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四章 李鴻章來訪(十一)

夏博海正色道:“李中堂,我們並不是大言不漸,只會言戰,也不是隻會一味用道徳正義的大帽孑來壓人,如果現在的局面真的是對中國不利,那麼犧牲掉一些局部利益,來確保中國的整體利益,我們認爲是完全應該的,而且也會全力的支持。但現在的局勢,分明是對中國極爲有利,只要我們在談判當中,表現得強硬一些,是一定能夠迫使各國接受我們提出的談和條件,維護華夏民族的整體利益,根本就用不着割地、賠款。”

李鴻章聽了,神色也有些尷尬,李經方趕忙打圓場道:“夏司令不要誤會,這並非是中堂的主張,中堂也只是轉達朝廷的意見,各位都知道,現在二宮西巡,京師陷落,皇太后和皇上也是回京心切,因此希望稍稍作出一些讓步,能夠讓二宮能夠早日返回京城。當然,朝廷也只是一個建議,並不是一定就要向各國做出讓步。”

夏博海的臉色凝重,道:“朝廷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可以理解,但無論皇太后和皇上是怎樣回京心切,也不能以犧牲中華民族的利益爲代價,我們這次從海外迴歸中華,是要維護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而不是隻保護一家一姓的利益。大清雖然是由異族入主中華,但畢竟己經統治了中國25o餘年,我們可以把滿族也視爲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但如果大清把中國當作一家一姓的私產,甚致不惜犧牲中華民族的利益來維護一家一姓的私人利益,我們是絕對不會答應,因此不賠款,不割地,是我們與各國談判的第一原則,這是底線,絕對不能動搖。”

李鴻章等人聽完了夏博海的這一番話以後,也都不禁臉色大變,由其是李鴻章,連臉色都白了,因爲夏博海的這一番話,可以說是大逆不道,完全可以用謀返、叛逆、大不敬一類的罪名,抄家滅門。但現在的清廷,幾乎連自身都難保,更何況海外華人的實力,連八國聯軍都打不過,清廷根本沒有力量能把他們怎麼樣,何況是現在清廷還有求於海外華人。說得不客氣一點,就是現在海外華人真的在中國裂土稱王,清廷也都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整個會議室裡差不多冷場了五分多鐘,李鴻章才免強一笑,道:“好吧,貴衆的主張,老夫已經知曉了,不過此事滋事體大,老夫也不敢擅作主張,必需要請示朝廷,方纔能夠決定,因此還請貴衆能夠容緩一些時間。”

夏博海點了點頭,李鴻章的這個要求並不過份,雖然他現在己經被清廷授以全權與各國議和,但並不是能夠真正的當清廷的家,而且這個時代的通迅技術也比較達,完全可以實現遠距離互通信息,因此最終能夠拍板決定的還是清廷。於是夏博海道:“可以,今天的會談結束以後,請中堂立刻把我們的態度通報給大清朝廷,並且讓朝廷早做決定,我們再談。”

李鴻章也點了點頭,道:“這樣也好,老夫看今天的會談就到這裡吧,老夫會立刻將今天會談的內容通告朝廷,只等朝廷回覆,老夫會立刻通告貴方,再開會談。”

夏博海一想,今天確實只能談到這一步,就這樣結束也好,反正自己的態度己經告訴給李鴻章,至於李鴻章怎樣向清廷轉達,那就是李鴻章的事情了,於是道:“好吧,我們馬上安排車輛,送中堂回飯店去休息。”

李鴻章一行離開了行政大樓以後,夏博海道:“看來我們真的要做好武力收復北京的準備了。”

秦錚也點了點頭,道:“嗯!我也是這樣想的,沒想到清廷還真是爛泥扶不上牆啊,在這麼有利的局面下,居然還想着向外國割地賠款,賣國求和。”

夏博海搖了搖頭,道:“沒辦法,現在清廷仍然把這個國家看作是愛新覺羅家的私產,既然是私產,那就當然是想給誰就給誰,我們都太高估了清廷,或者說是高估了慈禧太后。”

王雲鵬道:“我到是真有些不明白,現在的局勢明明這麼有利,爲什麼清廷或者是慈禧太后還不敢強硬,一定要外國割地賠款,賣國求和呢?這對他們又有什麼好處?”

秦錚道:“帝王的心態是我們難以理解的,不過按我的分析,應該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就是跪得久了,站不起來,因爲這幾十年來,清廷對外的戰鬥幾乎就沒有贏過,因此對外國有一種本能的恐懼心理,第二個就是儘管清廷現在依靠我們和外國進行談判,但同樣也應該是在防着我們,我們己經在戰場上擊敗了八國聯軍,如果再由我們主導在談判桌上再取得勝利,那麼我們將是清廷開朝以來,最大的功勞,什麼曾國藩、李鴻章跟本不可能和我們相比,而等八國聯軍撤軍之後,我們就是清廷最大的危脅了,而且清廷還不得不重封我們,那麼絕好是不要讓我們來主導這次談判,那怕是在談判中吃一點虧也再所不惜,但也不能讓我們再立這個功勞,第三個原因就是清廷是想早一點返回北京,最好是能夠先於我們進駐北京,因爲北京是清廷的都城,有重大的政治意義,誰先進駐北京,誰就能在未來的博奕中搶佔先手。因此清廷纔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儘快和各國議和成功,好儘早回到北京。”

王雲鵬道:“但由我們主導談判,清廷怎麼會和各國談成割地賠款,賣國求和呢?”

秦錚搖了搖頭,道:“這有什麼不可能,淸廷完全可以在這次談判中繞過我們,直接和各國達成割地賠款,賣國求和的協議條約,但在表面,還是由我們出面和各國進行談判,因此如果淸廷和各國真的在私下裡最終談成了割地賠款的條約,那麼喪權辱國這個黑鍋肯定是由我們來背,要知道在推卸責任這方面,清廷可是相當擅長的。”

王雲鵬道:“所以我們下一步就要考慮以武力收復北京?”

夏博海點了點頭,道:“現在八國聯軍希望在談判中多獲得一些利益,就是因爲他們還佔着北京城,這是他們最大的籌碼,而清廷不惜割地賠款,賣國求和,也是爲了先於我們進駐北京,因此現在北京就成爲博奕的關健,如果我們佔領了北京,就可以徹底斷絕他們兩方面的念頭,並且將局勢完全納入到我們的控制之下,無論是各國還是清廷,都只能按照我們劃下的道走。”

徐濟道:“如果我們現在出兵進攻北京,會不會又被淸廷和各國說成是破壞了談判?”

夏博海笑道:“我並不是說要立刻出兵進攻北京,這一次談判我們還是要參加的,而且在談判桌上,還必須堅持我們的原則,但同時要做好兩手準備,談判破裂當然就沒什麼可說了,我們自然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如果淸廷真的打算繞開我們,直接和各國達成協議,那麼我們就立刻宣佈退出談判,並且以武力收復北京。”

徐濟又道:“以我們現在的實力,能夠收復得了北京嗎?我們最強的是海軍,而北京可不是天津這樣的臨海城市,我們先進的軍艦基本派不上用場啊。”

肖建軍道:“這個到不用擔心,其實我們的6軍也有幾張王牌,一個就裝甲部隊,另一個就是使用直升機進行空中打擊,到現在爲止,我們還一直沒有動用過這兩張牌,而且現在駐守北京的八國聯軍實際己經相當衰弱了,並不難對付,現在我們唯一的麻煩就是6軍的擴編纔剛剛開始,由其是要擴營爲團,這很容易對我們的軍事調度造成混亂,另外北京距離天津大約有15o公里,雖然並不算遠,但對我們目前來說,也可以算是一場遠征,後勤保障怎麼樣跟得上。”

夏博海點了點頭,道:“這樣,按我們原來的計劃,應該是先組建三個有戰鬥的團,可以着手先把這三個團組建起來,有這三個團的兵力進攻北京,再加上裝甲部隊和直升機部隊,應該是足夠攻克北京了,而其餘的團,可以暫時緩一步。反到是老肖提出的後勤問題,才真是一個大問題,畢竟我們確實缺少這些經驗。”

王雲鵬又道:“如果把這三個有戰鬥力的團都用去進攻北京,那麼守衛工作又怎麼辦?由其是青島方面的守備。”

肖建軍道:“這個到並不用擔心,因爲青島靠海,可以在我們軍艦的保護範圍以內,而且現在暫時也沒有其實的勢力能夠向我們動進攻。”

夏博海道:“老肖,你馬上制定一個進攻北京的軍事計劃,包括組建三個團的計劃,和後勤保障的內容。”

肖建軍道:“好,我馬上就準備。”

夏博海轉向秦錚,道:“老秦,外事方面的事情,你就多負責一點,現在是李鴻章在天津的活動,還有德國特使也快來了,還有下一步到上海去和各國進行談判,都要辛苦你了。”

秦錚點了點頭,道:“放心吧,這些事情就交給我好了。”

夏博海又道:“王主任,你準備一下,馬上就出去青島,主持那邊的工作,雖然要進攻北京,但其他的事情也不能耽誤。”

王雲鵬道:“是,我馬上就準備,今天下午就動身。”

夏博海又道:“我和徐主任,作爲機動人員,隨時協助你們的工作。”

第二四五章 天誅(二)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二六一章 反撲(一)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七一五章 上海談判(二)第三三零章 海歸(一)第二二三章 清廷求和(六)第一五三章 上任(七)第五三三章 土地政策(一)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五)第一九五 訪問天津(七)第五五一章 接受談判(三)第四一九章 北京攻略(十五)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五八五章 隔空交手(一)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四八三章 統一商界(五)第三四二章 李鴻章之死(三)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六一一章 朝見風波(三)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一)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四百章 全面開戰(九)第四三三章 進攻北京(十二)第二三八章 遇襲(下)第六零八章 滿洲里戰役(一)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第八十八章 青州之亂(一)第一百章 巡視(五)第九十三章 安置營(九)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二八四章 協商(上)第五五八章 美國(一)第四四一章 進京(八)第二零四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十)第四十五章 天津分治(三)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十四章 艦炮發威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八十七章 戰前準備(四)第一八七 封存第一五一章 新農村建設(二)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一)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二二零章 談判(二)第六六零章 臺灣海峽之戰(一)第二二六章 清廷求和(九)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八十章 水災(五)第三二六章 海參崴(九)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第一七一章 德國之行(三)第六十一章 德國使團(一)第四四五章 遼陽之戰(七)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六百章 濟南衆態(九)第二十七章 錦州告急(六)第二三零章 後續影響(五)第二五八章 訪問(下)第二七二章 陰島(三)第三七四章 對馬海戰(一)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應(二)第三二一章 騎軍(五)第五五一章 接受談判(三)第六七二章 大獲全勝(三)第九十五章 陸軍改制(上)第五七三章 北洋議事(三)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一二七章 電報第二零四章 從軍(二)第七二二章 歸國(二)第五六九章 進駐縣城(二)第一一九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五)第三零九章 備戰(三)第六十四章 德國使團(四)第四三四章 進京(一)第三七九章 對馬海戰(六)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一八六章 護僑行動(八)第九十六章 青州之亂(九)第五四二章 鎮南浦登陸(二)第七十章 工作開展第七十六章 水災(一)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六一一章 滿洲里戰役(四)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第五二六章 談判(四)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二二零章 青島戰役(四)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六八二章 結束戰爭(三)第三九五章 全面開戰(四)第三八九章 對馬海戰(十五)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