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諸事忙 黃河水患來

11。諸事忙黃河水患來

黛玉剛出了松風萬壑殿就看到胤礽迎面而來,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黛玉也不能迴避只得走了上去。她原本不是個喜歡聽閒言碎語的,但是自從鹹福宮的事情之後她才知道原來太子殿下的風流韻事從來都沒有少過。只不過康熙和自己從來不問這些,暗部的人也只當是不重要事情看看就拋到一邊去了,畢竟暗部的事務繁雜,誰有空關係一個太子殿下隱私的事。胤礽一臉親近和藹的笑容,只是這表情卻與太子殿下素來高傲尊榮的模樣不符合,反而更人覺得格外的怪異。

“給太子殿下請安。”黛玉盈盈一拜。

胤礽笑道:“四弟妹免禮。四弟妹真是深的皇阿瑪寵愛,這個時候還來給皇阿瑪請安?”黛玉淺笑道:“太子殿下過譽了。論皇阿瑪的寵愛,這世上有誰能比得過太子殿下。黛玉只是有些關於十三妹的婚事細節跟皇阿瑪請示罷了。”胤礽一愣,他倒沒想到黛玉是爲了恪兒的婚事去見康熙的。黛玉看着胤礽臉上一閃而過的放鬆表情微微皺眉。有些不解太子殿下這樣防着她見皇帝是什麼意思。難不成太子殿下安分了這幾個月倒是越來越不靠譜了,若是單單防着自己或者四哥還好。若是皇阿瑪見任何一個阿哥和福晉他都這麼緊張,還真有些不能確定他能撐多久。心裡輕嘆了一聲,其實黛玉也有些可憐太子的,淡然道:“如果沒事。我先告辭了。恪兒還在等着呢。太子殿下要去見皇阿瑪麼?”胤礽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的神色,並不回答黛玉的問題,道:“四弟妹請便。”黛玉微微一褔,帶着人走了。胤礽看着黛玉離去皺了皺眉,回頭望着松風萬壑殿門口的匾,臉上的神色有些陰沉莫測。

莫風跟在黛玉身邊,聽到黛玉有些惋惜的嘆息不由回頭看了一眼依然站在松風萬壑殿前的人。好奇的問道:“福晉嘆什麼氣呢?”黛玉淡淡道:“回頭叫慕蓮把太子殿下這幾個月的消息給我傳過來。”康熙雖然要暗部派人盯着太子,但是並沒有要人事事稟告,黛玉當然對這些就更不感興趣了。只要太子不想謀朝篡位,無論什麼事都是他們父子之間的事情,自己沒必要多管。對黛玉的吩咐,莫風等人從來不問爲什麼,應了一聲將這事兒記了下來。回到恪兒暫住的小院,果然看到她正獨自坐在房裡抹淚。黛玉擡手讓莫風退下,獨自一人走了進去。恪兒聽到有人進來連忙擦了眼淚回過頭來,一看到黛玉進來眼圈兒一紅眼淚又忍不住掉了下來,“四嫂……”黛玉輕聲嘆息,將她拉到自己身邊坐下,道:“四嫂已經跟皇阿瑪說過了,不會有事的。只是準備婚禮的事現在還不能停下,你也不可在人前露出什麼異樣。你可明白?”恪兒點點頭,還是有些懷疑的看着黛玉道:“四嫂…皇阿瑪,皇阿瑪真的…同意不讓我嫁給孛日帖赤那?”黛玉笑道:“傻丫頭,那是你皇阿瑪。怎麼會明知道會發生什麼事還將你推過去的?你安心等着便是,這事兒四嫂和你四哥會處理的。還有…別告訴你十三哥。”恪兒點頭,就算四嫂不說她也不會告訴十三哥的,十三哥的性情她比誰都瞭解,從小就最是疼愛她和敦兒,若是知道了實情還不立刻衝過去狠狠地揍孛日帖赤那一頓。

見她如此,黛玉也稍微放心下來。又安慰了恪兒幾句,才起身回自己的院子裡去,這一時間她要忙的事情還很多。

回到院子裡,慕蓮已經不知去向,倒是梅子靖還在書房裡等着。梅子靖之父乃是翰林院漢掌院學士,官居從二品。前兩年梅子靖也以科舉入仕,現爲從五品翰林院侍讀學士。官雖不顯,卻算得上是極爲清貴的差事。

“暗主。”

黛玉含笑點頭道:“子靖久等了。坐吧。”梅子靖謝過,取出幾分摺子奉上道:“這些都是近期蒙古,沙俄以及孛日帖赤那的一些動向,屬下和慕蓮各自參照整理出來的。請暗主過目。”黛玉接過來翻了翻放在一邊讚道:“你們倆辦事一向都細緻,我很是放心。可有太子殿下最近的情況。”梅子靖道:“太子殿下的事奉暗主之命一向是由人直接向皇上稟告的。不過毓慶宮的人也提過,皇上很好過問太子殿下私下的事,只是下令如果有什麼重大的事情才向皇上稟告。自從幾個月前以後,皇上更是沒有在問過太子殿下了。”黛玉秀眉微蹙,道:“回頭將太子最近幾個月的情況報給我看看。”梅子靖雖然不解黛玉的意思,卻並沒有遲疑,點頭道:“屬下明白,屬下會盡早給暗主送過來。屬下還有一事稟告。”黛玉點頭,梅子靖道:“今年黃河氾濫,天璣閣請求撥銀一百萬兩,糧食十萬擔以賑濟災民。”黛玉皺眉道:“我記得皇上命戶部撥款三百萬兩,籌集糧食五十萬擔,今年黃河水災並不比往前,爲何……”一個月前黃河決堤的摺子就已經送到了康熙的御案上,第二天康熙就下令戶部撥款賑災。暗部也隨即傳回了這次黃河決堤的情況,比起往年尚算小的,皇帝所撥的款項糧食綽綽有餘,就散有什麼意外也不會差的太多。而梅子靖一開口要的就是康熙所撥款項的三分之一,她絕對相信暗部的忠誠,那就只能說那邊出事了。

梅子靖沉聲道:“皇上所撥的銀錢和糧食被各地官員層層盤剝剋扣,真正放到災民手裡的不到四成。”其實暗部有的時候也很爲難,爲了避免被皇家所忌,他們無法直接參與朝廷的事務。對於朝中的官員可以暗中監視探查,卻不能直接處理。就算是天樞閣,貪官污吏一個兩個可以殺,十個八個上上下下你也不能全部殺了,不說怎麼向皇帝交代,人殺了一時半刻去哪兒找那麼多人代替?“還有…六天前,黃河下游再次決堤,目前泛區已經涉及冀、魯、豫、皖、蘇五省。剛剛屬下說的一百萬兩和十萬擔兩也只是暫解燃眉之急罷了。”說話間,梅子靖已經從袖中取出另一份摺子呈了過去。黛玉心中一震,只覺得腦門一陣疼痛,擡手揉了揉才翻開奏摺裡面的內容果然是觸目驚心,道:“立刻讓馮紫英從從江南調用一百萬兩白銀和五十萬擔糧食,不夠的話再從福建等省調用。還有齊布琛,林家旗下所有醫館各抽調一般的大夫和藥材前往災區,不得有誤。我現在去見皇上!”梅子靖點頭道:“屬下這就去吧。”黛玉叫住他道:“還有,命搖光和天樞各自派人兩閣交叉巡查災區。若有貪污受賄等事,可以黑折直接呈給皇上。”暗部的所有摺子分爲白、青、藍、紅、黑五色,黑色爲最急,開通所有通道隨時急送。比起官方的八百里加急絲毫不慢。梅子靖領命而去。黛玉看着桌上的摺子,無奈的嘆了口氣,“真是多事之秋。”起身去找康熙。

依舊是松風萬壑殿,黛玉卻被李德全擋在了門口,“福晉,皇上正召見直郡王敘話呢。你且等等吧。”黛玉焦急的問道:“公公,今天可有直隸送來的急件?”直隸裡京城最近,如果黃河出現什麼大變,最快送來消息的肯定就是那邊。若是旁人問,李德全未必會答,但是跟在康熙身邊這麼久李德全自然早知道黛玉的身份不同,搖了搖頭道:“直隸這幾日並無消息,倒是咱們來熱河路上有來過摺子,皇上看了心情頗好。說是那邊的水患止住了。”黛玉心中暗恨那些官員欺上瞞下,對李德全道:“黛玉有十萬火急之事。請李公公代爲通傳。”見她如此堅持,李德全只得再進去同傳。不一會兒就有宮女請黛玉進去。走進大殿,果然看到胤褆負手站在殿中,看着黛玉的神色有些複雜詭異。康熙笑道:“剛出去怎麼又回來了?難不成十三丫頭那裡還有什麼事?”黛玉道:“回皇阿瑪,恪兒極好,也很能明白皇阿瑪的爲難。十分感念皇阿瑪恩德。”康熙笑着揮手道:“罷了,你少給朕戴高帽子。有事兒說事兒。”黛玉看了一眼胤褆道:“黛玉有要事稟告。”除了恪兒的事,還有要事自然就是暗部的事。這個並不方便讓胤褆在一邊旁聽。

康熙道:“無妨,直說就是。”

黛玉有些驚訝的擡頭看了一眼康熙,卻見他神態平靜並無異色。彷彿只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康熙既然如此說,黛玉也只得道:“剛剛玉衡來報,六天前黃河再次決堤,泛區涉及冀、魯、豫、皖、蘇五省,受災人口當在一千萬以上。”

“什麼?”康熙猛然起身,瞪着底下的黛玉。站在一邊的胤褆也瞬間睜大了眼睛瞪着黛玉。黛玉卻已經過了剛剛的震驚,平靜的道:“還有…之前皇阿瑪所撥的賑災款流入災民手中的不到四成。因此,即使…黃河沒有在此決堤,也依然有上百萬百姓流離失所無衣無食。”黛玉將手裡的摺子奉上。

“什麼…混賬!朕要砍了這些狗奴才!”康熙暴怒,李德全和胤褆嚇得立刻跪倒在地,黛玉也只得無聲的跪下。等着康熙發完心中的怒火。康熙只氣的手直髮抖,“上千萬災民……”那些都是他的子民,都是大清的百姓啊。他妄稱盛世明君,如今卻……

康熙的怒火來的嚇人,去的也快。胤褆心中的驚濤駭浪還沒來得及平息,這邊康熙已經平靜了下來,只是聲音裡有些疲憊,道:“都起來,玉丫頭,說說看你怎麼處理的。”黛玉看了看胤褆,從容道:“先從江南調集一百萬音量和五十萬擔糧食。另外當可調集近五百名大夫和一批藥材千萬災區。只是糧食方面恐怕事杯水車薪,還要朝廷大力賑濟災民纔是上策。”林家就算家大業大,現在離糧食收割的季節卻還差些日子,一時之間想要調集太多的糧食也有難度,還是要依靠國庫和各地的糧倉才行。康熙點頭道:“你做的很好。李德全,召太子和衆阿哥覲見。”李德全應聲而去。康熙看着底下的兩個人,道:“胤褆,你說說看。有什麼看法?”胤褆恭敬地道:“兒臣淺見,現在最重要的還是災民,其他事情都可以容後再議。若是災民處置不當,只怕引起民變。”康熙點頭道:“如何處置?”胤褆道:“自然是撥錢糧賑災,只是這主事的官員卻要選個清廉可靠之人,否則只怕再多的錢糧也落不到災民的手裡。”康熙知道胤褆素來善武功兵法,與政事上並沒有什麼傑出天賦,能說出這些已經不錯了。轉頭看向黛玉,道:“玉丫頭,你說說。”黛玉垂眸,淡然道:“大哥所言即使。黛玉認爲只怕一位欽差只怕不足以震懾數省官員。若是能派一位宗室王爺或者皇子請自前往,即可讓官員們收斂一些,也可昭示百姓們皇上的恩德。”康熙滿意的點頭道:“還有麼?”黛玉道:“還有就是大災之後必有瘟疫,因此還請欽差務必注意防疫方面的問題。”

胤褆若有所思的打量着侃侃而談的清麗女子,這副從容不迫的模樣,還有這才華學識,絕對不是尋常女子吟幾首詩做幾幅畫的才華,這樣的見地和想法只怕是男子也沒幾個及得上的。擡頭看着高高在上的康熙:皇阿瑪,這真的只是你爲四弟選的福晉麼?

皇上急召衆皇子來的自然不會慢,不到一刻鐘衆皇子都在門外求見。黛玉按康熙的意思避到了後殿去,才聽康熙怒道:“讓他們滾進來!”

衆位皇子突然被康熙急召,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還在門外就聽到康熙的怒吼,不由得都是心中一凜。太子殿下的臉色更是不好看,進了殿裡再看看站在那裡的胤褆太子臉色暗了暗,“兒臣等給皇阿瑪請安。”一本摺子啪的一聲落到了太子跟前,然後聽康熙冷笑道:“請安?朕不安!都看看,都給朕看看!”胤礽也不敢起身,就跪着在地上將摺子匆匆看了一遍,然後遞給身後的胤祉,胤祉匆忙看完再遞給胤禛。康熙一邊打量着衆人的神色變化,淡淡道:“都起身吧,說說看有什麼意見?”不等別人開口,胤祥朗聲道:“皇阿瑪,兒臣願意前往黃河沿岸賑災!”胤誐也上前道:“兒臣也願往!”讓來不及拉住他的胤禟扼腕不已。他以爲賑災是好事麼?這黃河三年兩氾濫,年年都賑災,每次因爲這個落馬的官員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從京城大員到州府縣令。能不能賑好災不說,得罪的人就能有一掛。絕對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皇阿瑪,兒臣也願意前往。”胤礽道。當然這絕對只是說說而已。無論是誰都心知肚明,皇上絕對不會讓太子親自離京賑災的。不說太子能不能做好,萬一出了什麼事怎麼辦?康熙意味深長的看了胤礽一眼,讓胤礽瞬間有些忐忑不安,那一眼讓胤礽覺得皇阿瑪似乎真的在考慮將他派到災區去的可能。太子都表態了,其他人自然也不能落於人後,紛紛表示願意前往爲皇阿瑪分憂。

康熙盯着底下的兒子們思索了好一會兒,才終於道:“老四,你可願前往。”胤禛出列,恭敬的道:“兒臣自當爲皇阿瑪分憂。”康熙滿意的點頭道:“很好,皇四子胤禛,皇十子胤誐,皇十三子胤祥聽旨!”三人上前跪地齊聲道:“兒臣在。”

康熙道:“皇四子胤禛,皇十子胤誐,皇十三子胤祥特賜封爲欽差大臣,代天巡狩,綏撫黎民。令皇四子胤禛總領黃河賑災一事,皇十子胤誐十三子胤祥從旁協助。”

三人叩首,“兒臣領旨。”

康熙點頭道:“你們起來吧。收拾一下即刻啓程,朕會下旨從戶部再撥銀五百萬兩。所需糧食你們拿朕的旨意從江南各地調集吧。朕不管別的,絕對不能發生民亂和大面積死亡的情況。朕給你們先斬後奏之權,檔案抗旨不尊者,殺無赦!”

“兒臣領旨。”

康熙揮揮手道:“回去準備吧。還有你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自己心裡有數,告訴你們底下那些人,誰敢將手往這裡面伸,莫怪朕不念君臣父子之情!”衆人心中一顫,齊聲道:“兒臣等不敢。”康熙現在的心情極度糟糕,可沒有心情再聽這些,揮揮手將人打發出去,只讓胤禛和胤褆留下。

黛玉從裡面出來,有些不捨得看着胤禛。如果是平時她就是跟着胤禛去也沒什麼,但是如今熱河這邊也是事務繁多,原本還想晚一點再和四哥議事,現在倒是不必了。

“四哥一路小心。”黛玉輕聲道。

胤禛點頭,看着黛玉道:“你自己也小心一點。別累壞了。”黛玉點頭,心中暖暖甜甜的,“我和曜兒晏兒都好好地,四哥放心就是了。”康熙有些牙疼的看着眼前的兒子媳婦,“行了行了,朕就是讓你們告個別。老四你趕緊走,朕還有要事和玉丫頭商量。”這五百兩一去,國庫裡的存銀就不足三百萬兩了。若是不夠,還要再補,他老人家煩着呢。

胤禛皺眉,冷然道:“皇阿瑪,玉兒是你兒媳婦,不是你兒子。”兒子可以隨便折磨隨便使喚,愛新覺羅家的媳婦沒這個規矩。康熙咬牙,怒道:“立刻給朕滾!”

第22章 勿忘第28章 定計策 德妃亂陣腳第31章 探底細 各家齊施壓第88章 病因疑 胤禛陷昏迷第36章 入賈府 初見薛寶琴第6章 習字第12章 議大事 書房見暗部第13章 貴人犯駕第4章 阿哥到來第17章 太子第20章 爭鋒相對第70章 賈探春 喜事從天降第81章 心有愧 疑心生暗鬼第90章 心黯然 羣醫無對策第71章 聞喜事 賈母動心思第21章 寶釵苦心第49章 芳辰禮 探春之寵第48章 花朝日 府內宴客第49章 骨肉情 親人終相聚第22章 嘆惜春 胤誐赴西北第5章 相見不識第6章 選秀趣事(二)第18章 壞人第17章 念夫君 千里赴濟南第7章 回宮第87章 史湘雲 驚聞舊秘事第34章 查謠言 林氏秘史第82章 貶王氏 胤禛暗籌謀第49章 芳辰禮 探春之寵五十五章 賈環歸請旨赴江南第72章 九爺訪 兄弟兩相峙第61章 議婚事 黛玉遇險第2章 賈敏病逝第67章 遭貶斥 德妃成常在第97章 相爭執 秘事再難掩第90章 心黯然 羣醫無對策第17章 念夫君 千里赴濟南第4章 阿哥到來第20章 爭鋒相對第21章 寶釵苦心第72章 探心意 溫言勸耿氏第20章 釵黛初見第32章 親情薄 德妃貶位份第32章 親情薄 德妃貶位份第59章 心不同 道亦不同第28章 再見恪兒第9章 冷淡第58章 勸太子 姐妹相見第37章 謝皇恩 祭拜孝懿第98章 真相出 暫押宗人府第9章 再見四哥第3章 圓明園居第4章 託付第13章 命格第13章 命格第83章 胤禵妒 平湖又生波第66章 黛心冷 德妃謀事敗第21章 別離第36章 入賈府 初見薛寶琴第51章 翻素手 十面埋伏第16章 拒絕回京第36章 新婚夜 兩情繾綣第93章 斥胤禵 賈母左右難第87章 史湘雲 驚聞舊秘事第46章 罰探春 禍端隱埋第21章 闔家聚 額駙探王府第2章 乾清門拔劍擋諸子第40章 聖旨下 封疆大吏第48章 選儲君 帝心高難測第79章 冷眼看 胤禵解圈禁第59章 心不同 道亦不同第82章 貶王氏 胤禛暗籌謀第1章 新皇登基第46章 罰探春 禍端隱埋第61章 慎刑司 若蘭審宮女第80章 求黛玉 寶音嚇探春第23章 清晨小聚第64章 龍鳳胎 母子均安第17章 重回京城第2章 賈敏病逝第6章 離別容易第77章 秦氏歿 寶玉shou驚嚇五十三章 重相聚兄弟已離心第87章 史湘雲 驚聞舊秘事第65章 乾清宮 胤禛辭王爵第47章 謀家族 姜性老方辣第40章 聖旨下 封疆大吏第52章 閒弈棋 如海論局勢第16章 斥衆臣 胤禛罹疫病第23章 清晨小聚第37章 說舊事 退婚真相明第29章 人心毒 寶釵險喪命第18章 莫蘭莫風第16章 斥衆臣 胤禛罹疫病第15章 弘曜離家第45章 賜新人 朝堂風波起第10章 密信來 沙俄露野心第18章 固山貝子第33章 婚事定 衆生百態第99章 烏雅薨 舊日換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