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

水月庵在東城昆眙街上,被延福坊、永嘉坊和興寧坊圍着,不遠處是五嶽廟。

本朝沿襲前周慣例,奉道教爲國教。爲大行皇帝進諡尊廟之外,再上一個道真皇帝號,以示代天巡狩天下九州的法統。比如當今聖上祖父,尊的是高宗廟號,進的諡號是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仁皇帝,上的道號是敬天體道純誠元虛玄應開化忠孝帝君,這個牌位天下道觀都有供奉,算是位列上天帝君,做了神仙。

但本朝也不禁僧佛寺廟,只是在道僧司裡要排在道士後面。出家度牒、廟宇規格、寺產多少都有嚴格的規定。所以自有聰明的高僧,將寺廟掛在某一奉誠信佛的權貴世家門下,號爲家廟,有了庇護,頓時就興盛起來。

水月庵也是如此。它是以寧榮國府爲首的幾家權貴的家廟,所以越發的興盛。坐地數十畝,房屋上百間,院落十數進。北直隸州縣還有信徒世家供奉的廟產,良田上千畝,早就超過朝廷的制令。不過總是有辦法的,無非化整爲零,掛在庵主、知客等私人以及其它名目下面,掩人耳目。

跟在秦鍾和一位知客女比丘後面,從水月庵的後門進入,頓時從繁鬧轉入到了幽靜。洶涌的喧譁熙攘,被關在了院門之外。這裡林密草疏,水低石高,蜿蜒曲徑,遮欄迴廊,走一圈下來,自會讓你有了一番脫俗出世之心。

沿着院廊走着,突然聽到隔着院牆有絲絃之聲傳來,還有女子嬌笑和男子戲耍的聲音隱在其中。

劉玄不由看了一眼秦鍾,他一臉的尷尬,只是低着頭在前面走着。最前面的女比丘卻是一臉的寶象莊嚴,恍然已經到了六識遮斷、六根清淨、六塵不染的境地。

這時韓振湊過頭來,輕聲地說道:“四郎,小的曾聽過些風言風語。說水月庵原本是給京中諸多世家女眷代爲出家,或清靜修爲的地方,前些年是極好的。可是後來有權貴世家府上,妻妾爭寵,貴人們便將姬妾以出家靜修爲名,安置在了這水月庵。這些人怎得安心靜修,她們的老爺也是時常過來,體恤安撫,在這廟庵裡成了好事。庵裡原本就是託庇在貴人們名下,又得了許多好處,自然是一個個皆修得閉口禪。後來就蔚然成風,有些不像話了。”

劉玄不由樂了,忍不住說道:“‘口乃心之門戶’,口閉心沉。此處一靜,萬物皆景;此口一閉,萬籟皆勝;此心一沉,萬象可愛。”

引路的女比丘卻是轉過頭來,臉色露喜,“檀越是有大智慧之人,與我佛有緣,何不離了紅塵,悟明真諦,解脫生死。”

“這裡都還是紅塵,如何脫了紅塵?”劉玄反問道。

“修佛乃是修心,何執作於一副臭皮囊?”

“就算心如止水,總歸有容。”

看到女比丘還要爭辯,劉玄揮揮手道:“我知佛,卻不信它。我還有要事,請比丘快快帶路。”

女比丘長嘆一口氣,又低首無語地在前面帶路。

來到一處偏僻幽靜的小院前,女比丘合掌稽首道:“這裡便是幻海的靜修之處,你們即是她的家人,自當叩門進去便是了。”

說完便轉首就走了。

秦鐘上前敲門,過了好一會,院門纔開了一縫,露出半邊臉,看到了秦鐘的模樣,猛地拉開了半邊門。寶珠走了出來,又喜又驚,含着眼淚說道:“大哥兒可算是來了。”

隨即又看到跟在身後的劉玄和韓振兩人,忍不住往後退了半步,手又掩着了院門。

“是先生和他隨從。”秦鍾慌忙低聲解釋道。

寶珠仔細看了一會,認出人來,臉上一鬆,連忙全開院門,站在一邊,輕聲道:“先生快請進。”待到三人都進來了,寶珠探出頭來,左右看了看,再關上了院門。

韓振沒有進堂屋,只是在門口守着。寶珠帶着劉玄和秦鍾進了堂屋,安坐下來,又遞上了茶,裡屋的秦氏在另一丫鬟瑞珠的通報和服侍下,坐到了門簾後面。

“寶珠,瑞珠,你們先出去,我跟先生和大哥兒說會子話。”

等到寶珠和瑞珠都出去了,秦氏在門簾後面施禮道:“大哥兒連過了縣試、府試和院試,進學生員,可以錄科鄉試。這全是先生的敦敦教誨,妾身在這裡給先生行禮了。”

“大姐兒客氣了。秦鍾成了我的學生,這師生名分一定,教誨指點都是本分。且秦鍾天資聰慧,又勤勉上進,自然會有一番成績。而今邁出了第一步,此後的科試之路漫長艱辛,就看他的努力和造化了。”

頓了一下,劉玄又開口道:“今兒大姐兒託秦鍾帶我前來,不光是爲了拜謝我吧。還有其它什麼事,暫且說來。”

秦鍾聽罷,推金山倒玉柱,直挺挺地跪在地上,磕頭說道:“寧國府突逢大事,我家姐姐原本在府上閉門守孝。可不曾想剛榮升寧國府老爺的蓉老爺居然以‘無子所出、命硬克親’爲由,匆匆寫了離合書,休了我姐姐,還送到這水月庵來待發修行。”

賈蓉辦事倒是利索,喪期剛過三個月就動作了,也算是守諾。雖然匆忙,但也是沒有辦法,真要等三年孝期滿了,秦氏就是‘與更三年喪’,屬於三不去,沒法寫離合書了。

“學生原本想着,姐姐也算是脫了寧國府那醃舍骯髒的地,此生還有再活的機會。可那曾想這水月庵,先生剛纔也看到了,哪裡是佛門清修之地?學生只怕姐姐離了虎穴,又進了這狼窩。可這水月庵特殊,進來的容易,出去的難。學生只能再厚着臉皮求老師了。”

劉玄默然無語了,得,我都快成你家門神了,這老師當的,都快當成奶媽了。

秦氏在裡屋幽幽地說道:“大哥兒,莫要爲難先生了,我這沒福之人,天下哪裡還有我的容身之處?”

確實是,離了水月庵,又能去哪裡?回秦家?秦業老爺子已經明說了,跟這被離合的女兒斷絕了關係。秦氏能明白父親的苦心。秦鍾年少,剛剛科試起步,秦家光耀門楣的期望全在他身上了,萬不能被秦氏這不好的名聲牽連。

所以說秦氏的切實身份十分可疑,劉玄已經初圈了幾個來處,只是不敢確定。目前來看,不管是從秦鍾師生關係來論,還是從不能得罪秦氏親生父母親來說,劉玄覺得自己都該出手。而且秦氏現在是他的一處隱患,不得不防。

“此事容我思量一番,必給你姐弟倆一個答覆。”

“謝過恩師/先生。”秦氏姐弟在裡外沒口子謝道。

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