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

劉玄剛回到府上,就接到師叔周天霞的帖子,邀他明天過府去一敘。

看着這份帖子,劉玄心裡覺得有幾分不妙。這位師叔,只怕沒有什麼好事找自己。正坐在內書房裡想着事情,晴雯、麝月走了進來。

“四爺,這是剛備好的晚飯,有炙鹿肉、糟鵪鶉,還有一碟秋葵,一碟韭菜芽,我再給你盛一碗野雞子湯。”晴雯和麝月把飯菜擺好,歡雀地說道。

“你們都吃了嗎?”劉玄先開口問道。

“吃過了,爺捎話回府,說會晚點回來,我們就先吃了,四爺不會怪我們不等你吧?”

“你們要是等我,餓了肚子,我纔會責怪呢。”劉玄笑呵呵地說道。

“我就說了四爺寬仁,麝月姐姐就是擔心,非得要等着,我開口就吃了,她纔跟着吃。”

“哈哈,就是要按時吃飯,不能餓着肚子,那樣容易壞了腸胃。腸胃不好,還要去請醫生吃藥,更要花費一筆,我那才心痛呢。”

“四爺就是愛開玩笑。”晴雯笑吟吟地說道,麝月在旁邊看着,也是笑顏如花。

第二日用過早飯,溫習了一會子書,劉玄在徐天德、常豫春、韓振的陪同下,依約去往周天霞府上。

“四郎,一大早寧國府就傳出大消息了。”韓振在旁邊說道。

“什麼大消息?”

“昨天夜裡,寧國府有一個姬妾,兩個家生子的管事,感念老主子珍大爺生前的大恩大德,決意殉葬,留下遺書,各自上吊死了。現在滿城都在傳誦寧國府主慈僕義。”

劉玄轉過頭看了一眼徐天德,說道,“可不能笑出來,這個時候可不敢笑出來。”

再轉頭,看到常豫春一臉的無所謂,韓振的臉上卻有幾分詫異,劉玄只是自己點點頭道:“蓉哥兒總算是出頭了。”

進了周府,在書房裡跟周天霞見了禮,客氣了幾句,在下座坐了下來。

“一直想着到師叔府上來聆聽教誨,只是慮及師叔國事繁忙,不敢叨擾。今日得師叔傳喚,不知是爲了何事?”

“這些日子,你恩師跟我通了幾封書信,除了說了些他這些日子寫的詩詞筆記,就是談到了你。看得出,慎一對你是青睞有加啊。”

聽到這裡,看着周天霞笑眯眯的樣子,劉玄不由一個激靈,該不是被老師給賣了吧。

他遲疑地問道:“師叔,可是那件奇案轉到都察院了?”

“哈哈,果然聰慧!”周天霞仰首大笑道,“前天,內閣就把呈請移交民婦林氏狀告起居郎陳榮華案給都察院的奏章遞進宮裡去了,昨兒宮裡已經批紅遞了出來,今兒應該會三省明發了。這主審官,點的就是在下,副審官有刑部左侍郎黃大人,大理寺少卿何大人,京兆府同知許大人,還有兩位中書郎中和提知上書房太監翁公公旁聽。”

這陣勢果然夠大,只是跟我有個毛的關係。

“你老師在信中,說你對此案頗有一番見識。你當我是病急亂投醫也好,幫忙給你師叔我提些建議吧。”

看到劉玄沉默不語,周天霞笑着說道:“你是習武之人,自然明白一力降十會的道理。爲人處事再圓滑又如何?我這些日子渾身解數使盡,宮裡和內閣一句話,還得老老實實去理事審案。”

“師叔指點教誨得極是。”

“下月就是北直隸的秋闈,再過去就是過年,然後又是三年一次的春闈,舉國大事,閣老們不想讓這件案子影響到後面諸事,想着儘快把這件拖了好幾個月的案子給了了。持明師侄,你有什麼好建議,只管說給我聽。”

“師叔,這件案子看上去撲朔迷離,但是最頭痛的還應該是如何結案吧。”

周天霞大笑起來,“好,這事有師侄幫忙,我也放心了。你就掛個書-記的名,充任我的私人幕僚。明日,有刑部幾位老於刑律的書辦,我指一個給你做助手,再拿了我的片子去,先幫我勘查一二。”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劉玄還能怎麼辦?只能硬着頭皮接下來了。

出得周府,劉玄思量一會,對韓振道:“你去湖廣會館,找幾位湖廣北省的人,最好是峽州的,或者在峽州久待過的,隨時聽用。”

韓振應了一聲,便徑直去了湖廣會館。

第二日上午,一位叫孫傳嗣的到府上叩門,說他是刑部審裁廳的書辦,奉上官之命暫歸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周大人調遣,然後周大人又把他派來奉國將軍府,聽出府上劉持明劉四爺的差遣。

孫傳嗣自稱二十七歲,卻長得半臉的絡腮鬍子,更是身高六尺,孔武有力,像校尉而不像書辦。

“我看孫書辦模樣,不像是書吏孔目世家出身啊?”

“四爺英明。家父原是河東代州良家子,年少勇武聞名鄉間,後投了北海行省和林軍,充了一名義勇,跟那邊的瓦刺人打過幾仗,掙了份軍功,做過一任防禦使。我自小是騎射槍棒練着,也想走從軍的路子。只是這些年四海昇平,胡虜蠻夷皆服王化,沒得從徵的機會。去考武舉,兩三回連武舉人也中不了。無法,總得謀份生計,便轉跟着孃舅學刑律。幾年下來,還算有了幾分心得,被當時的河東行省臬臺胡大人看中,提拔爲小吏。去年胡大人調任刑部右侍郎,便將我帶進京充任刑部書辦。”

“原來也是軍將人家出身,難怪我覺得有幾分親近。”

“謝過四爺。”

“你的恩主胡大人是不是離職了?”

孔傳嗣一臉驚歎,“四爺如何得知的?”

“孫兄,我們算是難兄難弟,你是被上官給坑了,我是被恩師給坑了,我們倆就互勉吧。”劉玄笑道。

******

有推薦了,藉着這股東風,一天兩更(早上8點半和中午1點),各位書友也幫忙多投些票,讓這本書的成績也好看些。謝謝了!!!

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