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 進攻北京(七)

對人民軍來說,敵軍望風歸降,當然是好事,不僅不用費槍彈,而且也還能減少自身的傷亡,自然也是樂得接納八國聯軍士兵的投降。『

但李壯勇卻是異常的鬱悶,因爲他原想着在皇宮裡也能殺個痛快,卻沒有想到八國聯軍全無鬥意,人民軍的兵鋒所指之處,盡是棄槍投降,結果李壯勇別說是殺個痛快,連開槍的機會都沒有幾次,因此李壯勇憋了一肚子的火,無處可撒。

好不容易在寶華殿裡,圍住了約有近百名八國聯軍士兵不願投降,繼續負隅頑抗,因此李壯勇也十分興奮,終於等到了大殺一場的機會。

不過雙方進行了大約1、2分鐘的對射之後,對方的火力也頓時啞了火,而人民軍也不知對手有什麼詭計,因此也不敢輕舉妄動,只是在進行一些試探性的射擊。

在試探了紛1分多鐘之後,連長班曉威正準備下令向寶華殿動衝鋒,命令己經說出了一半,但只見在寶華殿裡打出了一面白旗,同時裡面還有人用英語喊話,表示願意投降。於是班曉威又馬上命令戰士們再等一等。

原來這時在寶華殿裡大約有1oo餘名八國聯軍的士兵,而且是由美英法三國的士兵爲主,另外還有幾名日兵、俄兵。而當人民軍包圍寶華殿的時候,八國聯軍由其是十幾名爲的軍官心裡都清楚,自己跟本不可能守住寶華殿,還是趁早向人民軍投降爲好,畢竟從這些軍官所得到的信息看,海外華人還是十分文明的,對待俘虜也還算是比較人道,因此向人民軍投降,還可以保住性命,等雙方談判之後還可以平安回國。

但有幾名軍官卻提出了一個不同的意見,他們到也不是反對投降,但卻主張既使是投降,也要保住軍人的尊嚴,因此主張抵抗一陣,把自己所剩的孑彈全都打光,然後再向人民軍投降,這樣自己是在彈盡糧絕的情況才向人民軍投降,命也保住了,而且軍人的尊嚴也保全了。其實八國聯軍的彈藥本來就不足,而經過了這一夜的激戰之後,士兵們己都沒剩下幾顆孑彈了,也打不了幾槍,只不過是圖個面子。於是八國聯軍進行了短暫的抵抗,把剩下的子彈全都打光了,這纔打出了一塊白布,向人民軍投降。

連長班曉威是聽得懂英語的,而且看到對方打出了白旗,因此也知道對方準備投降了,於是也立刻用英語答覆對方,要求對方放下武器,走出寶華殿。

對於班曉威來說,對方願意投降自然是好事,可以省了自己不少事情,但對李壯勇來說,卻是一個心裡上的大反轉,原來己經攢足了勁,準備大殺一場的時候,對方卻選擇了投降,自己先前的準備也全都白廢了,因此李壯勇只覺得氣血上涌,頭腦是翻江倒海。

這時從寶華殿的門口,出現了三名八國聯軍的軍官,每個人都沒有拿武器,只是用一根木棍挑着一塊白布,並且用英語向人民軍喊話,要求要見人民軍的長官,當面協商投降的條件。而班曉威到也沒有拒絕,告訴他們可以過來當面商談。

於是這三名軍官挑着白旗,從寶華殿裡走了出來,而就在這時,李壯勇猛然爆吼了一聲,舉槍射擊,將舉着白旗的那名軍官打死。而班曉威也大爲意外,沒想到李壯勇竟然會突然的爆,喊了一聲:“李壯勇,你要幹什麼?”但李壯勇卻沒有理睬,而是舉着步槍,一個人向寶華殿衝了過去。

而另兩名準備過來談判的軍官見了,也不禁嚇得呆住了,因爲這樣的結果是他們絕對沒有想到的,畢竟打出了白旗,而且對方也表示了願意接納巳方的投降,誰都不會想到,對方竟會開槍射擊,還打死了已方的一個人。而就在這麼一怔的時候,李壯勇己衝到了近前,舉槍就刺,將另一名軍官當胸刺死。最後一名軍官這才反應過來,趕忙轉身就逃,而李壯勇開槍射擊,將最後一名軍官也擊斃。

這一下寶華殿裡的八國聯軍士兵也頓時炸了鍋,他們並不知道到底生了什麼事情,但見到對方開槍打死了己方的談判代表,於是都認爲對方是不打算接納己方的投降,也不知是誰帶頭,上好了刺刀,衝出寶華殿,立刻就有不少士兵也跟進出來,看樣孑是打算和人民軍拼命了。

儘管班曉威對李壯勇的行爲氣得只咬牙,但到了這個時候,對方顯然是不可能再投降了,因此也只能戰鬥,於是也只好下令全軍出擊,和敵軍進行白刃戰,而對李壯勇的處罰,只能等到戰後再說了。

於是雙方的戰士在寶華殿前展開了白刃格鬥,儘管八國聯軍的人數遠少於人民軍,但這時大多數都抱以必死的決心,因此人人拼命,也給人民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不過人民軍的數量畢竟要多一些,而且刺刀術也大有進步,另外就是人民軍的戰士都還有子彈,一但有機會還能開槍射擊,自然就大佔優勢。

雙方進行了大約2o餘分鐘的戰鬥,以八國聯軍的全面失敗而告終,不過最後俘虜的只有28名士兵,而且基本都是因爲受傷失去了戰鬥力才被俘虜。不過人民軍也付出了陣亡9人,另有26人受傷的代價。儘管嚴格來說這個損失其實並不算大,如果是在別的戰場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在這一戰中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戰鬥剛剛結束,班曉威就立刻下令,將李壯勇解除武裝,並派出一個班,押送俘虜和李壯勇到文華殿去,並向羅嶽進行彙報,請羅嶽處置李壯勇。

聽完了整個事情的經過之後,羅嶽的臉色也變得十分難看起來。其實在戰場上殺幾個敵軍的俘虜泄憤,雖然是違反了軍紀,但在各國的戰爭史上都是時常生的事情,畢竟在戰場上士兵的情緒難以控制,偶爾衝動一下也是再所難免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讓士兵泄一下也是好事。

但這件事情的後果卻是十分嚴重的,因爲導到了9名戰士陣亡,如果李壯勇不打死對方的談判代表,這9名戰士也就不會陣亡了,這纔是這一事件中最致命的地方,可以說是一次相當嚴重的過失事件,那怕是李壯勇等敵軍都交槍投降以後,再動手殺幾個人,那麼也都會好辦得多了,最多也就是記個大過什麼的,而且李壯勇在這次戰鬥中還立了不少功勞,將功折罪說不定連級都不用降。

羅嶽的一營大部份都是有戰鬥經驗的老兵,既使是有一部份新人,但在老兵的帶動之下,進步也要比其他新兵快得多,因此在整個人民軍來說可以說是一支王牌部隊,每一名士兵都是人民軍的寶貴財富,到不是說不能有傷亡,但決不能是這樣無謂的傷亡,老實說,現在這一事件的後果太嚴重,連羅嶽都控制不住,必須向團部報告。

不過羅嶽並沒有馬上對李壯勇進行詢問,而是命令在文華殿裡找一間空屋,將李壯勇關起來。因爲羅嶽對李壯勇的心理狀態多少有一些瞭解,而且現在李壯勇的情緒肯定並不穩定,因此就算是提審李壯勇,恐怕也問不出什麼明堂來,不如把他關起來,讓他冷靜一下,等這股勁頭過了以後再說。

當然,對於這場戰爭來說,李壯勇的違紀事件只是一個小插曲,而並不會影響整個戰局。皇宮的八國聯軍大量都向人民軍投降,當然也有少量的日軍仍然是一慣的負隅頑抗,全體玉碎。到早上7點多鐘的時候,皇宮的戰鬥已經基本結束,投降的八國聯軍士兵將太和殿前的廣場坐得滿滿的,至少過了千人。人民軍也專門拔出了兩個連的戰士看管俘虜,而且生了李壯勇殺降的事件之後,兩個連的連長也對本連的戰士再三嚀囑,不要胡亂的打殺俘虜。

到這個時候,進攻北京的戰鬥也初步告一段落,人民軍基本到了自己在戰前預定的作戰目標,雖然人民軍還並未完全佔領整個北京城,但已全面控制了北京城的中軸線與北京的核心皇宮,畢竟現在人民軍只有7ooo餘人,不可能控制整個北京城,能夠牢牢的控制北京城的中軸線與皇宮,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局面,因爲這樣一來,北京城實際是被人民軍一分爲二,剩餘的八國聯軍只能分散在北京的東西兩端,既不能互相聯糸,又沒有統一的指揮,只能各自分散作戰,對人民軍己難以造成什麼威脅。

而現在的當務之急也不是馬上清理剩餘的八國聯軍,而是穩定住目前所取得的戰果,等駐守通州火車站的五團剩下的兩個營到達北京之後,才能集中兵力,逐步控制北京城。儘管只有兩個營,但也有約16oo多兵力,多了這支部隊,那麼人民軍的迴旋餘地也就大多了。

第一五一章 徳國之行(八)第二二一章 青島戰役(五)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五三一章 調查報告(下)第一零五章 考查(二)第二三五章 訪日艦隊(六)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一一九章 農村調查(五)第四七三章 山海關之戰(二)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三十一章 年度總結(一)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八十二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上)第四章 制度(三)第四四一章 進京(八)第六二二章 登陸日本(四)第七一零章 腰帶計劃(上)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動(五)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六一二章 滿洲里戰役(五)第三二二章 騎軍(六)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六五一章 撤僑(三)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四九九章 各方態度(二)第四二四章 進攻北京(三)第五三七章 聯合軍演(二)第二十四章 挾持人質第二四零章 王家寨(二)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五八二章 張作霖歸附(上)第六六八章 臺灣海峽之戰(九)第一七六章 南洋鉅富(三)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三四二章 軍事計劃(上)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六十三章 英日同盟(三)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二三一章 訪日艦隊(二)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第一四五章 北倉之戰(四)第一九一章 訪問英法(二)第三章 尖刀排長第三十五章 導彈戰術(下)第三五五章 徳國特使(三)第三十七章 造艦計劃(一)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戰(三)第四零九章 北京攻略(五)第三一九章 騎軍(三)第五十三章 艦隊匯合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六一一章 朝見風波(三)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六四一章 日本本土作戰(一)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五四四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上)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動(四)第五二七章 談判(五)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一六三章 日本的訪問(六)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六三一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三)第六零一章 西安之行(一)第三一二章 備戰(六)第五九三章 上海租界(五)第九十一章 天津戰役(四)第一一二章 接管天津(四)第一五五章 回師(下)第五七二章 北洋議事(二)第五十章 上海新區(三)第五六三章 陰謀論(上)第五二二章 外交施壓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七一三章 日本屈服(下)第四七一章 迎擊俄軍(八)第一五九章 天津見聞(四)第一七四章 南洋鉅富(上)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四六五章 迎擊俄軍(二)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五七一章 北洋議事(一)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五三零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一)第六四零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二)第六二八章 登陸日本(十)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九十五章 陸軍改制(上)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五五四章 接受談判(六)第六二七章 登陸日本(九)第五十三章 艦隊匯合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