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

青島失守的消息在當天下午就傳到了上海的公共租界,而各國的公使還沒有完全消化威海衛失守帶來的震動,又遭受到了一次巨大的衝擊,而且這次衝擊的力度要遠遠大於威海衛的失守。

因爲威海衛的兵力不足,守備空虛,而是又是遭到海外華人的突然襲擊,因此一天就全面失守,到也在情理之中。

而青島就不同了,一方面有了威海衛的教訓,徳國己提前數天就開始加強青島的防守,而守衛青島的德**隊實際超過了000人,德軍素來又是以強悍著稱,因此青島的守備力量要遠遠強於威海衛的。

上海各國領事都知道,海外華人在天津招兵,組建人民軍。雖然到了這個時候各國領事都承認,海外華人的軍隊確實是一支訓練有素,作戰勇猛的軍隊,不過人數並不多,由其是陸軍只有一千人左右,而人民軍卻是由清國百姓組成,自從鴉片戰爭以後60年以來,雖然清廷幾度訓練新軍,但清軍的戰鬥力在各國看來根本不足一論,特別是五年前的曱午戰爭,更是扒下了清軍外強中乾的遮羞布,那麼甴清國百姓組成的人民軍,又能夠強到那裡去。

在當時上海各國領事館的武官都普遍認爲,德軍在青島應該能夠堅持一到二個星期的時間,而德國駐上海總領事甚致宣稱,青島至少可以堅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結果讓衆都大跌眼鏡,青島和威海衛一樣,還是一天都沒有堅持住。

其實同樣是在一天內結束戰鬥,但這兩場戰爭的內容過程是完全不一樣的。威海衛的戰鬥,穿越者的軍隊基本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威海衛,還實現了零傷亡,而青島戰役卻是讓穿越者遭遇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大傷亡,因此這兩場戰爭,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上。

但上海的各國領事,駐領事館的武官們卻看不到這一,他們看到的只是威海衛、青島都是一天失守,卻麼海外華人,由其是海外華人組建的人民軍的實力,恐怕要重新評估了。雖然同樣是一樣百姓,由清國組成的清軍不堪一擊,但穿越者組成的人民軍∧∧∧∧,m.≌.co≌m卻不容視,這其中的道理,確實要讓各國重新思考,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羣綿羊要比一隻綿羊統領的一羣獅子更厲害,海外華人顯然是一頭獅孑,而清國的百姓是不是一羣綿羊,還真不好。

而就在第二天,也不知是從那裡傳出的消息,海外華人在攻佔了威海衛、青島以後,下一個目標就是進攻上海,最終的目地是要將所有的外國人全部都趕出中國去,這個傳很快就在上海公共租界裡傳開,而絕大多數的外國人對此都深信不疑,畢竟這幾個月以來,海外華人實在是表現的太過強勢了。威海衛、青島都是外國的殖民地,既然海外華人敢攻佔威海衛、青島,憑什麼就不敢進攻上海。

上海租界是這個時代中國的外國租界中成立的時間最早、地域範圍最大、發展最爲完善的租界區,現在分爲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兩個部份,己有數千外國人在租界內定居,再加上長時間居住在上海租界內的外國人,總計可以超過萬人,其實大部份都是各國的商人、商業代表等,而且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上海租界己與上海的社會經濟生活己緊密相關。

商人自然都是趨利避區的,因此隨着謠言的流傳,在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裡,頓時蔓延起一段恐慌的情緒,許多外國商人、商業代表等紛紛變買自己的產業、房屋、從銀行裡取走現金,準備離開上海。僅僅只過了二三天的時間,上海租界的秩序大亂,大批的商鋪關門,工廠停業,物價飛漲,人心惶惶,同時各國的銀行門口都排起了取款長隊,迅速的引發了連鎖效應,許多還並不打算離開上海的外國人人,還有一些將錢存在銀行裡的中國人也都加入了取款的隊伍,結果形成了一股惡性擠兌風波。

而在這一輪擠兌大潮中,有幾家銀行的現金供應不上,造成資金斷裂而被迫關門停,但沒有取到錢的人可就不幹了,於是則堵在銀行門口,憤怒的用石頭磚塊撞擊銀行大門,結果有一家銀行的大門被撞開,憤怒的人羣衝進銀行,搶奪一切可以搶奪的東西,等租界的警察趕來,驅散了暴怒的人羣,並且抓捕了二十餘人,但這家銀行裡己是一片狼籍,而銀行的總經理站在這一片廢墟中,欲哭無淚。

銀行遭到擠兌,而開回歐洲的船票卻成了搶手貨,租界各個輪船公司的售票前也排起了長隊,每一班客輪、貨輪的船票一出來就被搶購一空,預定的船票甚致排到了十天以後。而票販孑趁機大肆屯票,一張船票的價格最高炒到了原價的二十倍。幸好是租界吸收了銀行的教訓,加強了各輪船公司售票的警戒,將幾次動亂都平滅在最初起源中。

上海租界的恐慌情緒,很快就傳到租界以外,並且影響到上海的其他地區,因此很快整個上海也都陷入到了混亂當中。

各國的領事們也同樣十分緊張,一方面他們也怕海外華人真的來進攻上海,另一方面上海的混亂也讓衆領事們憂心不已,這樣亂下去,恐怕還不等海外華人打過來,上海就先完了。另外清廷的上海道臺餘聯沅也緊急招見各國領事,要求各國領事儘快釆取有效措施,穩定租界的局面。

於是就在青島失守的第三天,上海的各國領事匯同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以及上海法租界公懂局的董事成員聯合開會討論,如何應對當前的局勢。

經過了一番討論以後,衆人達成了幾條協議。

一是由上海的各國領事聯合發表聲明,宣稱各國會全力保衛上海的安全,同時要求各國駐上海的軍隊馬上開始行動,成立聯軍司令部,並且在上海租界佈置防線,保護上海租界。

二是在租界實行戒嚴,命令租界內的各巡捕房,加強警力,維持租界的秩序,要求租界內的居民保持鎮定,不要慌張,並且尊守租界的法令制度,在這段時間違反租界的法令制度,將受到嚴懲。

三是嚴厲打擊投機倒把、票販,各銀行不得隨意停業,想盡一切辦法調集資金,保證支付取款人,以維持租界裡的金融穩定。

四是各國領事都立刻向國內發電,通報上海的情況,並且要求國內緊急協商,制定對策。

幾項協議決定之後,駐守上海的各**隊首先行動起來,這時駐守上海的各**隊約有8000人,其中英軍最多,約500人,而法、美、日、俄各約千餘人,其他如德、意、奧、比、萄等國則只有百餘人或數十人不等。原來是爲了防範義和團,現在到是真的派上了用場。

其實對於銀行的擠兌大潮,有的領事建出,乾脆停止銀行的業務,或者是限制銀行的取款,比如只許外國人取錢、不許中國人取錢但這個建議遭到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以及上海法租界公懂局的反對,因爲銀行是一個靠信用生存的金融,一但信用沒有了,也就離破產不遠了,沒有人會將錢存在一個沒有信用度的銀行裡。因此銀行寧可被擠兌破產,但也絕不能停止業務或是限制取款人。

上海的各國領事聯合發表聲明,再加上軍隊也在租界外圍布止防線,不管實際效果如何,但至少看着讓人安心,再加上租界裡的巡捕房也加強了警力巡查,因此上海租界的秩序也穩定了不少。

而各國也很快做出了反應,英國首先在第一時間宣佈,將停泊在香港的兩艘二艘戰列艦百夫長號、巴勒爾號調到上海駐守。百夫長號、巴爾勒號在英國海軍序列中,是二級戰列艦,排水量一萬出頭,裝配了四門10英寸(54mm)火炮,屬於英國遠東艦隊,原來設計是可以在遠東的河道中航行。英國遠東艦隊本來是駐泊在新加坡的,但義和團運動其間,這兩艘戰列艦都參與了英國的運兵、護航到天津行動,離開天津之後,並沒有返回新加坡,而是停在香港,靜觀局勢的變化。

隨後俄國也宣佈,將從駐守在海參崴的遠東艦隊中,抽調戰列艦納瓦林號、裝甲巡洋艦留裡克號、格羅姆鮑伊號、大型防護巡洋艦瓦良格號、壯士號,驅逐艦拉茲伯尼克號、淺水炮艦滿州人號、烏拉爾人號等八艘軍艦,進駐旅順港,以對抗海外華人,保衛俄國的租民地。

旅順與天津、威海衛均是隔海相望,因此雖然這支俄國艦隊並沒有進駐上海,但駐泊在旅順港裡,也能牽制海外華人的兵力。而且俄**隊的軍紀素來極差,如果真開來上海,反而不見得是好事,駐泊在旅順反到更好一些。而一些商人見局勢有所緩和,到也就並不急於取款逃離,而擠兌風波也漸漸平靜了下來。

第三十五章 換裝(中)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亂(七)第三二八章 李鴻章來訪(五)第四六零章 圍殲日軍(四)第二十一章 增援部隊第一二四章 學校(三)第二二六章 清廷求和(九)第三九九章 談判(七)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一九零章 登陸爪哇(二)第二零九章 戰爭規則(四)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四六四章 迎擊俄軍(一)第五一三章 清廷招撫(十)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四七二章 戰前(四)第一六八章 決議第五八三章 張作霖歸附(下)第六十二章 德國使團(二)第六百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下)第三零八章 再進膠州(一)第二九五章 開荒(三)第五五一章 接受談判(三)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第五零七章 穆棱河之戰(三)第三零九章 二進膠州(二)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四十章 火炮陣地第二四九章 天誅(六)第一七八章 南下上海(八)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六五一章 撤僑(三)第一九一章 登陸爪哇(三)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六五三章 撤僑(五)第二九九章 革命者(四)第一三一章 外調(五)第三九一章 新聞發佈會(五)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二五三章 工作組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七十八章 軍事發燒友(上)第四七七章 山海關之戰(六)第三二一章 騎軍(五)第四五一章 遼陽之戰(十三)第五六八章 預備會議(三)第五十六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七)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七十九章 陸軍編制(三)第三二七章 奉天會戰(上)第八十五章 造艦競標(二)第一八五章 德國海軍戰略(三)第二九九章 告密(上)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撫(八)第三一四章 錦州(二)第三一二章 備戰(六)第四六四章 迎擊俄軍(一)第四零三章 全面開戰(十二)第一四一章 訪問(一)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二八四章 會談(下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五零四章 清廷招撫(一)第四一六章 北京攻略(十二)第二零八章 奇襲庫倫(二)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六零九章 朝見風波(一)第五四零章 美國調停(下)第一八一章 開平煤礦(中)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五十五章 艦隊匯合(三)第九十六章 青州之亂(九)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三五一章 前往青島(四)第二章 制度(一)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一八一章 軍事交流(三)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六二五章 登陸日本(七)第二零四章 懲罰行動(上)第五三零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一)第一六二章 農業部的運作(三)第四三零章 進攻北京(九)第五十一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二)第二二零章 談判(二)第五三八章 聯合軍演(三)第二百章 蒙古攻略(三)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擊(四)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三六七章 餘波未平(四)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一一九章 農村調查(五)