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第483章 集議

在營地裡轉了一圈,確定振威中衛戰備完善後,朱景洪才與範長春幾人團坐起來。

“此戰你覺得該怎麼打?”

對於具體指揮作戰,朱景洪很有自知之明,所以才問範長春這些專業人士。

“敵軍勢大且已完成集結,我軍如今卻無統一指揮,正面交戰想贏實在極難!”範長春直接說了實話。

“想要獲勝,非得劍走偏鋒才行!”

得知寧煥祥遇害,軍隊被迫開始收縮時,範長春和一衆副手就在思考這個問題。

而一下午的時間,也足夠他們議出“偏方”來。

“說說看!”朱景洪表情嚴肅問道。

“敵軍勢大,然其弱點也很明顯,他們迅速集結出發,必然帶不了太多糧草!”

“且其快速向南逼近,又將其糧道給拉長了,所以……”

這時朱景洪插話道:“所以關鍵在於斷其糧道,如此他們極有可能不戰而退!”

“正是如此!”範長春答道。

斷敵人的糧道使其敗退,這種計策史書上不絕如縷。

雖是老生常談的玩意兒,但其效果也非常明顯,所以纔會被翻來覆去使用。

當然了,要實現襲擊糧道的目標,其難度也是顯而易見的。

就依範長春所言爲例,如何在茫茫戈壁中找到準噶爾的運糧隊,在此過程中如何不被敵軍斥候發現,又如何能擊敗重兵運送的運糧隊……

難度可以列出很多,想要完成這等人任務,非得要天時地利人和同在。

“你覺得……派多少人去襲敵糧道合適?”朱景洪低聲問道。

範長春答道:“至少要一千騎兵,此時臣問過幾位參將,他們紛紛請戰願往……其中尤以左都參將石崇爲甚!”

在四王八公小輩之中,石崇算是年長的一批,也是其中走得最快的幾人。

想到這位,朱景洪不由想到賈家那些人,跟石崇比起來這些人簡直……簡直就不配跟人比。

“他既有如此決心,那就讓他去吧……他素來考慮事情周全,由他去差事辦成的機會也大些!”

“十三爺,真要派人去襲糧道?”範長春有些遲疑。

這等冒險舉動,成功了固然皆大歡喜,一旦失敗……且不說壞了大局的後果,僅石崇身死他範長春就把石家得罪死了。

“難道還能有假?派石崇去吧,少了他麾下的千多號人,對前線大局影響不大!”

“可是……”

“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婆婆媽媽的,趕緊將事情佈置下去,明天我們再議如何迎戰敵軍!”

範長春看向了在場同知和僉事,希望他們能站出來說了兩句,但這些人此刻全部跟木頭一樣。

眼見範長春還在遲疑,朱景洪當即表態:“行了,這件事我做主了,出了事也由我來擔着,現在就去把石崇叫過來!”

話已說到這個份兒上,範長春也就不在猶豫,當即命人去把石崇叫來。

“再派人去傳我的話,讓青海行都司和各部族軍隊,以伱們衛爲中儘快靠攏過來!”

“再傳我的話,明天中午各部將領,前來此地商討對敵之策!”

朱景洪又一連發出兩道命令,讓範長春幾人雖覺得不合規矩,但此時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眼下最要緊的,是儘快收攏軍心形成統一指揮,否則一場大潰敗在所難免。

“是!”

吩咐完這些,眼見範長春幾人面露倦色,朱景洪語氣變得柔和說道:“明天還要議事,你們都回去歇着吧!”

“是!”

輾轉一天,精神處於高度緊張,而且還扛到半夜沒睡覺,範長春幾人眼下確已累到極點。

繼續待着毫無意義,範長春幾人便離開了。

他們走了沒多久,石崇確已騎馬趕來,靠近朱景洪後就下馬步行。

“參見十三爺!”

擡擡手示意石崇起身,藉着微弱的火光,朱景洪看着他道:“你們萬指揮使說,你主動請纓要去襲敵糧道!”

躬身抱拳,石崇答道:“非如此,不能克敵制勝!”

“深入敵後,茫茫戈壁,可謂九死一生,你就不怕一去不回!”朱景洪很是認真問道。

“十三爺,石家飽受聖上隆恩,如今正是到了報國之時,又豈能畏險而退縮!”石崇目光堅毅。

朱景洪點了點頭,對石崇又高看了幾分,暗贊此人確有其先祖遺風。

“你們萬指揮使怕你出事,我說此事幹系由我來擔着,他才同意讓你迂迴敵後!”

當石崇要說話時,朱景洪卻已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肩膀說道:“你真考慮好了?”

“臣願往!”石崇單膝跪地。

伸手將他扶了起來,朱景洪鄭重說道:“你是將門虎子,既有如此銳氣,我不攔你……”

“謝十三爺成全!”

“一定要平安回來!”朱景洪語氣嚴肅。

感受到朱景洪的關心,石崇再度深深一拜,答道:“臣遵命!”

於是石崇也離開了,今天夜裡他就會帶隊轉移,趁着夜色潛入敵後去。

在石崇離開後,侍衛們已搭好了帳篷,可以讓朱景洪暫時歇息一番。

一整天朱景洪都在趕路,即使他身體素質極好,如今多少也有些吃不消。

他鑽進帳篷裡歇了,但他的命令卻在戈壁上四處飛馳,傳達到了前線各部去。

在朱景洪離開總督行署後,楊隆山也返回了自己本部,此時天都已經快要亮了。

而他睡了不到半個時辰,就接到了從振威中衛傳來的話,朱景洪讓組織大軍向東北方向靠,並在今天中午帶着將領過去議事。

“這般安排,看來此番大戰,已是不可避免!”楊隆山嘆息道。

本來他有機會來主持此番大戰,可因爲其膽怯然後拒絕了。

但楊隆山並不後悔,他對自己的實力很清楚,西北這爛攤子他若是接手,有八成的可能會搞砸。

“十三爺是聖上嫡子,聖眷之隆無人能出其右,由他來指揮倒也不錯,至少敗了板子也要輕一些!”

沒錯,楊隆山看得很清楚,這場戰役就是朱景洪指揮,而不是什麼大家一起商量着來。

“傳令下去,大軍繼續往東北移動,儘可能向振威中衛靠攏!”

要參與決戰,他們必須在今天趕到振威中衛附近,如此才能統一排兵佈陣。

時間緊迫,楊隆山又豈敢耽擱。

而他的抉擇,和北線的周全輝如出一轍,後者接令後也讓軍隊繼續向南靠攏。

…………

初八上午,朱景洪從營帳裡醒來,他是被外面的動靜吵醒的。

修整一夜的士兵,正在吃早飯同時備戰,發出聲音也是在所難免。

在起身後,朱景洪沒着急出去,而是提筆開始寫信。直到現在他纔想起,自己應該給老頭兒寫封信,稍微解釋一下前線發生的事,最大限度避免誤會產生。

他既然要抓均軍權,被皇帝誤解乃至猜忌,本身就是極正常的事。

即使老頭兒不疑我,太子和老六也會忌憚我,接下來的日子不會好過。

想到這些,朱景洪忍不住嘆了口氣,他既已踏上了這條不歸路,就只有一往無前的走下去。

把信封好,朱景洪將其交給了隨行侍衛,他們將會把信交給八百里加急的信差。

做完了這件事,朱景洪方纔走出軍帳,此時周圍士兵們大多在吃飯。

只見他走向其中一處圈子,這些人發現是他靠近,立刻放下了手中吃食,忙向朱景洪這位十三爺行禮。

“參見王爺!”

示意衆人起身後,朱景洪問道:“吃的什麼?”

在場兵卒約有三十人,領隊的乃是一名隊正,聽到問話他便站了出來。

“回稟王爺,早上每人兩個麪餅,外加一條牛肉乾!”

在此人答話時,朱景洪也在仔細觀察,現場就還有未分完的麪餅和肉乾。

在當下這個時代,能讓士兵吃得這般豪華,其實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

當然了,要做到這一點很費錢,也難怪皇帝隨時都覺得自己窮,實在是朝廷上下花錢的地方太多。

朱景洪笑着問道:“我走得急,沒有帶吃喝,能否在你們這裡借一頓!”

聽到這話,沒等那隊正說話,其隨行侍衛就要開口,提醒他其實帶了他的膳食。

沒錯,即使是身處前線,朱景洪的“後勤”保障一樣優越。

那隊正先是以爲自己聽錯了,然後他便覺得格外的惶恐不安。

主要是這種事他從未遇到過,以至於此時不知該如何處置。

“王爺……我們這……”

看出了他的侷促,朱景洪遂開口道:“莫非你還捨不得?”

“小人豈敢!”隊正再度跪了下去。

“起來起來!”一邊說着話,朱景洪自顧走入人羣,而後拿起了一塊麪餅。

“都坐都坐,不必這般拘謹!”朱景洪自顧坐到一塊兒石頭上。

他儘可能顯得和藹,但他親王的身份,還是給衆人帶來了極大壓力。

別說是這些普通士兵,便是石崇這等頂級武勳子弟,在朱景洪面前也輕鬆不起來。

“王爺叫你們坐,你們就別都站着了!”侍衛百戶高鴻出言道。

眼見朱景洪都坐了,衆人雖仍覺惶恐難安,可還是陸續都坐回原位。

一邊吃着餅,朱景洪一邊問道:“早上吃這些,中午又吃什麼?”

這是朱景洪問出的第一個問題,讓現場衆人很摸不着頭腦,但爲首的隊正還是老老實實回了話。

接下來,朱景洪又問了他們想吃什麼,這個問題無疑更顯得奇怪。

好在他的身份高得離譜,外加個人帶有些傳奇色彩,衆人才沒有把他當做“蠢蛋”,反倒覺得他有些莫測高深起來。

在朱景洪的“家常”問題之下,一幫士兵逐漸放鬆了下來,便讓他了解到他們最真實的心態。

寧煥祥的死雖對軍心影響極大,但京營的這些騎兵並非鬥志全失,相反他們心裡的那份憋屈,反倒讓朱景洪覺得可以利用起來。

在朱景洪與衆人相處愉快,順道觀看這些人顯露武藝時,高鴻在他身邊提醒道:“王爺,萬指揮使他們來了!”

朱景洪目光掃了過去,果然見到除了範長春,楊隆山和周全輝這些人都到了。

他在這裡閒聊,除了瞭解軍心士氣,其實也是爲了等這幫人到來。

所以現在,他也到了該離開的時候。

“王成福,本王記住你的話了,只要你能斬下三十首級,本王親自設酒與你慶功!”

個人斬首三十級,這是非常逆天的戰績,偏這個王成福就誇下了海口。

但剛纔王成福展露的武藝,讓朱景洪相信此人有這本事,前提是他能在接下來的戰役中活下來。

所以,朱景洪纔有說最後一句,這其實是對王成福的一種祝願。

“參見十三爺!”

範長春等人靠近後,便向朱景洪行了禮。

示意他們起身後,朱景洪指了指高處山坡,說道:咱們上去說話吧!”

“是!”

於是這一行十幾名將領,都跟着朱景洪一道往山坡上走去。

那裡有更好的視野,而且可以隔絕外人偷聽,乃是極好的議事地點。

看着朱景洪離去得的背影,王成福環顧左右問道:“你們說……我能否吃上襄王爺的宴席?”

“大人,三十個首級,這可不容易啊……”

“瞎說什麼,以咱們隊正的本事,三十個還不是擡擡手的事!”

王成福好歹是名隊正,在他手下有說真話的老實人,自然也少不了拍馬屁滑頭。

朱景洪在時這些人跟木頭一樣,他一走衆人就又恢復了“人性”。

這邊衆人吃飯時說笑着,而朱景洪等人已到了高坡,這裡已經能俯瞰下方營地。

“都坐吧!”

現場,侍衛們已擺上了椅子“馬紮”,這種便攜的物件在當下並不稀奇。

椅子的設置也很有趣,朱景洪毫無疑問是主位,其餘衆人則按官階左右排列。

衆人落座之後,朱景洪便讓他們先說麾下人馬情況,如此他便正式行使起前線指揮權。

聽得衆人回話後,朱景洪方說道:“諸位……這次準噶爾雖來勢洶洶,但其實不必怕他們!“

“只要收攏了軍隊,且不說能否打得過他們,至少我們就有了自保之力!”

雖然朱景洪這話略顯悲觀,但在場衆將反而鬆了口氣,他們就怕這位爺年少輕狂,強行要跟準噶爾人正面硬頂。

見衆人不說話,朱景洪接着問道:“諸位,若我軍全部後撤,能否甩得掉準噶爾大軍?”

打不贏就跑,這是很簡單的選擇,朱景洪可沒什麼面子關係。

朱景洪話音落下,就聽楊隆山開口道:“王爺,此事不太可行……聖上那邊,只怕不會同意!”

“聖上之意,是在今年內重創準噶爾,此前一年戰局焦灼毫無進展,現今稍有推進而若不進反退,聖上定會降罪……”

這是將領們最大的壓力,而寧煥祥的壓力最大,所以他才謹慎過了頭,過分求穩才導致局面焦灼難有進展。

而今寧煥祥死了,楊隆山等將領要直面皇帝怒火,所以他們會反對後撤。

這其實是一種悲哀,將領本該只管打仗,根據現有條件做出優酷

“如今各部收攏,這一仗該怎麼打,諸位可有計議?”

243.第243章 可卿陷囹圄第51章 學子的要求347.第347章 寶釵訓兄第619章 側妃歸府255.第255章 去見林妹妹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313.第313章 擦腳布和護心襖第154章 不做乖寶寶第583章 福兮禍之所依395.第395章 歸鄉第86章 密林中410.第410章 西北風雲起260.第26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402.第402章 粗茶淡飯第61章 賜匾第171章 兄友弟恭第597章 朱景洪的意志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第149章 不過是個登徒子罷了第109章 榮國府事第584章 我們都是陛下的臣子第133章 難兄難弟第22章 去見識一下第573章 到漢城的使者245.第245章 風險小收益高372.第372章 釵於奩內待時飛400.第400章 皇家新婦第165章 臨別之言第115章 仗義疏財不好做374.第374章 再至襄王府384.第384章 加冠封王361.第361章 爹,您未免太小氣!第558章 殺機216.第216章 李文釗來訪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第91章 事情真相431.第431章 慷慨解囊睿王妃313.第313章 擦腳布和護心襖第555章 爲了神教大業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第53章 宮門處第513章 家宴之上第162章 拋開事實不談第575章 節制燕遼兵馬第61章 賜匾444.第444章 妙玉第13章 你們在推諉誰?第494章 釵黛秘語70.第70章 賈璉被擒313.第313章 擦腳布和護心襖第26章 十三爺到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346.第346章 你這是作死331.第331章 是寶姑娘說的第98章 老十三的本事第565章 張小月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484.第484章 首功247.第247章 更喜微胖型第98章 老十三的本事44.第44章 口諭393.第393章 膽大妄爲第109章 榮國府事第130章 十三爺來訪439.第439章 圍獵上林苑430.第430章 新年獻禮234.第234章 武英殿賜宴77.第77章 不要開倫理的玩笑381.第381章 皇帝的胃口第160章 連林妹妹也變了58.第58章 正確的時候235.第235章 兄弟之國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429.第429章 柳湘無蓮第588章 皇家兒媳不好做373.第373章 鄧安與可卿言271.第271章 新的小目標326.第326章 多喝熱水第531章 私會於竹林第26章 十三爺到第556章 雙修212.第212章 年輕的軍官們203.第203章 與薛姑娘一見如故第145章 被改變221.第221章 妯娌們2471.第471章 朱景洪調軍第582章 襄王嫡長子78.第78章 閣臣464.第464章 鞍前馬後第115章 仗義疏財不好做470.第470章 十三吃了沒第533章 聯姻9.第9章 薛家有女378.第378章 後知後覺賈元春第621章 朕親自給他治第166章 天上掉下個楊妹妹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狀第169章 闖宮47.第47章 前倨而後恭363.第363章 與公主一見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