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詩啊

林如海帶着林黛玉在這一天走了不少的地方,當然真要說起來也就是那麼兩個村子,只是看到的卻是他們往常看不到的東西,有石磨,有水車,有無數他們以前不知道的農具,看着農戶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勞,看着那些婦人也和男人一樣挑水,鋤地,看着一個個孩子不過是剛會走路就開始幫着做活的樣子,林黛玉震撼了,這是一個她從來沒有見識過的世界,是另外的一片天地,這樣的天地和她往常那小小的內宅是那樣的不同,想想自己以前動不動的撒嬌,時不時因爲一些小事兒鬧彆扭,林黛玉在這一刻羞愧了。

這一天,他們跟着平安還認識了好些的東西,有地裡的莊稼,有無數的野菜,還有那些以前他們聽過卻一直都沒有見過的東西,比如艾草,那是清明時節做青團必備的,比如薺菜,他們在吃素時常用來做餡料的野菜,還有那一朵朵的新鮮蘑菇,林黛玉第一次見到他們在林子裡生長的樣子,這一切是那麼的不同,那樣的新奇。

當天色漸晚,林如海帶着林黛玉準備回家的時候,林黛玉突然擡頭對着平安說道:

“平安,你去採些野菜回來,來不及就讓那些農戶們幫着採些,咱們出銀子買,回去我要給母親看,給弟弟看,讓他們也看看這些菜,晚上咱們也吃吃,不知道是什麼味道呢!恩,爹,咱們給平安銀子吧,給他跑腿的錢。”

林黛玉眨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林如海,眼神中帶着一絲懇求,知女莫若父,林如海一看就知道,自家閨女這是看着這些農戶清苦,想着法子的幫上一把,順帶還想幫幫平安,畢竟一開始的時候平安就說了,在林家這麼些年的月例也不過是還了債,剛買上一畝地,家裡的日子只怕是不怎麼好過的。

只是閨女心善是一回事兒,這家裡的規矩又是一回事兒,可不能混淆了去,若是凡是隻憑着心思來,不講究規矩,以後這管家可就難了,所以林如海想了想,輕輕的握了握林黛玉的手,然後對着一臉忐忑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家姑娘的話的平安說道:

“平安啊,你今兒領路領的好,說的也好,倒是讓老爺我漲了些見識了,你小子,也算是有點本事,林忠,賞平安二兩銀子,另外在給他一兩,讓他去收些野菜來,每種都收上一些,今兒晚上全家上下都吃上一回,也體驗一下這農家的味道。讓家裡的下人也知道知道,這外頭貧寒人家的苦楚,免得他們身在福中不知福。記得,回去後自己上賬房那裡報賬去,收菜就按照尋常青菜一般的價格就是了,可別虧了這些農人,他們也不容易。”

賞銀子有了由頭,這賞賜就名正言順了,不會讓其他人不平,這纔是管家的道理,自古以來,御人之道就將就一個不患寡而患不均,林如海自然是深知這其中的關竅的,果然他這樣一說,不說平安歡喜的立馬跪下磕頭謝賞,就是其他人也笑眯眯的,不做他想,只覺得這小子命好,這出來就遇上了拿手的事兒,出了風頭,得了老爺賞識了,只有跟在一邊,聽到了林黛玉話的林忠,心下明白,這一次的賞是爲了什麼,更明白這是老爺在教導姑娘世事呢!

而林黛玉向來是個聰明孩子,若說一開始聽着自家老爹說話還不怎麼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可是等着看到後面跟上來的其他下人的樣子,她心下也懵懂間知道了一二,明白自己剛纔說的所謂的賞賜的理由很是牽強,讓爹爹爲難了。

想到這些,林黛玉忍不住有些臉紅,只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有些自卑了,一進馬車的車廂立馬低着小腦袋,一聲不吭的,等着林如海坐上馬車看到自家閨女這樣子,都忍不住想要笑出聲來,在一路回家的途中,林如海緊緊的摟着自家閨女,開始慢慢的說起這管人的手段,說起這些下人的心思,並且還拿着家裡的一些瑣事做例子,給林黛玉是掰碎了,揉爛了的說,一心想要把自家閨女在最短的時間裡教導成人精子。

當天晚上林家的餐桌上上了一道涼拌野菜,林黛玉吃到嘴裡,只覺得一股子青草的味道,還有些澀,喉嚨也刮刺的厲害,可就是這樣,她也沒有吐出來說不吃,而是努力的往下嚥,艱難的樣子,看的賈敏心疼的不行,就是才三歲的林碩也一臉的感同身受。

“姐姐,不好吃,不吃,難受。”

林碩三歲了,也許是因爲一開始賈敏和林如海的身子就比較健康,也許是因爲那時候林家剛清理了一批下人,家裡環境也還安全,或者是自出生後一直養的很是科學,吃的也好,更或者是因爲林如海離開了揚州,沒有了什麼人往後宅裡算計,總之這孩子如今健康的很,和薛蟠不能比圓潤,可是也算的上是白白胖胖的,這樣一個孩子,又是唯一的兒子,在林家自然是百般的寵愛,所謂的含在口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全家就差沒有圍着他一個人轉了。

不過人家林家基因好啊!賈敏也好,林如海也好,也都不是什麼渾人,所以這教養上也是很不錯的,即使再受寵,這孩子也依然是溫潤的性子,聰慧,孝順,對着林黛玉這個姐姐,也是手足友愛的很。

如今看到林黛玉這吃的艱難,他自然立馬心疼了,忍不住在父母都沒有說話的時候就開口勸阻了,而林黛玉呢!聽到自家弟弟的話,努力的嚥下了口裡的野菜之後,一臉正緊的對着林碩說道:

“弟弟,姐姐今兒才知道,外頭好些人家吃不上飯,苦的很,就靠着這樣的野菜過活的,姐姐也想試試,這吃野菜是什麼滋味,想知道他們到底有多苦,只有知道了他們的苦,我才能知道如今我生在林家,在父母的庇佑下過活有多甜,弟弟,等你大了,你也該知道這些纔是。免得不懂民生,出去讓人笑話了,在一個懂得越多,以後萬一在外頭一時不濟,也知道什麼東西能吃,什麼東西不能吃,薛家哥哥總說,學的多總是好的,學到肚子裡的,那是誰也拿不走的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說一技傍身的好處,哪怕是身無分文也能自給自足的過活,就是見識廣了,也不用擔心萬一有一天想要用上卻一無所知,後悔莫及。原本我還覺得他說的有些過了,如今看來,這纔是至理名言呢!那些農人若不是知道這些野菜的用途,又那裡能活命呢。”

林黛玉自從弟弟出生,她就聽着嬤嬤說過,這世上有一個詞,叫做長姐如母,所以總是認爲,照顧弟弟那是她的責任,誰讓她是長姐呢!所以和林碩那是親近的不行,無論是吃穿,還是其他都不錯眼的照顧的周詳,如今她發現自己還有好多的不懂,好多的不知道,心下也着急,生怕自己耽誤了弟弟,自然是自己學什麼,也想着告訴弟弟什麼,深怕因爲自己疏忽,讓弟弟和自己一樣,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懂。

聽到林黛玉的話,賈敏很想說,不用這樣,自家就是再不濟,也不會到了這樣的地步,可是她還沒有開口,手臂就讓林如海抓住了,轉頭一看,卻看到林如海也是一臉的嚴肅。

“讓她說,也讓她吃吧!玉兒說的沒錯,往常我總覺得蟠兒這孩子心思重的很,好像時時刻刻都在爲家業敗落做準備一般,怎麼看都有些杞人憂天的樣子,很是好笑,可是如今聽來,卻覺得這孩子不是心思重,而是明白,藝多不壓身的道理,想來他也是和玉兒一樣,看到了一些這盛世之下的悽苦之人,心有所感,故而纔有了這樣的念頭,誰能保證自家永不衰敗,又有誰能保證自己一生順遂,居安思危纔是正道啊!”

話說到這裡,林如海也忍不住嘆息了一句,他今天帶着林黛玉出去,固然是爲了讓林黛玉長見識的,可是還有一點是爲了散心去的,前兒他剛聽說了一個消息,他往年的同科因爲早年投了大皇子門下,如今被新皇清算,抄家了,世事無常!說的也不外乎這樣了!一個讀書人,一家子老老小小的,被流放三千里,還不知道能活下來幾個,都是錦衣玉食長大的,到時候又該怎麼活?

這些事兒他沒有和賈敏說過,也不想說什麼,可是他隱隱的有一種感覺,似乎後面被抄家的人不會少,也許還有更多的他認識的人會走上這樣的命運。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安然無恙,所以女兒如今這樣他很滿意,心下更是覺得等着過兩年兒子也該帶着一起去看,一起去學,好歹讓他們多知道些世事,萬一有那麼一天,他們也能順利的活下來。

賈敏不明白林如海的心思,可是她好歹是個以夫爲天的女人,既然丈夫都明確的表示了,她自然不會說什麼,再說了也不忍心說自家的孩子,於是只能皺着眉頭小聲的說道:

“這蟠兒也是的,每次給玉兒寫信都不知道胡亂說些什麼,怎麼連着這樣的話也說了。”

聽着妻子的抱怨,林如海也明白這是遷怒了,誰讓這丈夫不能說,閨女兒子不捨得說,自然只能讓那個不在現場的遭殃了不是,不過好在林如海還算是有良心,不隨便把薛蟠當替罪羊,笑着說了一句公道話:

“這你可是冤枉了蟠兒不是,人家那是和你閨女說刺繡的事兒的時候說的這一句,說要是學不會刺繡,那天想着給爹孃做個禮物都拿不出手什麼的,這纔有了這樣的話,你這樣說,豈不是辜負了人家蟠兒幫着你勸導玉兒的一番心意。”

說道刺繡,賈敏這才笑了。

“玉兒也真是的,說什麼手疼,不肯動針,這孩子拿着筆寫字的時候怎麼就不說手疼了,還不是不喜歡這些個東西,盡是個淘氣的。”

“可見咱們玉兒天生就該是當成男孩子一般養的,你且當成這是另一個兒子不就是了。”

夫妻兩個說着說着倒是說笑了起來,只是那眼神依然盯着林黛玉和林碩姐弟,而另一邊的林碩在姐姐說起薛蟠的時候,就不做聲了,只是示意身邊的嬤嬤把那野菜也撿了一筷子過來,用乳牙細細的咬着,慢慢的吞嚥,就着手上的小米粥一口一口的吃。

“弟弟,怎麼樣?”

“不好吃,苦苦的。”

“那別吃了?”

“不要,姐姐吃,我也吃,薛家哥哥一定也吃過,我纔不輸給他呢!”

這孩子什麼都要和薛蟠比,這也怪不得他,誰讓薛蟠動不動就給林如海寫信,一會兒是詢問功課,一會兒是說些世情,弄得林如海嘴裡總能提起他來,林碩對着這個薛蟠那是又是親近又是妒忌,親近是因爲他只有一個姐姐,沒有哥哥,自然把和他們家親近的薛蟠當成了哥哥一般,妒忌的是,薛蟠功課很好,自家老爹總是用薛蟠的功課來給他說道,說讓他學着薛蟠,以後要爭氣,人家才三歲,就有這麼大的壓力,他能不妒忌,能不怒嗎!

遠在金陵的薛蟠突然之間打了好幾個噴嚏,他摸摸鼻子,一時間也不知這是怎麼了,摸摸身上的衣裳,好像沒着涼啊!隨即又不在意了,如今他正忙着呢!他老爹可是說了,明年他都十二了,也該準備科考的事兒了,好歹先混個童生出來不是,至於秀才什麼的,他爹倒是一時間沒有什麼太大的訴求,說白了,這滿天下的,能在十五道十七歲中了秀才的,一個個都能成的上是天才了,他雖然覺得自家兒子哪兒看哪兒好,可是也不敢奢望兒子能一下子比得過全天下的人不是!能在這十來歲的時候弄個童生,他也足夠仰着腦袋上街了。

讀書這事兒吧,老實說薛蟠這的有點頭疼,不是他別的不好,作爲一個填鴨式教育出來的大學生,這背書什麼的,那是一點難度都沒有,甚至還能弄點什麼小竅門給別人做參考,再加上家裡現成的藏書樓,資源豐富,所以說,這麼些年以來,薛蟠學的本事或者不成,可是這知識面絕對是屬於一等一的,和人聚會,那是說什麼都能接的上,就和那什麼原著中,薛寶釵隨便指一個東西都能說得出典故差不多了,就是遊記,散文,也算的上可以,連着他的夫子都說這小文章寫的還看得過去,只是在八股上,確實有些不成,雖然他很是有耐心的整理了無數的範文,然後總結出寫八股的一系列的規則和竅門,可以真寫起來,就是他自己看着都有些彆扭,屬於水平還有待提高的哪一類人。

還有最關鍵的就是,薛蟠不會作詩啊!這可是要了老命了,這年代,所謂的知識分子的高低,那可都是用詩才來評價的,薛蟠這詩做不好,可不就是大大的弊端了嘛!爲了這個不說薛蟠自己了,就是他爹也頭疼的不行。就薛蟠作詩的水平,居然還比不上他妹妹如今的程度了,薛老爹白頭髮都急出來了,愣是一點子辦法都沒有啊!

你說什麼?抄襲?是,薛蟠是有個百度當金手指,若是百度不是萬能呢!這雖然是架空的歷史,可是好歹這上下五千年一直到明朝滅亡都是在這個歷史上存在的,也就是說所謂的唐詩宋詞,他是一樣都別想抄,人人都知道啊!至於其他的清朝的詩詞,老天爺爺,你饒了我吧,能擺得上臺面的他怎麼看也就那麼幾個了,一個個不是情情愛愛的,就是悲苦淒涼的,和薛蟠如今的生活那是一點都套不上,他怎麼敢用?用上了,只要是個人都能看出來,這和薛蟠的生活環境是不搭調的,立馬就能知道是抄襲,別弄不好最後還把名聲給毀了。所以他是一萬個不敢啊!

最最要緊的是,這科考的時候做的所謂的詩都是應制詩,不是歌功頌德,那就是朦朦朧朧的,凡是這樣的詩,那裡有什麼流傳千古的可能!自然這百度裡也是查不到的,他還能有什麼想法?沒了,所有的後路都不用想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努力了。

“秋風起飛塵,萬物皆落索,這兩句還行,能看,後面呢?”

薛訊看着手裡明顯是兒子新寫的筆墨,皺着眉頭,勉強的點了點頭,開始詢問了,兒子真是債啊!一直以來,他都覺得這兒子那就是老天爺給他們薛家翻身的麒麟兒,怎麼看怎麼順眼,不論是讀書,掙錢,那是什麼都好啊!看看,如今薛家生意大了兩成,家業虧的整頓的福,翻了一倍,名聲更是上去了不止一個檔次,說全是薛蟠的功勞也是能說的。

就是兒子自己,琴棋書畫裡,這笛子吹的很有些樣子,象棋那是有名次的,世人皆知,書法也不算差,寫出來看着也有些脛骨,就他這個年紀來說,拿出去也是屬於拿的出手的了。畫就不用說了,如今金陵誰不知道,薛家大爺的簡筆畫分外的傳神,畫什麼像什麼!(雖然有點漫畫的意思,可是好歹這也是畫不是,人家薛家要求真的不高!)雖然這些怎麼看都和主流有些不一樣,可是好歹也算是屬於風雅的範圍,還是能讓文人接受的,也是如今薛家在外頭形象最斯文的一個了,簡直就是薛家的形象大使一樣的人物。

更不用說這什麼農桑,刑名,錢糧上的本事了,有時候薛訊都覺得,若是現在把兒子丟出去當個師爺什麼的,兒子絕對能成爲最厲害的師爺,看看兒子這算盤珠子巴拉的,算賬比家裡最厲害的賬房都快,算租子,講水利,比外頭最厲害的莊頭都懂,連着仵作的東西,也能說出一二三來,如今就是知府衙門都知道自家兒子學的雜,衙門裡的事兒懂得多,有時候人手不夠,居然還找自家兒子搭把手呢!

如今他唯一期待的就是,兒子能在寫詩的問題上早點開竅。把這詩詞歌賦也整上去,好生的爲薛家爭一口氣了,可是沒想到立馬就焉兒了,果然,這人都是不完美的,這樣的兒子也不完美啊!

看着自家老爹皺着眉頭的樣子,薛蟠也很無奈啊!他真的很努力了,可是沒有天分啊!或者說這過來的時候他就是一個思維已經基本固定的大人了,關於這作詩,那什麼的,沒有這樣的氛圍教育不是!更不用說這填鴨式的教育是抑制人散發性思維的,他的所謂的能作詩的浪漫情懷,幻想,自有奔放的激情,那都和這個時代有點不一樣啊!他能怎麼辦?

“爹,後面還沒想好呢!”

沒想好?薛訊又好嘆氣了,他雖然不指望自家兒子有曹植七步成詩的本事,可好歹擠牙膏一樣擠出來也成啊!可是他怎麼就能每次都只寫一半呢!真是要命!這可怎麼好?

作爲商人,他總是能從不同的角度來想問題,比如現在,他腦子就開始往別的方面想了。

“兒子啊!沒有詩才,這也沒法子,反正往常你出去也不怎麼作詩,別人也知道你作詩不成,咱們也不強求你什麼都好了,只是科考怎麼辦?又不能代考,要不這樣,你把這應制詩大致的範圍勾了,然後家裡大家想,多寫一寫,你慢慢看,爭取到時候能直接套上去,你看能不能成?”

怎麼不成!薛蟠聽了眼睛都亮了,這絕對是個好法子啊!果然,薛訊還是很厲害的!自己這厲害的基因遺傳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至於這原身?那隻能說是王家的基因不好了!哎呀,這樣他就放心了,明年一定能過了,至於以後?那個以後的事兒以後再說吧,說不得過幾年自己真的開竅了呢!

第十五章第34章 學習第十二章第58章 調查第二十二章第一章第四章第49章 三年第50章 搶生意第38章 林家有子第36章 薛訊回家第65章 林如海和薛蟠第65章 林如海和薛蟠第六章第41章 失落的妹妹第47章 牙和變老第二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二章第六章第58章 調查第六章第十八章第六章第六章第二十四章第47章 牙和變老第34章 學習第52章 甄家處理第六章第43章 災第六章第58章 調查第十三章第39章 來人第十六章第六章第30章 傘第十二章第59章 包租公第42章 賈璉第47章 牙和變老第46章 摔第二十八章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一章第34章 學習第62章 留客第二十七章第36章 薛訊回家第45章 京城第二十七章第十八章第35章 籌謀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57章 柺子和英蓮第十四章第二十四章第十章第48章 開會第十八章第八章第38章 林家有子第二十七章第37章 說京城第十七章第二十三章第64章 人選和法子第39章 來人第十章第64章 人選和法子第二章第二章第44章 支援第十九章第十六章第63章 遊園和魚第二十一章第45章 京城第65章 林如海和薛蟠第十一章第十八章第58章 調查第七章第二十五章第30章 傘第32章 傘3第65章 林如海和薛蟠第63章 遊園和魚第二十章第37章 說京城第十四章第一章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68章 大結局第31章 傘2第十三章第七章第十六章第41章 失落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