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賑災2

27賑災2

第二日上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愛卿平身。”

“昨晚上六百里加急密報,河南山東大災,衆愛卿有什麼想法,不妨說說。”

衆大臣面面相覷,最後內閣老臣杜均站出來,“啓稟皇上,當務之急是要撥款賑濟災民,搶修堤壩。”他硬着頭皮說話,心卻是虛的緊。作爲內閣首相,他自是知道國庫沒多少銀子了,太上皇“厚下恤民,施行仁政”連年減免許多地方的賦稅,商稅收上一半就不錯了,他又喜好奢侈,把面子看得比天都大,他杜均已經是正德帝在位的第七任內閣首相了,前面六位沒一個能善終的,就是因爲皇帝花錢太過的事納諫,被皇上所不喜。

蕭子虞道:“宋敏亭,國庫裡還有多少銀子?”

衆官員心道“來了”,誰沒借過點國庫銀子?要是新君即位第一把火燒他們身上,得罪了全部大臣,可不是什麼明智選擇。反正衆人都有份,連宗室也借了的,他們有恃無恐。

宋敏亭手拿笏板恭敬出列,“稟皇上,賦稅未收,國庫現有白銀四十萬兩,米糧十萬石,各地府庫均有糧三萬至七萬石不等。”

蕭子虞道:“愛卿以爲,四十萬兩如何救災啊。”

“這,臣罪該萬死。”宋敏亭就這跪下的姿勢叩首請罪。

“愛卿何罪之有。”高高的金鑾寶座之上,皇帝的聲音清清淡淡的,不辨喜怒,讓宋敏亭的心一下子提起來了。

蕭子虞道:“衆愛卿以爲該怎麼辦?”

衆臣面面相覷,無人應聲,一些大臣偷偷看五皇子蕭子昱、六皇子蕭子冼的反應,他倆老神在在站着,一點反應也沒。

“譚植,你是工部尚書,掌管水利工程,對黃河決堤一事,你怎麼說?”

譚植起身出列,“皇上,黃河自古多澇,建堤修壩也只能盡人事,微臣,微臣無能。”他一句盡人事把責任推得乾淨,古人都修不了,他自然也沒那麼大能耐。

“恩。”蕭子虞不置可否,連續喊了多名大臣問話,很快跪了滿殿的人,沒一個人能說一句像樣的應對方法。

然而,本該暴跳如雷的蕭子虞聲音卻無一點怒色,似乎本來就預料到他們會有如此反應。

“陛下,臣,有話說。”說話的是禮部侍郎汪鳴鳳。

“哦?說來聽聽。”

汪鳴鳳穩步向前,稽首,“當務之急是籌集錢糧賑濟災民,應先用國庫糧食按人頭髮放給直隸災民,命各地知府開倉放糧,至於剩下的,”汪鳴鳳的聲音陡然加大,“臣聞江南富庶,猶以兩淮爲最,若能讓這些商戶捐贈賑災銀,一切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好個汪鳴鳳,有膽識!這話殿裡大臣誰能不知?但若是說出來,他們也得掂量掂量。且不說國庫的四十萬銀子原本是給鎮守西邊的將士購棉衣之用,只江南一帶,甄家老太太乃是太上皇乳母,八皇子外家,甄家權勢,連當今皇上都要避其鋒芒,汪鳴鳳輕飄飄一句話,就要兩淮捐百萬兩銀子,也得先看看甄家願不願意配合了。

蕭子虞玩味一笑,這個汪鳴鳳,果然敢賭,自己沒看錯他,“依愛卿所言,朕派誰南下籌款的好?”

汪鳴鳳乃是正德二十七年的進士,在江南一帶頗有才名,卻一無家室,二無人脈,又無黨派,人清正恭謹,說話耿直。原本這樣的人該去都察院合適,原本汪鳴鳳是右僉都御史,因屢次諫正德帝奢侈爲其所不喜,正德帝是個最愛面子的,向來以仁君自詡,當然不肯無故廢黜清流,於是就把他放到了禮部,明升暗降。汪鳴鳳又因爲不肯結黨,被羣臣孤立,至今年齡四十有餘未能有所成就,可惜了他一腔報國熱血付諸流水。

王鳳鳴道:“臣願爲君分憂,下江南籌款。”他咬牙賭上了,趁現在新君剛登基無可用之才,錯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當今這位,自來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處理政事之老練妥當不如太子,文不能比五皇子,武不能超三皇子,更是不得聖寵,滿朝都以爲他是庸碌之輩,他倒是覺得,能蟄伏多年而不發,喜怒而不形於色,登基之後,更是沒有操之過急地奪權,他們這位新皇,實在是不簡單,起碼絕沒有他表面上看來的那麼溫和。若是辦好了這差事,便是青雲直上,若是辦不好,也只能怪他時運不濟。

蕭子虞道:“恩,朕知道了。”

好容易有人攬下了着擔子,皇上卻沒立刻同意,羣臣不解其意,難道皇上早就有辦法了,今日只是試探他們?

下了朝,蕭子虞去跟太上皇請安時說了這件事。

“父皇,兒臣以爲,也只有先南下抽籌款,安頓災民。”

蕭檢不禁慶幸自己退位及時,不然這事出在他在位期間,功績難免受損。蕭子虞事事詢問他的意見,更是滿意,“恩,你是皇帝,你去辦便好,我已經榮養了,還理這些煩心事做什麼。”

“是兒臣考慮欠佳。兒臣初掌國事,難免有疏漏,一心想請父皇爲兒臣出出主意,心裡也有把握些,父皇莫怪。”蕭子虞接過小太監手裡托盤,親自服侍太上皇吃藥。太上皇現在很注重養生,中醫的調養和仙丹靈藥兩手抓,每日都不忘服用,惜命得很。

蕭檢笑道:“你這孩子,我又何曾怪你,若有不明白的,我幫你出主意便是了。”

蕭子虞大喜,“多謝父皇,這籌款的人選,兒臣思來想去,王鳳鳴爲人耿直不知變通,恐怕不行。”

“恩。王鳳鳴不大妥當。”

“忠勇侯張謙澤爲人穩重,可當大任。”

蕭檢看他一眼,“張謙澤是你幼時伴讀,本來提攜一下也無妨。但是籌款事關重大,干係到數十萬百姓性命,他又沒辦過差,不妥不妥。”

“正因爲他沒辦過差,才能一鼓作氣,初生牛犢不怕虎,父皇,現如今也沒什麼人選,不妨讓他一試。”

蕭檢略一想,“那就讓他試試吧。”反正是件棘手的差事,辦砸了跟他也沒關係。讓皇帝栽個跟頭也好,省的以後不知天高地厚。

父子兩個又聊了一會子,甄貴太妃就帶着八皇子來了,。

“兒臣給父皇請安,給皇上請安。”蕭子閬缺了一顆門牙的嘴巴說話漏風,逗得太上皇大笑。

“今天怎麼沒去上書房?又偷懶了不是?”

“太上皇,”甄貴太妃風韻猶存,眼波嗔怪瞟太上皇一眼,“閬兒有孝心,來跟您請安,您怎麼能張口就訓斥他呢。”她年紀不小了,說話還是帶着軟綿的江南味,極易激起男人的保護欲。

蕭檢果然很受用,“閬兒每日都來請安,的確孝心可嘉。”

蕭子閬仰着小腦袋道:“閬兒不敢荒廢學業,給父皇請安之後就去念書,父皇的教誨閬兒都記着呢。”

“好小子,不愧是朕的兒子!”蕭檢被蕭子閬仰慕的眼神看的心情大好,連“朕”都說出來了。

三個一家人般其樂融融,倒襯得蕭子虞多餘了,蕭子虞也不願多呆,沒一會就告退出了德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