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 李鴻章來訪(十三)

現在紡織廠一共分爲四個主要的生產車間,分別是:動力車間,紡紡車間、織布車間、染色車間,現在前三個車間都己經進入生產試運作狀態,只有染色車間還在籌建當中,因爲染色車間對機器的要求並不高,主要是要有一定的化學工業基礎,而在穿越者當中,化學專業方面的人員並不多。其他的房間還有員工的休息室,更衣室,管理人員的辦公室,以及成品庫房、原料庫房、設備庫房等等。

田則楚帶領着一行人員依次參觀各個生產車間,並且向他們講解每個生產車間的情況。

衆人都留心觀察,每個車間都不算大,連機器都沒有擺滿,但佈置得井井有條,各種物品也都有專門的位置放置,顯得十分整齊。除了染色車間以外,其他三個生產車間這時都有機器在運動,機器轟鳴,每個車間的進門牆上都貼着大幅的生產安全守則,並且還有各種標語,如“安全生產,平安回事”,“安全責任大如山”,“生產安全,人人有責”,“嚴禁煙火”等等,十分醒目。

在紡紗車間、織布車間還有一部份工人在機器上工作,在機器的傍邊,還放置着不少已紡滿紗紙的錠子,以及織好的布匹,當然也不斷有人推車來往,或是給工人供應原料,或者收走成品,但各有秩序,絲毫不亂。同時還有一些安裝計工在車間裡來回巡視,或者是觀察機器的運行狀態,或者是指導工人的操作技術,既使是有人來參觀,也沒有引起什麼關注,都是應幹什麼還幹什麼?

紡紗車間、織布車間裡的工人基本都是女工,這也是紡織業的通例,而李鴻章等人卻注意到,女工的穿着十分怪異,全部都穿着一件淺灰藍色緊袖長外衣,小臂至肘部上還戴着白色的袖籠,頭戴着一頂白布帽,幾乎遮住了所有的頭,臉上還戴着一個白色口罩,遮住口鼻,只露出一雙眼睛。

其實紡織女工的這一身穿着,就是田則楚根據舊時空裡自己所見的紡織工制服設計,因爲紡織工的袖口和肘部的磨損較大,因此戴上袖籠,就是減少對制服的磨損,頭全部罩在帽孑裡,是爲了防止頭被捲入機器中,在舊時空裡,不少紡織廠都有禁止女員工留長的規定,而紡紗車間、織布車間裡的纖維含量極大,對人的呼吸系統傷害極大,因此戴上口罩是爲了保護員工的呼吸系統,這些裝配,都是經過時間積累總結出來的經驗。

聽了田則楚的解釋,李鴻章以及觀察團的人員都頻頻點頭,看來海外華人對紡織業並不莫生。

田則楚又進一步講解道:“目前我們紡織廠使用的機器設備全都是從法國購買,共計有12臺蒸汽機提供動力,織紗機35臺,織布機71臺,紗錠6ooo餘個。在員工方面,己招募了女工1o4人,培訓了8o人,男工56人,預計還將再招募女工2o人左右,就可以滿員,而等染色車間投入生產以後,預計還將再招募3o左右,因此等紡織廠全部投入生產以後,員工大約在2oo人左右。預計在1o天左右,紡紗車間、織布車間可以全負荷運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染色車間就可以投入生產。”

李鴻章道:“田廠長,不知此廠可生產何種布料,年產布匹幾何,盈利幾何?”

田則楚道:“現在紡織廠主要是生產棉布,根據我們的估算,紡織廠全荷運行以後,月產棉布大約爲6ooo匹左右,年產量7-8萬匹,按照市場價格,大約可以價值15-18萬兩白銀,除去各種生產開支,毛利預計在5-6萬兩白銀,當然,這是不含稅的價格。”

李鴻章點了點頭,雖然這個紡織廠的規模並不大,但這個產量和價格基本靠譜,他當然是知道棉布的行情,這說明海外華人是進行了認真的市場調查。

其實現在的紡織廠只是穿越者的償試,穿越者當然不會只創辦這樣一個小規模的紡織廠,只是穿越者還缺少經營紡織廠的經驗,而且機器也不能全靠進口,早晚要實現自產化,因此第一步不宜將規模擴大,主要是出積累經驗,並培訓人員,等正式運行三五個月之後,再擴大生產,初步的計劃是在今年年底,要將紡織廠的規模擴大一倍,基本實際布匹自足,而在未來三年的時間裡,則是要將紡織廠的規模擴大到十倍以上,不僅要完全實現自足,而且還要對外銷售。當然這個規化沒有必要對李鴻章這一行人說。

這時觀察團裡有一個人問道:“能夠告訴我們,你們這個廠的員工工資情況嗎?”

田則楚道:“因爲我們紡織廠還沒有正式投產,因此現在的員工都是試用,月薪是1兩白銀,等三個月後轉正,一般的員工將按技術水平不同,工資分爲三個等級,一等工是1.2兩白銀,二等工是1.8兩白銀,三等工是2.5兩白銀,再向上就是組長、部門主管,不過在短時間內不會有人會晉升到這些崗位。我們是實行周工作制,每週有一天休息,但是輪流休息,保證生產不停。而每天的工作時間安排是從早上6點到晚上6點,中午有1個小時的吃飯休息時間,另外在工作間隙,還會有短暫的休息時間。”

而田則楚的話到引起了觀察團裡不少人的興趣,馬上又有人道:“你們也是按周來安排工作嗎?”

這時秦錚笑道:“其實我們以前早就己經實行周工作制了,現在只不過是沿用以前的習慣而己。”

原來這個的工作制度,在穿越者中引了一場不小的爭議,每週6個工作日,每天11小時的工作制度,不僅僅是紡織廠,也包括穿越者旗下的所有工廠,都是執行這個工作安排,但被不少穿越者指責爲“血汗工廠”,“萬惡的資本家”“吸血鬼”等等,有人要求改爲每週5個工作日,每天工作8小時的工作制度,甚至還有人要求給所有工人辦理五險一金、產假、年假等福利。

但執委會最終還是通過了“每週6個工作日,每天11小時”的工作制度,除了員工工資之外,沒有其他任何福利。而原因很簡單,在這個時代11小時工作制己經算是相當寬鬆的工作制度了,在歐美國家,每天工作12小時,甚致是14小時,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其實舊時空的所謂血汗工廠,在這個時代可以算是很高的福利。

其實8小時工作制,最早由空想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於1817年8月提出。他當時明瞭一個口號:8小時勞動,8小時休閒,8個小時休息。並把它作爲他所設想的“理想社會”制度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成爲後來工人運動的一個重要要求。

1877年,美國國會在工人運動的強大壓力下,被迫制定了8小時工作制的法律。但美國的資本家對此根本不予理睬,而這項法律也沒有強制措施,因此成了一紙空文。儘管後來各國工人不斷罷工、遊行,要求實施8小時工作制,但都沒能成功,而8小時工作制是在舊時空的2o世紀5o年代左右纔在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形成固定制度。

而8小時工作制無法在這個時代得到實施,原因也很簡單,因爲這個時代儘管己經進入機器大生產的時代,但人力依然是最基本的生產勞動力,而資本主義的競爭己經進入到國家之間的競爭,誰在這個競爭中落後,就意味着被這個時代淘汰。這一點在舊時空的政治經濟學課本里,講得再清楚也不過了,因爲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階段展到帝國主義階段,而各國爲了刺激本國經濟的高展,資本家爲了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以維護這個高運轉的資本主義機器,只能釆不斷採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

在這方面,後展的國家對本國工人的剝削由爲殘酷,因爲在這一場競爭中,先展的國家己經取得了大幅的領先優勢,因此後展的國家想要追先展的國家,在技術上沒有突破的情況下,只能靠比先展國家更多、更辛苦的工作,更殘酷的剝削來完成。

日本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孑,在19oo年,日本的生絲出口量上升到世界第一,成爲日本主要的外匯收入來源,但日本紡織業的展,是建立在對本國員工近乎於殘忍的壓窄基礎上,在舊時空2o世紀8o年代,有一部日本電【野麥嶺】,就是以19o3年的時間背景,通過一批日本女紡織工的悲慘遭遇,完全再現了這個時代日本紡織業的現實。

儘管穿越者擁有遠過這個時代的先進技術,但苦於在目前相當一段時間內,這些先進的技術還無法轉代爲生產力,只能依託這個時代的技術來完成原始積累,而在這種情況下,也只能和其他國家一樣,對本國工人進行壓窄,實行8小時工作制基本就是找死。否則別國的工人一天工作12小時,甚致14小時,而本國的工人每天只工作8個小時,那麼憑什麼追趕上別國,工業化、現代化,不是從天上憑空掉下來,而且靠一點一點的辛勤工作積累起來的。

只有等到穿越者有了一定的工業技術積累以後,並將自己掌握的部份先進技術轉化成生產力,對其他國家形成一定的技術優勢,纔有可能實行8小時工作制以及其他的福利制度,而在此之前,只能靠血汗工廠來完成原始積累,沒有其他的路可走。

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三十五章 導彈戰術(下)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一七九章 護僑行動(一)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動(一)第六一五章 皇帝與太后(上)第二九九章 告密(上)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二十四章 挾持人質第四零九章 旅順攻略(六)第五五七章 地主聯盟(一)第六六九章 臺灣海峽之戰(十)第一六八章 新艦下水(四)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一九四 訪問天津(六)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三六三章 大戰之前(十)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五三零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一)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二六五章 根據地(七)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二十三章 作戰計劃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三二一章 騎軍(五)第七十八章 水災(三)第四一九章 遼河之戰(五)第九十六章 青州之亂(九)第三二零章 海參崴(三)第二零五章 懲罰行動(下)第二二四章 舞會(上)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五三八章 聯合軍演(三)第一七六章 南洋鉅富(三)第一二四章 秋收行動(十三)第七十三章 進攻赤峰(上)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第二五一章 創業(四)第六一五章 滿洲里戰役(八)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二五五章 圈套(三)第一一九章 農村調查(五)第一六七章 新艦下水(三)第五十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一)第三八二章 足球比賽(三)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七二零章 上海談判(七)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三一一章 二進膠州(四)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亂(四)第四八三章 統一商界(五)第五一五章 穆棱河之戰(十一)第一六八章 決議第四一八章 北京攻略(十四)第三一九章 騎軍(三)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五五五章 接受談判(七)第五八一章 進攻瀋陽(五)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第三二三章 騎軍(七)第三二八章 李鴻章來訪(五)第三二零章 海參崴(三)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七零三章 求和(十)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一五四章 訪徳使團(上)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九十五章 陸軍改制(上)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一)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九十七章 巡視(二)第一三九章 上海新區(三)第四五六章 山海關(二)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五十九章 殲滅(四)第一九六章 巴達維亞(四)第一五八章 天津見聞(三)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五六三章 陰謀論(上)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動(八)第四十章 造艦計劃(四)第四八五章 登陸作戰(七)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七十一章 海軍顧問(下)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一三一章 德國艦隊(三)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六章 設伏計劃第六零三章 西安之行(三)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