請封世子的權利交給皇上,這在宗室中引起了更大的波瀾,秦王府一向號稱京城第一名門,秦王上交了冊世子的權利,宗室呢?

他們是不是也得緊跟秦王?

皇上很早就想收回冊封世子的權利,一直遭到宗室的反對,如今皇上因爲秦王的表率作用,有了個更好的藉口。

宗室越發不得已秦王,在他們的暗自推動下,換子的事情越傳越廣,越傳越是稀奇。

越是離奇的話越是有人相信,隨着百姓的熱情高漲,當年換子的詳情逐漸被挖出來。

比如楊妃在莊子上囤積了待產的孕婦,爲了換子,甚至不惜破開孕婦的肚子……這些消息足以敗壞楊家的名聲,百姓大多鄙視楊妃的狠辣,紛紛議論品行高潔的楊帥怎麼養出了這麼個女兒?

他們倒是不會懷疑楊帥,畢竟他們受了楊帥實打實的好處,可對楊家卻不再那麼敬重了。

爲了自己的兒子對無辜的孕婦下手,任誰都會說一聲楊妃和楊門太君歹毒。

秦王聽到外面的消息直接病倒了,整日閉門不出,甚至不見任何人。

趙鐸溢在王府地位變得尷尬起來,好在他心性沉穩,不受外面流言影響,一心在書房之中研究陣圖,行軍佈陣之法,雖然大兄不要補償,可他想把這些都交給大兄。

從皇宮裡出來後,他就明白只要皇上還活着,無論他是不是秦王世子,他都不可能楊威疆場,統兵出征。

他有滿腔的錦繡,不把這些寫出來豈不是遺憾?

他沒有辦法出征,可大兄有機會的,大兄去也是一樣,只要能打退蠻夷,護衛河山,他受點委屈不算什麼,“況且我本就不是追求榮華富貴的人。”

趙鐸澤把趙鐸溢送來的戰策交給姜璐瑤,無奈的說道:“瑤瑤,你說我該說他蠢,還是說他太善良?”

“左右我們做不到。”姜璐瑤低聲道:“千百萬人中只有他一個,誰讓他是楊帥的嫡親外孫呢。”

作者有話要說:太子是皇上的幼子,所以歲數同趙鐸澤差不多。老秦王本身就是太后的幼子,比皇帝小十幾歲呢,他生下嫡子也就是現任秦王很早,皇帝的長子今年都四十多了,其餘皇子歲數也比較大,只有太子是年歲小。

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二十七章 婚約第一百零二章 後續(改錯)第八十六章 除名第七十九章 達成第五十六章 忠僕第二十二章 醜聞第六十二章 打聽第三十五章 意外第十二章 攤牌第二十九章 謀劃第一百二十一章 救人第一百零九章 決裂(中)第四十章 父愛第六十九章 罷手第十五章 緣分第一百零三章 好意第二十五章 立威第七十三章 蠢貨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繼第六十三章 端倪第九十七章 二爺第九十九章 有孕第八十六章 除名第一百零四章 到齊第八十一章 好處第十二章 攤牌第四十二章 逼婚第十七章 心思第三十七章 抉擇第九十二章 髒病第一百二十一章 救人第八十一章 好處第四十二章 逼婚第五十一章 遣散第九十二章 髒病第七十七章 震怒第三十五章 意外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四十四章 出獄第九十四章 幕後第四十二章 逼婚第十三章 早晨第八十章 開端第三十八章 陷阱第六十章 心疼第八十八章 發展第七十五章 先機第八十九章 提醒第一百二十一章 救人第七十八章 神棍第三十五章 意外第八十一章 好處第四十四章 出獄第四十六章 颶風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京第二十四章 記名第四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零一章 揭穿第八十八章 發展第十三章 早晨第七十六章 女人第三十章 秦王第二十一章 建議第十二章 攤牌第五十二章 無價第二十六章 祖父第一百一十五章 調遣第七十八章 神棍第八十二章 預判第一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一百一十六章 劫持第一百零四章 到齊第一百零六章 頂罪第七十五章 先機第六章 謀劃第八十九章 提醒第四十二章 逼婚第四十二章 逼婚第十四章 闖入第十二章 攤牌第一章 麻煩(改錯)第六十四章 狗血第四十六章 颶風第十一章 坦白第四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二十八章 就藩第一百零七章 謀子第五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祖父第一百零三章 好意第八十三章 變數第四十七章 婚前第八十一章 好處第十四章 闖入第十九章 秘籍第四十章 父愛第一百二十一章 救人第一百零四章 到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