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

七月二十日,國子監今年的年考正式拉開帷幕。這是從前週年間就傳下的規矩,年考選拔出國子監的拔貢,好參加明年的春闈。

劉玄早早地就來了貢院,國子監的祭酒、左右司業、丞、主簿、孔目等官吏十餘人,博士、助教等數十人,站在貢院門口。暫借來的五城兵馬司的兵丁,正在對參加年考的國子監學生們進行搜身檢查,然後到登錄處覈對號牌、腰牌,再呈上國子監的官憑和京兆府的具結,最後被引到貢院的地字號的號房裡,按佈置張貼好的位置各自入座。

一切都按春闈規矩來。這也是國子監的福利之一,可以先行模擬春闈的流程和環境,待到正式考試時就沒有那麼慌了。

劉玄跟着衆人慢慢排隊,接受了檢查,校驗了憑證號牌,進得了貢院地字房,先去水房那裡清洗了水罐子,再裝上滿滿一罐的涼白開,又拿了四個白饃饃,然後找到了丁十五號房。

貢院的號房跟遼東行省學政司的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不過還好,貢院不用鎖門,只是助講、雜役來回地巡視,監查考生不要作弊。

劉玄先在桌板上放好了筆硯墊布,從水罐裡倒了一碗水,小抿了一口,然後放到了一邊。看到日冕的指針,指向了辰正時兩刻,眼看就要到開考的巳初時,劉玄深吸了幾口氣,想放鬆自己的心情,一股刺鼻的味道直衝鼻子,嗆得他連連咳嗽。這貢院號房的味道,跟遼東行省學政司裡的一個德性!

到了辰時正三刻,鐘聲都被敲響了,劉玄起身從側面擠了出去,不慌不忙地去了一趟茅廁。這時,只見不少考生紛紛跑回自己的號房,也有劉玄這等從容不迫的。

等回到自己號房,正是敲響了第二通鍾,整個貢院考場裡一片寂靜,只有院子中間參天的柏松樹在風中嘩嘩作響。

這個時候,應該是主考官解封考題,有謄寫吏分別在三十張大紙寫下題目,副考官、監考官交叉檢查無誤,再釘在了木牌上。

巳初時剛到,第三通鐘響了,貢院外響起了三眼銃響,五城兵馬司的兵丁們把守禁閉的貢院各門,正式開始警戒,嚴禁任何人出入。

三十個役工舉着寫着題目的木牌走到各指定位置上,再把木牌高高地掛在木架子上。字有斗大,基本上每間號房的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今天上午考得是貼題詩詞。貼題就是總共二十句從四書五經中摘抄出的句子,中間或空了一處,或空了兩三處,要求你在試卷裡寫出這二十句完整的句子來。

詩詞則是各出一個詩題和詞牌,詩按規定的五言、七言律詩來寫。今天的詩題是《秋》,做七言律詩。詞牌也要按規定的主題來寫,其餘的就任由考生髮揮。

詞牌是《少年遊》,也要寫秋意。

貼題對於劉玄來說就是揮毫一就的事情。詩詞則需要醞釀下,劉玄一邊研磨,一邊思量着,最後揮毫寫下詩詞。

到了正午正時,又是鐘聲敲響,有雜役在監考的監視下,收起了各考生的試卷,待到衆人試卷全部收好,送到封名房和謄寫房去後,又是一通鐘聲,雜役們大聲招呼道:“歇息時間到!”

衆考生有的在位子上回味自己的答題;有的徑直去了茅廁;有的只是走出來,在院子裡活動着氣血。

啃了兩個白饃饃,劉玄稍事休息了一下。到了未時初一刻,鐘聲又敲響了,考生紛紛回到各自號房裡,開始下午的考試。

下午考的是制義,就是在四書五經取題,內容必須用孔子、孟子等聖賢之人的語氣,絕對不允許自由發揮,而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等也都要相對成文,字數也有限制。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所以也被稱爲八股文。

制義的題目很快就出來了,掛起的木牌上寫的是“禹惡旨酒而好善言”,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一章,意思很簡單,就是禹厭惡美酒而喜愛有道理的話。

劉玄坐在那裡,閉目想了半個時辰,然後揮毫在草稿紙上揮毫寫道,一文完後,仔細檢查了一遍,更正了幾個不恰當的字詞,又在心裡默讀了三遍,這才恭敬地謄寫到正式的試卷上。

一直到酉時正時,鐘聲響起,下午的考試結束,雜役來收試卷時,有少數考生居然沒有寫完,被收走試卷後趴在桌板上號啕大哭,衆人默默地看着這幾人,神情各異。

考生、考官等一干人等這兩日都住在貢院裡,各自用餐休息。考官們好些,可以在房間裡的躺椅裡睡會,考生們就只能把桌板拆下,架在木凳和牆邊的架子上,躺在上面和衣而睡。雖然有蚊蟲,但有雜役四處擺有驅蚊草藥,倒也無妨。

想想明年春闈,二月十五開考,也是這裡,要是遇上倒春寒,躺在這四面漏風的號房裡和衣而睡,此中滋味,一般人還真頂不住。

一夜無語,第二天還是同樣的時間開始考試。這一日的上午考律算。

算學題目是某縣某鄉某村有良田,梯形,頂長多少,底長多少,高多少,求合計多少畝。另又有某縣有正八品官一員,從八品官三員,正九品官七員,從九品官五員,各品階俸祿若干,職貼若干,夏冬冰炭錢若干,合計多少錢。又俸祿等按物三錢七的比例分發,糧若干錢一斤,絹若干錢一匹,問發何物比較划算,全縣官吏俸祿需發多少物多少錢。

律學題爲某縣發生了某商鋪拖欠官稅若干,又拖欠鋪租和夥計工錢若干,問如何處置。依據的律令是什麼。

整個一上午,整個考場裡只聽得考生在那裡唉聲嘆氣,不少考生甚至在低聲哭泣。

休息一中午,又到下午,考的是策論。題目居然是《論後漢三國》。不少考生又傻眼了。策論出題非常靈活,可以針對四書五經裡面的某個論點,也可以針對史書裡的某一段,論事、論人、論物、論理都可以,最是讓考生頭痛的。

當酉時正時鐘聲響起,收好卷子後,又是一聲三眼銃響,貢院正式開門,考生們如同逃出生天,蜂擁着向大門走去,不少考生都步履蹣跚,像是腳不沾地漂浮着出來了。

考生們可以了事了,剩下的則是考官們的事了。國子監年考,爲了避嫌,祭酒以下,都沒有參與其中,只是幫忙打打下手,當監考。評判的主考、副考都是從外面請來的。這次負責主考的是禮部右侍郎鍾升老大人。他帶着幾個翰林院的檢校文字、國史館的學士,開始對謄寫過一遍,只有標號的卷子進行評判。

“好詩!好詩啊!“一個副考官,翰林院的檢校文字拍節道,並大聲唸了起來,“《秋思》,臨海銅燈喜夜長,蘄春笛簟怨秋涼。世間生滅無窮境,盡付山房一炷香。”

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大秦官職 三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