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郎中

多情郎中

那醫生頗負盛名,醫道醫德都高人一等。見胡雪巖人雖瘦弱,雙目炯炯有光,大爲驚異,一夜之隔,病似乎去了一大半,他自承是行醫四十年來罕見之事。

“這自然是先生高明。”胡雪巖歉意地問,“先生貴姓?”

“張先生。”蕭家驥一旁代答,順便送上一頂高帽子,“寧波城裡第一塊牌子,七世祖傳的儒醫。張先生本人也是有功名的人。”

所謂“功名”,想起來是進過學的秀才,“失敬了!”胡雪巖說,“我是白丁。”

“胡大人太客氣了。四海之大,三品頂戴無論如何是萬人之上。”

“可惜不是一人之下。”胡雪巖自嘲着縱聲大笑。

笑得太急,嗆了嗓子,咳得十分厲害。蕭家驥趕緊上去替他捶背,卻是越咳越兇,張醫生亦是束手無策,坐等他咳停。這一下急壞了阿巧姐。她知道胡雪巖的毛病,要抹咽喉,喝蜜水才能將咳嗽止住。蕭家驥不得其法,自然無效。

蜜水一時無法張羅,另一點卻是辦得到,“蕭少爺,”她忍不住在屏風後面喊,“拿他的頭仰起來,抹抹喉嚨。”

是嬌滴滴的吳儂軟語,張醫生不免好奇,轉臉張望,而且率直問道:“有女眷在?”

醫生是什麼話都可以問,不算失禮。但蕭家驥卻很難回答,一面替胡雪巖抹着喉頭,一面含含糊糊地答道:“嗯,嗯,是!”

張醫生欲語又止。等胡雪巖咳停了才切脈看舌苔,仔細問了飲食起居的情形,欣慰地表示:“病勢已經不礙,只須調養,大概半個月以後可以復原。”

“多謝,多謝!”胡雪巖拱拱手說,“家驥你陪張先生到你那裡開方子去吧!”

蕭家驥會意,等開好方子,便談到胡雪巖想回上海的話。張醫生深爲困惑,“病人連移動牀鋪都是不相宜的。”他問,“大病剛有轉機,何可這樣子輕率冒失?”

“實在是在上海有非他到場不可的大事要辦。”家驥說,“路上也只有一兩天的工夫,請張先生多開幾服調理藥帶去,格外當心照料,想來不礙。”

“照料!哪個照料?萬一病勢反覆,我又不在船上,你們怎麼辦?”

“是!”蕭家驥說,“那就只好算了。”而間壁的胡雪巖耳朵尖,聽了張醫生的話,已經有了主意,請他到上海出診,隨船照料。

等張醫生開好方子,告辭上轎,阿巧姐自然也不必迴避了,胡雪巖便當着蕭家驥透露了他的意思。這個想法亦未始不可行,富室巨戶,多有這樣重金禮聘,專用車船奉迎的,但是眼前時地不同,阿巧姐和蕭家驥都覺得不易辦到。

“他肯去當然最好,就怕他不肯。”蕭家驥說,“第一,寧波的市面還不甚平靖,離家遠行,恐怕不放心;第二,快過年了,寧波人的風俗,最重過年團圓,在外頭做生意的,都要趕回家來,哪裡反倒有出遠門的?”

“過年還早,我一定趕年前送他回來。”胡雪巖又說,“說不說在我,肯不肯在他。你何妨去談一談。”

“那當然可以。我本來要到他清儀堂去撮藥,順便就看他。”

“原來他也開着藥店?”胡雪巖說,“那太好了!就是他不肯到上海,我也想跟他談談。”

胡雪巖想開藥店是大家知道的,蕭家驥心中一動,點點頭說:“這倒或許會談得投機。”

“那是另外一回事,家驥,只要他肯去,他怎麼說,我們怎麼依他。還有,要投其所好。你懂我的意思吧?”

“我懂,”蕭家驥笑道,“不過,恐怕要請了他來,你自己跟他談。”

去了一個多時辰,蕭家驥回來了,說張醫生答應來吃晚飯,又說他喜歡字畫。問到邀他同行照料的話,蕭家驥表示還不便開口,又說最好由阿巧姐來說,因爲這是不情之請,只有女眷相求,容易成功。

“這話也是。男人說話,一句就是一句,碰了釘子或者打了折扣,以後說話就不值錢了。阿巧,”胡雪巖問道,“你肯不肯說?”

“本來是不肯說的,女人的話就不值錢,碰釘子、打折扣都不要緊?真正氣數!不過——”她故意做個無可奈何的表情,“唉!不說又不行,只好我來出面了。”

說停當了,要準備餚饌款客。胡雪巖認爲不如到館子裡叫菜,比較鄭重。阿巧姐也想省事,自然贊成。但蕭家驥不甚同意,他肚子裡另有一番話,要避着胡雪巖跟阿巧姐說。

“胡先生,這些小事,你不必操心了,我要跟阿巧姐去商量。阿巧姐,我陪你到他們廚房裡看了再說。”

走到廊下僻處,估量着胡雪巖聽不見了,他站住腳,要問她一句話。

“阿巧姐,你是不是真的想幫胡先生辦成功這件事?”

“是啊!本來我不贊成的,不過他一定要這樣做,我無論如何只有依他。”

“既然無論如何要依他,那麼,我有句話說出來,你可不能動氣。”

“不會的。你說好了。”

“姓張的很關心你。也不知道他怎麼打聽到的,曉得你姓何,何姨太長,何姨太短,不停地問。”說到這裡,蕭家驥停下來看她的臉色。

她的臉色自然不會好看,氣得滿臉通紅。“這種郎中,狼心狗肺,殺千刀!”

“是不是?”蕭家驥很冷靜地說,“我知道你要動氣。”

一句話提醒了阿巧姐,知道他還有未說出來的話,如果自己還是這樣子,那些話就聽不到了。轉念又想,總怪自己的身份尷尬,何姨太出現在姓胡的這裡,在人家看,當然也不是什麼好女人。既然如此,就不妨動動歪腦筋了。

這樣轉着念頭,臉色自然就緩和了,“隨他去胡說八道,只要我自己行得正,坐得正好了。”她催促着,“你再說下去。”

“只爲胡先生不走不可。要走,就非姓張的一起走不可。所以,我只好耍記花槍。阿巧姐,你是明白人,又看在胡先生份上,一定不會怪我。”

話風不妙,阿巧姐有些吃驚,不過戒心起在

暗中,表面上又是一種態度:“不會,不會。我曉得你是爲他。你說出來商量。”

“我在想,如果直言相談,說請他一起陪到上海,他一定不會答應。這話等他一出口,事情就僵了,所以我靈機一動,說是:‘何姨太特爲要我來奉請,晚上她親手做兩樣菜,請張先生喝酒。一定要請你賞光。’他很高興地答應了,說是‘一定來,一定來!’”

這用的是一條美人計,阿巧姐心裡當然不是味道,不過一想到是爲胡雪巖,她自然就不會對蕭家驥介意,她很平靜地問道:“他還有什麼話?”

“自然還有話,他問我:‘何姨太爲什麼要請我?’我說:‘是因爲你看好了胡道臺,略表謝意。另外還有件事求你。’他一再問我什麼事,我不肯說。回頭全要看你了。”

阿巧姐點點頭,將他前後的話細想了一遍,心裡有了主意,只是有一點必須先弄清楚。

“問到我怎麼會在這裡,你是怎麼告訴他的?”

“我說:‘何姨太現在下堂了。她是胡道臺的大姨子。蘇州現在淪陷在那裡,孃家回不去,只好來投奔至親。’他說:‘怪不得!人在難中,談不到避嫌疑。大姨子照料妹夫的病,也是應該的。’”

阿巧姐明白,所謂“大姨子”是意指她有個妹妹嫁做胡雪巖的偏房。關係如此安排,是疏而親,親而疏,不但她穿房入戶、照料病人可以說得過去,而且讓色迷迷的張郎中希望不絕,纔會上鉤。

阿巧姐十分欣賞蕭家驥的機智,但也不免好笑,“要死快哉!耐那哼想得出格介?”她用道道地地蘇州話笑着說。

蕭家驥自己也笑了,“看起來,他是想跟胡先生做‘連襟’。既然至親,無話不好談。”他提醒她說,“這齣戲包定唱得圓滿,不過,要不要先跟胡先生說好?你自己斟酌。”

阿巧姐考慮結果,認爲不可不說,亦不可全說。她是在風塵中打過滾的,男人的心,別樣摸不透,只有這一層上,她真是瞭如指掌。男人的氣量大,固然不錯,卻就是論到奪愛,不能容忍。因爲這不但關乎妒意,還有面子在內。

於是略略安排了酒食,找個蕭家驥不在眼前的機會,問胡雪巖說:“你是不是一定要姓張的郎中陪到上海?”

“對!”胡雪巖答得斬釘截鐵,“他不陪去,你不放心。那就只好想辦法說動他了。”

“辦法,我跟蕭家驥商量好了。不過有句話說在前面,你要答應了,我們纔好做。”

一聽就知道話中有話,胡雪巖信得過他們兩人,落得放漂亮些,“不必告訴我。”他說,“你們覺得怎麼好,就怎麼做。”

“唷,唷,倒說得大方。”阿巧姐用警告的口吻說,“回頭可不要小器。”

這就不能不好好想一想了。胡雪巖自負是最慷慨、最肯吃虧的人,所以對這“小器”的兩字之貶,倒有些不甘承受。轉念又想,阿巧姐閱歷甚深,看男人不會看錯,看自己更不會看錯,然則說“小器”一定有道理在內。

他的心思,這時雖不如平時敏捷,但依舊過人一等,很快地想到蕭家驥從張家回來那時,說話帶些吞吞吐吐,彷彿有難言之隱的神情,終於看出因頭了。

於是他故意這樣說:“你看得我會小器,一定是拿我什麼心愛的東西送他。是不是?”

“是啊,你有什麼心愛的東西?”

“只有一樣,”胡雪巖笑道,“是個活寶。”

“你纔是活寶!”阿巧姐嫣然一笑,不再提這件事了。

張醫生早早就來了。一到自然先看病人,少不得也要客氣幾句,“多蒙費心,不知道怎麼樣道謝。請過來吃頓便飯,真正千里鵝毛一點心。不過,我想總有補報的日子。張先生,我們交個朋友。”

“那是我高攀了。”張醫生說,“我倒覺得我們有緣。同樣的病、同樣的藥,有的一服見效,有的吃下去如石沉大海,這就是醫家跟病家有緣沒有緣的道理。”

“是的。”蕭家驥接口說道,“張先生跟我們都有緣。”

“人生都是個緣字。”胡雪巖索性發議論,“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會到寧波,到了寧波也不曾想到會生病,會承張先生救我的命——”

“言重,言重!”張醫生說,“藥醫不死人,原是吉人天相,所以藥到病除,我不敢貪天之功。”

就這時門簾一掀,連蕭家驥都覺得眼前一亮,但見阿巧姐已經着意修飾過了,雖是淡妝,偏令人有濃豔非凡之感。特別那一雙剪水雙瞳,眼風過處,不由得就吸住了張醫生的視線。

蕭家驥知道阿巧姐跟胡雪巖的話說得不夠清楚詳細,深怕言語不符,露了馬腳,趕緊藉着引見這個因頭,將他們的“關係”再“提示”一遍。

“張先生,”他指着阿巧姐說,“這位就是何姨太,胡大人的大姨子。”

胡雪巖幾乎笑出聲來。蕭家驥的花樣真多,怎麼編派成這樣一門親戚?再看阿巧姐,倒也不以爲意,盈盈含笑地襝袵爲禮,大大方方招呼一聲:“張先生請坐!”

“不敢當,不敢當。”張醫生急忙還禮,一雙眼睛卻始終捨不得向別處望一望。

“我們都叫何姨太阿巧姐。”蕭家驥很起勁地作穿針引線的工作,“張先生,你也這樣叫好了。”

“是,是!阿巧姐。”張醫生問道,“阿巧姐今年青春是?”

“哪裡還有什麼青春?人老珠黃不值錢,今年三十二了。”

“看不出,看不出。我略爲懂一點相法,讓我仔細替阿巧姐看一看。”

也不知是他真的會看相,還是想找個藉口恣意品評,不過在阿巧姐自然要當他是真的,端然正坐,微微含笑,讓他看相。那副雍容自在的神態,看不出曾居偏房,更看不出來自風塵。

張醫生將她從頭看到腳,一雙腳縮在裙幅之中看不見,但手是可以討來看的——看相要看手是通例,阿巧姐無法拒絕。本來男左女右,只看一隻,她索性大方些,將一雙手都伸了出來。手指像蔥管那樣,又長、又白、又細,指甲

也長,色呈淡紅,像用鳳仙花染過似的,將張醫生看得恨不能伸手去握一握。

“好極了!”他說,“清貴之相。越到晚年,福氣越好。”

阿巧姐看了胡雪巖一眼,淡淡一笑,不理他那套話,說一句:“沒有什麼菜,只怕怠慢了張先生!”隨即站起身來走了。

張醫生自不免有悵然若失之感。男女不同席,而況又是生客,這一見面,就算表達了做主人的禮貌。而且按常理來說,已嫌過分,此後就再不可能相見了。

“但是,她不是另外還有事要求我嗎?”想到這一點,張醫生寬心了,打定主意,不論什麼事,非要她當面來說,纔有商量的餘地。

果然,一頓飯只是蕭家驥一個人相陪。餚饌相當精緻,最後送上火鍋,阿巧姐才隔簾相語,說了幾句客氣話,從此芳蹤杳然。

飯罷閒談,又過了好些時候,張醫生實在忍不住了,開口問道:“不是說阿巧姐有事要我辦嗎?”

“是的。等我去問一問看。”

於是張醫生只注意屏風,側着耳朵靜聽。好久,有人出來了,卻仍舊是蕭家驥,但是屏風後面卻有纖纖一影。

“阿巧姐說了,張先生一定不會答應的,不如不說。”

“爲什麼不說?”張醫生脫口答道,“何以見得我不會答應。”

“那我就說吧!”是屏風後面在應聲。

人隨話到,阿巧姐翩然出現。衣服也換過了,剛纔是黑緞灰鼠出鋒的皮襖,下系月白綢子百褶裙。此刻換了家常打扮,竹葉青寧綢的絲綿襖,愛俏不肯穿臃腫的棉褲,也不肯像北地胭脂那樣紮腳,是一條玄色軟緞,鑲着極寬的“欄杆”的撒腳褲。爲了保暖,衣服腰身裁剪得極緊,越顯得體態婀娜,更富風情。

有了五六分酒意的張醫生,到底本心還是謹飭一路的人物。因爲豔光逼人,竟不敢細看,略略偏着臉問道:“阿巧姐有話就請吩咐。是不是要我格外細心替你擬張膏滋藥的方子?”

“這當然也要。”阿巧姐答說,“不過不忙。我是受了我妹妹的重託,不放心我這位至親一個人在寧波。我又不能常來照應,就是照應總不及我妹妹細心體貼。我在想,舍親這場大病,幸虧遇着張先生,真正着手成春,醫道高明,如今一定不礙了。不過坐船到上海,沒有張先生你照應,實在不放心。那就只好——”說到這裡,她抽出腋下的鄉花手絹,抿着嘴笑了一下,彷彿下面的話,不好意思出口似的。

在張醫生,那瀝瀝鶯囀似的聲音,聽得他心醉不已,只顧欣賞聲音,不免忽略了話中的意思,見她突然停住,不由得詫異。

“怎麼不說下去。請說,請說,我在細聽。”

其實意思已經很明顯,細聽而竟聽不出來,可見得心不在焉。蕭家驥見他有些喪魂落魄的樣子,便向阿巧姐使個眼色,示意她實話直說,不必盤馬彎弓,宛轉透露了。

“好的,我就說。不過,張先生,”阿巧姐一雙大眼珠靈活地一閃,做出像嬌憨的女孩子那樣的神情,“等我把話說出口,你可不能打我的回票!”

這話相當嚴重,張醫生定定神,將她的話回想了一遍,才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倒有些答應不下了。

“是不是?”阿巧姐有意輕聲對蕭家驥說,“我說不開口的好,開了口白白碰釘子——”

“沒有這話。”張醫生不安地搶着說,“你的意思我懂了。我在想的,不是我該不該陪着去。”

“那麼是什麼呢?”

“是病人能不能走。這樣的天氣,跋涉波濤,萬一病勢反覆,可不是件開玩笑的事。”

話說得有理,但究竟是真話,還是託詞,卻不易估量。阿巧姐也很厲害,便有意逼一逼,卻又不直接說出來,望着蕭家驥問:“張先生不是說,一路有他照應,就不要緊嗎?”

“是!有張先生在,還怕什麼?”

兩人一唱一和,倒像張醫生不肯幫忙似的,使得他大爲不安,但到底還不敢冒失,站起身來說:“我再看看病。”

在隔室的胡雪巖,將他們的對答,隻字不遺地聽了進去。一半是心願可望達成,心中喜樂,一半是要隱瞞病情,所以診察結果,自然又顯得大有進境。

這時候張醫生才能考慮自己這方面的情形。兵荒馬亂,年近歲逼,實在不是出遠門的時候,但話說得太慷慨,無法收科或者打折扣。同時也存着滿懷綺想,實在捨不得放棄這個與阿巧姐海上同舟的機會,終於毅然答應了下來。

這一下,胡雪巖自然感激不盡。不過張醫生所要的是阿巧姐的感激。此中微妙,胡雪巖也看得很清楚,所以用紅紙包了一百兩銀子,讓她親手致贈。

“醫家有割股之心。”張醫生搖着雙手說,“談錢,反倒埋沒我的苦心了。”

話說得很漂亮,不過阿巧姐也深知他的這片“苦心”,越發要送,因爲無法也不願酬答他的“苦心”。當然,這只是深藏在她心裡的意思。

“張先生,你的苦心我知道。這是我那位‘妹夫’的一點小意思。他說了,若是張先生不受,於心不安,病好得不快,他就不敢勞動大駕了。”

張醫生將她的話,細細咀嚼了一遍,“你的苦心我知道”這幾個字,簡直就像用烙鐵印了在心版上,再也忘不掉的了。

“既然如此,我也只好老臉皮收下。不過——”他沒有再說下去。爲了要在阿巧姐面前表示她這番交情,完全是賣給她的,他決定要補還胡雪巖的人情,投桃報李,想送兩樣貴重補藥。但話不必先說,說了味道就不夠了,因而縮住了口。

“那麼,要請問張先生。”蕭家驥插進來說,“預備哪天動身?”

“越早越好。我要趁年裡趕回來。”

“那是一定趕得回來的。”蕭家驥盤算了一下,作了主張,“我盡明天一天預備,後天就動身怎麼樣?”

“後天一定是好日子,”阿巧姐識得的字不多,但看皇曆還能應付,很有把握地指着十二月初一那一行說,“‘宜出門。’” ωωω ✿ttкan ✿¢〇

(本章完)

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四章 難倒百官的棘手事,胡雪巖火速辦妥_風月場中籌劃談判洞房之夜杭州之圍商場勁敵平息風潮巧遇鶴齡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巧牽紅線溫柔鄉里小人拆臺多情郎中政敵暗算轉道寧波鶴齡接任拜見岳母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上海之行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巧牽紅線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曲曲心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一章 胡雪巖資助王有齡進京捐官_漕運其事預備後路多情郎中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四章 重返上海,胡雪巖意圖東山再起_逃出劫數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四章 情勢鉅變,胡雪巖着手破產清算_破產清算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八章 寶物遭人掠取,一線生路變絕路_煙消雲散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曲曲心事生死訣別應變之道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三章 王有齡上任即遇大麻煩,胡雪巖謀劃完美解決方案_尋找賣主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五章 公款過手做本錢,胡雪巖的融資之道_謁見藩司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三章 王有齡上任即遇大麻煩,胡雪巖謀劃完美解決方案_胡王重逢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五章 公款過手做本錢,胡雪巖的融資之道_籌開錢莊佳人心曲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二章 王有齡打通層層關節,起步官場_進京捐官死得其所血書求援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七章 人去樓空,一代商聖成舊夢_掘寶異聞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意外之財分頭行事佳人心曲深入虎穴洞房之夜小人拆臺同裡之行巡視防務分頭行事以賭會友家事之爭驟起變故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五章 查封典當,局中設局鬥心鬥智_壯士斷腕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五章 查封典當,局中設局鬥心鬥智_大封典鋪應變之道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九章 上下打點,在湖州撞上一位最佳合夥人_收服世龍轉道寧波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置備嫁妝名花易主佳人心曲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九章 上下打點,在湖州撞上一位最佳合夥人_收服世龍恭迎左帥左帥臨任分頭行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一章 胡雪巖資助王有齡進京捐官_胡王結緣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兩廂情願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成人之美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上海之行新媒舊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章 時局動亂,押上全部身家的一次商業預判_亂世商機預備後路糧餉大任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二章 官場、洋行、江湖聯手,纔是大生意_會見洋商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六章 大勢已去,胡雪巖革職散家_少年綺夢請援鬱家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七章 人去樓空,一代商聖成舊夢_掘寶異聞血書求援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不速之客巡視防務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章 時局動亂,押上全部身家的一次商業預判_推位讓國漕幫生計上下打點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生絲生意小人拆臺婉拒合作真假丈夫小人拆臺局勢突變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結交鶴翁全權委託渡過難關名花易主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春色滿舟胡李會晤化敵爲友深宮疑雲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二章 官場、洋行、江湖聯手,纔是大生意_結交應春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意外之喜惱人情債多情郎中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八章 寶物遭人掠取,一線生路變絕路_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