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千層浪

一石激起千層浪,袁術於壽春稱帝的消息彷彿長了翅膀的鳥兒,一瞬間便傳遍了大漢十三州。

可惜,事情的發展卻完全出乎了袁術的意料。

雖然他成功的導演了這一出登基大戲,但所有的演員卻都成功的繞過了他親自制定的劇本,包括他以爲必然上演兩虎相爭的主角王黎、袁紹,以及“替他”打下江東數郡的孫堅和其他的一些羣衆演員。

……

雒陽,德陽殿。

司徒楊彪、司空荀爽、太尉黃琬、大司農王允、尚書令荀彧以及大鴻臚陳紀等人皆在朝堂上。

看着案桌上堆積如山的奏章,十六歲的永安帝劉辯勃然大怒,那股深深的屈辱感再次出現在心頭,猛地大手一甩將奏章悉數掃在地上,王霸之氣盡現。

“王德玉呢?他是吃乾飯的嗎?他昔日的那些功績難道都是注水的蘿蔔嗎?爲何他執掌京畿一年來,大漢十三州分崩離析的趨勢越來越快,而諸侯的勢力也越來越大?

朕讓他去長安迎接朕那皇弟歸京,結果,皇弟竟然從他的眼皮底下溜到兗州去了。朕令擢升他爲前將軍,河南府尹,結果又讓諸侯坐大,袁術次子僭位稱帝。

王司農,朕知道你是王德玉的二伯,你自己給朕說說,他如此怠於朝廷諸事,可是重臣的風範?”

“陛下息怒,陳留郡王一事以及袁術叛亂之事德玉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德玉也有苦衷,還且陛下容臣與陛下細說一番!”王允急忙拜於殿下。

永安帝按捺住內心的極度憤懣,朝王允點了點頭:“那你且將王德玉的難處於朕說上一說,也讓朕看看咱這名聞天下的前將軍是否真的玩忽職守?”

王允掏出笏板奏道:“啓稟陛下,前將軍王黎自任職河南府尹執掌京畿以來,先後頒佈租用調製等稅賦改革,兩京百姓受惠者衆,兩京人口已升至董卓亂朝前的三分之二,兩京人口已達一百餘萬。

亦曾一舉收復雍州數郡,及荊州南陽一郡,將其重歸於我大漢的懷抱,武略亦是頗有功績。至於陛下所提及陳留郡王歸於兗州及袁術叛逆一事,王黎的確有一定的責任。

但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王黎僅爲四方將軍,而陳留郡王身爲王爺,陛下的皇弟,袁術一門四世三公,同爲四方將軍,陛下以爲以王黎前將軍的身份可能管制於這二人?”

看着堂下一副爲國爲民模樣的王允,永安帝心中的恥辱感和怒火愈發的深了,眼中的冷漠亦如寒冰:“依王司農的意思是希望朕繼續給王黎放權?讓他代朕巡授天下?”

“陛下,此言不妥,前將軍並無他意,還請陛下收回這等誅心之言。不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王允從地上直起身來,眼中的真誠和忠貞同樣可見。

“陛下,如果你還想完成我高祖皇帝當年打下來的江山一統,那麼,微臣懇請陛下拜王黎爲大將軍,全權處理陳留郡王及袁術一事!若不能功成,必不返朝!”

永安帝目光如劍,掃視着堂下諸位大臣:“那麼,卿等又以爲王司農之言可否?”

“陛下,陳留叛國,袁術反漢,爲今之計應當火速派遣大軍將這股逆火扼殺於搖籃之中。王司農之言老成謀國,臣等附議!”楊彪、荀爽、荀彧及黃琬等人齊齊跪在地上,高聲齊和。

永安帝努力的撐着龍椅,咬牙切齒的蹦出一個聲音:“準!”

……

永安帝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前有袁術叛亂,後有王黎擁兵自重甚至要權,心中的屈辱和怨憤越積越深。而他的同胞兄弟維新帝同樣也在受着恥辱。

不過,與雒陽德陽殿中不同的是,王黎希望放權昭告天下討伐逆賊,而袁紹則是不想前往豫州和揚州。

冀州,魏郡黎陽。

維新帝用着同樣的目光看着堂下的袁紹,半晌才從嘴裡蹦出一句話來:“按袁卿之意是不打算討伐逆賊袁術了?可是因爲其乃是你同胞兄弟之故?”

袁紹搖了搖頭,起身道:“陛下此言差矣!當年,那豎子受人挑唆,悍然出兵圍攻我冀州之地,微臣與那豎子早也沒有了血脈親情,有的只是袍澤兄弟的仇恨!”

維新帝冷哼一聲:“既然袁卿與朕皆視那逆賊爲仇人,爲何袁卿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對朕出兵圍剿袁術呢?”

“陛下,並非微臣反對出兵圍剿逆賊,而是眼下實非陛下出兵的大好時機哪!”袁紹麪皮上已經漸漸呈現出一絲不快之色,不耐煩的看着維新帝,“陛下,你出生皇室統率天下萬民,卻不諳軍事,不明天下大勢,微臣還請陛下能夠多一些耐心!”

見維新帝與袁紹之間的氛圍有些僵持,荀諶急忙上前言道:“陛下,袁將軍之意並沒有不敬之意,只是如今這天下的局勢確實有些微妙,袁將軍暫且不能出兵豫、揚州而已。

且不說袁術擁兵數十萬,麾下將校過百人,絕對不是什麼好啃得骨頭,我們就單說一說這袁術所在之地揚州和豫州。揚州和豫州深處中原以南,北依兗州,南鄰江南,若是我等一旦出兵,必然途徑兗州等地。

陛下試想,陛下及呂將軍等人才從兗州遊獵至此,兗州已被曹賊所控制。前番曹賊兵發徐州,我等趁機納了其大本營,與那曹賊有着不可化解的深仇大恨。

陛下,如若我等出兵,請問陛下我等將如何安然度過這兗州的沃野千里?是直接殺入兗州呢?還是派人與曹賊和談商議,共同出兵袁術?難道曹賊就不擔心我等假途滅虢,我等就不擔心曹賊將計就計一股腦吞併了我等手中的力量?”

特麼的,朕這纔是纔出狼窩又入虎穴,這袁紹果然又是另一個董卓,其麾下的將校和謀士同樣與那李儒如出一轍!

維新帝強行壓抑住心中的不快,臉上浮起一絲譏諷:“友若的言下之意,是要朕繼續隱忍,不再追究這叛國臣子的罪惡?”

“微臣並無此意!”荀諶朝維新帝施了一禮,向堂下呂布、李儒及董承等人掃了一眼繼續說道,“陛下,雒陽城中永安帝對陛下虎視眈眈,曹賊又與陛下有宿怨深仇,此時與袁術大動干戈並非良策。

倒是我冀州與幽州爲鄰,與幷州接壤,幽州公孫瓚不尊王道,殘忍嗜殺,屢屢犯我邊界,而今又威逼陛下的王叔劉伯安劉幽州。若是陛下以大局爲重,先定幽州再安幷州,微臣相信屆時陛下的實力必然大增。

而且,微臣同樣也相信,袁術此時反叛,永安帝必然會令王德玉揮兵南下,陛下不妨暫時隱忍一段時間,永安帝與袁術掙個魚死網破之時,我等再兵鋒直指雒陽,何愁雒陽不破?陛下的大仇不報?”

維新帝轉頭看了陳宮和董承一眼,見二人皆是點頭,這纔將那一腔怒火生生的按在心頭:“準,那先定幽州再按安州!”

……

丹陽郡,郡衙。

看着堂下衆人,孫堅的面目上依舊平靜,但內心同樣是心緒難平。但他與維新帝以及永安帝不同的是,他沒有一腔怒火,只有一腔熱血和亢奮。

他知道,他的機會來了,他再也不用受制於袁術,他將成爲江東的新主人。

不過,他雖然還能隱忍面不改色,但剛剛十歲的孫權此刻哪裡還忍得住?這可是他第一次參與到軍國大事中。

看着堂下的將校和謀士,未來的東吳皇帝只覺得滿腔的熱血直貫腦門,急忙抱拳出列道:“阿翁,此時袁術狗賊高舉反旗,必然迎來朝廷的滔天怒火,卻也是正我等的機會。

阿翁,我們何不利用這個機會反了袁術,一方面爲自己正名,一方面可趁袁術與朝廷大戰焦灼之際,佔據江東數郡,壯我孫氏的勢力和地盤?”

“公瑾,你如何看待此事?”見周尚、吳景以及黃蓋等一干老臣並無表示,孫堅對二弟的建議也不置可否,孫策急忙向一旁的好友周瑜求助道。

兄長還是如此急迫,這性子怎麼就越磨越鋒利了呢?周瑜暗暗搖了搖頭,出列站在孫策一旁諫言道:“主公,二公子和大公子的話絕非並無道理,還請主公務必早做決斷!”

孫堅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容:“公瑾之意莫非也要本將軍和袁術決絕,但本將軍與這袁公路畢竟還有同袍之擇,這個時候在他背後捅上一刀,怕是不好吧?”

周瑜拱了拱手,侃侃而談:“袁術雖然亦曾表奏過主公爲破虜將軍,但袁術與主公並無提攜之德,也無知遇之恩,只不過想與主公結盟,同時作爲其打開江東局面的一把刀而已。

成大事不拘小節,主公又何須顧慮這昔日的同袍之誼呢?如今袁術舉旗,天下反袁,與昔時關東聯軍舉義反國賊董卓何其相似?主公此時反袁非爲小義,乃是天下的忠義。天下人聞之,也必然讚歎主公的深明大義。

“主公,王德玉既然挾天子,那麼袁術反漢,王德玉必然將以朝廷大義之名,劍指豫州問罪袁術。若是此刻主公利用機會,聯絡廬江陸康,南起廬江,揮兵北上,同時令人南下豫章、建安、臨海以及廬陵諸郡,何愁大業不可期也!”

孫堅欣慰的看着周瑜,手中的刀鞘哐當一下砸在案桌上,目視周尚、吳景以及黃蓋程普衆人:“公瑾之言,你等以爲如何?”

“我等願聽主公調遣,誅殺逆賊,重振天下大義!”衆人齊齊跪拜於地,聲音直衝屋頂。

第414章鏡已斷,計可續第229章 眼花亂燭花紅,夜叉搭臺引羣雄第217章 殺破狼第322章 其色玄黃第36章 求親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244章 潮如注火龍怒,艨艟千羣誰敢渡第283章 裂痕第71章 西華城下鐵甲冷,潁川春盡夜猶寒第413章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第431章國讎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第416章兩營飛將擁月戈第210章 雍熙於變第196章 獵騎第480章失手第88章 閻忠論勢第131章 風雨虎牢關(五)第304章 曹操論人心,袁術布奇陣第223章 反擊第158章 數問韓文節第466章故縱第386章野哭聞戰伐,夷歌起漁樵第253章 連環計(二)第55章 一腔熱血染公堂,數點丹心照汗青第121章 忠誠共白日,勢利一飛塵第113章 雒陽風雲(五)第239章 黃忠第398章鉅鹿決戰(十二)第400章舉世反王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14章 錦帆賊第20章 嗜魂寒幽溧黃泉,陰陽無常隔兩界第220章 匹馬過重圍,怒箭吼西風第66章 美人如花隔雲端第394章鉅鹿決戰(八)第316章 局中局(三)第478章和親先是詐,款塞果爲讎第204章 攻心第435章恩難酬,怨難酬,恩怨難酬第180章 殘照第441章袁術之死第70章 扣關第332章 一頁信紙引發的血案第228章 佛面夜叉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53章 連環計(二)第351章 向河梁,回首萬里,故人長絕第457章兄弟鬩於牆(二)第90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朝中人第204章 攻心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469章鏡圓第545章馬踏連營第465章牽招第1章 一夕驚雷越千年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86章各懷心思第469章鏡圓第298章 再次反擊第517章奔跑吧,皇叔第344章 棄城第69章 道影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75章宿命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章 一夕驚雷越千年第256章 徒有其“表”第186章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第436章王越第130章 風雨虎牢關(四)第551章救兵第475章無間第162章 風雨如磐第396章鉅鹿決戰(十)第322章 其色玄黃第520章南下第379章誘敵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62章 風雨如磐第335章 雄鷹第367章遍地英雄下夕煙第552章老將第469章鏡圓第312章 將對將第26章 太平五門第71章 西華城下鐵甲冷,潁川春盡夜猶寒第543章吾道不孤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552章老將第492章雙簧第462章定南第419章曹操的憤怒第144章 軟刀子割肉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323章 此去無歸日,來生亦遠征第551章救兵第21章 暗窟第531章殤第73章 誰道英雄是白身第163章 殘陽紅似血,衰草帶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