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生病

警笛未停,王桂梅拿着監控光盤和筆記電腦出現在一食堂。

侯滄海給王桂梅打個招呼,讓胡一紅帶着她到小廳。來到小廳以後,王桂梅打開電腦,調至監控軟件頁面,隨時等待來人備查。原盤則由穿便衣的楊亮放回庫房監控器。

在王桂梅夫妻忙着調控監控系統之時,三個警察走進一食堂,後面是跟着扛攝像機的記者,以及《江州晚報》的記者。

“誰報警?”一個高個子警察問道。

熊小梅此時已經胸有成竹,道:“我報警,有人投毒,目前有十幾個學生被送到醫院,還有幾十個同學有症狀,這是食衛監局的同志,還有電科院後勤處的同志,他們都可以作證。”

聽到熊小梅的說法,食衛監局帶隊領導被弄得稀裡糊塗,一般情況下,凡是業主遇到食品安全事故都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通過各種渠道遮住事情,唯獨今天一食堂業主莫名其妙,辦事完全不按常理出牌。他想了想,對警察道:“我們已經在一食堂取了樣,送回去分析。分析結果出來以後,是不是投毒,我們才能最終定性。”

金正堂對出警的警察道:“我剛纔和醫院聯繫了,送到醫院去的同學經過搶救,絕大多數同學沒有生命危險,但是還有兩個同學沒有脫離危險,還在急救。”

聽到這個情況,警察意識到問題十分嚴重,趕緊給區分局領導報告。報告完畢以後,警察這才轉向熊小梅,道:“你爲什麼說是有人投毒?有沒有證據?”

熊小梅道:“我們一食堂自主安裝有監控系統。我老公查了監控,昨天晚上有人進入我們廚房,往竈臺上調料盆裡以及冰櫃裡放了些東西,全過程都錄了下來。至於放的是什麼,肯定能化驗出來。”

金正堂眼睛一下瞪圓了,拉住站在身邊的侯滄海,道:“監控系統有什麼發現?你怎麼不早說?”

侯滄海道:“我這邊只有光盤,監控公司來了以後才進行了解讀。我也是才知道真相。”

警察等相關人員急忙來到小廳,觀看監視系統留下的昨天影像。

金正堂看到畫面中的人,馬上認出這是二食堂老闆,在心中大罵:“難怪一食堂總是發生莫名其妙的事情,原來是康老貴搗鬼。”

康老貴經營二食堂多年,每年都送紅包給金正堂。如今康老貴做出這種事情來,難免不會牽連到自身,金正堂既憤怒又擔心。他很快又醒悟過來,如今是在電科院打工,收這種小紅包最大責任就是被開除,不會涉及紀律處分,更不會涉及刑事責任。想通了這一點,他變得坦然起來。

食藥監局帶隊同志責怪道:“你們有監控,應該早些拿出來。把那個人抓起來一問,就知道投的是什麼東西,可以對症下藥,對治療中毒同學有好處。”

“你們來了以後,根本不聽我解釋。就是你,對我連說了三個閉嘴。你不准我說話,讓我怎麼說起此事。而且,我們只有光盤,沒有軟件,無法讀裡面內容。” 熊小梅很解氣地頂了食藥監局帶隊領導。

帶隊警察問道:“你們誰認識這個投毒的人?”

金正堂道:“他是二食堂老闆,叫康老貴。”

幾個警察在後勤處職工帶領下,直奔二食堂,將猝不及防的康老貴夫妻控制住。

記者們兵發三路,一路到醫院,一路跟隨着公安行動,還有一路採訪學校。

食衛監局領導被熊小梅攔住,熊小梅道:“如今事情很清楚了,一食堂是受害者,你們不應該封我們的廚房。封了我們的廚房,每天有損失,而且,上萬學生也要吃飯。”

食衛監局領導猶豫片刻,道:“要開封,那還得請示領導。”

熊小梅急道:“你封我們的食堂不用請示領導,拆封就得請示領導,還講不講道理。我把所有放在後廚的原料全部扔掉,從庫房裡拿新的,這樣就能保證食品安全。”

食衛監局領導沒有鬆口,道:“沒有檢查結果,我們不能開封。”

熊小梅自然不願意,一直跟着食衛監局領導,要求給個明確日期。食衛監局帶隊領導最後承諾,拿到化驗結果,就立刻向公安報告。只要與一食堂無關,便可以儘快開封。

監控在手,必然能還一食堂清白,就算一食堂被封兩天也沒有太大關係。等到水落石出,一食堂開封之時,由於沒有二食堂這個對手,生意肯定好到爆。

最佔便宜的是第三食堂,這個最弱小的食堂獨居一隅,有自己穩定的學生羣體。此次一食堂和二食堂相繼出事,必然會導致大量學生轉到三食堂。

侯滄海沒有再與食衛監的領導糾纏,打電話給區司法局的同志,請他們介紹一個好律師。他已經作好了打民事官司以索取賠償的準備工作,所以想讓律師提前介入。他調入政法委工作以來,雖然不是在執行第一線,由於工作對象大部分是政法系統的人,又抓緊時間在單位學習過刑法、民法及訴訟法。因此,他思考方式與在黑河鎮悄然發生了變化。

另一方面,上一次服裝店失火事件給了侯滄海深刻印象。他決定通過法律手段讓二食堂付出血和錢的雙重代價,甚至,電科院都要承擔連帶責任。當然後一條可以商量,但是一定要提出來,這將爲明年繼續承包一食堂打下基礎。

有了監控,一切就迎刃而解,一食堂明顯將成爲此次事件的贏家。若沒有監控設備,一食堂必然要面臨滅頂之災

侯滄海和熊小梅對此認識得非常清楚,晚上,他們在小廳裡請客,宴請楊亮、王桂梅、陳華以及金正堂等人,向所有幫助者表示感謝。最初侯滄海只想請前三人,在王桂梅建議下,才請金正堂一起吃飯。吃飯之機,王桂梅向金正堂遞交了本公司監控系統資料。

如果沒有這次事件,金正堂應該不會對監控系統感興趣。王桂梅在這個時間點向其推銷監控系統,頓時打動了金正堂,金正堂答應立刻給校領導寫報告,在校園內關鍵部位安裝監控設備。

3月2日,週六,《江陽晚報》大篇幅報道了此事。

侯滄海全天都在一食堂。他購買了二十多份《江陽晚報》,將報紙的相關報道貼到了張貼欄以及一食堂周圍,並且實施半價政策,用以吸引前日流失的學生。

周永利帶着侯水河做產檢。在醫院等待之時,周永利看到《江陽晚報》上的報道。產檢結束後,她便心急火燒地帶着侯水河來到一食堂。

一食堂正在打飯高峰期,雖然在週六不如平時那麼擁擠,也是人潮涌動。周永利和侯水河先在食堂周圍轉了一圈,再來到前窗,和正在前窗服務的熊小梅打了招呼。

侯滄海正在後廚休息,聽說母親和妹妹來了,趕緊出來。

“侯子,食堂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我不來,你真是不準備給家裡說。”周永利揚了揚報紙,責怪道。

侯滄海嘿嘿笑道:“事發突然,我和小梅一直忙於應付,等到應付結束時,事情就解決了,所以沒有必要給家裡說,免得你們亂擔心。小廳中午沒有客人,我們到小廳去休息。中午想吃什麼,我讓廚房給你們弄。”

周永利一隻手叉着腰,道:“人老了,沒有什麼食慾,你問水河想吃什麼,給她準備點好菜。對了,水河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侯水河喜滋滋地道:“我來之前作了產檢,哥,你猜是什麼好消息。” 她此時已經明顯顯懷,肚子特別大。

侯滄海望着妹妹挺起的肚子,脫口而出:“莫非是雙胞胎?”

“哥,你猜得很準,我真是雙胞胎啊。”

“我們家沒有雙胞胎的傳統,不知楊永衛家裡有沒有?”

“聽說楊永衛家裡有雙胞胎傳統,我沒有見過。”

由於妹妹懷了雙胞胎,在前往小廳過程中,侯滄海顯得小心翼翼,扶着妹妹胳膊,道:“小心點,地面滑得很。中午我讓廚房燒得好菜,給你補一補。”

母女倆在小廳坐下以後,侯滄海又去張羅着倒茶。他將茶水遞給母親時,親熱地扶着其肩頭,道:“老媽,你想吃什麼,儘管開口啊,開伙食團的人可不怕大肚羅漢。”

周永利道:“這一段時間沒有食慾,一點都不想吃東西。”

“別動,媽,你臉上怎麼有些小白點。”

周永利臉上有許多小白點,小白點位於汗腺部位。侯滄海用手指擦了擦,發現這些小白點是細小的結晶體。

“今天走得多,應該是汗粒。”

“現在才三月,走路能出汗。媽,你臉色不好啊,怎麼又幹又黃?”

“你媽是黃臉婆了,臉色當然不好看。”

侯水河早就覺察到母親狀態不好,道:“媽的腳還有點浮腫,我讓媽去檢查,她總是不肯,嫌麻煩。”

侯滄海知道母親素來節約,道:“媽,你別怕浪費錢,現在你兒子是大款了。你把褲腿拉起來,讓我看一看。”

他是家中長子,素來得到母親寵愛,不顧母親反對,將其褲腳拉了一些。周永利小腿以及腳背明顯有些水腫,輕輕按一按,就有一處凹點。一般情況下手指鬆開時,凹點就會消失,可是周永利腳上浮腫得很明顯,手指鬆開,凹點並沒有消失。

“不對啊,媽,你這種情況多久了?”

周永利將褲腳放下去,道:“你媽這個年齡了,總有點毛病。”

侯滄海站起來,又去摸母親腰上的小白點,越摸越覺得不對。

侯水河在近一段時間把注意力集中在懷孕上,對母親身體關心不夠,見到哥哥嚴肅的神情,想起母親最近的異常行爲,道:“媽的身體是有點問題,她最近精神不好,老是想睡覺,話都不如以前那麼多了。”

周永利道:“你們兩兄妹瞎操心,人老了,是要有所變化。”

熊小梅忙完前窗,來到小廳。得知侯水河懷的是雙胞胎,她就急忙到廚房,讓李前宏給弄點有營養的菜。今天后廚恰好有新鮮鯽魚,大廚李前宏專門熬了鯽魚豆腐湯,給侯水河補充營養,又炒了肉絲,肉片。

李前宏與周永利是舊識,他見到周永利便道:“你氣色不好啊,是沒有休息好?”周永利道:“人上了歲數就是不行,天天想睡覺,沒有精神。”李前宏道:“你還沒有退休,按理說不應該這樣,抽空到醫院去查一查。”

聽到李前宏也是如此說,侯滄海便決定帶着母親到醫院去作一個檢查。剛把想法說出來,周永利頭就搖得如撥浪鼓,堅決不肯去。

吃過午飯後,四人一起到教師寢室休息。等睡了午覺以後,周永利和侯水河纔回世安廠。教室宿舍是兩室一廳,只有一張牀。周永利和侯水河上牀睡覺,侯滄海和熊小梅則準備在沙發上休息。

等母親和妹妹上牀休息時,侯滄海和熊小梅坐在牀邊聊天。

“等你們領了證以後,辦不辦酒?”周永利躺在牀上,感覺身體舒服了一些,便關心起兒子的婚姻大事。

熊小梅道:“現在沒有辦法辦酒啊,一食堂天天開業,完全離不開人。如果要辦酒,在暑假纔有時間。”

周永利道:“領了證以後,我們兩親家還得見一次面。如果一直不見面,走到街道上,兩親家擦身而過不認識,那纔好笑。”

正談到這裡,周永利突然小腿抽筋。她用力將腳尖蹬着牀,頭上汗水轉眼間就出來了。過了好幾分鐘,小腿才緩和過來。

“媽,你經常抽筋?”侯滄海坐在牀邊,給母親按摩。

周永利道:“以前從來不抽,這一段時間偶爾抽。”

侯水河道:“這是我見過的第三次了,媽,今天下午你去檢查。你又抽筋,腳還浮腫,臉色灰黑,精神又不好,你下午去做一個全面檢查。”

侯滄海眼見着母親又要拒絕,道:“媽,今天聽我的,你睡一個小時,然後我帶你去看醫生。我有一個朋友在人民醫院工作,我先諮詢他。”

當侯滄海說了母親的表現,市人民醫院的醫生朋友沉默了一會兒,道:“你趕緊將伯母送過來,聽起來不太好。”

“到底有什麼問題?”

“我不敢確定,我估計伯母是腎上的問題。你下午來吧,到時我帶你找專家。”

(第九十五章)

第三百六十七章 李清明的想法第九章 離校前的瘋狂第一百三十章 走麥城(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缺錢之苦第三百八十三章 標誌性建築第三百九十二章 圈定之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尋找破局之法第九十九章 事故第三百七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六十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鬥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敗第三百三十五章 陰溝裡翻船第四百六十七章 收網第四百七十五章 信佛的張躍武第十二章 進入區委書記法眼第三百七十五章 滄蘭果奶第一百零四章 宿舍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鍋第三百五十章 一飯之恩第三百九十三章 老譚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臣第九章 離校前的瘋狂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和平年代的大災第四百七十八章 尾聲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三十五章 爆炸餘波第三百一十二章 落網第十一章 偷戶口本第七十五章 健康證風波第四十七章 處理公房第二百四十四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八十章 應急救災第一百二十三章 聚散第一百三十四章 橄欖枝第三百二十二章 職工股轉讓第四百六十七章 收網第四十三章 響亮耳光第二百一十七章 羣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公路橋上的交易第四百二十九章 和平年代的大災第三十五章 楊兵將要遠行第一百零一章 辭職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們在談戀愛嗎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們在談戀愛嗎第三百四十四章 留下來嗎第六十二章 打鬥第四百三十八章 又一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齊二妹第三百七十二章 包方的投名狀第四百六十三章 還彼諸身第一百八十六章 開發商和建築商第六十四章 一食堂第三百三十四章 職工意見書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小蘭回國第九十八章 柔情第四百七十章 壞人的下場第三百八十七章 可笑的儀式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雄起於阡陌第二百八十四章 團隊第八十五章 對峙第四百二十五章 識人用人第十二章 進入區委書記法眼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麥城(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柱紋第二百一十八章 河沙第八十七章 熊小琴第一百四十三章 變化才正常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小蘭回國第十五章 雙喜或將臨門第兩百零一章 探望第三百三十七章 齊二妹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窗戶紙第兩百零六章 人間消失第二百三十一章 失女第六十四章 一食堂第一百零四章 宿舍第四十八章 社會大哥包方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次進京辦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齊二妹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雄起於阡陌第一百二十八章 狐氣第九十六章 災降第一百二十四章 摸底調查第二百九十五章 老鼠倉第三百零八章 毒計第八十五章 對峙第三百六十八章 海強書記第兩百一十四章 傾述第一百零七章 拜訪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分鐘的惡鬥第一百四十章 蘇鬆莉第十二章 進入區委書記法眼第一百二十二章 見面第二十三章 夜入寢室第四百二十三章 異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春節的日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