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過難關

渡過難關

陳世龍的不速而至,在胡雪巖頗感意外,但說穿了就不稀奇,是劉不才“抓差”。

到龐家的交涉,還算順利,主要的還是靠胡雪巖自己,由於他那兩封信,王有齡對龐二自然另眼相看。囑咐刑名老夫子替他們調解爭產的糾紛。原告是龐二的一個遠房叔叔,看見知府出面調停,知道這場官司打下去得不到便宜,那時“敬酒不吃吃罰酒”,未免不智,所以願意接受調解。龐二早就有過表示:花幾個錢不在乎,能夠不打官司不上堂,心裡就安逸了。因此,看了胡雪巖的信,聽了劉不才的敘述,一口答應幫忙。只是年近歲逼,人又在南潯,一下子要湊一大筆現銀出來,倒也有些吃力。

“我來想辦法!一定可以想得出。你就不必管了,先玩一玩再說。”

果然是胡雪巖預先猜到的情形出現了,劉不才心想,如果辭謝,必惹龐二不快,說不定好事就會變卦,但坐下來先賭一場,又耽誤了胡雪巖的正事。靈機一動,想到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龐二哥,我受人之託,要忠人之事,本來應該趕回去,不過你留我陪着你玩,我也實在捨不得走。要玩玩個痛快,不要叫我牽腸掛肚。這樣,”他略作沉吟之態,然後用那種事事不無可疑,非如此辦不可的語氣說,“龐二哥,你把雪巖託你的事籌劃好,我到湖州找個人回去送信!”

“好!”龐二很爽快地答應,“你坐一下,我到賬房裡去問一問看。”

他一走,劉不才也不願白耽誤工夫,立刻就寫了一封信,請龐家派個人到湖州,把陳世龍找來待命。

“家裡倒有點現銀,過年要留着做賭本,也防着窮朋友窮親戚來告貸,不能給老胡。”龐二說道,“我在上海有好幾十萬賬好收,劃出二十五萬給老胡,不過要他自己去收,有兩筆賬或許收不到,看他自己的本事。”

“好的,好的!”劉不才覺得有此結果,大可滿足,“你幫雪巖這麼一個大忙,我代表他謝謝。不過,這筆款子,怎麼算法,你是要貨色,還是怎麼樣?請吩咐了,我好通知雪巖照辦。”

“要什麼貨色?算我借給老胡的,等他把那票絲脫手了還我。”

“是!那麼,利息呢?”

“免息!”

“這不好意思吧——”劉不才遲疑着。

“老劉!”龐二放低了聲音,“我跟你投緣,說老實話吧,其中有兩筆賬,大概七八萬銀子上下,不大好收。聽說老胡跟鬆漕幫的尤老五交情很夠,這兩筆賬託尤老五去收,雖不能十足回籠,七成賬是有的。能夠這樣,我已經承情不盡,尤老五那裡,我自然另有謝意,這都等我跟老胡見了面再談。”

陳世龍非常巴結,接信立刻到南潯。劉不才已經在牌九桌上了,抽不出空寫信,把他找到一邊,連話帶龐二的收賬憑證,一一交代明白,陳世龍隨即坐了劉不才包僱的快船,連夜趕到杭州。

胡雪巖一塊石頭落地。不過事情也還相當麻煩,非得親自到上海去一趟不可,而杭州還有雜務要料理。尤其是意外發現的買洋槍這件事,搞得好是筆大生意,由此跟洋人進一步的交往,對他的絲生意也有幫助,而搞不好則會得罪了黃撫臺和龔家父子,倘或遷怒到王有齡和嵇鶴齡身上,關係甚重,更加放不下心。

看他左右爲難,陳世龍便自告奮勇,“胡先生!”他說,“如果我能辦得了,就讓我去一趟好了。”

胡雪巖想了想,這倒也是個辦法,“你一個是辦不了的,要託尤五!”他斷然決然地作了決定,“你先到松江,無論如何要拖着他在一起。其餘的事,我託老古。”於是整整談了一晚上,指點得明明白白。第二天一早,陳世龍就動身走了。就在這天,裘豐言所上的說帖有了反應,一大早便有一頂藍呢大轎,擡到裘家門口,跟班在拜匣裡取了張名帖,投到裘家“門上”。看門的是早就受了囑咐,一看帖子便回說主人出門了,其實裘豐言剛剛起身。

客是走了,名帖卻留了下來,是炮局坐辦龔振麟來拜訪過了。裘豐言大爲興奮,一直趕到阜康錢莊,見了胡雪巖就說:“鶴齡好準的陰陽八卦!你看,老龔果然移尊就教來了。”

“你見了他沒有?”

“自然不見。一見便萬事全休,他要一問,我什麼也不知道,真正是‘若要盤駁,性命交脫’!”

“沒有那樣子不得了,你別害怕。走,我們到鶴齡那裡去。”

海運局年底清閒無事,嵇鶴齡在家納福,冬日晴窗之下,正在教小兒子認字號。看到裘豐言的臉色,便即笑道:“必是有消息了。”

“是啊!”裘豐言答道,“一路上我在嘀咕,從來不曾幹過這種‘戳空槍’的把戲,不知道應付得下來不能。”

他擔心的是本無其事,亦無其人,問到洋人在何處,先就難得回答。然而在胡雪巖和嵇鶴齡策劃之下,也很容易應付,細細教了他一套話。裘豐言才真的有了笑容。

“我要去回拜,得借你的轎子和貴管家一用。”

“不好!”嵇鶴齡未置可否,胡雪巖先就表示異議,“那一下就露馬腳了。”

“不錯,不錯!不要緊,我可以將就。”

裘豐言朋友也很多,另借一頂轎子,拿他的門上充跟班,將就着到炮局去回拜,名帖一遞進去,龔振麟開中門迎接。他家就住在炮局後面,爲示親切,延入私第,先叫他兒子龔之棠來拜見,一口一個“老伯”,異常恭敬。

“豐言兄,久仰你的‘酒中仙’,我也是一向貪杯,頗有佳釀,今天酒逢知己,不醉無歸。”

“一定要叨擾,未免不成話!”

“老兄說這話就見外了。”龔振麟囑咐兒子,“你去看看裘老伯的管家在哪裡?把衣包取了來。”

“不必,不必!”裘豐言說,“原來是打算着稍微坐一坐就告辭,不曾帶便衣來。”

“既如此,”龔振麟看看客人,又看看兒子,“之棠,你的身材跟裘老伯相仿,取一件你的皮袍子來。伺候裘老伯替換。”

裘豐言心想,穿着官服喝酒,也嫌拘束,就不作假客氣,等龔之棠叫個丫頭把皮袍子取了來,隨即換上,是件俗稱“蘿蔔絲”的新羊皮袍,極輕極暖,剛剛合身。

未擺酒,先設茶,福建的武夷茶,器具精潔,烹製得恰到好處。裘豐言是隨遇而安的性格,跟點頭之交的龔振麟雖是初次交往,卻像熟客一樣,一面品茗,一面鑑賞茶具,顯得極其舒適隨便。而龔振麟父子也是故意不談正事,只全力周旋着想在片刻之間,結成“深交”。

品茗未畢,只見龔家兩個聽差,擡進一罈酒來,龔振麟便說:“老兄對此道是大行家,請過來看看。”

裘豐言見此光景,意料必是一罈名貴的佳釀,便欣然離座,跟龔振麟一起走到廊下,只見是一罈二十五斤的花雕,罈子上的彩畫,已經非常黯淡,泥頭塵封,變成灰色,隱約現得有字,拂塵一看,上面寫着:道光十三年嘉平月造。

“喲!”裘豐言說,“整整二十年了!”

“是的。在我手裡也有五六年了。一共是兩壇,前年家母七十整壽,開了一罈,這一罈是‘樽因吾輩到時開’!”

裘豐言自然感動,長揖致謝,心裡卻有些不安,這番隆情厚意,不在胡、嵇估計之中,以後投桃報李,倒下不了辣手了。

就在這沉吟之際,龔家聽差已經將泥頭揭開,取下封口的竹箸說:“裘老爺,你倒看一看!”

探頭一看,壇口正好有光直射,只見一罈酒剩了一半,而且滿長着白毛,這就證明了確是極陳的陳酒,裘豐言果然是內行,點點頭說:“是這樣子的。”

於是,龔家聽差拿個銅勺,極小心地撇淨了白花,然後又極小心地把酒倒在一個綠瓷大壇中,留下沉澱的不要,又開了十斤一罈的新酒,注入瓷壇,頓時糟香撲鼻,裘豐言不自覺地在喉間嚥下一口口水。

回屋入座,但見龔家的福建菜,比王有齡家的更講究,裘豐言得其所哉,在他們父子雙雙相勸之下,一連就幹了三杯,頓覺胸膈之間,春意拂拂而生,通身都舒泰了。

等小龔還要勸幹第四杯時,裘豐言不肯,“這酒上口淡,後勁足,不宜喝得過猛。”他說,“喝醉了不好!”

“老伯太謙虛了!無論如何再乾一杯。先乾爲敬。”說着龔之棠“嘓、嘓”的,一口氣喝乾了酒,側杯向客人一照。

裘豐言也只好照幹不誤。自然,他的意思龔家父子明白,是要趁未醉之前,先談正事。事實上也確是到了開談的時候了。

“昨天我上院,聽撫臺談起,老兄有個說帖,”龔振麟閒閒提起,“撫臺嘉賞不已!說如今官場中,像老兄這樣的熱心又能幹的人,真正是鳳毛麟角了。”

“那是撫臺謬獎。”裘豐言從容答道,“撫臺是肯做事的人,不然,我也不肯冒昧。”

“是啊!撫臺總算是有魄力的。不過做事也很難,像這趟買的洋槍,是京裡的大來頭,不曉得那普魯士人具何手眼,力量居然達得到大軍機?價錢當然就不同了,簡直是獅子大開口!撫臺把這樁吃力不討好的差使委了我,好不容易纔磨到這個價錢。我做了惡人,外面還有人說閒話,變得裡外不是人,這份委屈,別人不知道,你老兄一定體諒!”

裘豐言心想,他拿大帽子壓下來,也不知是真是假,此時犯不着去硬頂。好在胡雪巖已授以四字妙訣:不置可否!

於是他點點頭答了一個字:“哦!”連這大軍機是誰都不問。

“我現在要請教老兄,你說帖中所說的英商,是不是哈德遜?”

這不能不答:“是的。”

“這就有點奇怪了!”龔振麟看看他的兒子說,“不是哈德遜回國了?”

這話是說給裘豐言聽的,他一聽大驚,心想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胡雪巖本事再大,也不會想到哈德遜已不在中國。這一下,謊話全盤拆穿,豈不大傷腦筋?

幸好,第一,裘豐言酒已上臉,羞愧之色被掩蓋着,不易發現;第二,裘豐言押運過一次

洋槍,也到過上海,跟洋人打過交道,不是茫無所知;第三,最後還有一句託詞。

“這怕是張冠李戴了!”他這樣接口,“洋人同名同姓的甚多,大概是另外一個洋商哈德遜。至於我,這趟倒沒有跟哈德遜碰頭,是一個‘康白度’的來頭。”

“康白度”是譯音,洋人僱用中國人作總管,代爲接洽買賣,就叫“康白度”,是個極漂亮的“文明轍兒”,龔家父子聽他也懂這個,不覺肅然起敬。

“也許是的。”龔之棠到底年紀輕,說話比較老實,“是那個普魯士人,同行相妒,故意這麼說的。”

“對了!”龔振麟轉臉跟裘豐言解釋,“跟現在這個洋人議價的時候,我自然要拿哈德遜來作比,想殺他的價。如果他肯跟哈德遜的出價一樣,那麼,既買了上頭的面子,公事上也有了交代。其中唯一的顧慮,是胡雪翁費心費力,介紹了一個哈德遜來,照規矩,應該讓他優先,現在機會給了別人,說起來道理上是不對的。不過,軍機上的來頭不能不買賬,事出無奈,所以我曾經跟撫臺特爲提到。撫臺當時就說,胡某人深明大義,最肯體諒人,這一次雖有點對不起他,將來還有別的機會補報。軍興之際,採買軍火的案子很多,下一次一定調劑他。又說:胡某人的買賣很多,或許別樣案子,也可以作成他的生意,總而言之,不必爭在一時。”

龔振麟長篇大套,從容細敘,裘豐言則酒在口中,事在心裡,隻字不遺地聽着,一面聽,一面想,原是想跟洋商講價,結果扯到胡雪巖身上。這篇文章做得離題了!黃撫臺是否說過那些話,莫可究詰,但意在安撫胡雪巖,則意思極明。自己不便有所表示,依然只能守住“不置可否”的宗旨,唯唯稱是而已!

“所以我現在又要請教,老兄所認識的這個哈德遜,與胡雪巖上次買槍的賣主哈德遜,可是一個人?”

這句話是無可閃避的,裘豐言覺得承認比不承認好,所以點點頭說:“是的!”

“那麼上次賣三十兩銀子一支,此刻何以又跌價了呢?”

“上次是我們向他買,這次是他自己來兜生意,當然不能居奇。”裘豐言自覺這話答得極好,一得意之下,索性放他一把野火,“再說句實話,我還可以殺他個三五兩銀子!”

“喔,喔!”龔振麟一直顯得很從容,聽到這一句,卻有些窮於應付的模樣了。

龔振麟大概也發覺到自己的神態,落入裘豐言眼中,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極力振作起來,恢復原來的從容,喝口酒說道:“我有句不中聽的話,不能不說與老兄聽,哈德遜的貨色,並不見得好,炮局曾拿老兄上次押運回來的洋槍試放過,準頭不好。不知道這一次哈德遜來兜銷的貨色,是不是跟上次的一樣?”

說“準頭不好”,到底是確有其事,還是他有意這麼說,裘豐言無法分辨,但後半段的話,卻不難回答,“我的說帖上寫得很明白,”他說,“照那個普魯士人同樣的貨色。”

“這反而有點不大合龍了。”龔振麟說,“那批貨色除他,別人是買不到的。”

不妙!裘豐言心想,這樣談下去,馬腳盡露,再有好戲也唱不下去了。

於是他不答這話,單刀直入地問:“我要請教賢喬梓,那個普魯士人在不在這裡?好不好我當面跟他談一談?”

這是裘豐言的緩兵之計,用意是不想跟龔家父子多談,哪知龔振麟卻認爲他真的想跟洋人見面盤問,心裡有些着慌,因爲其中有許多花樣,見洋人一談,西洋鏡就都拆穿了。

於是他這樣答道:“洋人此刻在上海。老兄有何見教,不妨跟我說了,我一定轉達。”

裘豐言多喝了幾杯酒,大聲說道:“我想問問他,憑什麼開價這麼高!”

這語氣和聲音,咄咄逼人,龔振麟不覺臉色微變,“剛纔已經跟老兄說過了,有京裡的大來頭,此間辦事甚難。”他用情商的口吻說,“凡事總求老兄和胡雪翁體諒。”

說到這話,便無可再談。裘豐言既不便應承,亦不便拒絕,只點點頭說:“老兄的意思,我知道了。”

局面變得有些僵,龔振麟當然不便硬逼,非要裘豐言打消本意,收回說帖不可,唯有盡主人的情意,殷殷酬勸,希望裘豐言能夠歡飲而歸。

一頓酒吃了四個鐘頭,裘豐言帶着八分酒意,到了嵇家。胡雪巖正好在那裡,聽他細談經過,不免有意外之感。

“原來是京裡大軍機的來頭,怪不得敢這樣明目張膽地做!大哥,”胡雪巖問嵇鶴齡,“你看這件事該怎麼辦?”

官場中的情形,嵇鶴齡自然比胡雪巖瞭解得多,“不見得是大來頭,是頂大帽子。”他說,“你先不要讓他給壓倒了!”

“對!”裘豐言也說,“我就不大相信,堂堂軍機大臣,會替洋商介紹買賣。”

“再退一步說,就算有大來頭,也不能這麼亂來!他有大來頭,我們也有對付的辦法,不過那一來是真刀真槍地幹了!”

“怎麼呢?大哥你有啥辦法?”

“最直截了當的是,託御史參他一本,看他還敢說什麼大來頭不敢?”

這是極狠的一着,只要言官有這麼個摺子,即令黃宗漢有京裡的照應,可以無事,至少那樁買賣是一定可以打消的。但這一來就結成了不可解的冤家,只要黃宗漢在浙江一天,就有一天的麻煩,而且必然連累王有齡在浙江也無法混了。

當然,嵇鶴齡也不過這樣說說,聊且快意而已。反倒是裘豐言由此觸機,出了個極妙的“點子”。

“我想我們可以這麼做,‘只拉弓,不放箭’,託個人去問一問,就說有這麼一回事,不知其詳,可否見告?看龔振麟怎麼說。”

嵇鶴齡有些不解:“託什麼人去問?”

“自然是托出一位‘都老爺’來。”

這一說嵇、胡二人都明白了,所謂“只拉弓,不放箭”,就是做出預備查究其事的姿態,叫龔振麟和黃宗漢心裡害怕,自然便有確切的表示。

“好是好!哪裡去尋這麼一位都老爺?從京裡寫信來問,緩不濟急。”

裘豐言當然是有這麼一個人在,才說那樣的話,有個監察御史姓謝,請假回籍葬親,假期已滿,只等一開了年便要動身,這位謝都老爺是裘豐言的文酒之友,感情極好,一託無有不成之理。

“你看怎麼樣?”嵇鶴齡向胡雪巖說,“我是不服龔家父子的氣,肆無忌憚,竟似看準了沒有人敢說話似的。”

“我不是慪這個閒氣,也不想在這上頭賺一筆。只是我現在正跟洋人打交道,面子有關。”

嵇鶴齡懂胡雪巖的意思,心裡在想,能把撫臺做主的已有成議的買賣推翻,另找洋商,這消息傳到夷場上去,足以大大地增加胡雪巖的聲勢。但另一方面,無疑地,黃宗漢和龔家父子都會不快。所以此事不幹則已,一干就必定結了冤家。

“我想這樣子,”胡雪巖在這片刻間,打定了主意,“這件事做還是做,有好處歸老裘,一則他出的力多;二則也替他弄幾文養老,或者加捐個實缺的‘大花樣’,也會過一過官癮。只是將來事情要做得和平。”

“再和平也不行!”嵇鶴齡說,“你從人家口去奪食,豈能無怨!”

“這我當然想到,”胡雪巖說,“光棍不斷財路,我們這票生意倘能做成功,除了老裘得一份,龔家父子和黃撫臺的好處,當然也要替他們顧到。”

“這還差不多!”

事情就此談定局。實際上等於是裘豐言的事,所以由他去奔走,胡雪巖只是忙自己的事。由於尤五的幫忙和古應春的手腕,上海方面的情形相當順利,杭州方面亦都“擺平”,到了臘月二十,幾乎諸事就緒,可以騰出工夫來忙過年了。

就在送竈的那一天,裘豐言興沖沖地到阜康來看胡雪巖,帶來一個好消息,說龔振麟已經跟他開誠佈公談過,那筆洋槍生意,預備雙方合作。

龔振麟提出來的辦法是,這一批洋槍分做兩張合同,劃出五千支由哈德遜承售,也就是裘豐言經手;撫臺衙門每支拿二兩銀子作開銷,此外都是裘豐言的好處。

胡雪巖算了一下,原來每支槍有十二兩銀子的虛頭,如今只取了一個零數,換句話說,讓出五千支就是損失了五萬兩銀子。這不是筆小數,龔振麟豈甘拱手讓人?只是爲勢所迫,不能不忍痛犧牲,心裡當然記着仇恨,以後俟機報復,自己要替裘豐言擋災,未免太划不來。

當然,既上了這個說帖,龔振麟不能不敷衍,他自己吃肉,別人喝湯,應該不會介意,照現在這樣,變成剜了他的心頭肉,那就太過分了。但當初已經說過,有好處都歸裘豐言,那麼如今替龔振麟的利益着想,便又是剜裘豐言的心頭肉,怕他會不高興。這樣想,左右爲難,覺得這件事做得太輕率了。

“怎麼回事?”裘豐言見他神色有異,困惑地問。

“老裘,”胡雪巖試探着說,“恭喜你發筆財!”

“那都是你挑我的。”裘豐言答道,“這筆好處,當然大家有份,將來聽你分派。”

這個表示,使得胡雪巖很安慰,只要裘豐言未曾存着“吃獨食”的打算,事情就好辦了。

“我跟鶴齡決不要!不過,老裘,錢要拿得舒服,燙手的錢不能用。哈德遜的這張合同,大有研究。”胡雪巖想了一下問道,“說實話,老裘,你想用多少錢?”

這話使人很難回答,裘豐言不解所謂,也不知道能用多少錢,唯有這樣答道:“我說過,歸你分派,你給我多少,就是多少。”

“是這樣,我不能不從頭說起。”胡雪巖說,“他們讓出五千支來,就要損失五萬銀子,但是從哈德遜那裡,弄不到這個數目,爲啥呢?我算給你聽——”

說帖上說,照同樣的貨色,每支只要二十五兩銀子,實際上每支二十兩,只有五兩銀子的虛頭,所以一共也只有二萬五千銀子的好處,除掉撫臺衙門一萬,還剩下一萬五千銀子。

“一萬五千銀子三股派,”胡雪巖說到這裡,裘豐言自動錶示,

“每人五千。”

所望不奢,胡雪巖反倒過意不去,“你忙了一場,五千也太少了,你拿一萬。”他說,“我跟鶴齡不要。”

“那麼,還有五千呢,莫非送給龔振麟?”

“不錯,不但這五千送他,還要問他,願意戴多少‘帽子’?要這樣,你的錢纔不燙手。”

裘豐言先還不服氣,經過胡雪巖反覆譬解,總算想通了,答應照他的意思跟龔振麟會談。

當然,這有個說法,說是哈德遜願意每支槍再減一兩銀子,加上另外的二兩,一共三兩,這就是說每支槍以二十二兩銀子算。實收是這個數目,如果“上頭還有別的開銷,要加帽子也不妨”。

一聽這個說法,龔振麟的觀感一變。裘豐言背後有胡雪巖,他是知道的,原來以爲胡雪巖太辣手,現在才發覺是“極漂亮”的一個人。

除了交情以外,當然更要緊的是估量利害關係。龔振麟對胡雪巖一派的勢力,相當瞭解,王有齡已有能員之名,在撫臺面前很吃得開,嵇鶴齡也是浙江官場中一塊很響的牌子,而此兩人都倚胡雪巖爲“謀主”,此人手腕靈活,足智多謀,尤其不可及的是人人樂爲所用。像這樣的人物,有機會可以結交而交臂失之,未免可惜。

打定了這個主意,龔振麟便對裘豐言這樣表示:“不瞞老兄說,這件事我的處境,實在爲難,其中委曲,不必細表。以老兄及胡雪翁的眼力,自然能識得透,言而總之一句話,多蒙情讓,必有所報。”

這幾句話聽得裘豐言大爲舒服,便也很慷慨地說:“交個朋友嘛!無所謂。”

“是,是!俗語說得一點不錯,‘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能交得上,一定要交。”龔振麟說,“事完以後,老兄這裡,我另有謝意,至於胡雪翁那裡,我當然也要致敬,想請教老兄,你看我該怎麼辦?”

“如果你有所饋贈,他是一定不肯收的。”裘豐言說到這裡,靈機一動,“我爲老兄設想,有個惠而不費的辦法。”

“好極了!請指教。”

“阜康錢莊,你總知道,是杭州錢莊大同行中響噹噹的字號,老兄大可跟阜康做個往來,也算是捧捧他的場。”

“這容易得緊,容易得緊!”龔振麟一疊連聲地說,“此外,我想奉屈胡雪翁小敘,請老兄爲我先容。”

“好,好!胡雪巖很愛朋友的,一定會叨擾。”

“事情就這樣說了。”龔振麟重又回到公事上,“哈德遜這方面的事,謹遵臺命辦理。上頭有什麼開銷,我要上院請求了才能奉告。”說到這裡,他又放低聲音,作出自己人密訴肺腑的神態,“替黃撫臺想想也不得了!一個年過下來,從京裡到本省、將軍、學政那裡,處處打點,沒有三十萬銀子過不了關。真正是‘只見和尚吃粥,不見和尚受戒’!”

聽這口風,便知加的帽子不會小。裘豐言也不多說,回到阜康錢莊跟胡雪巖細談經過,話還未完,劉慶生笑嘻嘻地走了進來,顯然是有什麼得意的事要說。

“胡先生,來了一筆意外的頭寸,過年無論如何不愁了。”他說,“炮局龔老爺要立個摺子存八萬銀子!”

這一下裘豐言也得意了,笑着問道:“如何?”

“你慢高興。”胡雪巖卻有戒慎恐懼之感,對劉慶生說,“這筆頭寸,不算意外,隨時來提,隨時要有,派不着用場。”

“不!說了的,存三個月,利息隨意。”

“那倒也罷了!”胡雪巖想了想說,“利息自然從優。這樣,你先打張收條給來人,就說:我馬上去拜會龔老爺,存摺我自己帶去。”

劉慶生答應着管自己去料理。胡雪巖這時纔有喜色,躊躇滿志地跟裘豐言表示,這件事得有此結束,是意外地圓滿。因爲原來他最顧慮的是“治一經,損一經”,怕因爲這件事,把王有齡跟黃撫臺的關係搞壞,而照現在看,關係不但未壞,反倒添上一層淵源,豈不可喜?

“不過,也不能太興頭。”胡雪巖又說,“現在連‘買空賣空’都談不到,只能說是‘賣空’,大包大攬答應了下來,哈德遜那裡還不知道怎麼說呢!”

“不要緊!你不是說哈德遜答應二十兩一支?現在有個二兩頭的富餘在那裡,大不了我白當一次差,二十二兩一支,總敲得下來。”

裘豐言這番表白,很夠味道,胡雪巖笑笑拍一拍他的肩。然後,帶着存摺到炮局去拜訪龔振麟。

一見面當然各道仰慕,十分投機,入座待茶,胡雪巖首先交代了存摺,申明謝意,接着便談王有齡的近況,套到這層關係上,更覺親熱,真正是“一見如故”了。

“這次裘豐翁上的說帖,多蒙雪巖兄斡旋,體諒苦衷,承情之至。”龔振麟說道,“我已經面稟撫臺,撫臺亦很欣慰,特地囑我致意。”

如何致意沒有說,意思是黃宗漢也很見情。胡雪巖矜持地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

“我雖承乏炮局,對洋務上所知並不多,以後還要請雪巖兄多指教!”

“不敢當。”胡雪巖急轉直下地問道,“我想請教,跟普魯士人訂的那張合同,不知定在什麼地方交貨?”

“定在杭州。”龔振麟答道,“他答應包運的。”

“振麟兄!由上海過來,路上的情形,你估量過情形沒有?”

“也曉得不大平靖,所以我已經面稟撫臺,將來要派兵到邊境上去接。”

“能入浙江境界,就不要緊了。”

“喔!”龔振麟很注意地問,“你是說江蘇那段水路不平靖?”

“是的。小刀會看了這批槍,一定會眼紅。”胡雪巖說,“不是我危言聳聽,洋人包運靠不住。”

龔振麟吸着氣,顯然有所疑懼,望着胡雪巖,半晌說不出話。

“振麟兄,”胡雪巖很率直地說,“萬一出事,洋人可以推託,或者稟請官廳緝捕,那場官司怎麼打?”

“啊!”龔振麟滿頭大汗,站起身來,深深一揖,“多蒙指點,險險乎犯下大錯。合同非修改不可,不能叫洋人包運,他也包不了。”

“是的!振麟兄明白了。”

“明白是明白了,怎麼個辦法,還要雪巖兄指點。”龔振麟又說,“這件事恐怕還要請教裘豐翁,他押運過一趟,路上的情形比較熟悉。”

“不須請教他。此事我可以效勞。”

“那太好了!”龔振麟又是一揖。

胡雪巖趕緊還了禮。到此地步,自不須再作迂迴,他直截了當地把跟尤五的交情說了出來,表示如果龔振麟有用得着的地方,可以幫忙。

“自然要仰仗!”龔振麟喜不可言,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多虧得雪巖兄,不然真是不了之事了!”

接着,龔振麟要人。官場中講交情關係,談到這一點,就是最切實的表示,無奈胡雪巖自己也是人手不足,便只有謹謝不敏了。

不過,他還是替龔振麟出了一個主意,兩方面的槍支不妨合在一起運,仍舊請黃撫臺下委札,派裘豐言當“押運委員”,跟尤五的聯絡,自然也歸裘豐言負責,駕輕就熟,可保無慮。

這個辦法既省時,又省運費,龔振麟自然依從。兩人越談越投機,直到深夜方散。第二天龔振麟又到胡家回拜,硬要把胡老太太請出堂前,爲她磕頭,到了下午又是龔太太攜禮來見。兩家很快地成了通家之好。

不過胡雪巖對龔振麟是“另眼相看”的,這“另眼”不是青眼,他察言觀色,看出龔振麟這個人的性情,利害重於感情,如俗語所說的“有事有人,無事無人”,所以不能與王有齡、尤五、鬱四、嵇鶴齡等量齊觀。也因此,他囑咐妻子,與龔家交往要特別當心,禮數不可缺,而有出入關係的話,不可多說,免得生出是非。

果然,從龔家惹來一場是非!

年三十晚上,祭過祖吃“團圓夜飯”。胡老太太穿着新制的大毛皮襖,高高上坐,看着兒媳,又歡喜、又感慨地說:“我也想不到有今天!雖說祖宗積德,也靠‘家和萬事興’,雪巖,你總要記着一句老古話:‘糟糠之妻不可忘’,良心擺在當中。”

大年三十怎麼說到這話,胡雪巖心裡覺得不是味道,但只好答應一聲:“我曉得!”

胡太太不響,照料一家老小吃完,才問她丈夫:“你要不要出去?”

“不出去!”胡雪巖說,“今天晚上自然在家守歲。”

聽得這話,胡太太便備了幾個精緻的碟子,供胡雪巖消夜。夫婦倆圍爐小飲,看看房中無人,做妻子的說出一句話來,讓胡雪巖大爲驚疑。

“娘說的話,你總聽見了。雪巖,你良心要擺在當中!”

“奇怪了!”胡雪巖說,“我哪裡做了對不起你的事?”

“好!這話是你自己說的。”胡太太說,“一過了年,湖州那個人,叫她走!”

這句話說得胡雪巖心中一跳,鎮靜着裝傻:“你說的是哪個?”

“哼!你還要‘裝佯’?可見得要把我騙到底。”胡太太說,“要不要我說出名字來?”

“你說嘛!”

“芙蓉!”

“噢——”胡雪巖裝得久已忘卻其事,直到她提起方始想到的神情,“逢場作戲,總也有的。過去的事了,提她作啥?我問你,你這話聽誰說的?”

“自然有人!”胡太太追緊了問,“你說啥逢場作戲,過去的事?是不是說這個人不在湖州了?”

“在不在湖州,我怎麼曉得?”胡雪巖一面這樣說,一面在心裡一個個地數,數他妻子平日往來的親友,誰會知道芙蓉其人?

想來想去只有一個人知道,王有齡的太太。但是,王太太能幹而穩重,說什麼也不會多嘴去告訴胡太太,除非——

胡雪巖驀然醒悟,王龔兩家同鄉,內眷常有往來,一定是王太太在閒談中泄漏了秘密,而胡太太是從龔太太那裡聽來。

由於做丈夫的堅決不認,做妻子的也只得暫且拋開。但夫婦倆就此有了心病,這個年也過得不如想象中那麼痛快。

(本章完)

西征大事新式絲廠勸離之計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四章 難倒百官的棘手事,胡雪巖火速辦妥_風月場中佳人心曲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意外之喜拜會學臺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名分之爭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二章 王有齡打通層層關節,起步官場_返鄉跑官招安之計杭州之圍江湖禍事情場干戈抵達杭州移花接木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新城之亂惱人情債美人圈套深入虎穴大好商機移花接木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生絲生意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七章 人去樓空,一代商聖成舊夢_掘寶異聞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九章 上下打點,在湖州撞上一位最佳合夥人_收服世龍排解糾紛強強聯手藥店生意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意外之喜轉道寧波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春色滿舟應變之道對抗潮流佳人心曲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二章 王有齡打通層層關節,起步官場_進京捐官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五章 公款過手做本錢,胡雪巖的融資之道_謁見藩司舉借洋債富家公子美人圈套生死訣別新媒舊友真假丈夫拜見岳母預備後路洞房之夜夜訪藩司名花易主商場勁敵死得其所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七章 人去樓空,一代商聖成舊夢_人去樓空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五章 查封典當,局中設局鬥心鬥智_大封典鋪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六章 靠山王有齡把官做實,胡雪巖把生意做活_委署知府江湖禍事惱人情債請兵護航終身大事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八章 寶物遭人掠取,一線生路變絕路_煙消雲散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六章 大勢已去,胡雪巖革職散家_革職查辦離亂重逢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曲曲心事大好商機共議前程終成眷屬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意外之財深宮疑雲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成人之美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上海之行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七章 閒談在他聽來是商機,胡雪巖謀劃開絲行_多事姻緣夜訪藩司預備後路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新城之亂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成人之美全權委託籌劃談判請援鬱家強強聯手血書求援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五章 查封典當,局中設局鬥心鬥智_美人設局分頭行事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生絲生意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意外之喜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置備嫁妝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兩廂情願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一章 胡雪巖資助王有齡進京捐官_胡王結緣以賭會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章 時局動亂,押上全部身家的一次商業預判_亂世商機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三章 王有齡上任即遇大麻煩,胡雪巖謀劃完美解決方案_結交漕幫意外糾紛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一章 胡雪巖資助王有齡進京捐官_胡王結緣深入虎穴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二章 官場、洋行、江湖聯手,纔是大生意_軍火生意同裡之行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二章 王有齡打通層層關節,起步官場_返鄉跑官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五章 查封典當,局中設局鬥心鬥智_壯士斷腕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六章 大勢已去,胡雪巖革職散家_革職查辦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二章 官場、洋行、江湖聯手,纔是大生意_會見洋商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六章 靠山王有齡把官做實,胡雪巖把生意做活_委署知府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五章 公款過手做本錢,胡雪巖的融資之道_謁見藩司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置備嫁妝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七章 人去樓空,一代商聖成舊夢_贈妾酬友江湖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