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零章 紛亂的天下

洪荒大地西牛賀州,以咸陽城爲中心,聚二百三十六郡膏腴沃土,收九州泰半奇珍財富,成就一方蓋世強國,生民億兆,強軍數以億計,文臣如雨,武將如雲,一時間連本地遍佈各處的佛宗都不敢攖其鋒。

雖然佛門有三尊混元強者,但有佛首帝釋天的影響力,大秦本身實力雄厚,再有應龍紮根西土,以爲後盾,佛門作爲教派,本身又沒想在世俗界爭權奪利,自然沒有非要反對的理由。

話說帝釋天是佛門主事之人,掌管億萬佛子,號稱萬界佛宗鬥戰第一,威名遍佈寰宇,比起露面不多,只管傳教的接引和準提,影響力只強不弱。

他雖然本身沒有證道,但作爲天帝化身,證不證道並無不同。當年在彌羅宮中,天帝賜下的虛擬道果,並非尋常,乃是用從鬥戰魔神心臟中剝離的鬥戰法則爲基而練就的力量種子。

帝釋天當年剛出現時,因化身緣故,本身並不需修煉,直接就有準聖圓滿的力量,後來本尊以業火紅蓮爲基,重新創造獨立生命以來,因虛擬道果的緣故,他也修煉了鬥戰法則,好更能契合道果,如今已經將道果力量掌握了五六成,戰鬥力更勝接引。

不管是權力還是實力,帝釋天都躍居接引、準提之上,如此一來,他的話自然就更有分量了。身爲東王公的化身,乃是附庸的存在,面對玄羅這位太子,他自然不可能跳出來擋路。

大秦帝國收縮至西牛賀州,雖然疆域面積減少了一大半,但統治力度卻深入了十倍不止,完成了實實在在的中央郡縣集權制,再也不是過去那種明面上的統治了。

大秦力量迅速從另外四大部洲撤走,造成了大片的權力真空,各路豪傑紛紛跳出來,在南瞻部洲建立國家,一時間萬國林立,戰火連綿不絕,在即將到來的大戰之前,已經用血與火的方式,迅速鍛造了一支支鐵血軍團。

西牛賀州中,大秦威壓寰宇,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各路小國紛紛上表稱臣,成爲大秦的藩屬國。

中聖靈洲中,先有大商末代王子武庚,聚起昔日大商遺老遺少,譬如黃飛虎、聞仲、商容、梅伯、姜文煥、飛廉、惡來等人,佔據十八郡之地,開闢運朝,建立大商王朝。

作爲曾經的大商一族,武庚祖上自然不乏強者,有許多都是人王退位之後修煉有成,故而創造出一部皇道武經並不是難事,就算比不上《三墳》《五典》這樣的蓋世絕學,但成就一方王朝,還是足夠的。

運朝等級,從最低的王朝,到皇朝、帝朝、聖庭,都有各自的標準,大秦帝國便是聖庭級別,而大商目前的實力,自然只是最低等的王朝。

除又跳出來的大商遺族之外,更有昔日輝煌過的大周、大夏等遺民立國,衛國、鄭國等小國再現,以及一些奇怪種族,比如羽人、雪族、小人、巨人等國度,更有供奉燧人老祖的燧人國、尊崇伏羲的風國、信仰蚩尤的蚩尤魔國、有龍族血脈的龍之國、一目國、三眼國、無腸國、女兒國等,多者聚數十郡,少者一郡半郡,一時間洪荒大地彷彿回到了昔日龍鳳劫早期萬族並起,畫地爲疆的時代。

而在這諸多國家中,最爲強大的除了大秦之外,便是雄霸北俱蘆洲的大武聖庭、大炎聖庭,前者乃是巫族舉族所立之煌煌大國,後者還是妖族諸強匯聚所立之無上妖庭,兩國以北冥海爲疆域分界線,各佔北俱蘆洲一百餘郡,聚攏族中無數強者,統治廣袤無比的疆域,雖然統治力度較爲鬆散,但實力比起大秦有過之而無不及。

另有鳳凰族鴻鵠一脈在中聖靈洲、西牛賀州、北俱蘆洲交界處建立西凰帝國,佔據近百郡,西凰女帝之名威赫三界。

巫妖再起之勢,人族諸強早已有所預料,此前帝鴻一直盤踞北俱蘆洲,北冥海又是又是妖師鯤鵬的老巢,如今巫族玄冥坐鎮此地,巫妖二族可謂各佔地利人和,於此分庭抗禮。

妖皇帝鴻和巫皇玄同太子交戰數次,前者乃積年老怪,根腳不凡,修爲高深,得妖皇之位十餘萬年,早就一步步開發出妖皇印的力量,非是一般人可敵。

但玄同太子更非尋常,根腳之強,堪稱三界第一,一出世就是準聖修爲,其先天聖體強悍無倫,法力宏大無窮,本身又愛武成癡,曾跟隨帝釋天修煉鬥戰法則,手中或天戟又是不世神兵,縱然成皇時間晚了十萬年之久,但動起手來,仍不輸帝鴻。

二人時常在北俱蘆洲大戰不止,巫妖二族彷彿又回到了上古爭霸時期,一日百戰,血流不止。

不過這只是表面現象,在如今這樣的局面下,任是誰也不會傻到真的打的傷筋動骨,一來天地足夠廣闊,強者太多,根本沒有哪一族能稱霸天下。

二來巫妖雖然有仇,不過兩族中都有混元強者坐鎮,誰也不可能滅盡對方,強行廝殺,只會兩敗俱傷,被別人撿了便宜。

所以打歸打,但更多還是以煉兵爲目的,同時雙方試探對方實力,在戰鬥中漸漸形成一種平衡穩定,劃定疆域。

畢竟即將展開的跨宇宙作戰,不但需要強者出力,更可帶兵攻城略地,這都是看得見的功績,各方大勢力之主,自不會坐視。故而都需要一隻強兵,以及相對穩定的後方。

話說妖皇帝鴻雖然生性酷烈,但也是逐利之輩,算是無利不起早的一種人,煉兵歸煉兵,但堂堂皇者,動不動參戰,不但大失身份,也實在沒有任何意義。

奈何大武聖庭的聖皇玄同是個好戰之輩,自出世以來,先後不知挑戰了多少強者,因以秘法掩蓋身份,三界廣大,許多人不知其底細,出手自不會留情,但無一例外都敗於他手。

時至今日,準聖境強者已經不能再給他壓力了,就將目標盯上了混元境強者,帝鴻就成了現成的目標,不打不行。

北俱蘆洲戰火連天,連兩大皇者都數次下場,雖然無法再對洪荒大地造成多大傷害,但許多普通生靈遭了秧,尤其是人族,巫族對他們還算友好,但妖族仍是一如既往的以吃人爲樂。

人族諸強有先見之明,早在巫妖立國之前,就已經先後將億兆人族轉移到了南瞻部洲,反正地廣人稀,再多人口都不夠。

此時的南瞻部洲,大秦的官方力量也已經撤走,將這裡留給即將出現的泰皇之爭做舞臺。

因是人族泰皇傳統疆域所在,這裡雖然也是各國林立,但基本都是人族國度,有志泰皇之位者紛紛招兵買馬,試圖大幹一場。

第二七零章 天子劍誅姬昌,玲瓏心助魔威第四零一章 沛縣呂氏第二三五章 聖人落子第五一四章 鍾離援手,純陽情劫第五二六章 細思極恐第二八六章 大道無常,通天不敗第二零五章 追責第四二六章 戰火重燃第三二一章 天人並立第三三七章 燭龍嘲諷,準提求聖第一百九十三章 帝后論闡截第三八八章 三道並行,魔神逝去第三五九章 八天之上,大羅之下,明巒極聖第三二零章 天地爭鋒,人道繪卷第七十九章 巫妖第三戰第五五八章 狠厲第五七二章 道劍非道第二七九章 三清分裂,佛教遭劫(感謝書友輕殤若汐十月十七日的萬賞)第五一零章 至尊之劫第四四一章 大戰升級,宇宙碰撞第四八三章 龍城運起,諸神下界第二二零章 真王相召第四九三章 西遊完畢,四柱渾天第一百四十九章 準提背黑鍋第四零八章 歸去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死冥河第三零五章 人族混元之果第四零四章 赤帝子斬白帝子第二一四章 重塑根腳之法第四六五章 ‘元始’之爭,天命削減(二合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冊封諸神第二三六章 碧遊宮進言第三三六章 鴻鈞上天庭,聖位引暗流第二三七章 通天決策第二八二章 開天三寶之秘第二零八章 佛門出,青蓮折第二一四章 重塑根腳之法第三六零章 三皇相會,天帝問心第四八二章 真王之志,天王輪迴第二八六章 大道無常,通天不敗第十一章 鳳棲山論道第五章 扶桑出紫府第三四五章 聖位落各家,幾人歡喜幾人愁第三一一章 兵出函谷,征戰天下第五五二章 東王公之謀第一百七十九章 蚩尤落幕第六十二章 將行天界第一百八十四章 著經造字,倉頡疑雲第二五五章 申公豹第二零六章 歸墟虛無君第四四六章 大道爭鋒第四九零章 證道之說(二合一章節)第四三六章 一拳打爆聖人第七十三章 合道第五六三章 羅睺破境第三四二章 武道六聖,人道五皇第四二一章 拜巫皇爲主第五二一章 死亡女神和長青劍第三零三章 奪寶第三一二章 百家齊動第二二九章 虛無君的隱秘第二五九章 叛教第四七四章 白馬馱經,佛法南傳第三六四章 死亡宇宙,吞噬之網第三八五章 戰事安排第五一一章 魔神投誠,意外消息第一百七十章 贗品靈寶,兩教援兵第一百零八章 紫氣三分第四四四章 天地同悲,佛祖之悟第一百三十一章 立國祭天第五四六章 呂祖:你看我是誰第三八四章章 以己道代大道第五八八章 反攻的號角第三五三章 明爭暗鬥,諸皇歸位(感謝薄心涼性喃小喃萬賞)第四一八章 第六魔皇第三十七章 萬蛇之首第二三六章 碧遊宮進言第二八三章 交易第一百五十九章 羅睺證道第五五零章 帝俊之帝,太一之一第三四二章 武道六聖,人道五皇第四五九章 兩界歸一,改天換地第三十三章 先天葫蘆第二零六章 歸墟虛無君第二六九章 神樹榮枯,宇宙生滅第一百九十八章 諸聖聚崑崙第四零九章 內亂第五八四章 生命至上與戰鬥至死第二八二章 開天三寶之秘第三十一章 大道維艱第二七九章 三清分裂,佛教遭劫(感謝書友輕殤若汐十月十七日的萬賞)第四二七章 死界橋頭堡第三三零 六道合一處,大地之心路第五八一章 四天宰與帶路黨第二五九章 叛教第一百零一章 天地俱滅第四零七章 魔化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