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

榮國府的內院裡,這些日子一直都是熱鬧非凡。七月二十一是王夫人的生日,今年剛好是四十歲壽辰,正歲數,賈母早早就發話了,讓璉二嫂張羅着大辦一場。

七月十九,薛姨媽就帶着薛蟠和寶釵就到榮國府裡。薛規這段時間一天好似一天,不用人扶都能在屋子裡轉上幾圈,薛姨媽也能放心出來走走親戚了。

薛蟠到了榮國府後,就跟賈璉、賈蓉黏到一塊去了,賈寶玉有時候也跟着一塊喝酒。薛姨媽知道自家老爺的打算,就當再給兒子吃頓飽的,也不怎麼管他了。

寶釵被安排跟惜春住在了一處,天天裡跟迎春、探春在一起,李氏、秦氏和黛玉也時時過來。

王夫人壽辰大宴辦過後,薛姨媽打算要回府,卻被挽留了下來再住幾日。薛姨媽想着回去也沒有什麼事,又念及兒子薛蟠、女兒寶釵平日裡沒有玩伴一起,這幾日卻是玩得十分盡興,便又留下來了。

春紅榭,原本是惜春住的一處小院子,臨水而建,十分幽靜。自從讀了劉玄的那首《相見歡》後,十分喜歡這闕詞,便從首句“林花謝了春紅”,取了春紅這兩字,把住處改名爲春紅榭。

爲此大家還調笑了惜春幾句,只是她年紀尚小,衆人也不做它想。

這日,大家又陸陸續續來到這春紅榭臨水的亭子裡,坐在左邊的是迎春和李氏,李氏懷裡擁着惜春,右邊坐着的是史湘雲和寶釵,秦氏和黛玉在最外面,只是各坐在一邊,都依着水池子邊的欄杆。大家都一邊吃着瓜果,一邊笑看着在中間主持這次聚會的探春說着話,

“我覺得還是結詞社比較好,姐姐妹妹們,你們怎麼說?

“詩社不好嗎?“黛玉懶懶地問道,“前些日子,寧國府的秋海棠花居然開了,我們過去賞花時,不是趁興吟了幾首詩,然後想着要起一個詩社,還想好了叫海棠詩社,這會子怎麼又變了?”

“還不是又聽到京師裡傳的新詞《少年意》,現在不唱一句‘不似少年時’,不傷秋悲春一回,就似乎不是讀書人了。”史湘雲笑呵呵地說道,眼角卻無意間掃過了對面的薛寶釵。

“都是你的鵲橋仙人弄出的事端來,”林黛玉又抓住機會了,對着薛寶釵說道,“前些日子那闕《鵲橋仙》的風波還沒散盡,又來了這麼一闕《少年意》,難怪大家不想作詩,只想着寫詞了。”

衆人都大笑起來,薛寶釵這幾日因爲此事被調笑了多次,已經歷練出來了,但臉上還是飛上了一層薄薄的粉色,如同春意中的第一抹桃花。

“你們又在取笑我。我朝文人愛詞,是歷來已久的。昆佑公曾經說過,前唐之詩,已達登峰造極,我等只能仰望其頸背,只得推詞出新,另闢一徑。所以這才詞牌流行,名家輩出。”

“是啊,名家輩出,只是當前領軍風流人物卻是你家的鵲橋仙人,你這會子只怕在暗中得意,只想着大家都去作詞,好顯出你家鵲橋仙人的本事。”

“哈哈!”衆人聽得黛玉對寶釵的調笑,又忍不住大笑起來。

“妹妹,你牙尖嘴利的,最好讓老太太給你許個厲害的婆家,有一堆的婆家小姑,天天跟你吵,看你還這般囂張沒有。”寶釵忍不住反擊了。

林黛玉心裡早有所屬,聽到這裡,知道寶釵暗指什麼,臉色也是一紅,連忙指着道:“前幾日我們賞海棠,寶姐姐還寫了信把這事告訴她的鵲橋仙人,那邊還回了信,我看得真真的,你們沒看到寶姐姐看信的那個樣子,‘桃花紅兮李花白,春風桃李爲誰容。’”

衆人又一陣大笑後,探春問道:“你家鵲橋仙人肯定是寫了什麼詩詞,爲何不拿出來給我欣賞一二?”

“就是,鵲橋仙人的詞,滿京華都在追捧,你可不能一人獨享,這樣會激起衆怒。”李氏在旁邊鼓譟道。

薛寶釵微低着頭,從懷裡掏出了兩張紙,探春一把就搶了過去。

”啊,居然有一詩一詞。”探春驚喜地大聲叫道,然後唸了起來。

“《海棠》,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月上海棠.紅妝豔色,紅妝豔色,照浣花溪影,絕代姝麗。弄輕風、搖盪滿林羅綺。自然富貴天姿,都不比、等閒桃李。簾櫳靜悄,月上正貪秋睡。長記初開日,逞妖麗、如與人面爭媚。過韶光一瞬,便成流水。對此日嘆浮華,惜芳菲、易成憔悴。留無計。惟有花邊盡醉。”

過了一會,林黛玉幽幽地說道,“我一直以爲明哥兒的詩遜於詞,現在看來,只是他的詞太過出色,掩蓋了他的詩作精彩。這首《海棠》,尤其以這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最爲精彩。”

“林姑娘是我們中文采最高的,你來點評幾句吧。我們只是覺得好,就是說不出哪裡好。”

秦氏眨着眼睛說道。

“正是,顰兒是我們中最會作詩的,你來說說。”李氏附和道。

“前唐香山居士有‘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一句,義山公也有‘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一句。可明哥兒這句,卻別出心裁,另有一番韻意。而且這一句還引用了一個典故。”

“典故,什麼典故?”惜春追問道,衆人也一臉好奇,倒是寶釵似乎猜到了,低下了頭,臉色更紅了。

林黛玉笑着看了寶釵一眼,繼續說道,“因緣公的《唐話隨筆》中有記載,前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故而有貴妃如海棠睡未足的典故了。”

“鵲橋仙人這是拿楊貴妃比喻寶姐姐,你們還別說,寶姐姐體態豐腴、凝脂玉容,咦,鵲橋仙人是怎麼知道的?”史湘雲開口說道,最後一句問話,卻把衆人逗笑了。

“怕是夢裡相見的,如同楚王巫女。”林黛玉笑道,說完後便覺得不妥,臉上紅得如同熟通了一般,李氏等人又是一頓大笑。

“不好了,禍事了!明哥兒遇上事了。”賈寶玉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

有推薦了,藉着這股東風,一天兩更(早上8點半和中午1點),各位書友也幫忙多投些票,讓這本書的成績也好看些。謝謝了!!!

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