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章 進攻北京(六)

不過皇宮的僵持局面並沒有維持多久的時間,因爲一團、二團在徹底攻佔了南北的城門之後,只留下了少量的部隊守衛城門,然後立刻都指揮着其他的部隊,殺奔皇宮而來。

這時兩個團部也己經知道了皇宮裡的局面,因此到並沒有急於衝進皇宮參戰,而是先分派兵力,攻佔了皇城的四個城門。在此之前,皇城的城門中,只有午門被一營控制,其餘三個城門,東華門、西華門、神武門均還被八國聯軍控制,只不過守城門的軍隊並不多,每個城門只有幾十個人駐守,而在其餘的城牆上,基本沒有軍隊駐守。

一團、二團趕到皇城之後,十分輕鬆的攻佔了其他的城門,並且派出了一部份士兵在城牆上駐守,架好了各種步槍、機槍、射炮,不過槍口、炮口全部都對準了皇宮內。然後一團、二團在集中剩餘的軍隊,分別從南北兩端,合力向皇宮中的八國聯軍動攻擊。

羅嶽在文華殿裡也接到了團部的命令,要求他們也參加戰鬥,配合團部攻擊八國聯軍,同時還通知羅嶽,如果有八國聯軍的士兵投降,不再斬盡殺絕,可以接納聯軍士兵的投降,收容俘虜。

其實穿越戰士都是來自現代社會的人,所受的觀念和教育和這個時代有相當的差異,一般都不願擊斃在戰場上投降的敵兵。當然穿越戰士也都知道這戰的重要性,在剛纔的局勢下,也確實不能收容俘虜,而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北京城的大局將定,因此人民軍也有足夠的餘力來收容俘虜。而且現在抓獲的俘虜越多,對將來和各國談判也就越是有利。

於是羅嶽也下令,全營出擊,配合全團的部隊,向八國聯軍動進攻,並且也向各部隊轉達,可以接受八國聯軍的投降。不過這一次羅嶽並沒有親自參加戰鬥,指揮作戰,而是留在文華殿裡,清點損失和戰果。因爲這一戰打到了這一步,人民軍基本大局己定,而且又可以收容俘虜,因此皇宮裡剩下的戰鬥實際沒有什麼困難,也用不着羅嶽親自指揮。

由於美軍是主動從文華殿撤退,因此和別的八國聯軍指揮部不一樣,在文華殿裡並沒有生戰鬥,除了被炮火毀壞的門窗、擊穿的牆壁、瓦檐之外,到也沒有受什麼其他的損失。而且美軍是輕裝撤退,除了士兵隨身的物品之外並沒有帶走多少東西,在文華殿裡還留下了不少的物資,甴其是美軍士兵在中國搶掠的金銀財物,也全部都留在文華殿,堆在幾個房間裡。

而剛纔戰鬥進行得正是激烈,羅嶽佔領文華殿,並沒有仔細的查點,不過羅嶽也知道,八國聯軍搶掠的財物早就被穿越集團給預定下來,因此趁着現在有空,正好看看,美軍到底搶了一些什麼東西。而且美軍用來堆積搶來的財物的房間都在文華殿的後部,到是沒有被炮火擊中,基本完好無損。

於是羅嶽帶人砸開了一所房間的大門,只見裡面堆滿了各種絲織品、皮貨、白銀、黃金、玉飾、珠寶、繡花的衣飾、瓷器、各種材質的器皿等等,甚致還有幾張木椅、桌案有的裝好了箱匣、麻袋、布袋,但大部份都是散放,而且還有不少器物都己經破碎了,但也只看得人眼花繚亂。

連續看了幾間房,也都是大同小異,羅嶽雖然不是古董玩家,但也知道這些東西除了白銀、黃金這些貴重金屬之外,其他都是皇家珍品,那一樣拿到舊時空裡去,至少都價值幾十萬,就是達到幾百幾千萬,也不是不可能的,既使是在這個時代,這些珍寶也都是價值不菲的。

而看着這如同破爛一樣堆得滿地的珍品,羅嶽的心裡也是感慨萬千,如果不是因爲自己這一夥人意外的穿越到這個時代,那麼這些珍品肯定都在不久以後被外國人帶走,從此以後流落在海外,或是被私人收藏,或是被博物館收納展出,而在若干年後,等到中國的國力恢復、強大,但也要付出成百上千倍的代價,才能贖買回來一部傷珍品,當然其中有一些珍品,很可能永遠都不可能再回到中國了。不過儘管穿越者己經改變了庚孑國變的結果,但畢競時間太短,根基不牢,還無力改變整個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狀態,因此現在穿越集團仍然還是任重道遠。

而就在羅嶽感概的時候,這時一個戰士來向羅嶽報告,一連二排三班的班長李壯勇違抗命令,殺死了向人民軍投降的八國聯軍士兵,現在己被連長班曉威解除了武裝,押到文華殿來,請營部處理。

聽了報告以後,羅嶽也不由得又惱又氣,其實羅嶽對李壯勇還是頗爲看重的,也有意要重點培養他,因爲李壯勇的個人素質不錯,平時的訓練認真,作戰十分勇猛,能打能拼,而且李壯勇頗有一些領導才能,儘管參軍的時間並不長,但在軍隊中己經有了一些號召力,不過在思想提高方面,李壯勇就差得遠了,每次政治學習,思想彙報,李壯勇都是敷衍了事,搪塞應付。而對人民軍制定的軍紀,李壯勇也是頗多的微辭,大不以爲然。

而穿越者組建的人民軍和這個時代軍隊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重視對士兵進行思想教育改造,使其不同於舊軍隊,因此李壯勇的思想顯然達不到穿越者需要的要求。

不過羅嶽覺得李壯勇的素質不錯,如果好好培養,將來到是一個不錯的本土軍官,只是李壯勇的思想提高不足,現在李壯勇還是一個班長,沒有被提升爲排長,和這也有一定的關係。而且在這次進攻北京的戰爭,李壯勇表現得十分英勇,羅嶽也都看在眼裡,因此也打算在戰爭結束之後,就提升李壯勇爲排長,當然也還要多做做他的思想工作,幫他儘快提高思想認識。只是羅嶽卻沒有想到,進攻北京的戰爭還沒有結束,李壯勇就犯了大錯誤。也讓羅嶽對李壯勇的好感消失了大半。

原來收到了可以收容八國聯軍俘虜的命令之後,李壯勇就一肚子不高興,因爲從戰鬥一開始,李壯勇就一心想着多殺幾個洋人,爲以前義和團的師兄弟們報仇,因此從開戰到現在,李壯勇都異常勇猛,不計生死,身先士卒,就李壯勇自已計算,擊斃了4個洋人,用刺刀捅死了3個,到是殺得頗爲痛快。

而現在眼看着將大量的洋人包圍在皇宮裡,又可以再多殺幾個洋人,因此興奮不己,卻沒想到現在部隊卻下了收容俘虜的命令,令李壯勇心裡怨聲載道。

李壯勇參加人民軍也有二個多月的時間了,對人民軍,對穿越集團的事情也瞭解一些,知道人民軍在以前的戰鬥中巳經抓獲了大量的洋兵俘虜,不過都沒有殺。雖然這些俘虜們每天都要幹活,但一天兩餐飯也不含糊,頓頓都有肉,聽說對幾個洋人軍官還十分照顧,讓他們住在飯店裡,每天好吃好喝好召待的。

其實人民軍的俘虜政策,也是士兵們政治學習的一部份,一方面是給士兵慣殊人道主義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反覆對士兵解釋,留着這些俘虜,不僅可以給穿越集團免費幹苦力,而且將來和各國談判的時候,還可以向各國索要贖俘費用,因此留着這些俘虜要比殺了好。

絕大部份士兵聽了這些解釋之後,到也能夠理解穿越者的俘虜政策,但李壯勇卻仍然不能釋懷,在他看來,就應該把俘虜全都殺光纔好,至於什麼免幹苦力,索要贖俘費用都可以不理,因此在部隊裡也說了一些牢蚤話,不過得不到其他戰士的響應,自己也覺得沒勁,後來只好悶在心裡。

不過這時李壯勇到並沒有違抗這道命令的打算,雖然他對人民軍的軍紀要求之嚴,頗多微辭,但畢竟在人民軍裡幹了二個多月,知道人民軍的軍紀嚴明可不是說說而已,絕對是來真格的,而李壯勇還想在人民軍裡幹下去,因此到也真不敢明目張膽的違抗軍紀。

而且只有敵軍主動向人民軍投降,纔會收容俘虜,如果敵軍不投降而是繼續抵抗下去,自然不算俘虜了。在進攻左安門的戰鬥中,日兵寧死不降的表現給李壯勇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像,因此他認爲洋人恐怕是不會那麼容易就投降的,那麼自己還是有機會多殺一些洋人。

但人民軍的全面進攻展開以後,戰局的展卻大大出乎李壯勇的意料,因爲這個時候天色己經完全放亮,因此皇宮裡的八國聯軍士兵都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人民軍的數量大增,而且就連皇城的城牆上也佈置了不少士兵,同時還架上了射炮。那麼到這個時候,任誰都明白,這一仗己經打輸了,海外華人的軍隊肯定是己經控制了北京城,並且包圍了皇城。

而八國聯軍的士兵可沒有日軍那種不畏生死的勇氣,何況還有相當一部份是殖民地軍隊,更是沒有死戰的決心,因此將人民軍殺到的時候,八國聯軍的士兵便紛紛扔下手裡的步槍,舉手投降。當然這批八國聯軍的士兵算是比較幸運的,因爲人民軍開始接納俘虜,因此人民軍將俘虜繳械之後,讓他們在太和殿裡廣場集中,等候處理。

第一一七章 秋收行動(六)第一九三 訪問天津(五)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三三九章 李鴻章來訪(十六)第五八九章 農場巡視(四)第五二二章 反圍剿(二)第四一五章 北京攻略(十一)第二二六章 清廷求和(九)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七二八章 決策(二)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三三三章 李鴻章來訪(十)第四五四章 外交斡旋(十一)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五四二章 鎮南浦登陸(二)第三八三章 對馬海戰(九)第六三一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三)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亂(七)第五三一章 調查報告(下)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三六二章 徳國特使(十)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三)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七一五章 上海談判(二)第四五三章 新聞發佈(二)第二三一章 總結(上)第二四五章 天誅(二)第三十九章 火力第二六零章 土地制度(下)第六五六章 遠東遠征軍(三)第三八七章 新聞發佈會(一)第五九五章 濟南衆態(五)第二十章 接管濟南(十三)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三四八章 上海警戒(一)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五百章 各方態度(三)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六零五章 西安之行(五)第一五二章 徳國之行(九)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戰(二)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十三章 怪異的軍艦第二五六章 圈套(四)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三二三章 海參崴(六)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六六五章 臺灣海峽之戰(六)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一)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三)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動(八)第五六四章 陰謀(二)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一五八章 天津見聞(三)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三十六章 換裝(下)第十七章 接管濟南(十)第五十七章 殲滅(二)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一九四 訪問天津(六)第四十六章 擊沉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一七五章 南下上海(五)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三二八章 奉天會戰(下)第一八九章 登陸爪哇(一)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六六九章 臺灣海峽之戰(十)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二二七章 後續影響(二)第一五零章 新農村建設(一)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二十六章 夜話(上)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二一七章 青島戰役(二)第一二零章 晚餐(上)第七零六章 求和(十三)第六十三章 英日同盟(三)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三四六章 歐洲危機(三)第四十一章 造艦計劃(五)第十九章 海軍編制(三)第四四零章 進京(七)第二六一章 根據地(三)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三十四章 換裝(上)第一百章 巡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