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

劉備領了徐州牧,徐州的老百姓張燈結綵拍手叫歡,恨不得普天同慶,但曹操卻極爲的不爽,甚至可以說對此刻的劉備恨之入骨。

自己大仇未報,陶謙竟然就那麼施施然的死在榻上,而該死的大耳賊僅僅因爲一封書信,便不費吹灰之力坐上了徐州牧的位置。簡直就是踩着自己走上了其前半生的巔峰,是可忍孰不可忍!

當下點起三軍便欲發兵徐州,忽見程昱和劉曄、滿寵以及夏侯淵等數人闖入州衙:“主公稍等,還請暫勿發兵徐州!”

“爲何?大耳賊如此欺我,難道不應該一雪仇恨嗎?”見衆人一起前來,曹操面露不虞,臉色頗爲難看。

滿寵上前諫言道:“我大漢朝以孝治理天下,主公欲報至親之仇全出自一片孝心,微臣自然不敢阻止。但微臣既然身爲主公下屬,就必須爲主公的利益和前途考量,避免主公頭腦因一時發熱而失之於計較。”

“計較?區區一個劉備大耳賊,有什麼可計較的?”曹操怫然不悅,一屁股坐在案椅上。

程昱搖了搖頭,上前一步:“昔日高祖皇帝保關中,光武帝據河內,皆深根固本,從而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可以堅守,所以高祖和光武帝雖屢有困厄,卻能成就大業。

主公之根基在於兗州,兗州之南有袁術,兗州之北有袁紹,此二人極是狼顧鷹視之輩,手下雄兵數十萬。若是主公攻擊劉備,兗州必然空虛,袁氏二人乘虛寇之,屆時主公數面受敵,以何抵抗?主公這是棄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

曹操長笑一聲,直起身來:“昔時兗州尚有維新帝和呂布等一干賊子,我軍自然不能輕動,但如今兗州也盡在我手中,袁本初也自有王德玉鉗制,難道你等還擔心袁公路那等庸庸碌碌之輩前來攻擊我兗州之地?”

滿寵搖頭嘆息:“主公,並非我等杞人憂天,而是這即將成爲事實!”

“事實?什麼事實?”曹操霍然一驚。

劉曄從懷中掏出一紙消息遞給曹操:“這是前方細作剛剛送回來的諜報,袁公路指使孫文臺逐劉正禮於揚州,接着揮兵南下,取了會稽、新都、吳會和鄱陽四郡。

袁公路大喜之下,遂於壽春登基稱帝,大封羣臣。主公試想,袁公路此前佔領兩州之地,早已心懷不軌,但尚能夠抑制自己心中的慾望,顯然其人絕非什麼庸碌之輩,我等皆被袁公路昔日的表面所迷惑了。

主公儘可深思一下,年少時的袁公路以任俠使氣聞名於世,爲何如今卻變成了另一番模樣?正所謂:所謀甚大者其心必堅,袁公路一改往日作風,必然圖謀巨大,還請主公務必三思而行!”

程昱頷了頷首:“子揚說的不錯,如今袁公路公然僭位,其野心已經昭然若揭,主公若是此時前往徐州,豈不正中了他的下懷?”

“那依你等之意,我如今又該何爲呢?”曹操跌坐在案椅上,將雙手捏的咔咔直響。

程昱和劉曄、滿寵三人相視一笑,齊齊抱拳道:“袁公路僭位稱帝,朝廷必有動作,旨意只怕不日也將到達定陶。主公何妨以大義之名,先寇陳地,兵臨汝南、譙郡,即可破城取其糧草以養三軍,又能順應朝廷的號召?”

“此言大善!”曹操思索片刻,拍案而起,取下牆壁上的衣甲大步走向校場。

……

曹操、劉備、袁紹甚至王黎等人都還在揣測袁術的心思,袁術卻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他袁術並非什麼無能之輩,實際上反而是聰明異常心有七竅,否則,又如何憑藉他的一己之力先於各方諸侯坐擁兩州之地?若不是如今天下形勢急劇變化,他又如何不想再蟄伏一段時間?

但他沒有辦法,他已經被架在了火爐之上。

此時,他就在其中一臺“火爐”的旁邊。

火爐,呃不,南華真人看着袁術眼神中格外的落寞:“崑崙,你爲何不再等上一等,你的這一步還是走的太急了一些,你要知道你一旦行將踏錯,我抑佛教必然會墜落至萬丈深淵。”

“師尊,請恕弟子無能,弟子也是迫不得已啊!”袁術同樣一臉的無奈,“當年,師兄起事之時,他走了一條前所未有的大道,甚至比當初先秦時的陳勝、吳廣還要徹底的道路。

他與張讓、趙忠等閹宦之輩合謀,舉起黃巾大旗殺官造反,竟然連他家鄉的士族門閥、大戶高第都不曾放過,一股腦兒將他們全部拉下馬來,結果也導致了我太平道在名義上一直孤立無援。”

南華真人臉上現起一絲緬懷,還有惋惜:“是啊!從你師兄起義之初,到你師兄仙逝,數月之間,你師兄一直都在孤軍奮戰,整個天下都是他的敵人。

縱使當時天下早已如烏鴉一般的漆黑,縱使黃老之術早已進入了大漢朝廷官員的府邸,你師兄和他領導的黃巾軍依舊遭到了史無前例的抵抗,所經之處必然是腥風血雨,一寸山河一寸血!”

“師尊說的極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師兄的做法便是弟子的後事之師。”袁術悠然長嘆一聲,苦笑道,“所以,弟子才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一條師兄沒有走過的道路。

弟子要利用我袁氏一門的名士和威望聚士子爲我所用,弟子也要用師兄遺留給弟子的武裝和民間力量。弟子要將這兩股力量糅合在一起,讓他們相輔相成,將他們發揮道極致,成爲弟子手中最尖銳的刀鋒!”

南華真人點了點頭,扼腕嘆息:“但是,很顯然,當初我爲你規劃的這條道路好像也走錯了!”

“不,師尊,您沒錯,弟子選擇的路也沒有錯,錯的只是弟子而已!”袁術搖了搖頭,擡起頭來正色的看着南華真人,“當初王德玉招降韓暹、李樂等人,朝野上下並無反對之意。

若非韓暹及李樂二人爲曹操所惑,二人的結局註定會如胡才一般身居高位,坐享榮華富貴。或者也會如早期投降的黃巾將領徐石、龔都、劉闢等人一樣領兵在外,鎮守一方。

所以,弟子以爲:這條道路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一定要說有錯,那就是弟子錯了而已。弟子做不到王德玉那般的大巧無功,弟子與他相比,他的身上顯然更具有天然的親和力和人格魅力。

他不用擔心麾下的黃巾將士和門閥高第會陷入不合,甚至因此分崩離析。而弟子卻沒有辦法,早前何儀、何曼投靠於我,白波帥楊奉和黑山軍張燕與我有盟約,卻不想恰好激起了紀靈、閻象以及雷薄等人的反對。”

南華真人捋了捋頷下長鬚:“所以,你爲了息事寧人,只好以高官厚祿大封羣臣,將他們凝聚在自己的麾下。而你自己僅爲朝廷後將軍,他們的胃口你根本就喂不飽,於是你才選擇了早日舉起自己的大旗,登基稱帝?”

“正是如此!”袁術點了點頭,又搖頭道,“當然,也不僅僅如此,其中還有兩點原因也促使弟子不得不倉促行事!”

南華真人瞥了袁術一眼:“你說說看!”

“是,師尊請容弟子回稟!”袁術朝南華真人拱了拱手,起身走到案桌後,指着牆上的地圖說道,“天下大勢以變,王德玉先是入主雒陽,接着劍指長安,再到後來兵克南陽,如今已擁有兩州一郡,其勢力之大,不在弟子之下。

袁本初那個庶子同樣將韓馥趕得如喪家之犬一般,自己一人獨掌了整個冀州。旬月前,那個庶子又南渡黃河,將陳留郡王控入了自己魔掌,挾‘天子’以令諸侯,威望愈發隆盛。

而曹孟德、孫文臺之輩卻皆是連克數郡,兵力和財力亦同樣不可小覷。曹孟德暫且不說,那孫文臺雖然已經投靠了弟子,但弟子昔日亦與其共事過。深知其人名望、武勇及麾下兵將並不弱於弟子多少。

弟子目前坐擁兩州數郡,而江東數郡丹陽、會稽、吳會都是孫文臺憑藉一己之力打下來的。弟子如果不再奮力一搏,只怕將來也將被湮滅在這羣起的諸侯之中了。”

“還有嗎?”

“當然還有,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袁術點了點頭,重新回到南華真人身邊,“自古以來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昔日陳留郡王在呂布和張邈等人手中,其二人兵力不足,地域不廣,所以那陳留郡王在兗州之時不過是廟裡的菩薩擺設而已。

否則,將來一旦他們決出勝負,必然將有一方灰飛煙滅,同樣也有一方獨大。到時候,只要他們中那勝者重新舉起朝廷的大旗,只怕弟子就再也無還手之力了!”

南華真人拍了拍袁術的肩膀,輕嘆一口氣:“但是,崑崙,你可知道,你走的這條路極爲不安穩,風險亦極高?”

“弟子知道,但弟子不悔!”袁術苦澀一笑,堅定的看着南華真人,腰中的長劍出鞘劈在地上,“此生早已奉給大道,爲大道而亡又有何懼?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

第100章 隱霧山第268章 忠義第181章 誅董第456章兄弟鬩於牆(一)第443章中心開花及魚目混珠第311章 挖坑等虎豹,撒餌釣金鰲第415章釘子第50章 當以吾血薦軒轅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11章轉戰三千里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06章 暗夜第216章 那年春,我把白麪塗滿身第120章洛河畔王黎拜將,永安宮李儒弒帝第70章 扣關第323章 此去無歸日,來生亦遠征第298章 再次反擊第170章 林間飛滾石,赤血染征衣第364章 同歸於盡第235章 “綁架”第169章 小丑背叛當殲夷第428章克敵垂成飛烈馬,凜然巾幗是將軍第86章 碧血丹心映旌旗,夕陽猶在廣宗西第370章盟約第291章 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第469章鏡圓第523章毒夫第469章鏡圓第192章 十面埋伏(二)第170章 林間飛滾石,赤血染征衣第69章 道影第462章定南第353章 最後的掙扎(一)第323章 此去無歸日,來生亦遠征第500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五)第469章鏡圓第312章 將對將第290章 將計就計之爾虞我詐第254章 連環計(三)第545章馬踏連營第260章 追殺?反追殺第275章 虎癡第178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六)第196章 獵騎第334章 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第159章 改變歷史的一封信第401章荀彧論戰第544章必有鄰第197章 直城門下起歌聲第89章 皇甫大舅哥第349章 中原煙未滅,邊陲火再起第288章 襲城門第346章 承諾第63章 十里路遙第283章 裂痕第329章 毒士賈詡第235章 “綁架”第156章 永安第379章誘敵第111章 雒陽風雲(三)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59章兄弟鬩於牆(四)第419章曹操的憤怒第212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137章 初戰孟津渡第510章塵埃落定,弋陽今夜無恙第490章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第533章瘋狂第198章 黃昏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49章今生兄弟前世仇第351章 向河梁,回首萬里,故人長絕第154章 薰香荀令君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10章塵埃落定,弋陽今夜無恙第392章鉅鹿決戰(六)第293章 幾曾著眼看侯王第135章 換俘第220章 匹馬過重圍,怒箭吼西風第416章兩營飛將擁月戈第460章兄弟鬩於牆(五)第302章 名聲未必江山美第341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六)第552章老將第176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四)第409章陸門忠烈第160章 雲動第342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七)第413章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第80章 月下顯狐蹤第240章 聲東擊西第235章 “綁架”第528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三)第452章大兄向左,三弟向右第68章 金錯刀第46章 元夜遇戲忠第552章老將第133章 諫言第156章 永安第6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未篡謙卑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