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四章 歐洲危機(上)

“根據我們的調查,這次在上海老城聚集的外來危險人員和清廷朝中的肅親王善耆有直接的關係,絕大部份人都是由肅親王招募,並安排他們來到上海,而且他們來上海的路費,以及安居費用,也是由肅親王提供的。另外,在山東地區內,我們己經破獲了三起煽動或組織地方鄉紳、豪強地主的暴動事情,還有人打算收買地方土匪勢力,而在天津也破獲了一起計劃在天津港口的爆炸案,收繳了*200多公斤,而根據我們對被抓捕的參與人員審問,這些事件基本都可以追遡到肅親王那裡;因此我們認爲,肅親王正在策劃並組織一場針對我們的全面大規模行動,而他們主要的行動模式是以爆動和恐怖襲擊爲主。”

“這整個事件都是由肅親王一手策劃並組織的?有沒有其他的滿族權貴參與呢?”

“到目前爲止還沒有發現有其他的滿族權貴參與,不過根據我們在北京的人員掌握的情兄,肅親王和日本人的交往十分近密,另外就在4月6日,和肅親王有良好交情的日本特務川島浪速到達上海,住進上海的日本領事館裡,而此人在今年年的時候,就來到北京,和肅親王有多次會面的時候,有幾次就住在肅親王府裡。”

“安全部對肅親王的監視很嚴密啊!不過除了肅親王是舊時空裡日本著名的女特務川島芳子的生父之外,他平時好像並沒有什麼很特殊的表現啊,是不是早就發現他有什麼不妥之處嗎?”

“川島芳子是因素之一,所以我們把肅親王的監控等級提高了兩個等級,如界按照肅親王的表現,他是構不上危險極別的,而我們主要是對川島浪速進行嚴密監控,則是因爲川島浪速是舊時空裡日本著名的特務之一,也是川島芳子的養父和培養者,我們對這些日本特務都會重點監視,川島浪速更是最高等級的監控。”

“嗯!這樣很好,我們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後知後覺,雖然不能侷限在歷史的經驗裡,但這些經驗也不能不用。”

“嗯!另外根據上海辦事處的報告,目前可以確定的危險份子共有237人,分別住在9家客棧裡,有相當一部份是江湖人士,不過發現其中家客棧裡住着的疑似日本人。”

“日本人?根據是什麼?”

“我們的暗哨曾聽見他們當中有人說過日語,雖然不是很多,而且馬上就被人制止了。另外只有這家客棧裡的危險人員的組織性,紀律性最強,令行禁止,點也不打折扣,上下等級也最是分別的,我們的暗哨就親眼看到過,有個人在無意中說了一句日語,被首領連扇了幾個耳光,但卻一聲都沒有啃,仍然站得筆直。”

“嗯!這確實是日本人的作風,這麼說是日本在背後幫肅親王嗎?”

“應該就是這樣,肅親王在歷史上留名,一是沾了他的女兒川島芳子的光;二是在清廷滅亡之後,他是最堅定的復避者之一,但除此之外,並沒有聽說他有什麼優秀的才幹能力,策劃組織這樣大規模的行動,不僅需要足夠的勇氣魄力,還需要相當大的領導指揮能力,肅親王或許有足夠的勇氣,但顯然不是具備這樣能力,而有日本的幫助,就要合理得多了。”

“不過我們安全部的意見有些不同,我們認爲這整個事件實際都是日本在背後策劃的,而肅親王只是日本的一個傀儡而已,或者說他是被日本利用了,只不過肅親王自已很可能還沒有察覺到,也許在肅親王看來,自己是在爲清廷的安危盡力。因爲如果在山東、上海等地的暴動、恐怖襲擊成功了,最大的受益者並不是清廷,這種襲擊對我們的實力並沒有多少削弱,但可以在短時間內牽制我們相當一部份精力,這樣我們就無法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遼東的戰場上,這當然是對日本最有利的。”

聽完了安全部部長商其鬆的發言之後,其他聽他彙報的人也都陷入了沉思中,這是一個小型的報告會,共計只有六個人蔘加,除了彙報人商其鬆之外,就是華東政府的五巨頭。

華東政府的備戰工作一直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不過備戰工作當然不僅僅是限於軍事、政治、經濟領域,情報領域同樣也是一個重要的戰場,今天商其鬆是特意向五巨頭彙報這段時間以來,情報工作進行的情況。

過了好一會兒,秦錚道:“安全部的意見,有什麼證據支持嗎?”

商其鬆搖了搖頭,道:“目前還沒有確實的證據,都是安全部對己有資料信息的分柝,不過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確認的,那就是進入4月份以後,日本在青島、天津、威海、煙臺等地,對港口的監視明顯加強,由其是在青島和威海兩地,對港口的監視是24小時不間斷,這顯然是日本在監視我們的艦隊動向。不過我們並沒有發現監視艦隊和針對我們的暴動、恐怖襲擊行動有直接的聯繫。”

夏博海道:“這次針對我們的暴動、恐怖襲擊行動是不是和日本有關,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安全部有沒有什麼計劃?”

商其鬆道:“在港口監視我們的艦隊的人員都在我們嚴密的監控中,而且日本設在青島的情報據點也基本在我們的掌控下,現在沒有動手抓捕,只是爲了不打草驚蛇,一但我們行動起來,可以在24小時之內,將日本的情報據點全部掃清。而在山東省內煽動暴動,也基本不可能成功,因爲我們對社會基層的控制能力根本不是清廷可以相比的,因此基層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極時的反應到政府的層面上,可以迅速的採取措施,將暴動消滅在萌芽狀態,而且經過了土地改革之後,我們政府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支持,他們是不會響應任何暴動,而地主鄉紳遭到嚴重的削弱,幾乎己經不能做爲一個階層存在,根本沒有能力發動大規模的暴動,而地方土匪勢力也被我們清繳得差不多了,就算還有少數的漏網之魚,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來。這兩項威脅對我們其實都不足爲懼,就算髮生一二起暴動或恐怖襲擊,也不會影響大局。只有上海的情況比較棘手。”

肖建軍道:“有什麼好棘手的,既然知道危險人員駐住的客棧,就應該先發制人,馬上動手把他們清除掉,那不就完了嗎?”

秦錚笑着搖了搖頭,道:“那有那麼容易,他們現在居住的客棧都在上海老城裡,又不是在我們自己的地盤上,不能由着我們的意願來。”

肖建軍道:“上海老城又怎麼樣,安全部不好動手,就派軍隊去,把客棧一圍,排槍一舉,還怕他們飛上天嗎?我就不信上海敢阻止我們的軍隊。”

商其鬆道:“其實也不用軍隊出動,只要是行政院批准,就是安全部也能將上海的危險人員都清除掉。”

肖建軍道:“那還等什麼,下令不就完了嗎?”

王雲鵬聽了,連連搖頭道:“不行、不行,這樣實在是太亂來了,只會讓我們在政治上會相當的備動,而且我們這幾年來在上海建立的良好形像也會被毀滅大半。”

肖建軍道:“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還管那些做什麼?總不能眼睜睜的看着上海新區遭他們的禍害吧。”

這時秦錚道:“除了先發制人,主動出擊之外,安全部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商其鬆道:“當然是有的,不過那就只能是被動的防禦了,給上海新區加派兵力駐守,提高新區內部警戒的標準,並加強巡邏、檢查和佈防,並且對危險人員進行嚴密的監控,一但他們有輕舉妄動,上海新區就可以早做應對。雖然這樣做的工作量,還有工作難度都要大得多,而且也存在着一定的風險,但我們認爲還是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守住上海新區的。”

王雲鵬道:“我看也只能這樣了,雖然麻煩一些,而且有一定的風險,但在政治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因此對我們來說卻是最可取的方案。”

肖建軍道:“這樣太被動了,因爲我們只能等着對手先發動進攻,訓如果對手不進攻,我們就什麼事情都做不了,只能高度警戒,但老虎還有打盹的時候,警戒的時間長了,擾難免會出現漏洞,畢竟只要是人,就難免會犯錯誤,萬一被敵人抓住我們的漏洞,那就很危險了,說不定敵人現在還沒有發動,就是在等我們犯錯啊。”

徐濟超道:“我看其實也不用耗太長的時間,一但我們參戰了,那麼敵人再耗下去也就沒有意義了,要麼是取消行動,要麼就只能是冒險在我們的防禦還沒有出現漏洞的情況下動手,但那樣的話,我們是完全可以守住上海新區的。”

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戰(八)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一零五章 電報第六三五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七)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七零六章 求和(十三)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九十一章 天津戰役(四)第七十六章 水災(一)第七十八章 軍事發燒友(上)第二八一章 旅順口作戰(一)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五七二章 北洋議事(二)第三五五章 徳國特使(三)第二十章 海軍編制(四)第五二七章 談判(五)第一四九章 進攻楊村(二)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三三九章 李鴻章來訪(十六)第二四一章 王家寨(三)第三七八章 上海(六)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七十六章 水災(一)第四零九章 北京攻略(五)第二三六章 訪日艦隊(七)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開(三)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四三九章 進京(六)第六二六章 登陸日本(八)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第六零八章 滿洲里戰役(一)第三十一章 年度總結(一)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十三章 怪異的軍艦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一)第一五五章 訪徳使團(中)第三十六章 圈孑第四四零章 遼陽之戰(二)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第五六九章 預備會議(四)第五六九章 進駐縣城(二)第三九九章 全面開戰(八)第三十六章 換裝(下)第五八七章 農場巡視(二)第三零八章 備戰(二)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四三一章 進攻北京(十)第五六二章 美國(五)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七十五章 規劃(一)第五七八章 進攻瀋陽(二)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六零二章 西安之行(二)第四百章 全面開戰(九)第一八二章 軍事交流(四)第三五一章 前往青島(四)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五九二章 濟南衆態(二)第五一五章 穆棱河之戰(十一)第一一五章 秋收行動(四)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二一二章 爪哇之戰(二)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第一四五章 訪問(五)第三九九章 談判(七)第七十九章 水災(四)第五一三章 清廷招撫(十)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六二四章 登陸日本(六)第一零四章 攔截(下)第十三章 五年規劃(四)第二五一章 創業(四)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七一九章 上海談判(六)第一三二章 外調(六)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三七七章 對馬海戰(四)第七章 誘敵戰術第一四零章 合肥見聞(四)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第一九九 中標者第四九一章 歸附(上)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三四九章 上海警戒(二)第三六六章 餘波未平(三)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二一二章 奇襲庫倫(六)第五二六章 談判(四)第七一零章 日本的選擇(四)第二一零章 戰爭規則(六)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三八七章 新聞發佈會(一)第六一八章 滿洲里戰役(十二)第一七九章 軍事交流(一)第二二四章 舞會(上)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五六五章 美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